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xīn kŭ zāo féng qĭ yī jīng,gān gē liáo luò sì zhōu xīng。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shān hé pò suì fēng piāo xù,shēn shì fú chén yŭ dă píng。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huáng kŏng tān tóu shuō huáng kŏng,líng dīng yáng lĭ tàn líng dīng。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rén shēng zì gŭ shuí wú sĭ?liú qŭ dān xīn zhào hàn qīng。

译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注释

⑴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

⑵遭逢:遭遇。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

⑶干戈:指抗元战争。寥(liáo)落:荒凉冷落。一作“落落”。四周星:四周年。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⑷絮:柳絮。

⑸萍:浮萍。

⑹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所率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他经惶恐滩撤到福建。

(7)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8)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9)汗青:同汗竹,史册。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

赏析

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起一经”当指天祥二十岁中进士说的,四周星即四年。天祥于德祐元年(1275),起兵勤王,至祥兴元年(1278)被俘,恰为四个年头。此自叙生平,思今忆昔。从时间说,拈出“入世”和“勤王”,一关个人出处,一关国家危亡,两件大事,一片忠心。唐宋时期,一个人要想替国家做出一番事业,必须入仕,要入仕,作为知识分子必须通过科举考选,考选就得读经,文天祥遇难时,衣带中留有个自赞文说:“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就是把这两件事拴在一起的。圣人著作就叫经,经是治国安邦的。这两句诗,讲两件事,似可分开独立,而实质上是连结在一起的。干戈寥落一作干戈落落,意思相近。《后汉书·耿弁传》“落落难合”注云:“落落犹疏阔也。”疏阔即稀疏、疏散,与寥落义同。《宋史》说当时谢后下勤王诏,响应的人很少,这里所讲情况正合史实。

颔联接着说“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还是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展开和深入加以铺叙。宋朝自临安弃守,恭帝赵昰被俘,事实上已经灭亡。剩下的只是各地方军民自动组织起来抵抗。文天祥、张世杰等人拥立的端宗赵昱逃难中惊悸而死,陆秀夫复立八岁的赵昺建行宫于崖山,各处流亡,用山河破碎形容这种局面,加上说“风飘絮”,形象生动,而心情沉郁。这时文天祥自己老母被俘,妻妾被囚,大儿丧亡,真像水上浮萍,无依无附,景象凄凉。

颈联继续追述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昔日惶恐滩边,忧国忧民,诚惶诚恐;今天零丁洋上孤独一人,自叹伶仃。皇恐滩是赣江十八滩之一,水流湍急,令人惊恐,也叫惶恐滩。原名黄公滩,因读音相近,讹为皇恐滩。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境内赣江中,文天祥起兵勤王时曾路过这里。零丁洋在今广东省珠江15里外的崖山外面,现名伶丁洋,文天祥兵败被俘,押送过此。前者为追忆,后者乃当前实况,两者均亲身经历。一身为战将,一为阶下囚。故作战将,面对强大敌人,恐不能完成守土复国的使命,惶恐不安。而作为阶下囚,孤苦伶仃,只有一人。这里“风飘絮”、“雨打萍”、“惶恐滩”、“零丁洋”都是眼前景物,信手拈来,对仗工整,出语自然,而形象生动,流露出一腔悲愤和盈握血泪。

尾联笔势一转,忽然宕进,由现在渡到将来,拨开现实,露出理想,如此结语,有如撞钟,清音绕梁。全诗格调,顿然一变,由沉郁转为开拓、豪放、洒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赤诚的心如一团火,照耀史册,照亮世界,照暖人生。用一照字,显示光芒四射,英气逼人。据说张弘范看到文天祥这首诗,尤其是尾联这两句,连称:“好人,好诗!”诚然文天祥把做诗与做人,诗格与人格,浑然一体。千秋绝唱,情调高昂,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

背景

这首诗见于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当作于公元1279年(宋祥兴二年)。公元1278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

诗人简介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965篇诗文

诗文推荐

如来不说无余说,迦叶无闻无异闻。

体得无闻无说说,玉石难分亦自分。

国恩佛恩总报,人王法王道存。

仰祝圣明逾日月,更祈睿筭等乾坤。

弃权万乘金轮,栖六年雪岭。

相从外道游,不离那伽定。

无奈凶星照命宫,积世箕裘都丧尽。

虽云自业所招,且喜因邪打正。

一劄当头,无咽喘气,大钧揪物,易地生春。

佛祖都来听处分。

劄住智者颊舌,剖出达磨骨髓。

长剑倚天,寒光焰焰。

古圣伽蓝,一切成见。

未跨三门,先跨三门,先见佛殿。

无量劫来,七颠八倒。

打破虚空,全身入草。

这一灯,处甚起。

没踪由,难拟议。

三贤十圣眼见如盲,芥狗泥猪放光动地。

大家吹灭暗中行,然灯佛在你脚底。

司南车,辘辘转。

务与冥行指迷,肯被傍人指点。

三脚驴却步不前,老杨岐恶肴难掩。

公灯不照私,渡水不湿脚。

连累老北堂,北错非常错。

功回位转,偏正中来。

凤宿龙巢金殿晓,香车应不碾宸苔。

触目未尝无,临机道什么。

钱是足陌,物是定价。

坐破七个蒲团,卷帘方见天下。

千里追风非骏马。

仰天湾下,喝石岭头。

昔年落赚,覆水难收。

当堂称父子,背面是冤仇。

影也不愿再见,岂料界随相逐同到福州。

莫莫莫,休休休。

粗香强撮土,说破不为雠。

三月青春弹指过,九旬朱夏又从头。

茶抽雀舌郎忙摘,麦弄蝦须逐旋收。

炽然说法,声撼林丘。

狗舐油铛,鼠咬甑箅。

用尽机思,吃没滋味。

骨瘦如柴,机深似井。

画地为牢,酷行商令。

儿孙无地雪深冤,烧炷兜娄苦告天。

墅里山前,一棚傀儡。

个东个西,或进或退。

打东山鼓乐,断送及时。

著杨岐戏衫,编排合制。

虽由行主线牵抽,妙舞三台谁不会。

谁不会,喝彩一声,鸦飞鹊喙。

燕语雕梁,绿阴覆墙。

{操扌换纟}车声轧轧,风递茧丝香。

八月初,何处热。

出门荒草离披,四壁寒蛩凄切。

衲僧家眼里著得须弥山,耳里著得四大海。

声色纯真,只得一橛。

震旦心宗,竺乾正眼。

觌面当机,是非俱划。

不落思惟透险峰崖,阶下汉。

如是如是,脑门著地。

不是不是,叉手长跪。

是与不是,转无巴鼻。

北人运至南方,货易获其厚利。

霜乾叶飘零,日出水清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