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念奴娇·中秋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píng gāo tiào yuăn,jiàn cháng kōng wàn lĭ,yún wú liú jì。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guì pò fēi lái,guāng shè chù,lĕng jìn yī tiān qiū bì。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yù yŭ qióng lóu,chéng luán lái qù,rén zài qīng liáng guó。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jiāng shān rú huà,wàng zhōng yān shù lì lì。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wŏ zuì pāi shŏu kuáng gē,jŭ bēi yāo yuè,duì yĭng chéng sān kè。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qĭ wŭ pái [huái,huí] fēng lù xià,jīn xī bù zhī hé xī?

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biàn yù chéng fēng,fān rán guī qù,hé yòng qí péng yì。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shuĭ jīng gōng lĭ,yī shēng chuī duàn héng dí。

译文

置身高楼,凭高看去,中秋的月夜,长空万里无云,显得更为辽阔无边。月亮的光辉从天上照射下来,使秋天的碧空沉浸在一片清冷之中。在月宫的琼楼玉宇上,仙女们乘鸾凤自由自在地来来往往,我向往月宫中的清净自由,秀丽的江山像图画般的美丽,看过去在朦胧的月色里,树影婆娑。

现在我把天上的明月和身边自己的影子当成知心朋友和他一起起舞,希望愉快地度过如此良宵,邀月赏心,用酒浇愁,但悲愁还在。不要辜负了这良辰美景,此时此刻,唯有月亮才是我的知音,渴望乘风归去,在明净的月宫里,把横笛吹得响彻云霄,唤起人们对美好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注释

⑴元丰五年八月十五日在黄州作。念奴娇:南北曲均有。属大石调。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南曲用作引子,北曲用于套曲中。另北曲大石调有《百字令》,别名《念奴娇》,与词牌全阕同,用为小令。

⑵桂魄:月亮的别称。古人称月体为魄,又传月中有桂树,故称月亮为“桂魄”。

⑶“冷浸”句:秋天的碧空浸透着清冷的月光。

⑷玉宇琼楼:传说中月宫里神仙居住的楼宇。形容月中宫殿的精美。

⑸乘鸾:《异闻录》:“开元中,明皇与申天师游月中,见素娥十余人,皓衣乘白鸾, 笑舞于广庭大桂树下。”

⑹清凉国:唐陆龟蒙诗残句:“溪山自是清凉国。”

⑺烟树:烟雾笼罩的树木。历历:清楚可数。烟树历历:唐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

⑻举怀三句:李白《月下独酌》:“举酒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⑧便欲三句:化用《庄子·逍遥游》:“有鸟焉, 其名为鹏, 背若泰山, 翼若垂天之云,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唐李白曾被称为“谪仙人”,谓如神仙谪降人世。苏轼也自比谪仙,故称归去。

⑼“起舞”句:与上“我醉”句关联,化用《月下独酌》诗意:“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⑽翻然:回飞的样子。

⑾鹏翼:大鹏之翅。

⑿水晶二句: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李舟以笛遗李牟,“牟吹笛天下第一,月夜泛江, 维舟吹之……甚为精壮, 山河可裂……及入破,呼吸盘擗,其笛应声粉碎”。李牟,或作李谟。此喻胸中豪气喷薄而出。

赏析

古往今来,中秋之月激发过文人多少丰富的情感和无穷的想象,苏东坡在熙宁九年(1076)写过的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尽情驰骋对月宫的幻想,表达超脱尘俗和依恋现实的矛盾,倾吐对情同手足的胞弟的思念。 

  词的开头“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是写万里无云的中秋夜月。本来在中秋月夜,长空万里无云,是人们常见的,没有什么稀奇。但这里作者加上“凭高眺远”四字,就使得境界全然不同。作者置身高楼,凭高望远,所以视野开阔,而使得长空显得更为辽阔无边,毫无尽处,引人入胜。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由晴空写到明月。古时称月为魄,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月亮为“桂魄”。意思是说,月儿的光辉从天上飞来,它所照射的地方,整个秋天的碧空都沉浸在清冷之中。这两句描绘了一个月光照耀的清辉夜色,给人以清凉的感觉。这竟引起了作者无限的幻想,以寄托着他的精神世界:”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作者让他的想象翅膀飞翔,幻想出月宫中有琼楼玉宇,仙女们乘飞鸾自由来往,那里是一个清凉的境地。据《异闻录》记载,唐玄宗一次游月宫,”见素娥十余人,皓衣,乘白鸾,笑舞于广庭大桂树下。“所以用”飞鸾而去“,想象月宫中仙人乘鸾自由来往。作者这样想象,究竟有什么意义?从他当时所处的黑暗现实、不得自由的环境来看,不能说和现实无关。应该说,正是由于他处在那样一个不得自由的闲官职位上,才有向往月宫清静自由的幻想。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他想象着从月宫往下界眺望:秀丽的江山像图画那样的美,清晰可辨的烟火,历历在望。人间的江山越美,就越反衬出现实社会越丑,就越能见出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

  然而,作者毕竟是一个处于逆境而善于而善于自我解脱的人。所以,下片笔锋一转写道:“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这三句化用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句。作者通过高超的想象,把天上的明月和身边的影子当做知心朋友,一起欢乐。这样写,既使词染上了浓厚的浪漫色彩,给人有一种奇异之感;又真实地展现出他孤单、凄凉的影子。作者之所有“举杯邀月”,正是意味着他对当时社会的憎恶,意味着他对权贵们的讨厌。

  苏轼尽管邀月赏心,把酒浇愁,但悲愁仍在,这就使他不能不起舞了:“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希望愉快地度此中秋良夜,不要辜负这良辰美景。“今夕”句化用《诗经》“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表示这是一个良宵。作者之所以月下起舞,并非愉快而歌,得意而舞,恰恰是为了消除这股愁闷与抑郁不平之气。正如“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知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因此,这里似乎使人听到他强颜为笑之声,但又使人深深地感到他觉得月亮才是他的知音。唯其如此,所以,他便幻想起遨游月宫来了:“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他渴望乘风归去,在明净的月宫里,把横笛吹得响彻云霄,唤起人么对美好境界的追求与向往。豪情溢于纸背,令人读之神思飘渺。当然这种追求是虚幻的,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但作者这样写,正是人在苦闷时寻求解脱、自我安慰的无可奈何的举动;它表现出作者对自由生活、美好现实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是一篇狂放不羁。洒脱飘逸的作品。当时,苏轼居住黄州,政治处境仍然没有得到改善。为了排遣个人政治上的失意的苦闷,为了摆脱庸俗污浊的现实,于是他越发热烈追求那超凡的清空境界。虽然是带有消极成分,不值得称颂,但它之所以产生,正是由于黑暗现实所促成。它是深深滴植根于社会土壤之中的,我们不能忽视这一点。

背景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中秋,苏轼在黄州时写的,当时作者仍在被贬谪之中。

诗人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3485篇诗文

诗文推荐

海清山静,素秋光满,凉满人圆。

恣开怀赏玩过三更。

更谈论幽玄。

圆明顿悟,无私普照,善行周全。

向今宵觉彻性皆通,证陆地神仙。

岸容山意,随春好,人在春风独立。

立尽闲云来又去,目断一天红日。

岂不怀归,于焉信宿,此意无人识。

只看鬓发,丝丝都为人白。

风露正满人间,__睡息,浑不知南北。

要上南山披荟蔚,谁是同心相觅。

天运无穷,事机难料,只有储才急。

愿公寿考,养成元_人物。

轻云暮卷,望澄空如水,千里一碧。

菱镜冰悬,桂输玉碾,喜见中原秋色。

老蟾炯炯无翳,阅尽尘寰今昔,堪恨处,度霓裳曾到,长生宫阙。

坐客。

休叹息。

看此清光,天岂限南北。

便好乘风,为持玉斧,修取山河如一。

西湖旧时花草,会遣孀娥重识。

从今去,举太平玩事,长如今夕。

为嫌涂抹,向万红丛里,澹然凝素。

非粉非酥能样别,只是凌波仙女。

隋沼浓妆,汉池冶态,争心沧浪浦。

净鸥洁鹭,有时飞到佳处。

梦绕太华峰巅,与天一笑,不觉跻攀苦。

十丈藕船游汗漫,何惜浮生孤注。

午鼓惊回,依然尘世,扑簌疏窗雨。

起来寂寞,倚阑一饷愁伫。

禁烟过也,正东风浓拂,来禽奇绝。

翠叶修条千万点,轻染微红香雪。

霁景烘云,暖梢吹绽,浩荡春容阔。

棠阴已静,此花标韵终别。

犹记宝帖开缄,如何青李,与佳名齐列。

秀实甘芳莫待看,叶底匀圆堪折。

且赏琼苞,繁英插鬓,淡伫留风月。

宜将图画,有时凝想重阅。

驾月新成碧玉梁。

青天万里泻银潢。

广寒宫里无双树,无热池边不尽香。

承露液,酿秋光。

直须一举累千觞。

不知世路风波恶,何似芗林气味长。

丹染吴枫,青环越岫,镜天霁色凝鲜。

华堂珊佩,非务拥神仙。

天遣澄清海岳,亲曾授黄石奇编。

兴王略,智名俱泯,功业妙难言。

翩翩。

真迥立,香飘绣衮,色映貂蝉。

有清诗千首,美酒如川。

长与嫦娥共约,放冰轮,今夕先圆。

中秋月,从今屈指,更借一千年。

今年秋早,似常年、人世光阴如电。

君看老仙风度别,绿发芳瞳长健。

细数平生,三千功行,一一修持遍。

通明殿上,钧天张乐高燕。

应似六一先生,神清之洞,万仞苍苔藓。

少待中原开霁了,一片闲云舒卷。

姹女炼成,婴儿养就,坐阅蓬莱浅。

青霄笙鹤,也应回顾鸡犬。

云幢凤舞,下天风、吹落轮袍仙曲。

阿母人间今百岁,两鬓犹含秋绿。

萍小乾坤,九看日月,不用长生箓。

一封天上,鼎来五色花轴。

须信寿老难侔,世间无价,空有明珠千斛。

此夕兰堂风露好,雅称飞觞支属。

十样宫眉,两行红袖,烧烛围香玉。

不妨沉醉,共拚月上华屋。

世事悠悠,美景难留。

不可寝於长夜,须来共赏中秋。

天宇净,桂花浮。

一片月生海,几家人上楼。

十里环溪,记当年并游,依旧风景。

彩舫红妆,重泛九秋清镜。

莫叹歌台蔓草,喜相逢、欢情犹胜。

苹洲畔、横玉惊鸾,半天云愁凝。

中秋醉魂未醒。

又佳辰授衣,良会堪更。

早岁功名,豪气尚凌汝颍。

能致黄金一井,也莫负、鸱夷高兴。

别有个、潇洒田园,醉乡天地同永。

香山老矣,正商量不下,去留蛮素。

独立踌躇肠欲断,一段若耶溪女。

水底新妆,空中香袖,斜日疏风浦。

向人欲语,垂杨清荫多处。

便好花里唤船,碧筒白酒,微吸荷心苦。

佳月一钩天四碧,隐约明波横注。

雪藕逢丝,擘莲见薏,枕簟凉如雨。

一双宿鹭,伴人永夜翘伫。

节届中秋,凉飚四起。

万里无云,一天如洗。

明皎皎月上孤峰,香拂拂桂飘庭际。

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

天桂飞香,御花簇座千秋宴。

笑从王母摘仙桃,琼醴双金盏。

掌上龙珠照眼。

映萝图、星晖海润。

浮槎远到,水浅蓬莱,秋明河汉。

宝月将弦,晚钩斜挂西帘卷。

未须十日便中秋,争看清光满。

净洗红尘障面。

贺朝霖、催班正殿。

喜回天上,紫府开筵,瑶池宣劝。

碧梧秋老。

满地琅玕纷不扫。

门掩黄昏。

惟有年时月照人。

凄凉满眼。

肯作六年灯火伴。

莫说凄凉。

来岁如今天一方。

颢气遍寰宇,风露逼衣裘。

中秋昨夜,明月千里满西楼。

人道当年今日,海上骑鲸仙客,乘兴下瀛州。

雅志在扶世,来佐紫宸游。

庙堂上,须早计,要嘉谋。

牙床锦帐,三岁江北叹淹留。

好在蟹螯如臂,判取兵厨百斛,与客醉瑶舟。

待得蟠桃熟,相约访浮丘。

寒侵径叶。

雁风击碎珊瑚屑。

砚凉闲试霜晴贴。

颂菊骚兰,秋事正奇绝。

故人又作江西别。

书楼虚度中秋节。

碧阑倚遍愁谁说。

愁是新愁,月是旧时月。

万里净无翳,一镜独当天。

老蟾痴兔顽甚,阅世几何年。

任尔炎凉千变,不改山河一色,爽气逼人寒。

何必乘槎去,直到斗牛间。

叹常娥,元不嫁,只孤眠。

古今遗恨,不能长似此宵圆。

我有竹溪茅舍,办取金凤玉露,一笑四并全。

细和坡仙句,低唱教婵娟。

岁华渐杪,又还是春也,难禁愁寂。

欲探疏梅,独自个、寻访山村水驿。

路转溪斜,竹低墙短,应是瑶姬宅。

玉蕤不动,月轮寒浸国色。

回首故国风光,只因清好,重作江南客。

堪笑广平,争解我、羁旅芳心脉脉。

不借铅华,枝头雪霁,愈见香肌白。

高楼且住,恁渠一弄羌笛。

华栋一何丽,移下小壶天。

几多曲房新户,缥缈似当年。

曾是使君风度,元有胸中丘壑,六月竹风寒。

一洗筝笛耳,歌舞粲筵间。

坐中客,醒复醉,听无眠。

已回归梦,犹复袅袅记清圆。

尚想饮中仙子,来处余香飘坐,胜韵此双全。

为寄月华语,难与并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