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李云南征蛮诗

天宝十一载,有诏伐西南夷,右相杨公兼节制之寄,乃奏前云南太守李宓涉海自交趾击之。

道路险艰,往复数万里,盖百王所未通也。

十二载四月,至于长安,君子是以知庙堂使能,李公效节。

适忝斯人之旧,因赋是诗。

圣人赫斯怒,诏伐西南戎。

肃穆庙堂上,深沉节制雄。

遂令感激士,得建非常功。

料死不料敌,顾恩宁顾终。

鼓行天海外,转战蛮夷中。

梯巘近高鸟,穿林经毒虫。

鬼门无归客,北户多南风。

蜂虿隔万里,云雷随九攻。

长驱大浪破,急击群山空。

饷道忽已远,悬军垂欲穷。

精诚动白日,愤薄连苍穹。

野食掘田鼠,晡餐兼僰僮。

收兵列亭堠,拓地弥西东。

临事耻苟免,履危能饬躬。

将星独照耀,边色何溟濛。

泸水夜可涉,交州今始通。

归来长安道,召见甘泉宫。

廉蔺若未死,孙吴知暗同。

相逢论意气,慷慨谢深衷。

译文

⑴李云南:即李宓,曾任侍御史,剑南留后。蛮:即南诏。

⑵杨公:即杨国忠。

⑶交趾:古县名,在今越南河内西北。

⑷百王:历代帝王。

⑸庙堂:朝廷。

⑹忝:有愧于。

⑺赫斯怒:勃然大怒。

⑻节制:节度使的简称,即杨国忠。

⑼天海:洱海,在今云南大理、洱源两县市间。

⑽梯巘:险峻的山。

⑾北户:房门北向,古代交趾一带习俗,指南越之地。

⑿蜂趸:代指南蛮军队。

⒀动白日:典出《史记·邹阳列传》。

⒁晡:申时。僰僮:被掠卖为童仆的僰人。

⒂亭堠:瞭望的岗楼建筑。

⒃饬躬:整饬其身,端正其心。

⒄交州:交趾郡。

⒅甘泉宫:在今陕西淳化西北甘泉山。

⒆孙吴:著名军事家孙武和吴起。

⒇谢:惭愧。深衷:内心,衷情。

注释

⑴李云南:即李宓,曾任侍御史,剑南留后。蛮:即南诏。

⑵杨公:即杨国忠。

⑶交趾:古县名,在今越南河内西北。

⑷百王:历代帝王。

⑸庙堂:朝廷。

⑹忝:有愧于。

⑺赫斯怒:勃然大怒。

⑻节制:节度使的简称,即杨国忠。

⑼天海:洱海,在今云南大理、洱源两县市间。

⑽梯巘:险峻的山。

⑾北户:房门北向,古代交趾一带习俗,指南越之地。

⑿蜂趸:代指南蛮军队。

⒀动白日:典出《史记·邹阳列传》。

⒁晡:申时。僰僮:被掠卖为童仆的僰人。

⒂亭堠:瞭望的岗楼建筑。

⒃饬躬:整饬其身,端正其心。

⒄交州:交趾郡。

⒅甘泉宫:在今陕西淳化西北甘泉山。

⒆孙吴:著名军事家孙武和吴起。

⒇谢:惭愧。深衷:内心,衷情。

背景

根据诗前小序可知:公元752年(天宝十一载),杨国忠奏请由李宓出征南诏。此战异常艰苦,转战行程达数万里之遥。几经周折,李宓于公元753年(天宝十二载)四月回到长安,向诗人自述其征战之惨烈,诗人为之感动而作此诗。关于李宓征南诏事,史书多有记载,出入较大。所谓南诏,据《旧唐书》记载:“南诏蛮,本乌蛮之别种也,姓蒙氏……蜀时为诸葛亮所征,皆臣服之……高宗时来朝……武后时来朝。”可见,南诏自三国后,一直臣服于中原势力,相安无事,直到公元748年(天宝七载),云南太守张虔陀因“有所征求,阁罗凤多不应”时“遣人骂辱之,乃密奏其罪恶”,首先挑起边境事端,造成连年烽烟。“十二载,剑南节度使杨国忠执国政,乃奏征天下后兵,俾留后,侍御史李宓将十余万,辇饷者在外,涉海瘴死者相属于路,天下始骚然苦之。宓复败于大和城北,死者十八、九。”至于李宓本人,据《旧唐书·本纪第九》所载“为阁罗凤所擒”。而《新唐书·本纪第五》则曰“死之”。关于战后,《资治通鉴》曰:“杨国忠隐其败,更以捷闻,益发中国兵讨之,前后死者几二十万人……”具体时间上,史书记载与此诗序文都有出入,或许是李宓自述时,多有闪烁其词,具体情形有待进一步考证。

诗人简介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211篇诗文

诗文推荐

叩槛出鱼鳖,诗成一笑粲。

蟹与人同健,诗如酒怕陈。

河州多沙尘。

风吹黄云起。

四海如春,时维帝心。

遇特而感,其传至今。

宫扇之存,有此神翰。

原扬仁风,慰彼涂炭。

诗骨梅花瘦,归心江水流。

上山采琼蕊。

穹谷饶芳兰。

采采不盈掬。

悠悠怀所欢。

故乡一何旷。

山川阻且难。

沈思钟万里。

踯躅独吟叹。

君不见奇章平生石解颜,有得甲乙劳镌刊。

又不见卫公平泉严作戒,要与山岳争完安。

衽席杯盘易沈溺,可无雅好嬉过日。

生须玩物不流物,负山暇问谁有力。

此石摈弃岁几周,几人摩挱动诗愁。

不妨野鸟印爪迹,曾是画鷁明方舟。

奇嗜岂必真无取,尤物未可轻粪土。

二公真情不激诡,静对孱颜堪乐死。

揆予肮脏如石顽,一跌叵复能朝天。

石默不言诗为宣,正用吟玩忘吾年。

画以有声著,诗以无声名。

有声者道祖之所已知,无声者道祖之所欲为而未能者也。

野烟出炉上,山花落镜中。

(《庐山》。

见《诗式》)

宛洛佳遨游。

春色满皇州。

结轸青郊路。

回瞰苍江流。

日华川上动。

风光草际浮。

桃李成蹊径。

桑榆荫道周。

东都已俶载。

言归望绿畴。

税驾金华。

讲学秘馆。

有集惟髦。

芳风雅宴。

明镜如明月。

恒常置匣中。

何须照两鬓。

终是一秋蓬。

扁舟几日为诗留。

老景人怀一羽轻。

叔子拟度骅骝前。

残本宋有目无诗。

他本皆无。

劳生扰扰疾如风,急杀三彭及五虫。

不使狐狸侵药灶,须教龙虎守真空。

鼎中宝物时添火,腹内婴貌转丰。

善女善男寻此语,莫贪花酒堕迷中。

东家近新富,满地布苔钱。

烦君一日殷勤意,示我十年感遇诗。

玉友避嫌,竹奴专宠。

听官丐闲,诗勇不将。

含章檐下眉如月。

融酥和粉描疏雪。

桃杏莫争春。

凌风台畔人。

如今千万树。

零乱孤村雨。

和雨滴瑶觞。

归来肌骨香。

王家碧香酿,刘尹建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