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金缕曲(闻杜鹃)

少日都门路。

听长亭、青山落日,不如归去。

十八年间来往断予往来秀城十七八年,自己巳夏归,又十六年矣,白首人间今古。

又惊绝、五更一句。

道是流离蜀天子,甚当初、一似吴儿语。

臣再拜,泪如雨。

画堂客馆真无数。

记画桥、黄竹歌声,桃花前度。

风雨断魂苏季子,春梦家山何处。

谁不愿、封侯万户。

寂寞江上南轮四角,问长安、道上无人住。

啼尽血,向谁诉。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这首词是作者刘辰翁读了儿子刘将孙《摸鱼儿·甲申客路闻鹃》而写的,表达了自己“慷慨悲凉”的情绪,临安失守后,作者写了许多寄托亡国之悲的词,此词是作者于甲申年(1284 年)带儿子刘将孙一起到杭州凭另,以寄托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的归途上而作。归途中刘将孙听到杜鹃的哀鸣,赋了一首《摸鱼儿·甲申客路闻鹃》,刘辰翁读后,随即作了此词。客路听到杜鹃的啼鸣,最能动人心扉。但是心绪不同 ,处境不同 ,人们听到鹃声时的感受便不同 。“少日都门路。听长亭、青山落日,不如归去”三句,写出自己少年时代上都门游学、求取仕进的心情,长亭薄暮,几声鹃鸣,勾引起了羁旅之愁,产生了“不如归去”的想法这与“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的意境相似。十八年间,词人来往于“都门路”上;弹指一挥,十六载未临杭城,其间沧桑巨变,犹如隔世。词人用“白首人间今古”,概括这种生活体验。“又惊绝、五更一句”,一个“又”字,词意顿深一层。“五更”句,指的是刘将孙《摸鱼儿》词里的句子:“今又古。任啼到天明,清血流红雨。”本已为世事无而慨然兴叹,又那堪忍受杜鹃的一夜啼鸣。故曰“惊绝 ” 。写作本词时,词人已经五十三岁,此时听到鹃声,已不同于少年时代的感受,既产生“黍离”、“麦秀”的亡国之叹,又产生许多联想:由杜鹃联想到蜀天子杜宇,由杜宇联想到被掳北去的恭帝。恭帝颠沛于北边,类似蜀天子的情形故曰“道是流离蜀天子 ”;因为当初他在临安时讲的是吴语,故曰“甚当初、一似吴儿语”。前阕结尾二句:“臣再拜,泪如雨。”隐括杜甫诗意,词人效法杜甫,以杜鹃来喻指流离北边的恭帝,遥拜之时,泪如雨下。故国之思溢于言表。上阕写闻鹃,下阕由此宕开,描写临安的衰败和抗元英雄的牺牲。当词人“桃花前度”,重来临安的时候,虽旧物未改,但哀民遍地,一派“黄竹歌声”。此用“ 黄竹歌声动地哀”(李商隐《瑶池》)诗意。这片这几句,以“记”字衔接上下,又有“真无数”、“画桥”、“前度”所写乃是临安失陷前的繁华景象,这是虚写;而“黄竹歌声”,才是眼前所见宋亡后故都的凄惨悲凉,这是实写。词人将昔日之繁华和今日之败落相互对照,虚实相映,伤怀倍添,语意极含蓄婉转 。“风雨断魂苏季子,春梦家山何处?谁不愿、封侯万户?”三句,以“苏季子”喻抗元英雄。苏季子即苏秦,当年游说六国抗秦,意欲封侯万户,后终金尽裘敝,落魄而归。南宋末年的爱国志士们为抗击元军,恢复失土,英勇献身,不能归乡,只得梦回家山。建功立业,本是士人的共同心愿,但在国势夷陵的时候为国捐躯的人,虽未封侯拜爵,却得到人们的普遍崇敬和深刻铭记 。“寂寞江南轮四角,问长安、道上无人住”二句 ,描写临安陷后,附近人烟稀少。“轮四角”原意是希望车轮生角,不能转动,情人不能外出,此处指道路难行。“长安道”,即是本词首句的“都门路”,此处借长安代指宋京临安。京都道上,人烟萧瑟,一路寂聊难行,词人触景生情,家国覆亡之痛喷涌而出,结句“啼尽血,向谁诉”,重又回环到“杜鹃”上,用拟人化的语气,说杜鹃终日啼鸣,纵然啼尽鲜血,去不能诉说人间的悲苦,结句含义深邃,品之不尽。本词题为“闻杜鹃”,全篇紧紧围绕“闻杜鹃”而发生变换,在羁旅者的耳中,杜鹃声声勾起乡愁无限,而遗民却从杜鹃声声中忆起故国之思和亡国之悲。全文贯彻杜鹃声,可见杜鹃声是全篇的词脉,本文采取分承的过度手法,将后阕看来似乎并不相连的数层词意,绾合起来,颇具匠心。

诗人简介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366篇诗文

诗文推荐

瑶轩倚槛春风度。

柳垂烟,花带露。

半闲鸳被怯馀寒,燕子时来窥绣户。

新符旧历。

交割新年余七日。

谁识春华。

元住东川太守家。

一年一曲。

拟尽形容无可祝。

愿似庭梅。

长向春风伴斗魁。

香严透语渗漏,被语言缚杀。

石霜透情漏,被情识使杀。

曹山透见渗漏,被见闻觉知或杀。

博硕肥腯,以炰以烹。

嘉栗旨酒,有瀰斯盈。

殽蔌维旅,肃肃蒸蒸。

吉蠲备物,享于克诚。

君不见陈家天子春茫茫,后庭玉树凝冷光。

楼船江上走龙阵,宫中只报平安信。

酒波滟滟蒸粉香,暖翠烘烟妒娇鬓。

无愁老夫貂鼠裘,降旗摇动台城秋。

生绡束缚槛车去,始信人间果有愁。

蕊宫阆苑。

听钧天帝乐,知他几遍。

争似人间,一曲采莲新传。

柳腰轻,莺舌啭。

逍遥烟浪谁羁绊。

无奈天阶,早已催班转。

却驾彩鸾,芙蓉斜盼。

愿年年,陪此宴。

羽人广宵宴。

帐集瑶池东。

开霞泛彩霭。

澄雾迎香风。

龙驾出黄苑。

帝服起河宫。

九疑轥烟雨。

三山驭螭鸿。

玉銮乃排月。

瑶軷信凌空。

神行烛玄漠。

帝斾委曾虹。

箫歌美嬴女。

笙吹悦姬童。

琼浆且未洽。

羽辔已胜空。

息凤曾城曲。

灭景清都中。

隆佑集皇代。

委祚溢华嵩。

终宵忘寐。

好事如何犹尚未。

子细沈吟。

珠泪盈盈湿袖襟。

与君别也。

愿在郎心莫暂舍。

记取盟言。

闻早回程却再圆。

八音资始。

君五声。

兴此和乐。

感百精。

优游律吕。

被咸英。

淡淡疏疏不惹尘。

暗香一点静中闻。

人间怪有晴时雪,天上偷回腊里春。

疑浅笑,又轻颦。

虽然无语意相亲。

老来尚可花边饮,惆怅相携失玉人。

莫愁石城住院,今来无莫愁。

只重石城水,曾汎莫愁舟。

[徽一曲]若稽有唐,克致崇极。

祝号既升,爰增祭式。

从享于郊,神斯受职。

我祀事新,式祈险惊。

云门一曲,腊月二十五。

惊起陕府铁牛,撞倒石霜角虎。

时节既相当,因缘难莽卤。

吴姬歌,歌声宛宛歌情多。

当尊一阕且呼酒,酒遍余声无奈何。

春风颠狂亦如我,坐见花外遥湖波。

旌旗依旧长亭路。

尊前试点莺花数。

何处捧心颦。

人间别样春。

功名君自许。

少日闻鸡舞。

诗句到梅花。

春风十万家。

时籍中有放自便者。

觉性中,圆无不融。

闻时富贵,见后贫穷。

穷则变,变则通,草鞋狞似虎,拄杖活如龙。

梧桐子,人在御街游。

凤宿云绡金缕带,龙池翠帐玉香球。

宫女后庭秋。

裸以溥将,实户在位。

帝德升闻,孝思光被。

公卿庶正,傅御师氏。

至诚感神,福禄一暨。

声如鸣玉静边闻,谁信幽人不见君。

花到海棠将寂寞。

绣衣犹把麝香熏。

啼月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