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元日感怀

振蛰春潜至,湘南人未归。

身加一日长,心觉去年非。

燎火委虚烬,儿童炫彩衣。

异乡无旧识,车马到门稀。

译文

①振蛰(zhé):冬天潜伏的昆虫开始活动。潜:悄悄地。

②“湘南”句:以屈原之遭遇喻自己被贬难归。屈原于楚顷襄王时造谗被流放在湘、沅流域,后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

③一日长:指从旧年除夕到新年元旦,过了这一天,年龄便增加一岁。

④去年:泛指以往,非实指。非:缺点、错误。刘禹锡被贬后,仕途之险恶、改革之艰难都可能出乎他的预料,事后不免感到自己的天真、幼稚。故发此感慨。

⑤燎火:燎祭之火。古俗,除夕日要焚柴祭祀天地。委:弃置。虚烬:木柴焚烧后的灰烬。

⑥炫(xuàn):夸耀、炫耀。

注释见于姜云选注的《古人吟佳节:节令诗三百首》中的第5页-第7页。

注释

①振蛰(zhé):冬天潜伏的昆虫开始活动。潜:悄悄地。

②“湘南”句:以屈原之遭遇喻自己被贬难归。屈原于楚顷襄王时造谗被流放在湘、沅流域,后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

③一日长:指从旧年除夕到新年元旦,过了这一天,年龄便增加一岁。

④去年:泛指以往,非实指。非:缺点、错误。刘禹锡被贬后,仕途之险恶、改革之艰难都可能出乎他的预料,事后不免感到自己的天真、幼稚。故发此感慨。

⑤燎火:燎祭之火。古俗,除夕日要焚柴祭祀天地。委:弃置。虚烬:木柴焚烧后的灰烬。

⑥炫(xuàn):夸耀、炫耀。

注释见于姜云选注的《古人吟佳节:节令诗三百首》中的第5页-第7页。

赏析

刘禹锡在永贞元年(805)被贬为郎州司马,到元和十年(815)离开。此诗即作于郎州任上。

  春天悄悄地来了,小小的昆虫也抖擞精神活跃起来。反顾自己,却似屈原当年之被馋放逐,有家难归。随着年岁的增长,更察觉往昔自己的天真幼稚。异乡度岁,旧友星散,梦庭冷落,这已经够凄冷了。作者又以儿童过节时候无忧无虑的欢乐、嬉戏作衬托,更深一步显示自己的抑郁和寂寞。透过诗歌表面郁气的平缓、冷静,我们更能感受到诗人灵魂的颤动、不平。

  见于姜云选注的《古人吟佳节:节令诗三百首》中的第6页-第7页。

诗人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782篇诗文

诗文推荐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萧索东风两鬓华,年年幡胜剪宫花。

愁闻塞曲吹芦管,喜见春盘得蓼芽。

吾国旧供云泽米,(定武斋酒用苏州米。

)君家新致雪坑茶。

(近得曾坑茶。

)燕南异事真堪记,三寸黄柑擘永嘉。

逝者东流水,情知无却回。

迟留曾到处,嗟古不同来。

谁道新年好风物,忍将泪眼向春开。

涌金门上船场。

湖山堂。

众贤堂。

到几凄凉,城角夜吹霜。

谁识两峰相对语,天惨惨,水茫茫。

月移疏影傍人墙。

怕昏黄。

又昏黄。

旧日朱门,四圣暗飘香。

驿使不来春又老,南共北,断人肠。

山高兮风寒,烟濛濛兮雨漫漫。

雨霁兮雪飞,半夜无人兮倚栏。

明月兮空山。

一宿东林正气和,便随仙仗放春华。

散飘白絮惟分影,轻缀青旗见花。

落砌更依宫舞转,入楼偏向御衣斜。

严徐共待金门诏,愿布尧言贺万家。

东园有奇花,容姿鲜灼灼。

虽是春风开,亦是春风落。

甘霖被郊原,蔓草轻兰药。

所以高冈松,无言树寥廓。

平生喜裁花,赖以娱寂寞。

小园财一亩,粲粲万跗萼。

典衣买紫桂,辍食致红药。

阡眠香草茂,掩苒烟柳弱。

踏雨探花开,障风畏花落。

虽惭童心在,终胜尘事缚。

今日疾稍间,天气亦清廓;

啼鸟寒不归,可以侑吾酌。

士生始志学,固为圣人徒,人人可稷契,世世皆唐虞。

仰事与俯育,治道无绝殊。

孔孟之所传,世俗顾谓迂。

申韩尚刻薄,老庄竞虚无。

尔车非不良,盍行九轨途。

猛虎长百兽,梧斗轻重围。

群鸟待凤凰,摩天能高飞。

人王御万众,勇武世所稀。

鲛(革显)与弥龙,乌足养其威。

昨暮送客归,短棹过鲁墟。

故庐有遗趾,青山遶墙隅。

桑竹虽郁然,旧植已无余;

瓦砾不可求,而况屋壁书。

系舟问邻人,搔首久踌躇。

行当挂朝衣,躬耕返吾初。

家世本无年,甲子近一周;

小子独何幸,七十今平头。

往者收朝迹,亟欲求归休,厚恩许奉祠,得禄岁愈优。

三釜不及亲,顾为妻子留。

何由洗此媿,欲挽天河流。

不寐知夜长,起视天宇阔。

散漫草上风,朦胧云间月。

寒禽鸣疏树,黄叶堕阶闼。

俯仰观群物,惆怅不敢发。

谁云蝼蚁壤,能使泰山幰。

苍鹰铩六翮,狡兔营三窟。

何当威弧正,王旅得肆伐。

箘簵捴虽微材,尚可施羽筈。

岂意风浪舟,心犹隔胡越。

士生非金玉,有足难自达。

周嫠不恤纬,楚放常怀阙。

平生葵藿情,忍与霜露歇。

玄冰胶坤轴,非君孰能斡?

申章匪繁辞,悲愤不可遏。

伤离恨别。

愁肠又似丁香结。

不应斗顿音书绝。

烟水连天,何处认红叶。

残更数尽银缸灭。

边城画角声呜咽。

罗衾泪滴相思血。

花影移来,摇碎半窗月。

柳弱眠初醒,梅残舞尚痴。

春阴将冷傍帘帏。

又是东风和恨、向人归。

乐事灯前记,愁肠酒后知。

老来无计遣芳时。

只有闲情随分、品花枝。

玄冬寂修夜。

天围静且开。

亭皋霜气怆。

松宇清风来。

高琴时以思。

幽多多感怀。

幸藉汾阳想。

岭首一些徘徊。

小池塘,闲院落,薄薄见山影。

杨柳风来,吹彻醉魂醒。

有时低按秦筝,高歌水调,落花外、纷纷人境。

猛深省。

但有竹屋三间,莲田二顷。

便可休官,日对漏壶永。

假饶是、红杏尚书,碧桃学士,买不得、朱颜芳景。

在昔祖宗时,风俗极粹美,人材兼南北,议论忘彼此。

谁令各植党,更仆而迭起;

中更夷狄祸,此风犹未已。

臣不难负君,生者固卖死。

傥筑太平基,请自厚俗始。

飞泉出高壑,得地散漫流。

默循河汉矩,到海方尽头。

大人无绳矩,出处心休休。

亿变不同揆,曲折与道谋。

正如阴阳化,参不自由。

时至自生杀,何意为春秋。

请看一隅士,畜水如泥沟。

高文会隋季,提剑徇天意。

扶持万代人,步骤三皇地。

圣云继之神,神仍用文治。

德泽酌生灵,沉酣薰骨髓。

旄头骑箕尾,风尘蓟门起。

胡兵杀汉兵,尸满咸阳市。

宣皇走豪杰,谈笑开中否。

[肃宗也。

]蟠联两河间,烬萌终不弥。

号为精兵处,齐蔡燕赵魏。

合环千里疆,争为一家事。

逆子嫁虏孙,西邻聘东里。

急热同手足,唱和如宫徵。

法制自作为,礼文争僭拟。

压阶螭斗角,画屋龙交尾。

署纸日替名,分财赏称赐。

刳隍欦万寻,缭垣叠千雉。

誓将付孱孙,血绝然方已。

九庙仗神灵,四海为输委。

如何七十年,汗赩含羞耻?

韩彭不再生,英卫皆为鬼。

凶门爪牙辈,穰穰如儿戏。

累圣但日吁,阃外将谁寄?

屯田数十万,堤防常慑惴。

急征赴军须,厚赋资凶器。

因隳画一法,且逐随时利。

流品极蒙尨,网罗渐离弛。

夷狄日开张,黎元愈憔悴。

邈矣远太平,萧然尽烦费。

至于贞元末,风流恣绮靡。

艰极泰循来,元和圣天子。

元和圣天子,英明汤武上。

茅茨覆宫殿,封章绽帷帐。

伍旅拔雄儿,梦卜庸真相。

勃云走轰霆,河南一平荡。

继于长庆初,燕赵终舁强。

携妻负子来,北阙争顿颡。

故老抚儿孙,尔生今有望。

茹鲠喉尚隘,负重力未壮。

坐幄无奇兵,吞舟漏疏网。

骨添蓟垣沙,血涨滹沱浪。

祗云徒有征,安能问无状。

一日五诸侯,奔亡如鸟往。

取之难梯天,失之易反掌。

苍然太行路,翦翦还榛莽。

关西贱男子,誓肉虏杯羹。

请数击虏事,谁其为我听。

荡荡乾坤大,曈曈日月明。

叱起文武业,可以豁洪溟。

安得封域内,长有扈苗征。

七十里百里,彼亦何尝争。

往往念所至,得醉愁苏醒。

韬舌辱壮心,叫阍无助声。

聊书感怀韵,焚之遗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