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水龙吟·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

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作栖霞楼,为郡中胜绝。lǘ qiū dà fū xiào zhōng gōng xiăn cháng shŏu huáng zhōu,zuò qī xiá lóu,wèi jùn zhōng shèng jué。

元丰五年,余谪居黄。yuán fēng wŭ nián,yú zhé jū huáng。

正月十七日,梦扁舟渡江,中流回望,楼中歌乐杂作。zhēng yuè shí qī rì,mèng piān zhōu dù jiāng,zhōng liú huí wàng,lóu zhōng gē lè zá zuò。

舟中人言:公显方会客也。zhōu zhōng rén yán:gōng xiăn fāng huì kè yĕ。

觉而异之,乃作此词。jué ér yì zhī,năi zuò cĭ cí。

公显时已致仕在苏州。gōng xiăn shí yĭ zhì shì zài sū zhōu。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xiăo zhōu héng jié chūn jiāng,wò kàn cuì bì hóng lóu qĭ。

云间笑语,使君高会,佳人半醉。yún jiān xiào yŭ,shĭ jūn gāo huì,jiā rén bàn zuì。

危柱哀弦,艳歌余响,绕云萦水。wēi zhù āi xián,yàn gē yú xiăng,rào yún yíng shuĭ。

念故人老大,风流未减,独回首、烟波里。niàn gù rén lăo dà,fēng liú wèi jiăn,dú huí shŏu、yān bō lĭ。

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月明千里。tuī zhĕn wăng rán bù jiàn,dàn kōng jiāng、yuè míng qiān lĭ。

五湖闻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wŭ hú wén dào,piān zhōu guī qù,réng xié xī zĭ。

云梦南州,武昌东岸,昔游应记。yún mèng nán zhōu,wŭ chāng dōng àn,xī yóu yīng jì。

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liào duō qíng mèng lĭ,duān lái jiàn wŏ,yĕ [cān,cēn,shēn] [chā,chà,chāi,cī] shì。

译文

⑴闾丘大夫孝终公显:闾丘孝终,字公显,曾任黄州知州。致仕后归苏州故里。

⑵危柱哀弦:指乐声凄绝。柱,筝瑟之类乐器上的枕木。危,高。谓定音高而厉。

⑶“艳歌”两句:用秦青“响遏行云”典。《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 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⑷“五湖”三句,相传范蠡相越平吴之后,携西施,乘扁舟泛五湖而去。这里借此想象公显致仕后的潇洒生涯。

⑸云梦南州:指黄州,因其在古云梦泽之南。

⑹武昌东岸:亦指黄州。

⑺端来:准来,真来。

⑻参差,依稀、约略。白居易《长恨歌》:“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后三句悬想对方梦见自己。

注释

⑴闾丘大夫孝终公显:闾丘孝终,字公显,曾任黄州知州。致仕后归苏州故里。

⑵危柱哀弦:指乐声凄绝。柱,筝瑟之类乐器上的枕木。危,高。谓定音高而厉。

⑶“艳歌”两句:用秦青“响遏行云”典。《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 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⑷“五湖”三句,相传范蠡相越平吴之后,携西施,乘扁舟泛五湖而去。这里借此想象公显致仕后的潇洒生涯。

⑸云梦南州:指黄州,因其在古云梦泽之南。

⑹武昌东岸:亦指黄州。

⑺端来:准来,真来。

⑻参差,依稀、约略。白居易《长恨歌》:“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后三句悬想对方梦见自己。

赏析

这是一首记梦的词,写于公元1082年(元丰五年),也是在谪黄期间所作。

  梦往往反映出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愿望。此词写了苏轼一个浪漫奇瑰的梦,在梦中,故人风流自在,宴乐于“郡中胜绝”的栖霞楼。而当时苏轼谪居黄州,正是孤独寂寞,与亲朋好友隔绝之时。这样的梦境,实际反映出苏轼在此等景况中,对自由、友情的向往之情。梦醒之后,只见烟波浩淼,空江月明,与美丽梦境两相对比,孤寂之感更为强烈。而结尾想象故人此时一如既往的潇洒生涯,悬想对方梦见自己,也是极度孤独中的浪漫幻想。全词于风流潇洒中又有沉郁之致,即是苏轼当时心境抑郁,而又努力以旷达之意自我排遣的反映。

  此词手笔、章法都得到评家称赏,郑文焯《大鹤山人词话》云:“突兀而起,仙乎仙乎。‘翠壁’句崭新,不露雕琢痕。上阕全写梦境,空灵中杂以凄厉,过片始言情,有苍波浩淼之致,真高格也。‘云梦’二句,妙能写闲中情景,煞拍不说梦,偏说梦来见我,正是词笔高浑,不犹人处。”

诗人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3485篇诗文

诗文推荐

此情消遣终难去,无路追寻岂是愚。

荣光休气天为瑞。

道祖当天传宝裔。

千年昌运此时逢,四海欢声今日沸。

蒙蒙香雾沾衣腻。

漠漠轻寒梅柳细。

封人长有祝尧心,从此年年并岁岁。

春风汶水温,晓日徂徕寒。

之子衔病归,请予闻一言。

予知去病术,为子陈大端。

予尝学圣人,试将道比论。

道病非一日,善翳惟孔韩。

常罚绝于周,孔笔诛其奸。

春秋十二经。

王道复全完。

佛老炽于唐,韩刀断其根。

原道千馀言,生民复眠餐。

道病由有弊,邪伪容其间。

身病由有隙,风邪来相干。

子欲治斯道,绝敞道乃存。

子欲治子身,杜隙身乃安。

此理近古翳,吾言有本原。

仙骨清羸,沈腰憔悴,见傍人、惊怪消瘦。

柳无言,双眉尽日齐斗。

都缘薄幸赋情浅,许多时、不成欢偶。

幸自也,总由他,何须负这心口。

令人恨、行坐儿断了更思量,没心求守。

前日相逢,又早见伊仍旧。

却更被温存后。

都忘了、当时僝僽。

便掐撮、九百身心,依前待有。

张无尽尝谓公奇男子,梦中剧谈若或见之。

矧予于手迹之遗,犹足以睹百年之风姿。

仕系于时,才高用违,览者未尝不三叹息于斯。

嘻。

谁言卞璧无人鉴,但办肯心终不赚,燎却眉毛尚不知,询岐欲往西天际。

江表人材独数公。

一新一旧,跳出窠臼。

一出一入,胡饼里呷汁。

一擒一纵,开眼作梦。

一照一用,鳝鱼走入麻油翁。

六月炎炎如火热,谁冷处胜立法雪。

红尘闹市等个人,七佛轨仪都漏泄。

报龙王,须福护,大千捏聚为檀度。

一言劄住万机通,自然光壮少林风。

呼猿洞口,虚空迸裂。

鸦飞不度,如行如说。

皇极坠地,公阳于天。

武夷松竹,落日鸣蝉。

东泉千年流不休,西泉千年秘不流。

临海令君一念作,猿鸟未知泉已觉。

殿脚西头苍石根,向来元无泉眼痕。

一朝擘崖迸膏乳,却与东泉作宾主。

令君已升金掌中,白鹤古祠烟雨蒙。

父老思君难弃得,登亭饮泉三叹息,祝君公台寿千百!

损神终日谈虚空,不必归命于胎中。

我神不西亦不东,烟收云散何濛濛。

尝令体如微微风,绵绵不断道自冲。

世人逢一不逢一,一回存想一回出。

只知一切望一切,不觉一日损一日。

劝君修真复识真,世上道人多忤人,披图醮录益乱神。

此法那能坚此身,心田自有灵地珍。

惜哉自有不自亲,明真汩没随埃尘。

何事不驱蚊,癯然床下身。

伤肤非所惧去伤亲。

莫嗟黑发从头白,终见黄河到底清。

犹记端门外,鞭袖五更寒。

一声天上钟柝,金锁掣重关。

君向紫宸上阁,我侍玉皇香案,都号舍人班。

梦觉帝乡远,相对两苍颜。

玉围腰,金系肘,绣笼鞯。

乡人衮衮严近,五马度荆山。

收拾五湖气度,卷束蟠胸兵甲,春意满人间。

天锡公纯嘏,气象自平宽。

帝既临亭,龙驭华耀。

孝孙承之,陟降在庙。

诚意上交,庆阴下冒。

天休骈至,千亿克绍。

待人间觅个,无情心绪,着多情换。

终约夜舟乘月去,苍梧云底望长安。

一时诗有思,何待苦吟成。

老易惟难健,贫多但少清。

藏书终不卖,耽酒别无营。

十六年林下,休官万事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