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铜人捧露盘引(凌歊)

控沧江。kòng cāng jiāng。

排青嶂,燕台凉。pái qīng zhàng,yàn tái liáng。

驻彩仗、乐未渠央。zhù căi zhàng、lè wèi qú yāng。

岩花磴蔓,妒千门、珠翠倚新妆。yán huā dèng [màn,wàn,mán],dù qiān mén、zhū cuì yĭ xīn zhuāng。

舞闲歌悄,恨风流、不管余香。wŭ xián gē [qiăo,qiāo],hèn fēng liú、bù guăn yú xiāng。

繁华梦,惊俄顷,佳丽地,指苍茫。fán huá mèng,jīng é qĭng,jiā lì dì,zhĭ cāng máng。

寄一笑、何与兴亡。jì yī xiào、hé yŭ xīng wáng。

时船载酒,赖使君、相对两胡床。shí chuán zài jiŭ,lài shĭ jūn、xiāng duì liăng hú chuáng。

缓调清管,更为侬、三弄斜阳。huăn diào qīng guăn,gèng wèi nóng、sān nòng xié yáng。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此为登临怀古之作,约写于徽宗崇宁四年(1105)至大观二年(1108)作者任太平州通判时。上片前三句写登凌歊台而看到的山川形势。长江流至当涂以后,因两岸山势陡峭,夹峙大江,江面变得比较狭窄 ,形成天门、牛渚两处极为险要的处所,为自古以来的江防重地。故而《姑熟志序》在写到太平州的风俗形胜时说 :“左天门,右牛渚,当涂、采石之险,实甲于东南 。”此处用一“控”字,写出峭壁临江,形同锁钥;用一“排”字,写出江水排开青山 ,冲突而下 。可谓惜墨如金,言简意赅,山川形胜,尽收眼底。“燕台凉”句转入史实,说凌歊台。以下数句写凌歊台当时之盛及转瞬之衰。燕台消夏,彩仗驻山,随行的妃嫔宫娥(千门珠翠指宫中妇女),个个盛妆靓饰,千娇百媚,以至使得山花失色,自愧不如。这里,用一个“妒”字,把本没有感情的“岩花磴蔓”写得像人那样产生了“妒”意,写足了宋孝武帝的穷奢极侈,写足了凌歊台当年的盛况。然而,曾几何时,那个“乐未渠央”的喧闹场面,已经风流云散,只给这里留下了破败荒凉的萧条景象。词人以“舞闲歌悄”一句把昔日极盛一笔揭过,又写出“恨风流不管余香”这无限感慨的结句来。此处“余香 ”,是词人由眼前的岩花磴蔓而产生丰富联想的结果 。这些“ 妒”过“千门珠翠倚新妆”的“岩花磴蔓 ”,是历史的见证。它们在凌歊极盛的当年,也曾被脂水香风所浸润,几百年来,花开花落,今天似乎还残存着余香。然而一代风流,杳如黄鹤,眼前却依然是花红欲燃,蔓翠欲滴,这怎是那些醉生梦死之徒所能料到的呢?词人用一个“恨”字,表示了对统治者奢侈淫逸的谴责,也表达了内心复杂的情感,为下片抒怀作引导。下片前四句承上作出总结。花团锦簇般的繁华岁月 ,转眼之间就如梦云消散;千古如斯的秀丽江山,依然笼罩在一派烟水迷茫的暮霭之间。词人在一“惊”、一“指”之中,表达了自己的无限感慨。“寄一笑”句是领会此词深意的关键所在。作者此时,官不过佐贰,人已入暮年。昔日请长缨、系天骄的雄心壮志 ,已经消磨殆尽 ,所以只好把千古兴亡,寄之一笑 。这“笑”,如同东坡《念奴娇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中之“笑”,都是痛感壮志未酬 ,烈士暮年的自嘲 、自笑 。词人虽然口称“ 何与 ”,但他毕竟在这一句之前之后,都清清楚楚地告诉读者,他不仅已经“与”,而且“与”得相当执着。因此,这“一笑”中寄寓着词人英雄末路的凄凉和苦涩。“量船”至歇拍,故作旷达之语,但字里行间仍然充满着浓郁的感伤情调,与前句一脉相承。词人量船载酒,随波泛舟,徜徉在苍芒的山水之间,所幸还有知心好友与自己相对胡床,差可相慰。在一派凄迷的夕阳残照里,词人请他“缓调清管 ”,为自己吹奏笛曲三弄,借以宣泄胸中的郁郁不平之气。这里,词人化用了一个古典 。据《晋书·桓伊传》载:“王徽之赴召京师 ,泊舟青溪侧 。(伊)素不与徽之相识。伊于岸上过。船中客称伊小字曰:‘此桓野王也。’徽之便令人谓伊曰:‘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伊是时已贵显 ,素闻徽之名 ,便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桓伊曾与谢玄等在淝水大破苻坚 ,稳定了东晋的政局 。很明显,作者在词中是以桓伊称许友人的。作者此处化用古典,依然是抒发自己不得志于时、不能见赏于执政者的郁郁之情。综上 ,此词上片由写景引入怀古 ,下片情中置景,情景交融,怀古伤今,全词把登临怀古与写景抒怀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表现了词人对于世事沧桑的深沉感慨和对于人生易逝的遗恨,反映了深刻的思想内容。

诗人简介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842篇诗文

诗文推荐

外功外行,作福因由。

不如身内真修。

调养真铅真汞,上下交流。

山前金龙嬉戏,大海中、玉虎遨游。

便警动,这无形无影,婴姹绸缪。

走上灵台对舞,更不须启口,恣意歌讴。

烂饮刀圭醉卧,宝藏琼楼。

结成胎仙踊跃,引青鸾、稳驾神舟。

归蓬岛,有金童邀赴瀛洲。

马渡冰河阔,雕盘喷日高。

一点灵明潜启悟。

天上人间,不见行藏处。

四海八荒惟独步。

不空不有谁能睹。

瞬目扬眉全体露。

混混茫茫,法界超然去。

万劫轮回遭一遇。

娉婷标格神仙样。

几日珮环离海上。

小春只隔一旬期,菊蕊包香犹未放。

霞觞满酌摇红浪。

慢引新声云际响。

玉颜长与姓相宜,寿数三回排第行。

扑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

面孔风埃,身心冷灰。

鲸饮海乾而珊瑚露,龟藏泥暖而芙蓉开。

向去却来,其间变态也掣电轰雷。

糟糠相乐。

早共梁鸿同隐约。

著籍天门。

隔品新封感帝恩。

满堂儿女。

妇捧金杯孙屡舞。

白发卿卿。

与尔尊前作寿星。

洞山有物黑似漆,老倒玉泉裩赫赤。

赤者吉中有凶,黑者凶中有吉,明眼衲僧难辨的。

即今吉凶悔吝拈向一边,玉泉洞山且靠一壁,却听拄杖子出来露个消息。

军无媒,中道回。

初学莺簧响露梢,还疑凤吹拂云)。

金屏笑剧如花女,红豆凭将记曲抛。

禽寒时动竹,露重忽翻荷。

破昏衢。

地雷震动山头雨。

黄芽长、白雪飞舞。

露洒琼浆,瑞草满园圃。

玉蕊纷纷,金花绽吐。

寒林濡露,明月濯波。

时节恁麽,衲僧如何。

廓一念不见有自,极十方不见有它。

遍界通身无背面,莫教丝绪落机梭。

诗成春草梦池塘。

相忆托玄香。

常记饮仙房。

笑一举、曾蒙十觞。

百年行止,几番离合,吾老且吾乡。

聊与领群芳。

渐开到、江头野棠。

六月长江无暑气。

怒涛漱壑侵沙觜。

飐飐轻舟随浪起。

何不畏。

从来惯作风波计。

别溆藕花舒锦绮。

采莲三五谁家子。

问我买鱼相调戏。

飘芰制。

笑声咭咭花香里。

残梦腾腾。

好鸟一声呼醒。

小窗明、萧萧鬓影。

当年头上,惯曾簪幡胜。

到如今、有谁怀省。

东风著面,却自依然相认。

哄痴儿、堪声弄景。

盘蔬杯酒,强教人欢领。

也微酣、带些春兴。

星冠鹤氅賸威仪,新纳官钱得归。

惭愧三茅老兄弟,一生木石草为衣。

[太簇为徽]三时不害,四方顺成。

酬功报始,以我齐明。

引颂土鼓,乐此嘉平。

降祥幅员,惠于函生。

瑞露零宵极,仙盘奉帝家。

颢气遍寰宇,风露逼衣裘。

中秋昨夜,明月千里满西楼。

人道当年今日,海上骑鲸仙客,乘兴下瀛州。

雅志在扶世,来佐紫宸游。

庙堂上,须早计,要嘉谋。

牙床锦帐,三岁江北叹淹留。

好在蟹螯如臂,判取兵厨百斛,与客醉瑶舟。

待得蟠桃熟,相约访浮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