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清平乐·赠陈参议师文侍儿

宫腰束素。gōng yāo shù sù。

只怕能轻举。zhĭ pà néng qīng jŭ。

好筑避风台护取。hăo [zhù,zhú] bì fēng tái hù qŭ。

莫遣惊鸿飞去。mò qiăn jīng hóng fēi qù。

一团香玉温柔。yī tuán xiāng yù wēn róu。

笑颦俱有风流。xiào pín jù yŏu fēng liú。

贪与萧郎眉语,不知舞错伊州。tān yŭ xiāo láng méi yŭ,bù zhī wŭ cuò yī zhōu。

译文

宫腰:女子细腰。

避风台:相传赵飞燕身轻不胜风,汉成帝为筑七宝避风台(见汉伶玄《赵飞燕外传》)。

惊鸿:形容女子体态轻盈。

萧郎:原指梁武帝萧衍,以后泛指所亲爱或为女子所恋的男子。

眉语:以眉之舒敛示意传情。

伊州:曲词名,商调大曲。

注释

宫腰:女子细腰。

避风台:相传赵飞燕身轻不胜风,汉成帝为筑七宝避风台(见汉伶玄《赵飞燕外传》)。

惊鸿:形容女子体态轻盈。

萧郎:原指梁武帝萧衍,以后泛指所亲爱或为女子所恋的男子。

眉语:以眉之舒敛示意传情。

伊州:曲词名,商调大曲。

赏析

作为辛派词人的代表之一,刘克庄的词一向以豪放见长。但词人也并非不会婉约,而是不欲而已。偶为婉约之词,情意款款,自然又是一首佳作。比如  这首《清平乐》,置于婉约词中,几不可辨识,以为又是哪一位多情妙手的快意所为。

  南宋时期上流社会有蓄家姬的风气。这首词所描写的就是一个以歌舞佐酒的家姬。一开始一束素绢比舞姬的纤腰,抓住了作为舞姬最重要的因素。由此

  开始,上半阕四句,句句使用夸张。刘勰《文心雕龙·夸饰》说夸张“可以发蕴而飞滞,披瞽而骇聋”。夸张手法在突出事物的特点方面,刻画得更有力。此外,这四句中有三处典故:“宫腰束素”用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腰如束素”,原句是描写一个据宋玉自己说是天底下最美丽的女子的。“好筑避风台护取”用赵飞燕的故事,据说赵飞燕体质轻盈,汉成帝恐其飘翥,为制七宝避风台。“惊鸿飞去”用曹植《洛神赋》里写洛神的句子“翩若惊鸿”。这三个成句全是写最美的女子的,用这些典故来写舞姬,自然上半阕的真正含义,就不只是写其的体态轻盈了。

  “一团香玉温柔,笑颦俱有风流”两句在继续作形态方面描绘的同时,开始着力烘托舞姬的精神风韵,上下两片之间在这里得到了自然地过渡。同时,这两句对舞女风韵正面、概括的描写,也给结尾两句作了最好的铺垫。“贪与萧郎眉语,不知舞错《伊州》”(萧郎,泛指为女子所爱恋的男子。《伊州》,舞曲名)两句,《词旨》推为“警句”,好在哪里?首先,“萧郎”在词中即指作者自己,亦或他人,彼此眉目传情,销魂荡魄之际,舞姬竟然舞错了《伊州》曲,其情其景,焕然生动,如在目前。其次,词的前面部分都是对舞姬的客观描写,到此作者才把自己融入其中。因为作者主观情感的融注,也就更加曼妙迷人了。

  刘克庄词多写人民疾苦和对祖国命运的关注,多有慷慨大江东去的气概,很少剪红刻翠之辞。因此,不少评论家以为克庄词缺少含蓄微婉的力量。这阕词写粉黛,叙歌舞,读来虽不乏明快之感,但情绪缠绵,措词轻艳,结尾处尤有无穷余意,当可代表刘克庄词风的另一个侧面。

诗人简介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3863篇诗文

诗文推荐

千五百人善知识,不念吾宗正岑寂。

五峰趯倒浪翻空,大地山河俱失色。

金风体露,叶落归根,只堪惆怅不堪陈。

雪余寒退。

惟有青松在。

春不加荣寒不悴。

用舍如公都耐。

流肪磊落龟蛇。

会留红日西斜。

欲助我公寿骨,蟠桃等见桃花。

山邦务寡。

陕辅任隆。

才否虽异。

劳逸不同。

幽岩何月。

丹桂为丛。

结枝以赠。

寄之飞鸿。

彭城兄弟皆官样,富贵之家。

酷好荣华。

未解回心悟落花。

路途差。

吾亲若肯搜玄理,别有生沁悟落花。

路途差。

吾亲若肯搜玄理,别有生涯。

炉炼丹砂。

大药烧成迸彩霞。

泛仙槎。

霈兮隐兮,蹶其险威。

相我有终,胡宁不知。

我币有陈,我邸斯珪。

岂维有陈,于以奠之。

东园向晓。

阵阵西风好。

唤起仙人金小小。

翠羽玲珑装了。

一枝枕畔开时。

罗帏翠幕低垂。

恁地十分遮护,打窗早有蜂儿。

亚夫金鼓从天落,韩信旌旗背水陈。

彼俶在杭,有地千里。

皮毁毛落。

孤睽莫恃。

慑服声教,慕为臣使。

携彼人民,挈其土地。

于橐于囊,归于天子。

重重叠叠。

娜娜裙千襵。

时样官黄香百叶。

一岁相逢两节。

曲阑绕遍芳丛。

一枝作意妍秾。

折得有谁相忆,却须还与秋风。

昔帝高辛,先禖笔祀。

爰揆仲阳,式祈嘉祉。

陈之科牲,授以弓矢。

敷祐皇宗,施于孙子。

帝图草创,皇业初开。

功高佐命,业赞云雷。

再作醉李客,四年两相从。

当时江头树,又暗行李中。

嗟君事业诚有余,十年客路常崎岖。

只应未识今杰士,怀刺度谒刘南徐。

不得迎之见首。

怎得随之见后。

仰视愈弥高,钻刺转加坚厚。

坚厚。

坚厚。

悟彻头头观透。

匏爵斯陈,百味旨酒。

勺以献经,再拜稽首。

钟鼓在列,灵方安留。

奉然如度,惟时之休。

事师这情,期以百世。

言虽不多,意则独至。

识以岁月,越王之孙。

式时览观,用考大伦。

远汉景德。

盛楚连徽。

灼灼中垒。

入奥知微。

殊源别派。

复属清辉。

伊我兰执。

升堂启扉。

玉版阿师,锦绷稚子。

颍脱丛林,头角呈露。

参透尚未煎石磉盘,饱经鳌炼翻身去。

塞断咽喉,更须吞吐。

毗耶未识香来处。

文昭岂异天垂象,泽布还同雨洒溟。

云门露,猛如虎。

达磨师,不是祖。

岂不见盐官老须弥为槌,虚空为鼓。

又不见禾山老解打鼓。

休莽卤,甜瓜彻蒂甜,苦瓠连根苦。

照我胸中笔,吐出江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