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浪淘沙·赋虞美人草

不肯过江东。bù kĕn guò jiāng dōng。

玉帐匆匆。yù zhàng cōng cōng。

至今草木忆英雄。zhì jīn căo mù yì yīng xióng。

唱著虞兮当日曲,便舞春风。chàng zhù yú xī dāng rì qū,biàn wŭ chūn fēng。

儿女此情同。ér nǚ cĭ qíng tóng。

往事朦胧。wăng shì méng lóng。

湘娥竹上泪痕浓。xiāng é zhú shàng lèi hén nóng。

舜盖重瞳堪痛恨,羽又重瞳。shùn gài [zhòng,chóng] tóng kān tòng hèn,yŭ yòu [zhòng,chóng] tóng。

译文

1、虞美人草:《梦溪笔谈》:“高邮桑景舒性知音,旧传有虞美人草,闻人作虞美人曲则枝叶皆动,他曲不然。”

2、不肯句: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3、玉帐:军帐之美称。

4、匆匆:急急忙忙的样子,指项羽四面楚歌,自刎乌江。

5、唱着句: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6、儿女句:韩愈《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7、湘娥句:舜帝死后,二湘妃泣泪落翠竹,在竹上留下斑迹,人谓之斑竹。张泌《临江仙》:“翠竹暗留珠泪怨,闲调宝瑟波中。”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8、舜盖二句: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寐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注释

1、虞美人草:《梦溪笔谈》:“高邮桑景舒性知音,旧传有虞美人草,闻人作虞美人曲则枝叶皆动,他曲不然。”

2、不肯句: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3、玉帐:军帐之美称。

4、匆匆:急急忙忙的样子,指项羽四面楚歌,自刎乌江。

5、唱着句: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6、儿女句:韩愈《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7、湘娥句:舜帝死后,二湘妃泣泪落翠竹,在竹上留下斑迹,人谓之斑竹。张泌《临江仙》:“翠竹暗留珠泪怨,闲调宝瑟波中。”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8、舜盖二句: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寐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诗人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868篇诗文

诗文推荐

白云无根,青山有棱。

自得一句,妙出三乘。

和气而春回百草,光明而焰续千灯。

渊默心传诸佛体,家风独许少林曾。

至德同自然。

裁成侔玄造。

珍祥委天贶。

灵物开地宝。

窈窕降青琴。

参差就朱草。

山秋而癯,水秋而净。

得丘壑偃蹇之姿,赋猿鸟超摇之性。

离微彻见根,动静该听莹。

提来万法上看,更没一丝头剩。

闻道芳洲景气新,却输鸥鹭日相亲,小槽酒熟玻璃色,谁忆高台共赋人。

辍自鹓行第一流,笑谭幕府卧青油,兰亭陈迹犹堪赋,禹穴奇书尚可求。

丞相开藩多暇日,省郎为介借前筹。

独怜无用沟中断,深羡千岩万壑游。

绣户香风暖。

纱窗曙色新。

宫花争笑日。

池草暗生春。

绿树闻歌鸟。

青楼见舞人。

昭阳桃李月。

罗绮自相亲。

流苏静掩罗屏小。

春梦苦无分晓。

一缕旧情谁表。

暗逐余香袅。

相思谩寄流红杳。

人瘦花枝多少。

郎马未归春老。

空怨王孙草。

天涯绿遍王孙草。

魂梦长飞绕。

长安无复丽人行。

只有青山,依旧向人明。

平泉金谷俱陈迹。

古路荒苔碧。

金鞍去去不思归。

不道绿窗深处故

星冠鹤氅賸威仪,新纳官钱得归。

惭愧三茅老兄弟,一生木石草为衣。

菖杏春风后,茅茨野水头。

晴云弄色蔼林丘。

雨意未能休。

京县民无赋,郊田岁有秋。

明朝去学种瓜侯。

身世寄菟裘。

平生学弄蛇,是蛇皆可弄。

唯有遮一条,咬人不可动。

轻轻动便觉,和身入草蓬。

草蓬深,无处寻,不用寻。

好水好山留不住,千岩万壑听龙吟。

当时养士知何许。

总把降幡去。

汉家王气塞乾坤。

一树盈盈、不为汉家春。

楼头晚鼓。

佳人莫唱黄金缕。

良宵镫火还三五。

肠断扁舟,明日江南去。

离觞欲醉谁能许。

风前蝶闹蜂儿舞。

明年此夜知何处。

且插梅花,同听画檐雨。

自小出家,横草不拈,竖草不把。

路转山回君自看,南不龟头北不厦。

山中之朝,有溪可瓢。

饮我之水,亦逍以遥。

藉甚新除刺史,归然鲁殿灵光。

诏书催发棹讴忙。

沙路从今稳上。

有喜刊除戎索,无劳远抚闽疆。

日高龙影转槐廊。

想见清光注望。

急雨惊秋晓。

今岁较、秋风早。

一觞一咏,更须莫负、晚风残照。

可惜莲花已谢,莲房尚小。

汀苹岸草。

怎称得、人情好。

有些言语,也待醉折,荷花向道。

道与荷花,人比去年总老。

订馆成来三十年,主人头白与扶颠。

已诛荐莽开瓜圃,更剪茭芦浚藕田。

竹下鸣琴长忆鹤,花边酿酒拟留仙。

今知恼都无用,修短随缘一任天。

龟峰深处隐,岩壑静、万尘空。

任一路白云,山童休扫,却似崆峒。

只恐烂柯人到,怕光阴、不与世间同。

旋采生枝带叶,微煎石鼎团龙。

从容。

吟啸百年翁。

行乐少扶筇。

向镜水传心,柴桑袖手,门掩清风。

如何晋人去后,好林泉、都在夕阳中。

禅外更无今古,醉归明月千松。

万里无寸草,出门便是草,各自有公据。

有公据,何拘束,清风月下守株人,凉兔渐遥春草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