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李云南征蛮诗

天宝十一载,有诏伐西南夷,右相杨公兼节制之寄,乃奏前云南太守李宓涉海自交趾击之。tiān băo shí yī zăi,yŏu zhào fá xī nán yí,yòu xiāng yáng gōng jiān jié zhì zhī jì,năi zòu qián yún nán tài shŏu lĭ mì shè hăi zì jiāo zhĭ jī zhī。

道路险艰,往复数万里,盖百王所未通也。dào lù xiăn jiān,wăng fù shŭ wàn lĭ,gài băi wáng suŏ wèi tōng yĕ。

十二载四月,至于长安,君子是以知庙堂使能,李公效节。shí èr zăi sì yuè,zhì yú cháng ān,jūn zĭ shì yĭ zhī miào táng shĭ néng,lĭ gōng xiào jié。

适忝斯人之旧,因赋是诗。shì tiăn sī rén zhī jiù,yīn fù shì shī。

圣人赫斯怒,诏伐西南戎。shèng rén hè sī nù,zhào fá xī nán róng。

肃穆庙堂上,深沉节制雄。sù mù miào táng shàng,shēn chén jié zhì xióng。

遂令感激士,得建非常功。[suì,suí] lìng găn jī shì,dé jiàn fēi cháng gōng。

料死不料敌,顾恩宁顾终。liào sĭ bù liào dí,gù ēn nìng gù zhōng。

鼓行天海外,转战蛮夷中。gŭ xíng tiān hăi wài,zhuăn zhàn mán yí zhōng。

梯巘近高鸟,穿林经毒虫。tī yăn jìn gāo niăo,chuān lín jīng dú chóng。

鬼门无归客,北户多南风。guĭ mén wú guī kè,bĕi hù duō nán fēng。

蜂虿隔万里,云雷随九攻。fēng chài gé wàn lĭ,yún léi suí jiŭ gōng。

长驱大浪破,急击群山空。cháng qū dà làng pò,jí jī qún shān kōng。

饷道忽已远,悬军垂欲穷。xiăng dào hū yĭ yuăn,xuán jūn chuí yù qióng。

精诚动白日,愤薄连苍穹。jīng chéng dòng bái rì,fèn bó lián cāng qióng。

野食掘田鼠,晡餐兼僰僮。yĕ shí jué tián shŭ,bū cān jiān bó tóng。

收兵列亭堠,拓地弥西东。shōu bīng liè tíng hòu,[tuò,tà] dì mí xī dōng。

临事耻苟免,履危能饬躬。lín shì chĭ gŏu miăn,lǚ wēi néng chì gōng。

将星独照耀,边色何溟濛。jiāng xīng dú zhào yào,biān sè hé míng méng。

泸水夜可涉,交州今始通。lú shuĭ yè kĕ shè,jiāo zhōu jīn shĭ tōng。

归来长安道,召见甘泉宫。guī lái cháng ān dào,zhào jiàn gān quán gōng。

廉蔺若未死,孙吴知暗同。lián lìn ruò wèi sĭ,sūn wú zhī àn tóng。

相逢论意气,慷慨谢深衷。xiāng féng lùn yì qì,[kāng,kăng] [kăi,kài] xiè shēn zhōng。

译文

⑴李云南:即李宓,曾任侍御史,剑南留后。蛮:即南诏。

⑵杨公:即杨国忠。

⑶交趾:古县名,在今越南河内西北。

⑷百王:历代帝王。

⑸庙堂:朝廷。

⑹忝:有愧于。

⑺赫斯怒:勃然大怒。

⑻节制:节度使的简称,即杨国忠。

⑼天海:洱海,在今云南大理、洱源两县市间。

⑽梯巘:险峻的山。

⑾北户:房门北向,古代交趾一带习俗,指南越之地。

⑿蜂趸:代指南蛮军队。

⒀动白日:典出《史记·邹阳列传》。

⒁晡:申时。僰僮:被掠卖为童仆的僰人。

⒂亭堠:瞭望的岗楼建筑。

⒃饬躬:整饬其身,端正其心。

⒄交州:交趾郡。

⒅甘泉宫:在今陕西淳化西北甘泉山。

⒆孙吴:著名军事家孙武和吴起。

⒇谢:惭愧。深衷:内心,衷情。

注释

⑴李云南:即李宓,曾任侍御史,剑南留后。蛮:即南诏。

⑵杨公:即杨国忠。

⑶交趾:古县名,在今越南河内西北。

⑷百王:历代帝王。

⑸庙堂:朝廷。

⑹忝:有愧于。

⑺赫斯怒:勃然大怒。

⑻节制:节度使的简称,即杨国忠。

⑼天海:洱海,在今云南大理、洱源两县市间。

⑽梯巘:险峻的山。

⑾北户:房门北向,古代交趾一带习俗,指南越之地。

⑿蜂趸:代指南蛮军队。

⒀动白日:典出《史记·邹阳列传》。

⒁晡:申时。僰僮:被掠卖为童仆的僰人。

⒂亭堠:瞭望的岗楼建筑。

⒃饬躬:整饬其身,端正其心。

⒄交州:交趾郡。

⒅甘泉宫:在今陕西淳化西北甘泉山。

⒆孙吴:著名军事家孙武和吴起。

⒇谢:惭愧。深衷:内心,衷情。

背景

根据诗前小序可知:公元752年(天宝十一载),杨国忠奏请由李宓出征南诏。此战异常艰苦,转战行程达数万里之遥。几经周折,李宓于公元753年(天宝十二载)四月回到长安,向诗人自述其征战之惨烈,诗人为之感动而作此诗。关于李宓征南诏事,史书多有记载,出入较大。所谓南诏,据《旧唐书》记载:“南诏蛮,本乌蛮之别种也,姓蒙氏……蜀时为诸葛亮所征,皆臣服之……高宗时来朝……武后时来朝。”可见,南诏自三国后,一直臣服于中原势力,相安无事,直到公元748年(天宝七载),云南太守张虔陀因“有所征求,阁罗凤多不应”时“遣人骂辱之,乃密奏其罪恶”,首先挑起边境事端,造成连年烽烟。“十二载,剑南节度使杨国忠执国政,乃奏征天下后兵,俾留后,侍御史李宓将十余万,辇饷者在外,涉海瘴死者相属于路,天下始骚然苦之。宓复败于大和城北,死者十八、九。”至于李宓本人,据《旧唐书·本纪第九》所载“为阁罗凤所擒”。而《新唐书·本纪第五》则曰“死之”。关于战后,《资治通鉴》曰:“杨国忠隐其败,更以捷闻,益发中国兵讨之,前后死者几二十万人……”具体时间上,史书记载与此诗序文都有出入,或许是李宓自述时,多有闪烁其词,具体情形有待进一步考证。

诗人简介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211篇诗文

诗文推荐

恢恢天网。

飞沈是收。

受兹下臣。

腾光清霄。

於穆圣祖,宅神皇极。

降鉴在下,子孙千亿。

羽衣玉佩,旗纛旄节。

巍巍煌煌,秩祀万国。

画舸覆堤。

肆礼虞庠。

弘风阙里。

降心下问。

劳谦让齿。

五方耸听。

百辟倾耳。

济济耆生。

莘莘胄子。

灵园同佳称。

幽山有奇质。

停采久弥鲜。

含华岂期实。

长愿微名隐。

无使孤株出。

乾坤秀气孕三奇,勋人间有口碑。

台近常阴遗法在,楼辉秋萼起人思。

后先玉季金昆政,多少丹山碧水诗。

世事荡来尚胶轕,赖君一手纷丝。

诗自茶山后,如公世所稀。

特来参活字,应肯授玄机。

寒涧孤松老,秋云独鹤飞。

台山千万丈。

望望未能归。

当时学舞钧天部。

惊鸿吹下江湖去。

家住百花桥。

何郎偏与娇。

杏梁尘拂面。

牙板闻莺燕。

劝客玉梨花。

月侵钗燕斜。

杖藜徐步。

过小桥,逍遥游南浦。

韶华暗改,俄然又翠红疏。

东郊雨霁,何处绵蛮黄鹂语。

见云山掩映,烟溪外,斜阳暮。

晚凉趁,竹风清香度。

这闲里光阴向谁诉。

尘寰百岁能几许。

似浮沤出没,迷者难悟。

归去来,田园恐荒芜。

东篱畔,坦荡笑傲琴书。

青松影里,茅檐下,保养残躯。

一任世间物态,翻腾催今古。

争如我,懒散生涯贫与素。

兴时歌,因时眠,狂时舞。

把万事纷纷总不顾。

从他人笑真愚鲁。

伴清风皓月,幽隐蓬

左拂其殽,炰憋燔羔,给鲜于庖。

右烹其敕,筍菭蒲葅,柔嘉惟馥。

旨酒且多,其饮温克。

攝尔攸仪,侑公宴嬉。

之纲之纪,允文允武。

荆舒是懲,四方无侮。

诗成春草梦池塘。

相忆托玄香。

常记饮仙房。

笑一举、曾蒙十觞。

百年行止,几番离合,吾老且吾乡。

聊与领群芳。

渐开到、江头野棠。

二妙诗情仆命骚,驱万象入甄陶。

三休亭上频回首,八节滩中稳着篙。

巢幕只应怜乳燕,戴山谁复笑灵鳌。

也知廊庙须公等,宁羡华堂数仞高。

琼闺钏响闻。

瑶席芳尘满。

要取洛阳人。

共命江南管。

情多舞态迟。

意倾歌弄缓。

知君密见亲。

寸心传玉盌。

问讯何郎,怎春风未到,却月横枝。

当年东阁诗兴,夫岂吾欺。

云寒岁晚,便相逢、已负深欺。

烦说与、秋崖归也,留香更待何时。

家住江南烟雨,想疏花开遍,野竹巴篱。

遥怜水边石上,煞欠渠诗。

月壶雪瓮,肯相从、舍我其谁。

应自笑,生来孤峭,此心却有天知。

彼黄四娘,诗于杜陵。

先南怀芝,果何等僧。

视其与游,尚或可喜。

于帖之存,以识骥尾。

叩槛出鱼鼋,诗成一笑粲。

菊粲粲兮东篱,连的的兮西风。

是皆不受夫一尘之染,而特立于九秋之中。

予固喜其洁清而自全,亦以观笔之妙而句之工也。

文学之目,名重一时。

为君子儒,作魏侯师。

不要后礼,始可言诗。

假盖小嫌,圣亦不疵。

黍稷彧彧,去其螟螣。

实维丰年,我庾维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