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驳复仇议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chén fú jiàn tiān hòu shí,yŏu tóng zhōu xià guī rén xú yuán qìng zhĕ,fù shuăng wéi xiàn lì zhào shī yùn suŏ shā,[zú,cù] néng shŏu rèn fù chóu,shù shēn guī zuì。

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dāng shí jiàn chén chén zĭ áng jiàn yì zhū zhī ér jīng qí lǘ;

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qiĕ qĭng“biān zhī yú lìng,yŏng wéi guó diăn”。

臣窃独过之。chén qiè dú guò zhī。

臣闻礼之大本,以防乱也。chén wén lĭ zhī dà bĕn,yĭ fáng luàn yĕ。

若曰无为贼虐,凡为子者杀无赦。ruò yuē wú wéi zéi nüè,fán wéi zĭ zhĕ shā wú shè。

刑之大本,亦以防乱也。xíng zhī dà bĕn,yì yĭ fáng luàn yĕ。

若曰无为贼虐,凡为理者杀无赦。ruò yuē wú wéi zéi nüè,fán wéi lĭ zhĕ shā wú shè。

其本则合,其用则异,旌与诛莫得而并焉。qí bĕn zé hé,qí yòng zé yì,jīng yŭ zhū mò dé ér bìng yān。

诛其可旌,兹谓滥;zhū qí kĕ jīng,zī wèi làn;

黩刑甚矣。dú xíng shèn yĭ。

旌其可诛,兹谓僭;jīng qí kĕ zhū,zī wèi jiàn;

坏礼甚矣。[huài,pī,pēi] lĭ shèn yĭ。

果以是示于天下,传于后代,趋义者不知所向,违害者不知所立,以是为典可乎?guŏ yĭ shì shì yú tiān xià,[chuán,zhuàn] yú hòu dài,qū yì zhĕ bù zhī suŏ xiàng,wéi hài zhĕ bù zhī suŏ lì,yĭ shì wéi diăn kĕ hū?

盖圣人之制,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统于一而已矣。gài shèng rén zhī zhì,qióng lĭ yĭ dìng shăng fá,bĕn qíng yĭ zhèng bāo biăn,tŏng yú yī ér yĭ yĭ。

向使刺谳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xiàng shĭ cì yàn qí chéng wĕi,kăo zhèng qí qū zhí,yuán shĭ ér qiú qí duān,zé xíng lĭ zhī yòng,pàn rán lí yĭ。

何者?hé zhĕ?

若元庆之父,不陷于公罪,师韫之诛,独以其私怨,奋其吏气,虐于非辜,州牧不知罪,刑官不知问,上下蒙冒,吁号不闻;ruò yuán qìng zhī fù,bù xiàn yú gōng zuì,shī yùn zhī zhū,dú yĭ qí sī yuàn,fèn qí lì qì,nüè yú fēi gū,zhōu mù bù zhī zuì,xíng guān bù zhī wèn,shàng xià méng mào,[yù,xū,yū] hào bù wén;

而元庆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处心积虑,以冲仇人之胸,介然自克,即死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ér yuán qìng néng yĭ dài tiān wéi dà chĭ,zhĕn gē wéi dé lĭ,chù xīn jī lǜ,yĭ chōng chóu rén zhī xiōng,jiè rán zì kè,jí sĭ wú hàn,shì shŏu lĭ ér xíng yì yĕ。

执事者宜有惭色,将谢之不暇,而又何诛焉?zhí shì zhĕ yí yŏu cán sè,jiāng xiè zhī bù xiá,ér yòu hé zhū yān?

其或元庆之父,不免于罪,师韫之诛,不愆于法,是非死于吏也,是死于法也。qí huò yuán qìng zhī fù,bù miăn yú zuì,shī yùn zhī zhū,bù qiān yú fă,shì fēi sĭ yú lì yĕ,shì sĭ yú fă yĕ。

法其可仇乎?fă qí kĕ chóu hū?

仇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是悖骜而凌上也。chóu tiān zĭ zhī fă,ér qiāng fèng fă zhī lì,shì bèi ào ér líng shàng yĕ。

执而诛之,所以正邦典,而又何旌焉?zhí ér zhū zhī,suŏ yĭ zhèng bāng diăn,ér yòu hé jīng yān?

且其议曰:“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仇,其乱谁救?qiĕ qí yì yuē:“rén bì yŏu zĭ,zĭ bì yŏu qīn,qīn qīn xiāng chóu,qí luàn shuí jiù?

”是惑于礼也甚矣。”shì huò yú lĭ yĕ shèn yĭ。

礼之所谓仇者,盖其冤抑沉痛而号无告也;lĭ zhī suŏ wèi chóu zhĕ,gài qí yuān yì chén tòng ér hào wú gào yĕ;

非谓抵罪触法,陷于大戮。fēi wèi dĭ zuì chù fă,xiàn yú dà lù。

而曰“彼杀之,我乃杀之”。ér yuē“bĭ shā zhī,wŏ năi shā zhī”。

不议曲直,暴寡胁弱而已。bù yì qū zhí,bào guă xié ruò ér yĭ。

其非经背圣,不亦甚哉!qí fēi jīng bèi shèng,bù yì shèn zāi!

《周礼》:“调人,掌司万人之仇。《zhōu lĭ》:“diào rén,zhăng sī wàn rén zhī chóu。

凡杀人而义者,令勿仇;fán shā rén ér yì zhĕ,lìng wù chóu;

仇之则死。chóu zhī zé sĭ。

有反杀者,邦国交仇之。yŏu făn shā zhĕ,bāng guó jiāo chóu zhī。

”又安得亲亲相仇也?”yòu ān dé qīn qīn xiāng chóu yĕ?

《春秋公羊传》曰:“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chūn qiū gōng yáng [chuán,zhuàn]》yuē:“fù bù shòu zhū,zĭ fù chóu kĕ yĕ。

父受诛,子复仇,此推刃之道,复仇不除害。fù shòu zhū,zĭ fù chóu,cĭ tuī rèn zhī dào,fù chóu bù chú hài。

”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jīn ruò qŭ cĭ yĭ duàn liăng xià xiāng shā,zé hé yú lĭ yĭ。

且夫不忘仇,孝也;qiĕ fū bù wàng chóu,xiào yĕ;

不爱死,义也。bù ài sĭ,yì yĕ。

元庆能不越于礼,服孝死义,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yuán qìng néng bù yuè yú lĭ,fú xiào sĭ yì,shì bì dá lĭ ér wén dào zhĕ yĕ。

夫达理闻道之人,岂其以王法为敌仇者哉?fū dá lĭ wén dào zhī rén,qĭ qí yĭ wáng fă wéi dí chóu zhĕ zāi?

议者反以为戮,黩刑坏礼,其不可以为典,明矣。yì zhĕ făn yĭ wéi lù,dú xíng [huài,pī,pēi] lĭ,qí bù kĕ yĭ wéi diăn,míng yĭ。

请下臣议附于令。qĭng xià chén yì fù yú lìng。

有断斯狱者,不宜以前议从事。yŏu duàn sī yù zhĕ,bù yí yĭ qián yì cóng shì。

谨议。jĭn yì。

译文

  据我了解,则天皇后时,同州下邽县有个叫徐元庆的人,父亲徐爽被县尉赵师韫杀了,他最后能亲手杀掉他父亲的仇人,自己捆绑着身体到官府自首。当时的谏官陈子昂建议处以死罪,同时在他家乡表彰他的行为,并请朝廷将这种处理方式“编入法令,永远作为国家的法律制度”。我个人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

  我听说,礼的根本作用是为了防止人们作乱。倘若说不能让杀人者逍遥法外,那么凡是作儿子的为报父母之仇而杀了不应当算作仇人的人,就必须处死,不能予以赦免。刑法的根本作用也是为了防止人们作乱。倘若说不能让杀人者逍遥法外,那么凡是当官的错杀了人,也必须处死,不能予以赦免。它们的根本作用是一致的,采取的方式则不同。表彰和处死是不能同施一人的。处死可以表彰的人,这就叫乱杀,就是滥用刑法太过分了。表彰应当处死的人,这就是过失,破坏礼制太严重了。如果以这种处理方式作为刑法的准则,并传给后代,那么,追求正义的人就不知道前进的方向,想避开祸害的人就不知道怎样立身行事,以此作为法则行吗?大凡圣人制定礼法,是透彻地研究了事物的道理来规定赏罚,根据事实来确定奖惩,不过是把礼、刑二者结合在一起罢了。

  当时如能审察案情的真伪,查清是非,推究案子的起因,那么刑法和礼制的运用,就能明显地区分开来了。为什么呢?如果徐元庆的父亲没有犯法律规定的罪行,赵师韫杀他,只是出于他个人的私怨,施展他当官的威风,残暴地处罚无罪的人,州官又不去治赵师韫的罪,执法的官员也不去过问这件事,上下互相蒙骗包庇,对喊冤叫屈的呼声充耳不闻;而徐元庆却能够把容忍不共戴天之仇视为奇耻大辱,把时刻不忘报杀父之仇看作是合乎礼制,想方设法,用武器刺进仇人的胸膛,坚定地以礼约束自己,即使死了也不感到遗憾,这正是遵守和奉行礼义的行为啊。执法的官员本应感到惭愧,去向他谢罪都来不及,还有什么理由要把他处死呢?

  如果徐元庆的父亲确是犯了死罪,赵师韫杀他,那就并不违法,他的死也就不是被官吏错杀,而是因为犯法被杀。法律难道是可以仇视的吗?仇视皇帝的法律,又杀害执法的官吏,这是悖逆犯上的行为。应该把这种人抓起来处死,以此来严正国法,为什么反而要表彰他呢?

  而且陈子昂的奏议还说:“人必有儿子,儿子必有父母,因为爱自己的亲人而互相仇杀,这种混乱局面靠谁来救呢?”这是对礼的认识太模糊了。礼制所说的仇,是指蒙受冤屈,悲伤呼号而又无法申告;并不是指触犯了法律,以身抵罪而被处死这种情况。而所谓“他杀了我的父母,我就要杀掉他”,不过是不问是非曲直,欺凌孤寡,威胁弱者罢了。这种违背圣贤经传教导的做法,不是太过分了吗?

  《周礼》上说:“调人,是负责调解众人怨仇的。凡是杀人而又合乎礼义的,就不准被杀者的亲属报仇,如要报仇,则处死刑。有反过来再杀死对方的,全国的人就都要把他当作仇人。”这样,又怎么会发生因为爱自己的亲人而互相仇杀的情况呢?《春秋公羊传》说:“父亲无辜被杀,儿子报仇是可以的。父亲犯法被杀,儿子报仇,这就是互相仇杀的做法,这样的报复行为是不能根除彼此仇杀不止的祸害的。”现在如果用这个标准来判断赵师韫杀死徐元庆的父亲和徐元庆杀死赵师韫,就合乎礼制了。而且,不忘父仇,这是孝的表现;不怕死,这是义的表现。徐元庆能不越出礼的范围,克尽孝道,为义而死,这一定是个明晓事理、懂得圣贤之道的人啊。明晓事理、懂得圣贤之道的人,难道会把王法当作仇敌吗?但上奏议的人反而认为应当处以死刑,这种滥用刑法,败坏礼制的建议,不能作为法律制度,是很清楚明白的。

  请把我的意见附在法令之后颁发下去。今后凡是审理这类案件的人,不应再根据以前的意见处理。谨发表上面的意见。

注释

(1)伏见:看到。旧时下对上有所陈述时的表敬之辞。下文的“窃”,也是下对上表示敬意的。天后:即武则天(624—705),名曌(即“照”),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655年(唐高宗李治永徽六年)被立为皇后,李治在世时即参预国政。后废睿(ruì)宗李旦自立,称“神圣皇帝”,改国号为周,在位十六年。中宗李哲复位后,被尊为“则天大圣皇帝”,后人因称武则天。

(2)同州:唐代州名,辖境相当于今陕西省大荔、合阳、韩城、澄城、白水等县一带。下邽(guī):县名,今陕西省渭南县。

(3)县吏赵师韫:当时的下邽县尉。

(4)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武后时曾任右拾遗,为谏诤之官。旌(jīng):表彰。闾:里巷的大门。

(5)过:错误,失当。

(6)礼:封建时代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泛称。

(7)黩(dú)刑:滥用刑法。黩,轻率。

(8)僭(jiàn):超出本分。

(9)制:制定,规定。

(10)刺谳(yàn):审理判罪。

(11)原:推究。端:原因。

(12)州牧:州的行政长官。

(13)蒙冒:蒙蔽,包庇。

(14)戴天:头上顶着天,意即和仇敌共同生活在一个天地里。《礼记·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15)枕戈:睡觉时枕着兵器。

(16)介然:坚定的样子。自克:自我控制。

(17)谢之:向他认错。

(18)愆(qiàn):过错。

(19)戕(qiāng):杀害。

(20)悖骜(bèiào):桀骜不驯。悖,违背。骜,傲慢。

(21)邦典:国法。

(22)《周礼》:又名《周官》,《周官经》,儒家经典之一。内容是汇编周王室的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的制度等历史资料。

(23)调人:周代官名。

(24)《春秋公羊传》:即《公羊传》,为解释《春秋》的三传之一(另二传是《春秋左氏传》和《春秋谷梁传》)。旧题战国时齐人、子夏弟子公羊高作,一说是他的玄孙公羊寿作。

(25)推刃:往来相杀。

赏析

《驳复仇议》作者柳宗元(773—819),该文是柳宗元在礼部员外郎任上写的一篇驳论性的奏议,是针对陈子昂的《复仇议状》而发的,作者认为,陈子昂的《复仇议》中的观点是矛盾的,是不足取的,进而提出了个人的见解。徐元庆为父报仇,杀了父亲的仇人,然后到官府自首。对于这样一个案例,陈子昂提出了杀人犯法、应处死罪,而报父仇却合于礼义、应予表彰的处理意见。柳宗元在文章中批驳了这种观点,认为这不但赏罚不明,而且自相矛盾,指出徐元庆报杀父之仇的行为既合于礼义,又合于法律,应予充分肯定。虽然文章的主旨是要说明封建主义的礼义和封建主义的法律的一致性,但在吏治腐败、冤狱难申的封建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全文观点鲜明,逻辑严密,驳论有力。

  武则天当政时,同州下圭人徐元庆之父徐爽,被下圭县尉赵师韫杀害。后赵师韫入朝为御史,徐元庆则更姓易名,在驿站之中充当仆役。过了很久,赵师韫恰好住在这个驿舍中,徐元庆便趁机亲手杀死了他,然后,投案自首。对于这个案件,当时朝中有不少人认为徐元庆为父报仇,是孝义刚烈的行为,应赦免他的罪;而陈子昂则认为,按照法律,擅自杀人的要处死。因此,他建议,应当对徐元庆依法论死,然后再对他替父报仇的行为予以表彰,并将此事编入律令。当时,大家都赞同陈子昂的主张。

  柳宗元的这篇文章,是驳斥陈子昂的主张的。他引经据典,说明这种主张自相矛盾,背礼违法,造成混乱。文章虽然从维护封建的“礼”与“法”的尊严出发,调和为亲报仇与守法之间的矛盾。然而,作者在行文中,却侧重于说明官吏违法杀人应当受到惩处这个观点,对人民群众反抗暴虐官吏的行为客观上予以支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和批判了吏治黑暗和官官相护的社会现实。

  文章分析透辟,语言精炼而准确。反映了作者散文的“峻洁廉悍”的风格。

  本文属于议论文中的驳论。作者针对陈子昂在《复仇议》中对徐元庆案件的主张提出了反驳。文章一开始,作者就旗帜鲜明地指出陈子昂的主张是错误的。接着,文章从“礼”和“刑”的辩证关系,得出了“盖圣人之制,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的结论。由这个结论很自然地过渡到对陈子昂提出的“诛之而旌其闾”错误论点的批驳上。“诛”和“旌”是矛盾的,怎么能同时施加在同一个人身上呢?更为有力的是,作者援引了儒家的经典著作来为自己的观点作佐证,这就使得本文的论点无懈可击。

  本文论点明确,论据翔实,论证手段缜密严谨,语言犀利明快,选词恰如其分。在柳文中堪称上乘之作,值得我们仿效。

诗人简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189篇诗文

诗文推荐

久免台阶重,频迁郡守优。

朱轮真冒宠,白发自惊秋。

事往情多感,年衰气失遒。

徘徊河里望,凋落汉庭游,俚曲聊成唱,真筌不暇搜。

空思益者友,安议赋家流。

心町都遗跡,辞林幸见庥。

丰谣连井甸,华札满轻邮。

已许琼为报,何妨漆更投。

济川毋谑我,归梦在渔舟。

动弦别曲,叶落知秋。

抉议不来,休休休休。

楚客才华为发扬。

深林著意不相忘。

梦成燕国正芬芳。

莫把品名闲议拟,且看青凤羽毛长。

十分领取面前香。

事君有大义,彼国家不计,而惟雇乎之避地。

则执笔舐痔,惟苟活是视,岸然不愧,固其素志。

于予乎何议。

闻说萍乡县,家家有绢机。

荒年丝价贵阳市,未敢议寒衣。

诗书论议深。

子云一去千余载,惟有成都墨池在,草玄此地是邪非,玄文今在人谁知。

虽逃刘歆酱瓿阸,鼠壤蛛窠蠹鱼宅。

岂无学者工探求,不讥僭圣几残余赘肬。

自从马邵造玄域,晁氏谱之张氏翼。

亦云察矣人犹疑,试为诸老申其辞。

易书广大包天地,辞变象占都一致。

世儒造入各不同,有一于此均为功。

况於易玄互相发,不同之同真善学。

历家中首先黄钟,虽以坤复为初终。

纪日天正始牛宿,又以日星分左右。

起从冬至易玄均,玄意欲取臣承君。

易书八八而用七,玄文九九而存一。

易分六位中二五,臣志上通君下取。

玄以一五而为中,君道君尊臣代终。

玄文王日易主岁,易书为经玄为纬。

谓玄於易地承天,就中邵子尤知玄。

或云玄准卦气图,是图疑亦非圣书。

岂知中复与咸遇,乃是阴阳自然数。

或云玄倣太初历,黄钟之分八十一。

岂知虚三与虚九,其数虽同其法否。

或云玄象宗浑天,浑天方象包於圆。

岂知兼用盖天说,盖以舆地承纯乾。

后来支榦及声律,运气参同至太一。

与易并行人不讥,千岐万辙同一归。

况玄於易同而异,何独於玄苦讥议。

子云之师曰林闾,鹤山之下谁其徒。

自翻机杼作生活,律历图书无不合。

若非马邵晁张伦,后世几无扬子云。

后世子云今继作,而此玄文终寂寞。

空余绘象与棠阴,聊与文士供嘲吟。

策蹇仆仆忘寒温,劳心恻恻桑枣村。

长虹卧称烟雨面,千金雨面子,千金屹障波涛痕。

涉川利作初九益,括囊肯为六四坤。

道旁筑室勿与议,可使正论成排根。

予观柳少师,在唐以能书闻。

当时碑志或非其笔,则人以不孝议其子孙。

噫嘻,陈君之传,夫岂以其文。

如宝晋省,亦庶几乎其人矣。

久客倦城市,薄言归田庐。

秣马待日斂,颠风忽来俱。

横策径成去,扑扑埃满须。

晴雷隐虚空,数雨如投珠。

渴甚念茗饮,迟回寻梵居。

少焉复前迈,行行过烟墟。

但惊田畴间,有似杭复苏。

及经道余冲,余流尚通渠。

乃悟适来雨,咫尺或有无。

天公本何心,分龙信非诬。

自兹到吾栖,岗岭更复迂。

山穷偶逢寺,可以休仆痡。

投鞍鞍议食事,仅具粥一盂。

道人吾故人,问我来崎岖。

既能设瓜果,村酒亦复沽。

我愧非渊明,僧诚远远公徒。

停杯竟高枕,梦境知何如。

明当带星起,草露徒侵裾。

还家一何忙,视竹齐架书。

优哉且自过,休问瓶无储。

楚客才华为发扬。

深林著意不相忘。

梦成燕国正芬芳。

莫把品名闲议拟,且看青凤羽毛长。

十分领取面前香。

公家簿领如鸡栖,私家田园无置锥。

真成忍骂加餐饭,不如西江之水可乐饥。

他人勤拙犹相补,身无功状堪上府。

公诚遣骑束缚归,长随白鸥卧烟雨。

我闻乃翁学汪洋,曾游桂窟攀天香。

青袍蓝缕穷益刚,更无黄金遗诸郎。

大儿气质和而庄,腹有诗书言有章。

仲子标姿何昂昂,颇闻论议生锋鋩。

两君游戏翰墨场,乘风鼓翮相翱翔。

飞上天庭仍引吭,俯视诸子如蜩螗。

华煜煜,春扬芳,绾绶归来慰北堂,坐令门地增辉光。

二仪之门,万象之根。

有无难议,青白不痕。

借功承祖祢,了事付儿孙。

採华香负蜜蜂股,齐物梦翻蝴蝶槐。

即相离相,知恩报恩。

心不能缘,口不能议。

直须退步荷担,切忌当头触讳。

风月寒清古渡头,夜船拨转琉璃地。

警世昏,三老翁,服虽殊,心亦同。

於中议优劣,蒿箭射虚空。

良御惑燕楚。

妙察乱渑淄。

堤倾由漏壤。

垣隙自危基。

嚣途或妄践。

党议勿轻持。

陶陶孟春,草木莽只。

白日昭昭,照下次土只。

瘴烟浩淫,杂海雾只。

憔悴行吟,閴岛屿只。

公乎归徕,无{缪去纟加纟}此诗句只。

黎母之居,家炎陬只。

崒嵂盘郁,蔽云浮只。

蝮虺鰅鳙,蜒僻幽只。

人迹阒绝,魑魅仇只。

公乎归徕,空山不可以久游只。

鸣鸢跕跕,堕池溟只。

蛟蜃噀雨,昼冥冥只。

折肱见沫,瞻斗星只。

夕照黄浊,波涛腥只。

公乎归徕,落景不可以久停只。

茅苇丛薄,桃李囚只。

韶容骀荡,异中州只。

阳龢弗舒,金石流只。

短狐秘蜮,起蛰坏只。

公乎归徕,春不可留只。

卉服椎髻,骈蜓艕只。

咿嗄啁哳,言莫谅只。

烹蛇茹蛊,食且恙只。

眇其愁予,虽迥旷只。

公乎归徕,欢不可并只。

毒洳下湿,既沮疫只。

烦蒸焚惔,交战迫只。

中郁鬲痞,悼{僚去亻加忄}慓只。

层冰肃霜,接朝夕只。

公乎归徕,寒兮无与乎体力只。

长鲸层浪,隔帝家只。

鸟春蛊秋,送年华只。

星河八月,记流槎只。

杳杳万里,谁还沙只。

公乎归徕,衰兮不关乎齿牙只。

公乎归徕,秦川之衍夷,公所生只。

解梁风鹹,收萃营只。

土厚水深,{衍去氵加干}易平只。

洪河大川,坎不盈只。

居之而安,乐不可名只。

公乎归徕,洛水之繁庶,公所寓只。

龙门伊阙,风气聚只。

葩奇俗淳,康汰阜只。

图渊书囿,今古慕只。

资之而深,适不可喻只。

公乎归徕,无叹乎江上只。

紫盍黄旗,天所王只。

浮埃蔽蒙,骋远望只。

圣主如天,既殛放只。

聊以永怀,无沮丧只。

公乎归徕,无悼乎天边只。

资善大议,同诸贤只。

复雠正义,维万年只。

质乎人心,靡或偏只。

守此正中,无迁延只。

噫{左口右献}诗乎,公以为我心只。

彼苍者天,杳难谌只。

吁嗟时乎,天以畀我公只。

彼亡者秦,曷克终只。

乐只韶只,舜之昭只。

无议其将,圣维尧只。

谗慝煽凶,同盛朝只。

公乎归徕,尚予家之招只。

元和伐蔡何危哉,朝廷百口无一谐。

盗伤中丞偶不死,利剑白日投天街。

裹疮入相议军旅,国火一再更檀槐。

上前慷慨语发涕,誓出按抚除睽乖。

指撝光颜战洄曲,阚如怒虎搏虺豺。

愬能捕虏取肝鬲,护送密乞完形骸。

笞兵夜半投死地,雪湿不敢燃薪点。

空城竖子已可缚,中使尚作唬儿哇。

退之道此尤俊伟,当镂玉牒东燔柴。

欲编诗书播後嗣,笔墨虽巧终类俳。

唐从天宝运中圮,廊庙往往非忠佳。

诸侯纵横代割据,疆土岂得无离(左亻右瓜)。

德宗末年惩战祸,一矢不试尘蒙(左革右义)。

宪皇初起众未信,意欲立扫除昏霾。

追还清明救薄蚀,屦敕主府拘穷蛙。

王师伤夷征赋窘,千里亦忌毫厘差。

小夫偷安自非计,长者远虑或可怀。

桓桓晋公忠且壮,时命适与功名偕。

是非末世主成败,烜赫今古谁讥排。

贤哉韦纯议北赦,仓卒两伐尤难皆。

重华声明弥万国,服苗干羽舞两阶。

宣王侧身内修政,常德立武能平淮。

昔人经纶初若缓,欲弃此道非吾侪。

千秋事往踪迹在,岳石款记如湘崖。

文严字丽皆可喜,黄埃蔽没苍藓埋。

当时将佐尽豪杰,想此兵祷陪祠斋。

君曾西边为拓本,濡麝割蜜亲劘揩。

新篇波澜特浩荡,把卷熟读迷津涯。

褒贤乐善自为美,当挂庙壁为诗牌。

劄得脚跟牢,不怕风涛险。

大田多稼如云,只要及时收敛。

归来香积国经行,喜见飞檐翔唇吻。

议赏元勋,高低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