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贺新郎(再用前韵)

鸟倦飞还矣。niăo juàn fēi huán yĭ。

笑渊明、瓶中储粟,有无能几。xiào yuān míng、píng zhōng chŭ sù,yŏu wú néng jĭ。

莲社高人留翁语,我醉宁论许事。lián shè gāo rén liú wēng yŭ,wŏ zuì nìng lùn xŭ shì。

试沽酒、重斟翁喜。shì gū jiŭ、[zhòng,chóng] zhēn wēng xĭ。

一见萧然音韵古,想东篱、醉卧参差是。yī jiàn xiāo rán yīn yùn gŭ,xiăng dōng lí、zuì wò [cān,cēn,shēn] [chā,chà,chāi,cī] shì。

千载下,竟谁似。qiān zài xià,jìng shuí sì。

元龙百尺高楼里。yuán lóng băi chĭ gāo lóu lĭ。

把新诗、殷勤问我,停云情味。bă xīn shī、yīn qín wèn wŏ,tíng yún qíng wèi。

北夏门高从拉攞,何事须人料理。bĕi xià mén gāo cóng [lā,lá,lă,là] luō,hé shì xū rén liào lĭ。

翁曾道、繁华朝起。wēng céng dào、fán huá cháo qĭ。

尘土人言宁可用,顾青山、与我何如耳。chén tŭ rén yán nìng kĕ yòng,gù qīng shān、yŭ wŏ hé rú ĕr。

歌且和,楚狂子。gē qiĕ hé,chŭ kuáng zĭ。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  ①作期同上。再用前韵:即指用上篇《贺新郎》(“甚矣吾衰矣”)之韵。  韵同上篇,意亦“停云”抒怀,兼思亲友。上片纯从渊明落笔,实是自况“停云”生涯和诗酒情趣,结韵尤显。下片不谓己思友,却言友思己,亦“对面写来”手法。以下称时局危艰,惟与山水结伴,绝不苟合从政。  ②“鸟倦”句:谓渊明隐退柴桑,喻己归来瓢泉。陶渊明《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③“笑渊明”两句:谓渊明存粮无多,生活清贫。《归去来辞·序》:“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陶靖节集注》注引苏东坡云:“使瓶有储粟,亦甚微矣,此翁平生只于瓶中见粟也耶。”  ④“莲社”三句:谓渊明与莲社高贤诗酒相娱。《莲社高贤传》:“时远法师与诸贤结莲社,以书招渊明,渊明曰:‘若许饮,则往。’许之,遂造焉。”李元中《莲社图记》亦云:“远师爱之,欲留不可,又常令人沽酒引渊明来。”莲社:东晋慧远法师结社于庐山东林寺,因寺中多白莲,称莲社。  ⑤“一见”两句:萧闲古朴,仿佛想见渊明醉卧东篱风神。醉卧东篱:见前《水调歌头》(“今日复何日”)注②,又见前《丑奴儿》(“此生自断天休问”)注③。参差:近似,差不多。  ⑥“千载”两句:千百年来有谁真率似渊明。  ⑦“元龙”三句:谓友人频频来诗问候。元龙:陈登字元龙,百尺高楼事见前《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注⑦,此借指友人。或谓即指陈亮,稼轩与陈亮昔有鹅湖之会,会后互相唱和。稼轩《贺新郎》和词云:“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即以元龙指陈亮。停云:陶渊明有《停云》诗,稼轩瓢泉居处有“停云堂”。  ⑧“北夏门”两句:谓时局危艰,独木难支大厦之既倒。《世说新语·任诞篇》:“任恺既失权势,不复自检括。或谓和峤曰:‘卿何以坐视元裒败而不救?’和曰:‘元裒如北夏门,拉自欲坏,非一木所能支。’”拉:崩塌,断裂。料理:《世说新语·简傲篇》:“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馀参前《沁园春》(“叠嶂西驰”)注⑥。  ⑨繁华朝起:陶渊明作《荣木》诗四章,以依道立善自勉,其二诗云:“繁华朝起,慨暮不存。”以鲜花朝开暮落,喻人应珍惜时光。  ⑩“尘土”两句:谓惟与青山为伴。“尘土”句:未详何指。宁:岂。  ⑾“歌且”两句:谓和楚狂人之《凤兮歌》,即意在谢仕。楚狂接舆事见前《水调歌头》(“长恨复长恨”)注③。-----------转自“羲皇上人的博客”-----------

诗人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868篇诗文

诗文推荐

太白峰前施小伎,渊嘿雷霆人自畏。

瓦砾翻成释梵宫,古佛门风重振起。

不堕功勋,等闲游戏。

金毛狮子忽翻身,草木昆虫俱收泪。

张帆欲去仍搔首。

更醉君家酒。

吟诗日日待春风。

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

歌声频为行人咽。

记著尊前雪。

明朝酒醒大江流。

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

镜中失画双青鬓。

懒更占花信。

小梅半谢雨垂垂。

未许轻红破蕾、缀桃枝。

社前归燕穿帘语。

似说人憔悴。

自缘老去少欢悰。

不是春寒料峭、怯东风。

前时布谷鸣,早种不入土。

翻然变阴沴,两旬作淫雨。

半夜水囓堤,一决不及御。

贫民无灯火,下应酬已没股。

晓登树杪呼,出没见屋膂。

舟车或幸灾,桂玉岂易煮。

天数苟有定,民患谁适与。

我穷一席地,此忧岂暇汝。

为汝愁天公,闭户不欲语。

前佛后佛,无生不灭。

紫磨金色身,衲僧眼中屑。

覆雨翻云市道交,公持正论息群嘲。

风高莫送翎毛短,春暖难生土脉搏硗。

攻过每蒙奇药赐,卫生更借好方抄。

一阳来复侵侵泰,善类倾心望拔茅。

堂成开宴日无空。

景占四时中。

画栋翚飞星汉,雕阑锁断花风。

薰人和气,清谈四坐,雅量千钟。

早晚催归天仗,往来还记溪翁。

无处著春光。

天上飞来诏十行。

父老欢呼童稚舞,前江。

千载周家孝义乡。

草木尽芬芳。

更觉溪头水也香。

我道乌头门侧畔,诸郎。

准备他年尽锦堂。

几年块处断足音,日咏楚歌常林。

朋知久矣张邴我,矻矻抱瓮如汉阴。

末路面颜殊自笑,故人情义无深。

桑榆可收倚君重,表表玉立行班心。

锦帐如云处。

高不知重数。

夜深银烛泪成行,算都把、心期付。

莫待燕飞泥污。

问花花诉。

不知花定有情无,似却怕、新词妒。

春波浅碧涨方池。

池台深锁烟霏。

缓歌争胜早莺啼。

客忍轻归。

合坐香凝宿雾,垫巾梅插寒枝。

渐西蟾影漾余辉。

醉倒谁知。

清夜灯前花报喜。

心随社燕凉风起。

云路修成宝月时。

东楼怅望君先归。

沆瀣秋香生玉井。

画檐深转梧桐影。

看君西去侍明光。

杯中丹桂一枝芳。

时节既至,其理自彰。

井井秧浮绿,村村麦弄黄。

半窗山月白,一枕竹风凉,笑倒山前前邓八郎。

布袋挨开,猿啼晓月。

海岳逃形,佛魔路绝。

列列挈挈,翘翘杰杰。

大机兮棒打不回闲,大用兮利剑流鲜血。

别别,出海昆仑头戴雪。

新笋成行嫩菊生,故人为作小轩名。

十年敢旌麾意,两部空遗鼓吹声。

世事如尘纷过眼,风光和酒最关情。

曲肱不作南柯梦,槐影阴阴枕簟清。

奸黠人人常不逊。

外装内喜能谈论。

艳色衣裳香远喷。

频整顿。

重重结里粗如囤。

眼去眉来常骋俊。

前攀后拽夸身分。

我便去前亲去问。

休风韵。

遮藏臭腐并堆粪。

少室峰前,漆桶话坠。

曹溪路上,赚杀阇梨。

清词丽句前朝曲。

使君借与灯前读。

读罢已三更。

寒窗雨打声。

应怜诗客老。

要使情怀好。

犹有解歌人。

尊前未得听。

郁烈香浮雨,团栾绿荫波,近堤千叶乱,知有画船过。

十五日已前,湖光潋滟晴方好。

十五日已后,山色空濛雨益奇。

正当十五日,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中秋月似鸾台镜,赢得多才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