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冬日普光寺卧疾,值雪简诸旧游

卧疴苦留滞,辟户望遥天。wò kē kŭ liú zhì,pì hù wàng yáo tiān。

寒云舒复卷,落雪断还连。hán yún shū fù juăn,luò xuĕ duàn huán lián。

凝华照书阁,飞素涴琴弦。níng huá zhào shū gé,fēi sù wăn qín xián。

回飘洛神赋,皎映齐纨篇。huí piāo luò shén fù,jiăo yìng qí wán piān。

萦阶如鹤舞,拂树似花鲜。yíng jiē rú hè wŭ,fú shù sì huā xiān。

徒赏丰年瑞,沈忧终自怜。tú shăng fēng nián ruì,shĕn yōu zhōng zì lián。

诗人简介

慧净(578~?)唐代僧。真定(河北)人,俗姓房。十四岁出家,研习大智度论及其余经部。未久,从志念习学杂阿毗昙心论、大毗婆沙论等。博通经论,有辩才,能诗文。贞观二年(628),师参与译经,笔受大庄严论,并撰疏三十卷。由是名声大扬,房玄龄等称师为东方菩萨。贞观十年,于京师纪国寺开讲席,王公士夫云集。十三年,太宗集诸宦臣及三教学士于弘文殿,请师开讲法华经,时有道士蔡晃,好论独高,帝乃下令遣与抗论,师遂展无碍辩才,大挫道门之锐。佛法能盛于唐,慧净之功不可没。后任普光寺住持,常以妙音导示群生。十九年,玄奘从西域返唐,敕师参与译经,师以病未赴,时年六十八。其后,事迹不详。著有盂兰盆经疏、弥勒成佛经疏、杂心论疏...► 5篇诗文

诗文推荐

雪底黄精与不疏。

月洗黄芦雪,天生紫蟹秋。

斫雪流膏乃如许,也容石蟹趁时新。

云情雨意商量雪。

雪霁长空,迥野飞鸿。

段云片片,向西向东。

牧牛儿,远陂牧。

远陂牧牛芳草绿,儿怒掉鞭牛不触。

涧边古柳南风清,麦深蔽日野田平。

乌犍砺角逐春行,老牸卧噍饥不鸣。

犊儿跳梁没草去,隔林应母时一声。

老翁念儿自携饷,出门先上冈头望。

日斜风雨湿蓑衣,拍手唱歌寻伴归。

远村放牧风日薄,近村牧牛泥水恶。

珠玑燕赵儿不知,儿生但知牛背乐。

摇风影似凝,带雪香如抱。

开尽南枝到北枝,不道春将老。

飘飖姑射仙,谁识冰肌好。

会有青绫梦觉人,可爱池塘草。

畏暑不复眠,空阶踏凉月。

冰轮了无翳,明可数毛发。

夜久肝肺清,如嚥太古雪。

拟换飞人,乘鸾上寥泬。

金花落烬灯,银砾鸣窗雪。

夜深微漏断,行人绝。

风扉不定,竹圃琅玕折。

玉人新间阔。

著甚情悰,更当恁地时节。

无言欹枕,帐底流清血。

愁如春后絮,来相接。

知他那里,争信人心切。

除共天公说。

不成也还,似伊无个分别。

白沙浥夜雨,苍松弄朝日。

清风满行路,駸駸能上能下蹄疾。

溪声静如漱,岚翠浓欲滴。

我岂山中僧,前身饱游历。

归鹤悠悠度海迟,间来野寺看僧棋,乡心荔子薰风国。

客路槐花细雨时。

天地一身愁自语,江湖诸老澹相知。

乌丝醉后淋漓墨。

片月娟娟照砚池。

昔年当此日,生个老妖孽。

殃害大地人,有屈无处雪。

云门愤不甘,一棒要打杀。

打不杀,至今年年有个四月八。

演出一大藏,明明超过诸缘上。

随曲随直也流水转山,随高随下也虚舟驾浪。

豆蔻雨分霁,翠蟳雪炊香。

红炉焰里结冰霜,收拾侬家妙有方,舌本要资云水味,鼻端相助蕨薇香。

扫归茅舍閒堆雪,坐照金盘净发光。

去去道人成底事,芳滋许我活枯肠。

丛林圣制,有解有结。

透脱重关,红炉点雪。

身作琵琶,调全宫羽,佳人自然用意。

宝檀槽在雪胸前,倚香脐、横枕琼臂。

组带金钩,背垂红绶,纤指转弦韵细。

愿伊只恁拨梁州,且多时、得在怀里。

含章檐下眉如月。

融酥和粉描疏雪。

桃杏莫争春。

凌风台畔人。

如今千万树。

零乱孤村雨。

和雨滴瑶觞。

归来肌骨香。

还山念初原,老夫办一物。

生平万金产。

自托五色笔。

譬如十全医,付此地妄疾。

落纸乱蛇蚓,超然百忧失。

江南三月。

犹有枝头千点雪。

邀上芳尊。

却占东君一半春。

尊前眼底。

南国风光都在此。

移过江来。

从此江南不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