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霜天晓角

春云粉色。chūn yún fĕn sè。

春水和云湿。chūn shuĭ hé yún shī。

试问西湖杨柳,东风外、几丝碧。shì wèn xī hú yáng liŭ,dōng fēng wài、jĭ sī bì。

望极。wàng jí。

连翠陌。lián cuì mò。

兰桡双桨急。lán ráo shuāng jiăng jí。

欲访莫愁何处,旗亭在、画桥侧。yù făng mò chóu hé chù,qí tíng zài、huà qiáo cè。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高观国的这首词十分生动贴切地描绘了西湖的秀美景色 ,并藉以抒发了心中的畅快感情,措词精当,给人以清新之感,全词写的委婉奇妙,人与周围的景物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格调十分高雅。虽然全词短小,但写的情趣横生。上片,词人选取早春季节司空见惯的景物:云、水、柳,抓住它们的各自特征加以想象、挖掘。云,是水中之云,故抓住其色彩,写其洁白、纯净。水,是西湖之水,故抓住其形态,突出其深远、浩渺。一个“和 ”字很自然地把“水”与“云”连接在一起,巧妙地表现了水天一色,云映水中的景象。值得一提的是“湿”字。用“湿”字状云,使水倒映着云,云浴水而出的景象生动地再现于眼前,而人的视觉、触觉、感觉也在这刹那间沟通。一字千金,令人拍案叫绝!柳,是初春之柳,故抓住其新芽轻漾的风情,以“几丝碧 ”设问,更见摇曳多姿。“ 几丝碧 ”串以“东风 ”,看似不经意写出,实则风格独创。它使人联想到柳枝丝丝弄碧的景象,同时也点出了初春这一时令。初春,正是万物复苏,大地充满生机、充满活力,人们心情快乐 、惬意之时。“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钟嵘《 诗品·序》)。词人在睹物思情“形诸舞咏”之际,天衣无缝地将爱春赞春的感情融入春景。美景是由词人目之所见,心之所动写出来的,因此春景愈显得秀丽素淡,情怀也就愈见得坦荡高雅。秀美的春色与舒畅的人意,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下片转入另外一个场景。过片意脉不断,“望极”二字,既联结上片,承“ 几丝碧”;又带起下意,启“连翠陌 ”,同时在空间上作了延伸。词人顺着湖面望去,湖的尽头有一条翠绿的长堤。他和友人的心情急切了,让双桨快划,向堤岸驶去。“ 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 。”(《乐府诗集·莫愁乐 》)呵,原来词人们急着要去寻找那位善于歌谣的莫愁女子。“双桨急 ”正是词人们心里急的外部表现。“莫愁”,这里泛指歌女。“ 莫愁”在哪里呢?“ 旗亭在、画桥侧”,就在那漂亮的小桥边的酒楼中。结尾两句,暗用唐代诗人王之涣和诗友“旗亭画壁”的故事,抒写词人赏春游春时的怡情逸致。语言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有滋有味。以景生情,意味深长,令人浮想联翩。字里行间,没有一点市井气,酸儒气。总的来说,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清淡高雅的山水画,它充分表现了作者与友人一起畅游西湖的情景:棉絮般的云朵,洁净的湖水,宽阔的西湖,天水一体。一片白茫茫中,装点着几丝青翠的柳叶,一道宛如绿带的长堤,一叶扁舟,遥遥指向画桥、旗亭。高观国刻画春天景色,却没有显示出姹紫嫣红,莺飞蝶舞,写踏青也没有大肆渲染,用墨十分节俭,但给人的印象却非常秀美。作者运用高超的写景技巧显示了他那非凡的艺术魅力。

诗人简介

高观国,南宋词人。字宾王,号竹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南宋中期,年代约与姜夔相近。与史达祖友善,常常相互唱和,词亦齐名,时称“高,史”。其成就虽不及史达祖,但也有值得重视之处。他善于创造名句警语,如“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都颇为后人传诵。从其作品中看不出有仕宦的痕迹,大约是一位以填词为业的吟社中人。为“南宋十杰”之一。有词集《竹屋痴语》。► 111篇诗文

诗文推荐

丹霞烧木佛,院主眉须落。

鸟飞毛坠,鱼行水浊,要识真麒麟,只有一只角。

渔舟簇簇。

西塞山前宿。

流水落红香远,春江涨、葡萄绿。

蕲竹。

奏新曲。

惊回幽梦独。

却把渔竿远去,骑鲸背、钓璜玉。

髻鬟狼籍黛眉长,出兰房,别檀郎。

角声呜咽,星斗渐微茫。

露冷月残人未起,留不住,泪千行。

名不得,状不得,复是何物。

见得到,用得亲,不由别人。

有时恁麽,有时不恁麽,无毛鹞子贴天飞,带角大虫当路卧。

萌生触发。

岁在春。

咸池始奏。

德尚仁。

惉懘以息。

和且均。

楚天风色。

一夜波翻雪。

舣岸锦帆不度,天有意、且留客。

鼓声吹取急。

离觞须举白。

看去芳菲时候,日边听、好消息。

姮娥戏剧。

手种长生粒。

宝幹婆娑千古,飘芳吹、满虚碧。

韵色。

檀露滴。

人间秋第一。

金粟如来境界,谁移在、小亭侧。

朝西天,暮东土。

翫水游山,徐行款步。

是则不动道场,不是亦在里许。

谁为证明,石霜角虎。

臞然如竹。

自是天仙福。

小小画堂锦样,听人唱、鹤飞曲。

橙橘黄又绿。

蟹到新篘熟。

便做月三十斛,饮不尽、菊潭菊。

杯中吸月,桂树飞琼屑。

莫道胡床老子,怕风露、向凄冽。

回首云娥折,老大成痴绝。

且醉今宵光景,莫容易、向人说。

钓尽沧波月一钩,月低烟树夜维舟。

寒鸡抖擞呼天晓,笑对春风百草柔。

中外夷犹,纵横自由。

志公不是閒和尚,刀尺相将拄杖头。

当门有路,冲开碧落。

转少移身,将错就错。

一槌打碎赵州关,空里磨盘生八角。

匡赞之士或从渔钓。

云雨之才乍叹幽谷。

寻芳者追深径之兰。

识韵者探穷山之竹。

克明其德贡以三事。

树之风声言于九牧。

协用五纪风若从事。

农用八政甘作其榖。

殊风共轨见之周南。

异亩同颖闻之康叔。

祁寒暑雨是无胥怨。

天覆云油滋焉渗漉。

幸无谢上古之淳人。

庶可以封之于比屋。

[黄钟为角]惟大明尊,实首三辰。

功赫庶物,光被广轮。

几方索乡,咸秩群神。

灵游来下,户此明福。

暮山层碧。

掠岸西风急。

一叶软红深处,应不是、利名客。

玉人还伫立。

绿窗生怨泣。

万里衡阳归恨,先倩雁、寄消息。

雨洗轩庭迎晚照。

黄菊才芳,未觉秋光老。

怪底烘堂添语笑。

姮娥此夜来蓬岛。

献寿新词谁解道。

满眼儿孙,著语皆争巧。

潋滟金杯休惜酹。

追欢不怕霜天晓。

米里有虫,麦里有曲。

非是老卢,何曾觑见。

见不见,八角磨盘空里转。

将军向来马量谷,封谷劣比羊千足。

浮云富贵漫夸毗,不博范叟回青目。

此叟落魄水墨仙,松煤染指皆其天。

奏刀浪诧牛无全,寝讹降饮二百角。

身不服箱鼻不穿,觳觫肯受众目怜。

高郎画遍米家船,此轴宾重一当千。

老子老欲耕淮壖,薋菉葹满高下田。

政用百尾收乌犍,刀剑纵售能几钱。

展掩此画空惘然,平日幽趣终拳拳。

经叟傥可作九原,画我草履麻为鞭,经挂牛角群牛前。

倚花傍月,花底歌声彻。

最好月筛花影,花月浸、香奇绝。

双溪秋月洁。

桂棹何时发。

客里明朝送客,多少事、且休说。

佛法二字,不怕烂却。

俊快衲僧,隔墙见角。

临济德山,蹉过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