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满江红·倦客新丰

倦客新丰,貂裘敝、征尘满目。juàn kè xīn fēng,diāo qiú bì、zhēng chén măn mù。

弹短铗、青蛇三尺,浩歌谁续。dàn duăn jiá、qīng shé sān chĭ,hào gē shuí xù。

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bù niàn yīng xióng jiāng zuŏ lăo,yòng zhī kĕ yĭ zūn zhōng guó。

叹诗书、万卷致君人,番沈陆。tàn shī shū、wàn juăn zhì jūn rén,fān shĕn lù。

休感叹,年华促。xiū găn tàn,nián huá cù。

人易老,叹难足。rén yì lăo,tàn nán zú。

有玉人怜我,为簪黄菊。yŏu yù rén lián wŏ,wèi zān huáng jú。

且置请缨封万户,竟须卖剑酬黄犊。qiĕ zhì qĭng yīng fēng wàn hù,jìng xū mài jiàn chóu huáng dú。

叹当年、寂寞贾长沙,伤时哭。tàn dāng nián、jì mò [jiă,gŭ] cháng shā,shāng shí kū。

译文

就像当年的马周困顿于新丰酒楼、苏秦貂裘破败一身风尘。用手指弹着三尺宝剑的剑铗歌唱,谁能听懂是什么意思呢?不要顾虑江南英雄年纪大了,任用他照样可以打败敌人,使其向中国称臣。可叹那些饱读诗书,想要致君尧舜的人因为神州陆沉而报国无门,无路请缨。

不要感慨什么人生易老,时光易逝,且饮美酒浇愁。有位美女同情我的遭遇,怜惜我的心情,又为我簪戴一朵黄色的菊花。先把请缨封侯的事情放在一边,姑且卖剑买牛,以求解脱。遥想当年,贾谊因为寂寞伤时而痛哭。

注释

(1)倦客新丰:用唐代那周事,《新唐书.马周传》记载马周失意时:“社新丰逆旅,主人不顾之。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众异之。”倦客,倦于宦游的人。新丰,在长安东面,陕西临潼东。这里作者以马周自喻。

(2)貂裘敝:衣服破烂不堪。《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3)征尘:旅途的尘土。

(4)弹短铗:《战国策·秦策四》,记载孟尝君的客人冯谖,最初不受孟尝君重用,自己弹剑铗而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又曰:“出无车”,又曰:“无以为家”。后为孟尝君的上客,屡献计谋,巩固了孟尝君在齐国的地位。作者以冯谖不得志时弹剑而自喻。

(5)铗、青蛇:均指剑。

(6)英雄:此暗指词人自己。

(7)江左:指偏安江南地区。江左老,老死江南。句意是说未想到英雄老死江左。

(8)尊中国:树立中国的尊严,句意是说任用这些英雄可以使国家受到尊重,意即驱逐金人,恢复中原。

君人:指君王。

(9)沉陆:即陆沉。《庄子.则阳》:“方且与世违,而行不屑与之俱,是陆沉者也。”郭象注:“人中隐者,譬无水而没也。”陆地无水而自沉,指隐居。

(10)醽醁(línglù):美酒。

簪黄菊:簪上一朵黄菊。《千秋岁·徐州重阳作》:“美人怜我老,玉手簪黄菊”。

(11)请缨:《汉书·终军传》:“南越与汉和亲,乃遣‘终’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而致之阙下。”

(12)万户:官名。金初设置,为世袭军职。统领千户(猛安)、百户(谋克),隶属于都统。

(13)卖剑酧黄犊:《汉书.龚遂传》记载,渤海郡饥,袭遂为太守,劝民卖刀剑买牛犊,从事农业生产。酧,同“酧”,指酬付价钱。这里指直须卖刀剑买牛,归耕田园。

(14)甚:为什么,何必像。

(15)贾长沙:指贾谊。贾谊在汉文帝朝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人称贾长沙。

赏析

上阕先以马周、苏秦、冯谖三个人物失意落寞的遭际自比,然后直摅胸臆,抒发不平:“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此二句看似寻常语,但却道破了南宋政治现实。宋高宗在位三十五年,是个彻头彻尾的投降派,后来的皇帝基本上一脉相承,多少仁人志士请缨无路,报国无门,衔恨以终。至此可知中国之不尊,罪在最高统治者。前结仍抒上意。读书万卷,志在辅佐君王,报效国家,反退而隐居,埋在底层,于诗书冠一“叹”字,可知感慨之深。本可以辅佐君王以尊中国,但却被弃置了,岂不令人悲痛!上片连用典故,壮怀激烈,悲歌慷慨,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的无法实现统一中国的愤世之情。

  下阕从侧面立意,在报国无路的情况下,便寄情诗酒,归隐田园,故作旷达,隐痛深哀,仍充满字里行间。“休感慨”,实际是感慨有何用,不如藉美酒以消愁解恨。而人生易老,即使欢乐也难以尽兴。接再作超脱:“有玉人怜我,为簪黄菊”。转而又作愤语:“且置请缨封万户,竟须卖剑酧黄犊。”这里表示放下请缨杀敌、立功封侯的念头,归隐田园,以求解脱。最后引贾谊事作结:“甚当年,寂寞贾长沙,伤时哭”。贾谊为什么因寂寞而伤时痛哭呢?以反问的形式透露了诗人故作旷达而始终无法摆脱的痛苦,这种旷达精神,实质上是他的悲痛情绪发展到更深沉的表现。托古喻今,长歌当哭,全词借古人之酒杯,浇我胸中之块垒,这块垒似乎越浇越多了,因为辛弃疾的“悲剧”乃时代使然,终南宋王朝力主恢复的抗战潮流,不过细波微澜而已。

背景

此词大约作于淳熙六年至七年(公元1179年-公元1180年)之间。 这首词大约是辛弃疾闲居上饶担任有名无实的祠官时所作,词人反对偏安江左,渴望用世立功,可是最终被迫无奈退隐田园。当时南宋小朝廷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坚持偏安投降政策,打击排斥爱国志士,使他们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只得解甲归田,卖剑买牛,终老山林,以酒浇愁,辛弃疾也是他们其中之一。

诗人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868篇诗文

诗文推荐

使君领客未经旬,更以蝤蛑作小春。

客向愁中都老尽,只留平楚伴销凝。

六月三湘风日闲,偶随樵客到禅关。

再来戴公宅,客过孝王家。

清尊白发。

曾是登临年少客。

不似当年。

人与黄花两并妍。

来愁去恨。

十载相看情不尽。

莫更思量。

梦破春回枉断肠。

天上飞鸟,问谁遣、东生西没。

明镜里、朝为青鬓,暮为华发。

弱水蓬莱三万里,梦魂不到金银阙。

更几人、能有谢家山,飞仙骨。

山鸟,林花发。

玉杯冷,秋云滑。

彭殇共一醉,不争毫末。

鞭石何年沧海过,三山只是尊中物。

暂放教、老子据胡床,邀明月。

倚花傍月,花底歌声彻。

最好月筛花影,花月浸、香奇绝。

双溪秋月洁。

桂棹何时发。

客里明朝送客,多少事、且休说。

都不醒。

鸟倦云飞。

两得无心总是归。

古人逝矣。

旧日南窗何处是。

莫负青春。

即是升平寄傲人。

莫非魔境。

强向中间谈独醒。

一叶才飞。

便觉年华太半归。

醉云可矣。

认著依前还不是。

虚过今春。

有愧斜川得意人。

归鹤悠悠度海迟,间来野寺看僧棋,乡心荔子薰风国。

客路槐花细雨时。

天地一身愁自语,江湖诸老澹相知。

乌丝醉后淋漓墨。

片月娟娟照砚池。

瑶池会罢朝元客,缟素仙棠问道装。

有客打碑来荐福,无人骑鹤上扬州。

洞中日月无朝夕。

晃朗云衢通宝陌。

上明紫脑承三清,下照黄河常五色。

自然霞结玲珑宅。

内有长生三岛客。

未彰云外去时踪,已到眼前来显

三叶翠蓂开子月,九天降诞文星。

满堂佳气蔼祥云。

称觞椒有颂,介寿酒浮春。

强仕宜为攀折客,须知富贵催人。

看看雁塔即联名。

一门夸盛事,棠棣对灵椿。

兰膏爇处心犹浅,银烛烧残焰不馨。

好向书生窗畔种,免教辛苦更囊萤。

(金灯花。

《事文类聚》)。

遥想故园陌,桃李正酣酣。

(以下见《海录碎事》)头上金雀钗,腰珮翠琅玕.芦洲客雁报春来。

倦征当日午,小息散腰顽。

索酒初随意,题诗自破颜。

不须通姓字。

聊欲赏江山。

放荡郊园乐,于兹稍稍还。

教人知遁甲,笑客问勾庚。

宝镜奁开素月空。

晚妆慵结绣芙蓉。

DA3A人娇语更尫尫。

倦浴金莲轻衫步,捧笙玉笋半当胸。

枕痕又露一丝红。

网细鱼稠,药多病甚。

棒喝交驰,一品二品。

山僧恁麽逞驴唇,痴客徒劳劝主人。

郡斋常夜扫,不卧独吟诗。

把烛近幽客,升堂戴接z5.微风吹冻叶,馀雪落寒枝。

明日逢山伴,须令隐者知。

我车南,君车北,相逢总是天涯客。

拥炉谈笑一灯残,出门风雨千山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