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

旧香残粉似当初。

人情恨不如。

一春犹有数行书。

秋来书更疏。

衾凤冷,枕鸳孤。

愁肠待酒舒。

梦魂纵有也成虚。

那堪和梦无。

译文

旧日用残的香粉芳馥似当初,人儿的情意淡了反恨不如。一个春天还寄来几行书信,到了秋天书信越见稀疏。

绣凤被儿冷,鸳鸯枕儿孤,郁郁愁肠只待酒来宽舒。梦魂儿纵然有相逢把晤也成虚无,怎忍受连想做个虚幻的梦儿也无路。

注释

⑴阮郎归:词牌名。

⑵旧香残粉:指旧日残剩的香粉。香粉,女性化妆用品。

⑶疏:稀少。

⑷衾凤:绣有凤凰图纹的彩被。

⑸枕鸳:绣有鸳鸯图案的枕头。

⑹舒:宽解,舒畅。

⑺和:连。

赏析

此词抒写的是居者思行者的情怀,但它同其他同类主题的作品比较,在技巧上自有特色。作者在词中运用层层开剥的手法,把人物面对的情感矛盾逐步推上尖端,推向绝境,从而展示了人生当中不可解脱的一种深沉的痛苦。

  上片起首两句将物与人比照起来写,意谓往昔所用香粉虽给人以残旧之感,但物仍故物,香犹故香,而离去之人的感情,却经不起空间与时间考验,逐渐淡薄,今不如昔了。上片歇拍两句,是上两句的补充和延伸,举出人不如物、今不如昔的事实,那就是行人春天初去时还有几行书信寄来,到了秋天,书信越来越稀少了。上片四句,即物思人,感昔伤今,抒写了女主人公对行者薄情的满腔怨恨。词的下片转而叙述女主人公夜间的愁思,抒写其处境的凄凉、相思的痛苦。

  过片两句,写词中人的情感体验,赋予客观的物象—— 衾与枕以女主人公清冷、孤寂的主观情感,将女主人公的内心感受渲染得淋漓尽致。这里写衾与枕而着眼于凤与鸳,还有其象征意义,是词中人因见衾、枕上绣的凤凰、鸳鸯而想到情侣的分离,以凤凰失侣、鸳鸯成单,来暗示自己的处境已经物是人非、今非昔比了。“愁肠”一句,是其人在愁肠百结之际希冀在酒醉中求得暂时的解脱,这是她可能找到的唯一消愁的办法。但这里只说“待酒舒”,未必真入醉乡,而酒也未必真能舒愁。联系下两句看,其愁肠不仅未舒,更可能徒然加重相思之情和幽怨愁恨。

  下片前三句写衾冷枕孤,遣愁无计,应是入夜后、就寝前的感触。结拍两句,写一觉醒来时的空虚和惆怅。既然人已成各,今已非昨,而又往事难忘,后会难期,那就只有在入睡之际,寄希望于梦中与相思之人重温旧情了。尽管梦境幻而非真,虚而非实,梦回后反而会令人惘然若失。但梦里倘能相见,总也聊胜于无。可是,最可悲的是,夜来空有相思,竟难成梦,连这一点片刻的虚幻的慰藉也得不到,就更令人难以为怀了。这结拍两句是翻进一层、层层逼进的写法。上句说已看穿了梦境的虚幻,似乎有梦无梦都无所谓,绝望之情已跃然纸上,而下句一转,把词意又推进一层。从下句再回过来看上句,才知上句是衬垫和加重下一句的,也可以说是未发先敛,欲擒故纵,从而形成跌宕,显示波澜。这种写法,有一波三折、一唱三叹、荡气回肠之妙。

  冯煦在《六十一家选例言》中说:“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其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此词即堪称用语浅淡,味致深浓。作者在词中采用层层深入、步步紧迫的手法,将思忆之情、怨恨之痛抒发到无可回旋的地步,使人产生异样的黯然情绪,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诗人简介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 ,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 287篇诗文

诗文推荐

一向沈吟久。

泪珠盈襟袖。

我当初不合、苦撋就。

惯纵得软顽,见底心先有。

行待痴心守。

甚捻著脉子,倒把人来僝僽。

近日来、非常罗皂丑。

佛也须眉皱。

怎掩得众人口,待收了孛罗。

罢了从来斗。

从今后。

休道共我,梦见也、不能得句。

安炉烧出清凉景。

捉住风飚影。

轻中盈满得逍遥。

自然心月,空外显彰昭。

当初元约惺尤省。

天诏应邀请。

仙音一派莹声招。

此时还许,返本

一点清油污白衣,斑斑驳使人疑。

从饶洗启遍千江水,争似当初不污时。

百练青铜圆又小。

平平正吐灵耀。

向人前、相对相观,别辨容颜分晓。

好丑*妍并老少。

尘凡一齐勘校。

彼此假中来,怎生通内貌。

别有辉辉亲密要。

焕心镜、主玄妙。

偏能会、显古腾今,又能鉴、从前虚矫。

艳艳光辉宜自*。

把当初、性珠返照。

里面得全真,永明明了了。

师子咬人,狂狗逐块。

三十里来方始悟,何似当初莫入去。

梅花褪雪。

赏心莫使慵欢悦。

大家且恁同攀折。

余蕊残英,偏称淡笼月。

当初相见花初发。

如今花谢人离缺。

一年又比一年别。

惟有花枝,只似旧时节。

五更终,鼓声闲,被那人,擂动做成颠倒。

金盘内、托出神珠,放霞光万道。

窈窈冥冥真个好。

从此复通他,当初至宝。

如今却归去何方,住

少日都门路。

听长亭、青山落日,不如归去。

十八年间来往断予往来秀城十七八年,自己巳夏归,又十六年矣,白首人间今古。

又惊绝、五更一句。

道是流离蜀天子,甚当初、一似吴儿语。

臣再拜,泪如雨。

画堂客馆真无数。

记画桥、黄竹歌声,桃花前度。

风雨断魂苏季子,春梦家山何处。

谁不愿、封侯万户。

寂寞江上南轮四角,问长安、道上无人住。

啼尽血,向谁诉。

王与马相见,心交应宿缘。

太原梁苑已升天。

记得当初,留语再相传。

守服须三载,持心更五年。

诱人归善行功全。

此个扶风,重礼害风仙。

门儿高挂艾人儿。

鹅儿粉扑儿。

结儿缀着小符儿。

蛇儿百索儿。

纱帕子,玉环儿。

孩儿画扇儿。

奴儿自是豆娘儿。

今朝正及时。

谁将春信到长安。

江南腊向残。

玉妃何事在人间。

冰肌莹素颜。

新月上,怯轻寒。

香心破紫檀。

数枝斜傍小亭闲。

黄昏人倚阑。

大丈夫儿,冰肝玉胆,砺山带河。

算此身此世,无过驹隙,一名一利,未值鸿毛。

相府如潭,侯门似海,那得烟霄尔许高。

当初我,是乘云御气,几百千遭。

此生勋业无多。

也手种梅花三百窠。

又底曾嗅著,庙堂钟鼎,底曾拈得,帷幄弓刀。

玉帝遥知,金书何晚,时有鹤鸣于九皋。

如今且,向风前浪舞,月下高歌。

承天统,圣主应昌辰。

宝箓降,飚游至,瑞命庆惟新。

崇大号,仰奉高真。

献岁当初吉,天下皆春。

谒秘宇、藻卫星陈。

芗霭极纷纶。

琼编焜耀,仙衣綷?,垂旒俯拜,荐献礼惟寅。

芬芳备,精衷上达穹旻。

尊道祖,享清庙,助祭万方臻。

升泰畤、缛典弥文。

侍群臣。

汉庭儒雅彬彬。

烟飞火举毕严禋。

天地降氤氲。

高临华阙,恩覃动植,庆延宗社,圣寿比灵椿。

桃源忆故人归去。

别后常怀无绪。

未审官游何处。

忘了当初遇。

我今物外修行做。

但愿他家开悟。

猛弃荣华贵富。

共结云霞侣。

三人必有我师,臭肉元同一味。

把手聚头,苏卢悉里。

只因一等饶舌,两个隐身无地。

可惜当初国清寺裹,一队懞憧师僧,更没些子意智。

一乘休去已忘机,恰似当初未牧时。

云起云消本无迹。

有为全体是无为。

谩郎活计拙於鸠。

闲中又过秋。

枕书眠了却登楼。

贫来颇自由。

书咄咄,赋休休。

西窗晚更幽。

诗家贫杀也风流。

家人不用愁。

夜来匆匆饮散,欹枕背灯睡。

酒力全轻,醉魂易醒,风揭帘栊,梦断披衣重起。

悄无寐。

追悔当初,绣阁话别太容易。

日许时、犹阻归计。

甚况味。

旅馆虚度残岁。

想娇媚。

那里独守鸳帏静。

永漏迢迢,也应暗同此意。

云情雨意才端的。

津鼓催行色。

因缘虽浅是因缘。

犹胜当初无分、小留连。

刘郎双鬓青堪照。

君也方年少。

尊前不用苦沾衣。

未信桃源别后、路成迷。

入山去,何所图,出山来,胡为乎。

早知今日事,悔不愤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