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生遥渚。
正绿芰擎霜,黄花招雨。
雁外渔村,蛩边蟹舍,绛叶满秋来路。
世事不离双鬓,远梦偏欺孤旅。
送望眼,但凭舷微笑,书空无语。
慵觑。
清镜里,十载征尘,长把朱颜污。
借箸青油,挥毫紫塞,旧事不堪重举。
间阔故山猿鹤,冷落同盟鸥鹭。
倦游也,便樯云柁月,浩歌归去。
凉生遥渚。
正绿芰擎霜,黄花招雨。
雁外渔村,蛩边蟹舍,绛叶满秋来路。
世事不离双鬓,远梦偏欺孤旅。
送望眼,但凭舷微笑,书空无语。
慵觑。
清镜里,十载征尘,长把朱颜污。
借箸青油,挥毫紫塞,旧事不堪重举。
间阔故山猿鹤,冷落同盟鸥鹭。
倦游也,便樯云柁月,浩歌归去。
【注释】:这是一首表达词人决心远离名利场而隐居的思想感情的词。当时作者因受专横恣肆的丁大全的排挤而被罢官,于是乘一叶扁舟 ,准备归返故里南康军(今江西星子 )。在归途中,作者触景生情,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喜迁莺》,回顾了他往日的宦海生涯。上片起句“凉生遥渚”至“降叶满秋来路”六句,是写眼前景。“遥渚”、“绿芰”、“渔村”、“蟹舍”,皆是舟行所见景 ;“凉”、“霜”、“黄花”、“绛叶”皆是具有季节特征的感受与景物。十一月,在北国,已是冬景萧萧,但在江南,却是黄花绛叶,宛若深秋。说“来路”,正是说“归路”。作者于宝祐四年的上半年被召为宗学谕(宗室子弟学样的教官 ),而在十一月罢官归里 ,“来路”尚记忆犹新,应诏而来时,一路青翠 ,至此则红叶满路了。“ 来路”一句貌似平淡,其中却寄寓着诸多深沉的感慨。从春到秋,这短短的时间,作者却已体验到宦海浮沉、人生无常的悲痛和无奈,“双鬓”正是这种经历和心境的反映。据《宋史》本传记载,丁大全是用了先打后拉的手段,逼迫冯去非就范。“远梦偏欺孤旅”,实指可能就是这件事。去非对丁大全的这种行径,又愤怒又好笑,同时对官场又多了一层深刻认识,更坚定了远离官场 ,隐居而终的决心。所以词中接下去写道:“但凭舷微笑,书空无语 。”“微笑”,既是对丁大全之流嗤之以鼻,也是作者在诀别官场之后心境安详的表露。“书空无语”,是用东晋殷浩的典故。《世说新语·黜免》载 ,殷浩被废,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书空 ,用手指在虚空中写字。这个典故用得很贴切,作者位虽不及殷浩,但怀抱相似,遭遇相同。作者对这种不公平的遭遇 ,无话可说,只有书空无语而已。寥寥数语刻画出一个经历过宦海浮沉,见识过卑鄙小人后日趋旷达的归隐者形象。因此,幽愤之情,溢于言表。下片换头由映入“清镜”里满面征尘的自我形象,转入对仕途往事的回忆 。“慷觑”,懒得看 ,实际上是不忍看 。“十载”句,指词人前后算来,他的仕途“征尘”生活,也不过十年左右。“长把朱颜污”,沉痛之中 ,杂有愤恨,对当时官场的批判,深刻犀利。《世说新语·轻底》云:“庾公(亮,字元规)权重,足倾王公(导)。庾在石头,王在冶城坐,大风扬尘,王以扇拂尘曰:‘元规尘污人!’”“尘污”一词,主要用它政治上的寓意,矛头直指权奸丁大全之流。经历过十年的仕途坎坷生活后,词人从形象到心境都发生了极大改变 ,往日的朱颜已成“ 尘满面,鬓如霜”,所以不忍看。容颜已然苍老,心境也不例外,对长招朱颜污”的官场和小人,词人有了无奈而深刻的体认。“借箸”、“挥毫”两句,是具体回忆自己仕途生活中可兹纪念的内容 。“借箸”即出谋画策,出于《史记·留侯世家》。“青油”指军中帐幕 。这里的“紫塞”,是泛指北方边塞 ,冯去非“尝干办淮东转运司 ,治仪征”(《宋史》本传),仪征地处南宋的北边境,比作“紫塞 ”,亦无不可。从“借箸”、“挥毫”两句看,冯去非智谋超常,所以能在公卿间出谋运策,在边塞之上倚马挥毫。可是却被罢官,“借箸”,已成陈迹,作者用“旧事不堪重举”一笔结束过去,同样寓有不堪回首的沉痛 。“间阔”以下,转写隐逸志趣。人生中原本不止一种美丽,一种价值。实现仕途抱负固然值得羡慕,但如果客观条件不允许,何不纵情山水?山林之趣也值得向往啊!“间阔”、“冷落”等句 ,承“十载征尘”而来,对久违的“故山猿鹤”、“同盟鸥鹭”有抱歉之意,同时又开启结句的“倦游”一层,脉络井然 。结句则形象而明快地写出了归隐的行动。“樯云舵月,浩歌归去”,萧洒而决绝。应该说这首词在艺术技巧上是比较成功的 。《蕙风词话》卷二曾全首引录 。并说“此词多矜炼之句,尤合疏密相间之法 ,可为初学楷模”。矜炼之句确实不少 ,如“擎霜 ”、“招雨”,一“擎”一“招”,把“绿芰”、“黄花”、傲霜斗雨的精神状态写活了;“樯云舵月 ”句的“樯”、“舵”,皆名词用作“意动词”,即以云为樯,以月为舵,形象丰富,造语空灵而秀美,给人以高逸骚雅、飘飘欲仙之感,与写归隐的内容极相贴合。另外,作者恰当地穿插使用了散体句,对句密丽,散体清疏,对句与散体参差成文,这就是况蕙风所说的“尤合疏密相同之法”。
香梢匀蕊先回暖,点点胭脂轻衬。
红苞隐映疏篁,红翠相间。
方瑞雪乍晴时,爱日初添线。
五云楼上遥看,似睹溪边,仙子妆面。
堪羡。
影转玉枝斜,艳拂朝霞浅。
就中妖娆,独得芬芳,偏教容易琼苑。
闻又报一阳时,不似莺声唤。
肯与梅脸争春,靓笑群芳晚。
读书聊尔只欲眠,半世浪比边孝先。
白头来煮阿弓糜,偶然甘寝如许奇。
醍醐乳无上味,方我饱眠方掩鼻。
诸天种种妙伎乐,方吾饱眠堪作恶。
北湖久参真法器,老年端入睡三昧。
齁齁休遣莺唤醒,妙处只令儿辈听。
鸣鸠乳燕春闲暇。
化作绿阴槐夏。
寿酒舞红裳,睡鸭飘香麝。
醉此洛阳人,佐郡深儒雅。
况坐上、玉麟金马。
更莫问、莺老花谢。
万里相依,千金为寿,未厌玉烛传清夜。
不醉欲言归,笑杀高阳社。
绿树成阴后,群芳稍歇时。
谁将新濯锦,挂向最长枝。
卷箔香先入,凭栏影任移。
赏频嫌酒渴,吟苦怕霜髭。
架迥笼云幄,庭虚展绣帷。
有情萦舞袖,无力罥游丝。
嫩蕊莺偷采,柔条柳伴垂。
荀池波自照,梁苑客尝窥。
玉李寻皆谢,金桃亦暗衰。
花中应独贵,庭下故开迟。
委艳妆苔砌,分华借槿篱。
低昂匀灼烁,浓淡叠参差。
幸植王宫里,仍逢宰府知。
芳心向谁许,醉态不能支。
芍药天教避,玫瑰众共嗤。
光明烘昼景,润腻裛轻rG. 丽似期神女,珍如重卫姬。
君王偏属咏,七子尽搜奇。
倦客平生行处,坠鞭京洛,解佩潇湘。
此夕何年,来赋宋玉高唐。
绣帘开、香尘乍起,莲步稳、银烛分行。
暗端相。
燕羞莺妒,蝶绕蜂忙。
难忘。
芳樽频劝,峭寒新退,玉漏犹长。
几许幽情,只愁歌罢月侵廊。
欲归时、司空笑问,微近处、丞相嗔狂。
断人肠。
假饶相送,上马何妨。
天宝欲末胡欲乱,胡人献女能胡旋。
旋得明王不觉迷,妖胡奄到长生殿。
胡旋之义世莫知,胡旋之容我能传。
蓬断霜根羊角疾,竿戴朱盘火轮炫。
骊珠迸珥逐飞星,虹晕轻巾掣流电。
潜鲸暗吸笡波海,回风乱舞当空霰。
万过其谁辨终始,四座安能分背面。
才人观者相为言,承奉君恩在圆变。
是非好恶随君口,南北东西逐君眄,柔软依身著佩带,裴回绕指同环钏。
佞臣闻此心计回,荧惑君心君眼眩。
君言似曲屈为钩,君言好直舒为箭。
巧随清影触处行,妙学春莺百般啭。
倾天侧地用君力,抑塞周遮恐君见。
翠华南幸万里桥,玄宗始悟坤维转。
寄言旋目与旋心,有国有家当共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