查看拼音

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jīn zhāo jùn zhāi lĕng,hū niàn shān zhōng kè。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jiàn dĭ shù jīng xīn,guī lái zhŭ bái shí。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yù chí yī piáo jiŭ,yuăn wèi fēng yŭ xī。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luò yè măn kōng shān,hé chù xún xíng jì。

译文

今天郡斋里很冷,忽然想起山中隐居的人。

你一定在涧底打柴,回来以后煮些清苦的饭菜。

想带着一瓢酒去看你,让你在风雨夜里得到些安慰。

可是秋叶落满空山,什么地方能找到你的行迹?

注释

1.寄:寄赠。全椒:今安徽省全椒县,唐属滁州。

2.郡斋:滁州刺史衙署的斋舍。山中客:指全椒县西三十里神山上的道士。

3.涧:山间流水的沟。束:捆。荆薪:杂柴。白石:《神仙传》云:“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常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时人故号曰白石先生。”此指山中道士艰苦的修炼生活。

4.瓢:将干的葫芦挖空,分成两瓣,叫做瓢,用来作盛酒浆的器具。风雨夕:风雨之夜。

5.空山:空寂的深山。行迹:来去的踪迹。

赏析

此诗题目叫“寄全椒山中道士”。既然是“寄”,自然会吐露对山中道士的忆念之情。但忆念只是一层,还有更深的一层,需要读者细心领略。

  诗的关键在于那个“冷”字。全诗所透露的也正是在这个“冷”字上。首句既是写出郡斋气候的冷,更是写出诗人心头的冷。然后,诗人由于这两种冷而忽然想起山中的道士。山中的道士在这寒冷气候中到涧底去打柴,打柴回来却是“煮白石”。葛洪《神仙传》说有个白石先生,“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还有道家修炼,要服食“石英”。那么“山中客”是谁就很清楚了。

  道士在山中艰苦修炼,诗人怀念老友,想送一瓢酒去,好让他在这秋风冷雨之夜,得到一点友情的安慰。然而诗人进一层想,他们都是逢山住山、见水止水的人,今天也许在这块石岩边安顿,明天恐怕又迁到别一处什么洞穴安身了。何况秋天来了,满山落叶,连路也不容易找,走过的脚迹自然也给落叶掩没了,因而也不知去何处找对方。

  诗虽淡淡写来,却使读者能感到诗人情感上的种种跳荡与反复。开头,是由于郡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再想到送酒去安慰他,终于又觉得找不着他而无可奈何;而诗人自己心中的寂寞之情,也终于无从消解。

  诗人在风雨之夜想起友人,想带着酒去拜访,可见两人的深厚友情。而满山落叶,恐不能相遇,只能寄诗抒情,又流露出淡淡的惆怅。全诗淡淡写来,却于平淡中见深挚,流露出诗人情感上的种种跳荡与反复。开头,是由郡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又想到送酒去安慰他,终于又觉得找不着他们而无可奈何。而自己的寂寞之情,也就无从排解。

  这首诗,看来像是一片萧疏淡远的景,启人想象的却是表面平淡而实则深挚的情。在萧疏中见出空阔,在平淡中见出深挚。这样的用笔,就使人有“一片神行”的感觉,也就是形象思维的巧妙运用。韦应物这首诗,情感和形象的配合十分自然,所谓“化工笔”,也就是这个意思。

背景

此诗作于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或兴元元年(784年)秋日。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奔蜀,韦应物立志读书,进士及第,官至洛阳丞,后被迫辞职后又任滁州刺史。此诗创作正值作者在滁州刺史任上。

诗人简介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603篇诗文

诗文推荐

格外谈,惊人句,懵懂禅和徒指注。

灼然好个佛无光,言下迷宗空自忙。

赖有知音招庆在,譊讹一夏为雌黄。

雌黄出,暗写愁肠寄知识。

洋洋者膛,泛彼中流,于渚于洲。

思其可思,知其可知。

其逝勿追,其来勿期。

君成道,去何许,寂寂空山号行府。

自从汉末人相值,因循今莫睹。

凄凉古庙落嵓隈,水绕閒庭萦嫩苔。

敕令立观奉香火,屈指古十年中来。

道士张君见奇古,精力强明奈寒暑。

从前观心力勤苦,经画一新旧堂庑。

尝闻仙者好楼居,杰阁晕飞接云衢。

往来世外隐君子,万一鹤驭停须臾。

我劝张君更磨练,莫遣光阴随物转。

一朝平步玉皇前,何虑群仙不相面。

多少纷纷尘世人,梦中说梦元非真。

妙处工夫如会了,千百世界现全身。

动皇舆,回中道。

龙为驱,虎为导。

乐蕃厘,祠雍后。

息甘泉,饫天酒。

澹穆清,冰热恼。

四夷服,咸稽首。

臣三祝。

皇万寿。

涧陵望断忆玄晖,一片春云渭水涯。

洞里桃开成隔世,山中柯烂忘来时。

归休曲应无赖,隐去玄真那有诗。

松菊相逢如见间,此心欲寄已忘辞。

太华莲峰降岳灵,两川棠树接郊坰.政同兄弟人人乐,曲奏埙篪处处听。

杨叶百穿荣会府,芝泥五色耀天庭。

各抛笔砚夸旄钺,莫遣文星让将星。

东南有华屋,结构清江濆。

规橅百年远,庭宇无纤氛。

前林艺杞梓,后圃植兰荪。

嘉宾日还往,门户生精魂。

虽惭北第壮,犹能植乾坤。

主人遗后意,岂欲徒饱温。

相斯大此屋,传世垂无垠。

人事一朝异,祖训成仇冤。

奸柰窃其柄,良朋中路捐。

殖贷以自封,顾笑以为欢。

耳目就聋塞,谁其与忠言。

不念乃祖心,望尔椒聊蕃。

感激当世事,家国初无分。

宗子误置相,匪人转洪钧。

瘅善树群慝,痏国开乱原。

权豪竞叨{左忄右质},赤子愁吟呻。

我室既尽毁,大盗将起吞,藐焉蚁虱臣,埋轮承误恩。

睨冀不能击,狐狸加霆震。

抚已方息恧,顾指为尤愆。

百壬妄见猜,欲取棋枰翻。

谁知孤臣心,但求王室安。

举目百嫫中,莫若二字妍。

愿识径畈径,更认存齐存。

岁晚定三友,短羽追孤骞。

庆长庚协梦,仙李蟠根,挺生名世。

粉省收声,早云霄自致。

凤掖鸾台,荷囊簪笔,久要津历试。

红旆颁春,碧油开府,出分忧寄。

均逸真祠,左弧开宴,璧月光澄,玉炉烟细。

漆发冰眸,揽浮丘仙袂。

伫看九重,迅驰三节,诏促还丹陛。

槐府凉生,榴樽香泛,年年欢醉。

客怀元自恶,非是为秋悲。

一别又三载,百年能几时。

音书无雁时。

音书无雁寄,心事有鸥知。

遥想菊坡菊,西风香满篱。

翩翩弓之觩兮,其亦弛则橐兮。

厩我乘马,不适以驾。

同彼乘驹,亦食以刍。

井则有泉,渴者俯之。

燎之阳阳,寒者附之。

君子则高,吾则仰之。

作乐顺动。

实府时义。

上春初吉。

亦留渊寄。

红树岩舒。

青莎水被。

雕梁虹拖。

云甍鸟跂。

一兴微尘念,横有朝露身。

如是睹阴界,何方置我人。

碍有固为主,趣空宁舍宾。

洗心讵悬解,悟道正迷津。

因爱果生病,从贪始觉贫。

色声非彼妄,浮幻即吾真。

四达竟何遣,万殊安可尘。

胡生但高枕,寂寞与谁邻。

战胜不谋食,理齐甘负薪。

予若未始异,讵论疏与亲。

浮空徒漫漫,泛有定悠悠。

无乘及乘者,所谓智人舟。

讵舍贫病域,不疲生死流。

无烦君喻马,任以我为牛。

植福祠迦叶,求仁笑孔丘。

何津不鼓棹,何路不摧輈.念此闻思者,胡为多阻修。

空虚花聚散,烦恼树稀稠。

灭相成无记,生心坐有求。

降吴复归蜀,不到莫相尤。

识君童稚时,而今君齿壮。

不见二十年,颜貌已非向。

亲戚多零落,欲语还悲怆。

更问平生,交久从涤水上。

君又滁水归,寄音倾桂酿。

傥复二十年,吾焉保无恙。

别後长亭,翠芜寂寞分襟地。

雁书空寄。

归梦频东里。

一曲秋风,写尽渊明意。

凝情际。

雨襟烟袂。

都是黄花泪。

何物比君子,猗猗庭前竹。

直节虚心人不顾,高标雅态自殊俗。

千亩碧云虽未有,数竿清风也自足。

兴来寻访不知懒,到处敲门忘检束。

身居市廛心在野,山林痼疾今弥笃。

直舍初开露井宽,檀栾只欠森森玉。

君诗赠我何相知,摄衣起谢容正肃。

缅思竹林贤,自昔高品目。

当时昏浊乱一世,七子风流岂容黩。

众人皆醉我独醒,正似霜筠异群木。

不妨糟丘寄孤根,秋风相伴倾寒醁。

烦君更作长短句,为我商声歌此曲。

昔我在淇水,二陆皆少年。

伯也气轩昂,丹鹤唳青田。

季方文章士,摛华桃李妍。

力学乃未已,有如火始然,相见一倾盖,便诵胶漆坚。

笑语玉尘折,登临蜡屐穿。

时时出秀句,洒若沈疔痊。

尔来逾十岁,自当冠貂蝉。

胡为芭怀下,寂寞尚草玄,方今明堂构,收拾栋与椽。

安得刷羽翮,吹嘘送上天。

此志傥不遂。

何用空言传。

不如李翰林,沈醉自称仙。

不如陶彭泽,归来谢尘缘。

但解琴中趣,何妨瓮下眠。

富贵草头露,名誉空中烟。

子意竟何如,余心方寂然。

愿求真实语,莫作猾头禅。

勃窣家风一任真,述朱终是不成文。

何如竹榻吟清夜,月到花梢几分。

德山棒,临济喝,拗曲作直。

云门饼,赵州茶,特地周遮。

威音那畔,毫发不差,山中是处有黄花。

鹅湖有鹅吾不问,鹅湖无鹅吾不疑。

道士须换黄庭经,释子自明太玄辞。

噫嘻兮此意迥与山阴别,我亦曾非逸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