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水龙吟·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

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作栖霞楼,为郡中胜绝。

元丰五年,余谪居黄。

正月十七日,梦扁舟渡江,中流回望,楼中歌乐杂作。

舟中人言:公显方会客也。

觉而异之,乃作此词。

公显时已致仕在苏州。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

云间笑语,使君高会,佳人半醉。

危柱哀弦,艳歌余响,绕云萦水。

念故人老大,风流未减,独回首、烟波里。

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月明千里。

五湖闻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

云梦南州,武昌东岸,昔游应记。

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

译文

⑴闾丘大夫孝终公显:闾丘孝终,字公显,曾任黄州知州。致仕后归苏州故里。

⑵危柱哀弦:指乐声凄绝。柱,筝瑟之类乐器上的枕木。危,高。谓定音高而厉。

⑶“艳歌”两句:用秦青“响遏行云”典。《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 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⑷“五湖”三句,相传范蠡相越平吴之后,携西施,乘扁舟泛五湖而去。这里借此想象公显致仕后的潇洒生涯。

⑸云梦南州:指黄州,因其在古云梦泽之南。

⑹武昌东岸:亦指黄州。

⑺端来:准来,真来。

⑻参差,依稀、约略。白居易《长恨歌》:“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后三句悬想对方梦见自己。

注释

⑴闾丘大夫孝终公显:闾丘孝终,字公显,曾任黄州知州。致仕后归苏州故里。

⑵危柱哀弦:指乐声凄绝。柱,筝瑟之类乐器上的枕木。危,高。谓定音高而厉。

⑶“艳歌”两句:用秦青“响遏行云”典。《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 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⑷“五湖”三句,相传范蠡相越平吴之后,携西施,乘扁舟泛五湖而去。这里借此想象公显致仕后的潇洒生涯。

⑸云梦南州:指黄州,因其在古云梦泽之南。

⑹武昌东岸:亦指黄州。

⑺端来:准来,真来。

⑻参差,依稀、约略。白居易《长恨歌》:“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后三句悬想对方梦见自己。

赏析

这是一首记梦的词,写于公元1082年(元丰五年),也是在谪黄期间所作。

  梦往往反映出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愿望。此词写了苏轼一个浪漫奇瑰的梦,在梦中,故人风流自在,宴乐于“郡中胜绝”的栖霞楼。而当时苏轼谪居黄州,正是孤独寂寞,与亲朋好友隔绝之时。这样的梦境,实际反映出苏轼在此等景况中,对自由、友情的向往之情。梦醒之后,只见烟波浩淼,空江月明,与美丽梦境两相对比,孤寂之感更为强烈。而结尾想象故人此时一如既往的潇洒生涯,悬想对方梦见自己,也是极度孤独中的浪漫幻想。全词于风流潇洒中又有沉郁之致,即是苏轼当时心境抑郁,而又努力以旷达之意自我排遣的反映。

  此词手笔、章法都得到评家称赏,郑文焯《大鹤山人词话》云:“突兀而起,仙乎仙乎。‘翠壁’句崭新,不露雕琢痕。上阕全写梦境,空灵中杂以凄厉,过片始言情,有苍波浩淼之致,真高格也。‘云梦’二句,妙能写闲中情景,煞拍不说梦,偏说梦来见我,正是词笔高浑,不犹人处。”

诗人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3485篇诗文

诗文推荐

归来三见梅花,年年借此花为寿。

八窗轩槛,月边竹畔,数枝开又。

姑射肌肤,广平风度,对人依旧。

把离骚读遍,椒兰荃蕙,奚敢及、众芳首。

幸与岁寒为友。

任天公、雪霜愁。

香名一点,西湖东_,逊逋会有。

金鼎家毡,玉堂椽笔,傥来斯受。

且巡檐、管领先春,林外事、付卮酒。

圣真下武,淳烈缉丕隆。

绝瑞与天通。

封山育谷声名举,仙驭邈轩龙。

腾金篆玉显成功。

业业承垂鸿。

惟皇孝述光前志,保祐福来同。

一望五里排琨瑶,行人不忧沧海潮。

冲冲来往乘仙飚,蔡公作成去还朝,玉虹依旧横青霄。

考之溱洧功何辽,

几年豢虎费提虞,一旦芟夷快决疽。

黼扆可曾轻赫怒,金瓯幸示失枝梧。

戎车喜奏肤公捷,独柳宁烦伛偻诛。

更愿清朝惩往辙,剩须汲折奸觎。

阳复之望,惟公诞辰。

何以贶之,秉国之钧。

嘉栗旨酒,博腯牲牷。

神鉴孔昭,享兹吉蠲。

夙夜毖祀,孝以奉先。

永锡纯嘏,功格于天。

诗自茶山后,如公世所稀。

特来参活字,应肯授玄机。

寒涧孤松老,秋云独鹤飞。

台山千万丈。

望望未能归。

至道无难,言端语端。

一有多种,二无两般。

天际日上月下,槛前山深水寒。

髑髅识尽喜何立,枯木龙吟消未干。

难难,揀择明白君自看。

祖宗垂佑,亨会协重熙。

德泽被烝黎。

虔崇尊谥陈徽册,藻卫列葳蕤。

宸心致孝极孜孜。

展礼诏台司。

祥烟瑞霭浮清庙,绵宇被纯禧。

左拂其殽,炰憋燔羔,给鲜于庖。

右烹其敕,筍菭蒲葅,柔嘉惟馥。

旨酒且多,其饮温克。

攝尔攸仪,侑公宴嬉。

坏与不坏,言端语端。

舌头咬破,自觉心酸。

大随投子,终无两般。

万里区区,独自往还。

礼备乐成,物称诚竭。

相维辟公,神人以说。

歌雍一章,诸宰斯入。

天子万年,无竞维烈。

半饷西风暖换凉,岩花月魄衬云裳。

一杯旋擘翠橙香。

旧_不妨排日醉,新_尚可去时尝。

无何乡里是吾乡。

平生学弄蛇,是蛇皆可弄。

唯有遮一条,咬人不可动。

轻轻动便觉,和身入草蓬。

草蓬深,无处寻,不用寻。

好水好山留不住,千岩万壑听龙吟。

贰觞以献,三变其终。

顾此非馨,尚达斯衷。

茅缩可致,神歆载融。

始神翊周,拯溺除凶。

时维降祐,永绝兴戎。

瑞岩家风,唤主人公。

昨夜南山,虎咬大虫。

祼圭既濯,郁鬯既陈。

画幕云举,黄流玉醇。

仪充献酌,礼盛众禋。

地察惟孝,愉焉飨亲。

觉戟卧江皋,诗人拥节旄。

便期犀结带。

安事马腾槽。

地入淮源重,霜随雁信高。

命书催入觐,应及荐香醪。

蓝案环吏牍,朱墨勘舛差。

自公借隙光,书函眩眼花。

千里有命驾,同心乐无涯,秋空霜月明,秋山云气佳。

留连忽重阳,列坐粲九华。

良会不可失,醉酣整乌纱。

九锁绝入寰,一峰耸天柱。

自从开辟来。

着此洞天古。

奇石千万姿,元不费神斧。

帝勑守六丁,山夔孰敢侮。

白书中冥冥,游者必持炬。

或绚若霞敷,或蹙若波诡,或竖若旌幢,或悬若钟鼓,或虎而爪踞,或凤而翅舞。

异状纷献酬。

清音起系拊。

不知金堂仙,恍惚在何许。

褰衣下侧迳,层岚结琼乳。

迳极罅转深,幽潭蓄风雨。

劣容童竖入,恐触蛟龙怒。

凛乎不可留,长啸出岩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