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霜天晓月(梅)

千霜万雪。qiān shuāng wàn xuĕ。

受尽寒磨折。shòu jìn hán [mó,mò] zhé。

赖是生来瘦硬,浑不怕、角吹彻。lài shì shēng lái shòu yìng,hún bù pà、jiăo chuī chè。

清绝。qīng jué。

影也别。yĭng yĕ bié。

知心惟有月。zhī xīn wéi yŏu yuè。

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yuán mò chūn fēng qíng xìng,rú hé gòng、hăi táng shuō。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这是一首写梅的佳作。萧泰来,字则阳,号小山。临江(军治在今江西清江县临江镇)人。著有《小山集》。《霜天晓角·梅》是他自况之作。梅花是一种极有个性的花,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 ”,长期以来,诵咏者多矣,而脍炙人口者则不多见 。萧氏这篇《梅》词 ,能脱去“匠气”,写出自己的个性,难能可贵。首句即入韵 。“千霜万雪”四字烘衬出梅花生活的典型环境。“千”“万”二字极写霜雪降次之多,范围之广,分量之重,来势之猛,写出了时间感、空间感 ,形象感,数量感。“受尽寒磨折”一句以“寒”字承上,点出所咏对象:梅。说梅受尽了“千霜万雪”的“磨折 ”,可见词人所咏是人格化了的梅花,咏物即是写人 ,梅与人相契相生。“赖是”三句,极写梅花不为恶势力所屈的高尚品格 。“赖是”即好在,幸是,亏是。亏是这副天生的铮铮铁骨,经得起霜欺雪压的百般“磨折 ”。“浑不怕”即“全不怕”,写得铿然价响,力透纸背,表现出梅花之自恃、自信、自矜的神态 。而“瘦硬”之词,则是从梅花的形象着笔。因为寒梅吐艳时 ,绿叶未萌,故用“瘦”字报其形;严霜铺地 ,大雪漫天,而梅独傲然挺立,生气蓬勃,故以“硬”字表其质 ,“疏影”乃虚写 ,美其风致;“瘦硬”则实绘,赞共品格,二者各具神韵,而传神妙趣实同。下片以“清绝”二字独立成韵,从总体上把握梅花的特性 ,意蕴无穷,让人回味。“清绝”之“清”有清白、清丽、清俏、清奇、清狂、清高等种种含义。“清”而至于“绝”,可见其超脱凡俗的个性。“影也别”说梅花不仅具有“瘦硬”、“清绝”与“众芳摇落独鲜妍”的品质,就连影儿与众不同,意味着不同流俗,知音难得,自然引出“知心惟有月”一句。黄昏月下,万籁俱寂,唯一轮朦胧素月与冲寒独放的梅花相互依傍,素月赠梅以疏影,寒梅报月以暗香,由是,其含蕴之深,画面之美,境界之高自然化出,煞是耐人寻味。最后二句写梅花孤芳自赏、不同流俗的个性。本来不是春荣的梅花,一腔幽素怎能向海棠诉说呢?又何必让好事者拿去和以姿色取宠的海棠攀亲结缘呢!这里借前人“欲令梅聘海棠”之说反其意而用之,表现了梅花不屑与凡卉争胜的傲气,词人借梅自喻的心绪也不言自明。总之,这首咏梅词是词人有感而发之作。上下片分写梅的傲骨与傲气。傲骨能顶住霜雪侵陵,傲气羞与凡卉争胜。古人总结写诗方法有赋比兴三种,但因题材和命意的需要,有时可以在写法上结合使用。这首词就是赋与比二种写法综合运用的。因为在写法上它是以梅喻人。梅的瘦硬清高,实象征人的骨气贞刚,品质高洁,梅格与人格溶成一片,二者契合若神,由此显出无穷意蕴,耐人玩味。

诗人简介

萧泰来,字则阳,一说字阳山,号小山。宋代诗人,临江(今四川忠县)人。绍定二年(1229)进士。宝祐元年(1253),自起居郎出守隆兴府。又曾为御史。著有《小山集》。存词二首。► 11篇诗文

诗文推荐

问信风篁岭下梅。

可惜不当梅蕊破,幽香合在弟兄间。

几声残角。

月照梅花薄。

花下有人同醉,风满槛、波明阁。

夜寂香透幕。

酒深寒未著。

莫把玉肌相映,愁花见、也羞落。

梅生红粟初迎腊,鱼跃银刀正出淮。

我善观梅,识梅妙处,舍我其谁。

待裁冰翦雪,已无足道,凝酥弄粉,愈不为奇。

枉费心神,巡檐索笑,点检南枝并北枝。

梅应道,似这般题品,未是相知。

分明有个端倪。

遮莫把人间凡眼窥。

那精神全在,半含蕊处,风流全在,未有香时。

万木丛边,两三点白,此是生生化化机。

花开也,又怎生消得,个样词儿。

夜寒江净山含斗。

起来搔首。

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

君知否。

乱鸦啼后。

归思浓如酒。

”公时在泉南签幕,依韵作此送之。

又有送汪内翰移镇宣城长篇,见集中。

比有《能改斋漫录》载汪在翰苑,娄致言者,尝作“点绛唇”云云。

最末句,“晚鸦啼后,归梦浓如酒。

”或问曰:“归梦浓如酒,何以在晚鸦啼后?

”汪曰:“无奈这一队畜生何。

”不惟事失其实,而改窜二字,殊乖本义。

嫩绿娇红,砌成别恨千千斗。

短亭回首。

不是缘春瘦。

一曲阳关,杯送纤纤手。

还知否。

凤池归后。

无路陪尊酒。

半开半合荣枯外,似有似闲淡中。

自是一般风味别,笑他红紫斗芳丛。

宝篆龙煤烧欲残。

细听铜漏已更阑。

纱窗斜月移梅影,特地笼灯仔细看。

幽梦断,旧盟寒。

那时屈曲小屏山。

风光得似而今不,肯把花枝作等闲。

嫩晴还更宜轻雨。

最好处、欲开未吐。

一点聘梅心,千古凭谁语。

脸霞晕锦娇人处。

肯浪逐、红围翠舞。

银烛莫高烧,春梦无多许。

黄阁方开。

金鼎和羹正待梅。

东风冷落旧梅台。

犹喜山花拂面开。

绀色梁衣春意静,水沈熏骨晚风来。

柔条不学丁香结,矮树仍参茉莉栽。

安得方盆载幽植,道人随处作香材。

屈指新冬,肃霜天气重阳后。

授衣时候。

兰菊香盈袖。

此日生申,维岳钟神秀。

倾名酎。

篆添金兽。

共祝如椿寿。

花如颊。

梅如叶。

小时笑弄阶前月。

最盈盈。

最惺惺。

闲愁未识、无计定深情。

十年空省春风面。

花落花开不相见。

要相逢。

得相逢。

须信灵犀,中自有心通。

晓日迎长岁岁同。

太平箫鼓间歌钟。

云高未有前村雪,梅小初开昨夜风。

罗幕翠,锦筵红。

钗头罗胜写宜冬。

从今屈指春期近,莫使金尊对月空。

柳暗大堤曲,梅藏解佩人。

岁月漂流人易老。

东郊又报春来到。

梅靥柳眉还斗好。

君信道。

衰颜得酒重年少。

对酒邀宾同燕笑。

莫教虚过芳菲了。

咳唾珠玑夸笔妙。

人窈窕。

新声倾坐渔家傲。

江寒雁咽。

短棹还催发。

曾是玉堂仙伯,相别处、满蓬雪。

此别。

那堪说。

溯风空泪血。

惟有梅花依旧,香不断、夜来月。

梅粉初娇拟嫩腮。

一枝春信腊前开。

玉英珠颗傍妆台。

明月泛将疏影去,暗香疑是那人来。

消魂独自立空阶。

孤根渐暖,芳魂乍返,待吐檀心又懒。

未先拈出一枝香,算只是、司花会拣。

情缘未断,韶华易减,早去寻芳已晚。

东风容易莫吹残,暂留与

客窗曾剪灯花弄。

谁教来去如春梦。

冷落旧梅台。

小桃相次开。

人间春易老。

只有山中好。

闲却槿花篱。

莫教溪外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