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满江红·江汉西来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jiāng hàn xī lái,gāo lóu xià、pú táo shēn bì。

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yóu zì dài、mín é yún làng,jĭn jiāng chūn sè。

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jūn shì nán shān yí ài shŏu,wŏ wèi jiàn wài sī guī kè。

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duì cĭ jiān、fēng wù qĭ wú qíng,yīn qín shuō。

江表传,君休读。jiāng biăo [chuán,zhuàn],jūn xiū dú。

狂处士,真堪惜。kuáng chù shì,zhēn kān xī。

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kōng zhōu duì yīng wŭ,wĕi huā xiāo sè。

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bù dú xiào shū shēng zhēng dĭ shì,cáo gōng huáng zŭ jù piāo hū。

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yuàn shĭ jūn、huán fù zhé xiān shī,zhuī huáng hè。

译文

⑴西来:对鄂州来说,长江从西南来,汉水从西北来,这里统称西来。

⑵高楼:据本词末句看,是指武昌之西黄鹤矶头的黄鹤楼。葡萄深碧:写水色,作者《南乡子》:“认得岷峨春雪浪,初来。万顷蒲萄涨渌醅。”李白《襄阳歌》说“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

⑶这句是说岷山、峨嵋山上的雪,在夏天溶化,流入长江。李白诗:“江带岷峨雪。”(《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⑷锦江:在四川,流入长江,是岷江支流。全句用杜甫《登楼》诗:“锦江春色来天地。”

⑸南山:即陕西终南山。遗爱:地方官去任时,称颂他有好的政绩,美之曰“遗爱”。朱寿昌曾任陕州(终南山区)通判。通判亦称通守。

⑹剑外:即剑南(剑门山以南),四川的别称。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说:“剑外忽闻收蓟北”,是以京师长安为中心,将四川作为剑外,唐时在此置剑南道。作者是蜀人,故自称剑外思归客。

⑺风物:风土人物。

⑻江表传:书名,已不存。在陈寿《三国志》中还可间接看到它的一些内容,是汉末群雄割据和三国时吴国的人物事迹。

⑼狂处士:指祢衡,他字正平,汉末平原人。少时有才学而又恃才傲物。孔融几次将他推荐给曹操,因受歧视而大骂曹操,被送到荆州刺史刘表处,亦不肯容纳,又被送到江夏(今湖北汉阳),为江夏太守黄祖所杀。处士:指有才德而不出来做官的人。

⑽鹦鹉洲:祢衡写过一篇《鹦鹉赋》。衡死后,葬在汉阳西南的沙洲上,后人因称此洲为鹦鹉洲。两句惋惜祢衡已死,如今鹦鹉洲上,只见苇花在风中摇曳,发出瑟瑟之声。底事:何事。

⑾飘忽:指时光易逝,人事无常。这句说忌才的曹操、黄祖都飘然逝去。曹操曾封为魏公,故称为曹公。

⑿使君:指朱寿昌。谪仙:指李白。唐贺知章看到李白文章,叹道:“子,谪仙人也。”(见《新唐书·李白传》)

⒀追黄鹤:李白《赠韦使君》诗说:“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追:胜过,赶上。全句说要朱守昌写诗超过李白的这首“黄鹤诗”。

注释

⑴西来:对鄂州来说,长江从西南来,汉水从西北来,这里统称西来。

⑵高楼:据本词末句看,是指武昌之西黄鹤矶头的黄鹤楼。葡萄深碧:写水色,作者《南乡子》:“认得岷峨春雪浪,初来。万顷蒲萄涨渌醅。”李白《襄阳歌》说“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

⑶这句是说岷山、峨嵋山上的雪,在夏天溶化,流入长江。李白诗:“江带岷峨雪。”(《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⑷锦江:在四川,流入长江,是岷江支流。全句用杜甫《登楼》诗:“锦江春色来天地。”

⑸南山:即陕西终南山。遗爱:地方官去任时,称颂他有好的政绩,美之曰“遗爱”。朱寿昌曾任陕州(终南山区)通判。通判亦称通守。

⑹剑外:即剑南(剑门山以南),四川的别称。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说:“剑外忽闻收蓟北”,是以京师长安为中心,将四川作为剑外,唐时在此置剑南道。作者是蜀人,故自称剑外思归客。

⑺风物:风土人物。

⑻江表传:书名,已不存。在陈寿《三国志》中还可间接看到它的一些内容,是汉末群雄割据和三国时吴国的人物事迹。

⑼狂处士:指祢衡,他字正平,汉末平原人。少时有才学而又恃才傲物。孔融几次将他推荐给曹操,因受歧视而大骂曹操,被送到荆州刺史刘表处,亦不肯容纳,又被送到江夏(今湖北汉阳),为江夏太守黄祖所杀。处士:指有才德而不出来做官的人。

⑽鹦鹉洲:祢衡写过一篇《鹦鹉赋》。衡死后,葬在汉阳西南的沙洲上,后人因称此洲为鹦鹉洲。两句惋惜祢衡已死,如今鹦鹉洲上,只见苇花在风中摇曳,发出瑟瑟之声。底事:何事。

⑾飘忽:指时光易逝,人事无常。这句说忌才的曹操、黄祖都飘然逝去。曹操曾封为魏公,故称为曹公。

⑿使君:指朱寿昌。谪仙:指李白。唐贺知章看到李白文章,叹道:“子,谪仙人也。”(见《新唐书·李白传》)

⒀追黄鹤:李白《赠韦使君》诗说:“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追:胜过,赶上。全句说要朱守昌写诗超过李白的这首“黄鹤诗”。

赏析

此词是作者贬居黄州期间寄给时任鄂州太守的友人朱守昌的。词中既景中寓情,关照友我双方,又开怀倾诉,谈古论今。作者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情达意,既表现出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又在发自肺腑的议论中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词中寓情于景,寓情于事,言直意纡,表达出苍凉悲慨、郁勃难平的激情。

  上片由景及情。开篇大笔勾勒,突兀而起,描绘出大江千回万转、浩浩荡荡、直指东海的雄伟气势。江汉,即长江、汉水。长江、汉水自西方奔流直下,汇合于武汉,著名的黄鹤楼在武昌黄鹄山岿然屹立,俯瞰浩瀚的大江。此二句以高远的气势,抓住了当地最有特色的胜景伟观,写出了鄂州的地理特点。“葡萄深碧”,化用李白的诗句“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形容流经黄鹤楼前的长江呈现出一派葡萄美酒般的深碧之色。以下“犹自带”三字振起,继续以彩笔为江水染色。李白又有“江带峨眉雪”之句(《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杜甫《登楼》诗云:“锦水江春然来天地”。苏轼在此不仅化用前人诗句,不着痕迹,自然精妙,而且用“葡萄”、“雪浪”、“锦江”、“春色”等富有色彩感的词语,来形容“深碧”的江流,笔饱墨浓,引人入胜。词人将灵和楼前深碧与锦江春色联系起来,不但极富文采飞扬之美,而且透露了他对花团锦族、充满春意的锦城的无限追恋向往之情,从而为下文“思归”伏脉。以下由景到人,既上接岷江锦水,引动思归之情;又将黄鹤楼与赤壁矶一线相连,触发怀友之思。

  “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既总束上片,又领起下片,由风景人物引发思归怀古之情。换头两句,劝友人休读三国江左史乘《江表传》。该书多记三国吴事迹,原书今已不传,散见于裴松之《三国志》注中。以愤激语调唤起,恰说明感触很深,话题正要转向三国人物。“狂处士”四句,紧承上文,对恃才傲物、招致杀身之祸的祢衡,表示悼惜。祢衡因忠于汉室,曾不受折辱,大骂曹操,曹操不愿承担杀人之名,故意把他遣送给荆州刺史刘表,刘表又把他转送到江夏太守黄祖手下,后被黄祖所杀,葬于汉阳西南沙洲上,因为祢衡曾撰《鹦鹉赋》,有声名,故后人称此洲为鹦鹉洲。“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以萧索之景,寓惋惜之情,意在言外。接着笔锋一转,把讥刺的锋芒指向了迫害文士的曹操、黄祖。“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争底事”,即争何事,意谓书生何苦与此辈纠缠,以惹祸招灾。残害人才的曹操、黄祖,虽能称雄一时,不也归于泯灭了吗!此句流露出苏轼超然物外、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收尾三句,就眼前指点,转出正意,希望友人超然于风高浪急的政治漩涡之外,寄意于历久不朽的文章事业,撰写出色的作品来追蹑前贤。李白当年游览黄鹤楼,读到崔颢著名的《黄鹤楼》诗,曾有搁笔之叹,后来他写了《登金陵凤凰台》、《鹦鹉洲》等诗,据说都是有意同崔颢竞胜比美的。苏轼借用李白的故事,激励友人写出赶上《黄鹤楼》诗的名作。这既是勉人,又表露出作者对于永恒价值的追求。

  这首词由景及情,思乡怀古,由豪入旷,超旷中不失赋诗追黄鹤的豪情壮采,不失对于人生的执着追求。词的上片,由江汉西来、楼前深碧联想到岷峨雪浪、锦江春色,引出思归之情,又由“葡萄深碧”之江色连接着黄鹤楼和赤壁矶,从而自然地触发怀友之思;下片由思乡转入怀古,就祢衡被害事发抒议论与感慨,最后又归到使君与黄鹤。全词形散而神不散,大开大合,境界豪放,议论纵横,显示出豪迈雄放的风格和严密的章法结构的统一。一则,它即景怀古,借当地的历史遗迹来评人述事,能使眼中景、意中事、胸中情相互契合;再则,它选用内涵丰富、饶有意趣的历史掌故来写怀,藏情于事,耐人寻味;三则,笔端饱和感情,有一种苍凉悲慨、郁愤不平的激情,在字里行间涌流。

  苏轼谪黄州时与朱寿昌不断翰墨往还,倾泻肺腑,本词即是其一。上片,由景入情,景中寓情。落笔便使长江、汉水,浩浩荡荡,突兀而来,描绘了大江千汇万状,直奔东海的雄伟气势。接着转入近景,黄鹤楼下,江水澄澈碧透,再用“犹自带”三字领起,驰骋想象,视通万里,奔腾的大江还带着蜀地岷山、峨嵋的雪浪和锦江的春色,不仅为大江铺染了一层绚烂夺目的色彩,而且融入自己浓浓的乡思。面对斯景,词人有许多感慨。笔锋一转写到朱寿昌和自己,先称赞朱寿昌为“南山遗爱守”,对他的政绩和人品表示钦佩;再称自己为“剑外思归客”,郁愤不平之情,他乡思归之意,溢于言表。他要在这壮丽风物景色的面前,对朋友敞开心扉。

  换头之后便进入怀古抒情。劝友人不要读《江表传》,不必倾慕那些豪杰、这是激愤之语。他想起三国时在此被害的狂处土刚直傲物的祢衡,对其深为痛悼。眼前滚滚逝去的大江,使他想到像祢衡这样的士人虽为当时的权贵所不容,但至今英名犹存;而那些不容他们、杀害他们的人,不都被大浪淘净了吗?想到这里,词人排解了郁愤,心情豁然开朗,洒脱、旷达之情油然而生。“争底事”以下,点出主旨,劝勉友人和自己一道超脱于政治风云,寄情于文章事业。

  全词写景、抒情、谈古论今,一气呵成,表达了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又畅所欲言,直抒胸臆,用典抒怀写志,贴切自然,深含苍凉悲慨、郁愤不平之情。

诗人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3485篇诗文

诗文推荐

松直棘曲,鹤长凫短。

羲皇世人,俱忘治乱。

其安也潜鳞在渊,其逸也翔鸟脱绊。

无何祖祢西来,里许得失相半。

蓬随风而转空,船截流而到岸。

个中灵利衲僧,看取清凉手段。

有利无利,不离行市,张公吃酒李公醉。

伸脚打睡有来由,才放醒醒成忌讳。

非不非,是不是。

遇贵即贱,遇贱即贵。

狸奴白牯念摩诃,祖师不会西来意。

乳源言中藏剑戟,这僧奸裹放痴憨。

西来的的意,斫额望扶桑。

苞枿黑对矣,惟根之蟠。

弥巴蔽荆,负南极以安。

曰我旧梁氏,辑绥艰难。

江汉之阻,都邑固以完。

圣人作,神武用,有臣勇智,奋不以众。

投迹死地,谋猷纵。

化敌为家,虑则中。

浩浩海裔,不威而同。

系缧降王,定厥功。

澶漫万里,宣唐风。

蛮夷九译,咸来从。

凯旋金奏,象形容。

震赫万国,罔不龚。

上无片瓦盖头,下无旧锥之地。

赤骨{左骨右歷}个浑身,与人争甚闲气。

些子无明奈何,说甚祖师西来意。

金谷水派银河流,金谷峙据三神丘。

太仆卿君十二楼,花草不识人间秋。

蜀江染丝红五色,紫凤衔丝终夜织。

剪断鲸涛三万匹,天女江妃不敢惜。

明珠量斛买娥眉,时时玉笛障中吹。

红鸾翠鹊飞在地,香尘蹋蹋凝流脂。

野鹰西来歌吹歇,踏锦未收风雨裂。

楼前甲士屯如云,楼上佳人坠如雪。

呜呼!

董家郿坞金成泥,鬼灯一点燃空脐。

齐州奴,何用尔,只须豆粥与萍齑。

不见只今金谷底,野花作障山禽啼。

打折达磨西来脚,莫令有误本来人。

当处得心非向背,九年面壁寂光明。

庭中立雪憨痴汉,海裹口乾渴爱津。

如今大有心颠倒,梦寐胡诌学道人。

且向自心中体究,於斯如实更证明。

须观古德皆如是,万莫瞒心自发轻。

诳谤定招无间业,未全本觉且依经。

修竹未了身依口,莫学提纲没量人。

对病用医须有意,指权归实救迷情。

迷悟不同谁解意,三乘犹尚未全明。

不契一乘为外道,经生持戒不知。

徒劳南北与东西,满口文章不合义。

不曾亲近正知见,色见声闻弄识神。

髑髅几度皮消殒,林下追寻没一人。

妄把玄诠为事会,五千救网变成尘。

看经须用钱财雇,佛事全凭铙钹音。

餕馅饼皮纱布绢,猪羊犬马折经金。

僧俗一同轮苦趣,辜负牟尼古佛心。

致使类多贤行少,仁慈鲜矣足孤贫。

荣华富贵千无一,菩萨神仙不降生。

如麻似粟人头面,杀盗贪嗔胜畜心。

不管刹那沉劫海,且徒眼下乐精神。

背善恶临无解处,烧香合掌告观音。

大慈大悲来杀苦,须臾命断叹悲深。

一生不布纤毫善,悔惧双交没主人。

方知今死难思悔,黑业无边我自成。

寄语世间今未死,光阴莫负早回心。

何况出家亲悟者,喃喃直指古同今。

所以办心供作务,将勤补拙助元灵。

相逢来往无心见,大事未成戒行深。

史欲心空如及第,回头救接未归人。

始合老师弘大愿,先难后易叹吟吟。

十字街头不见客,孤峰顶上目群生。

助柴活计元如是,不负当时这老僧。

张猩猩,嗜酒复嗜音。

春云小宫鹦鹉吟,猩猩帐底轧胡琴。

一双银丝紫龙口,泻下骊珠三百斗。

划焉火豆爆绝弦,尚觉莺声在杨柳。

神弦梦入鬼工秋,湘山摇江江倒流。

玉免为尔停月臼,飞鱼为尔跃神舟。

西来天官坐栲栳,羌丝啁啁听者恼。

张猩一曲独当筵,乞与五花金线袄。

春风残丝二十年,江南相见落花天。

道人春梦飞胡蝶,手弄金瓢合簧叶。

张猩猩,手如雨,面如霞,劝尔更尽双叵罗,白头吴娥年少歌,金刚悲啼尔乐何。

蔡水西来,于门南峙,天波拥入华楹。

芝兰争秀,难弟遇难兄。

欲说随龙雨露,庆千载、河海初清。

良辰好,榴花照眼,绿柳隐啼莺。

君恩,隆横赐,冰桃火枣,来自蓬瀛。

正雾横玉篆,泉泻金鲸。

四座香和酒泛,对妙舞、弦索铿E639。

椿难老,年年今日,论报祝长生。

轻暖轻寒,正春满、河阳花县。

谁报道,金铃声响,百花开遍。

天上谪仙人瑞世,佛中有宰官身现。

好看承、金母上瑶池,开华宴。

争捧取,金樽劝。

更把取、丹砂炼。

要朱颜长对,舞裙歌扇。

准拟来年称寿日,沈香亭里春生面。

有安期、大枣伴蟠桃,年年献。

饤饾残花,也随分、红红白白。

缘底事,春才好处,又成轻别。

芳草凄迷归路远,子规更叫黄昏月。

倚阑干、触处是浓愁,凭谁说。

我不厌,尊箓挈。

君莫放,笙歌彻。

自河南丞相,有兹宾客。

一笑何曾千古换,半醺便觉乾坤窄。

怕转头、天际望归舟,江山隔。

凤鹤翩跹,记昨梦、天锡九龄。

从头数,再周甲子,屈指天星。

上界仙人足官府,人间岁月自峥嵘。

庆明时,生甫又生申,维岳灵。

珠盈掌,金满*。

浮瑞*,啭春莺。

是乃翁阴德,心事分明。

笔下万言多活国,胸中三尺久持衡。

慰来苏,为雨福苍生,腾颂声。

衰老贪春,春又老、尊罍交溢。

凝目处、清漪拍岸,四山堆碧。

白也论文情最厚,维摩示病心难觅。

到盘洲、车骑太匆匆,觞浮一。

春再见,官期毕。

归路近,长安日。

奉清时明诏,迭回更出。

上殿风霜生颊齿,元龟献替图无逸。

记而今、杖策过溪桥,留行迹。

魂梦断,难寻觅。

一片闲心,髑髅子、无穷生灭。

被化机搬弄,驰骤许多颠*蹶。

贩骨如山成底事,迷情似海难超越。

痛亘初、灵物被尘埋,尘沙劫。

求出离,须猛烈。

寻知友,谈冰雪。

下工夫磨炼,灵光明彻。

风定波澄潭底见,云开冷浸天心月。

问哑人、食餐蜜味如何,无言说。

苍石横筇,松风外、自调龟息。

浑不记、东皋秋事,西湖春色。

底处未嫌吾辈在,此心说与何人得。

向海棠、烂醉过清明,酬佳节。

君莫道,江鲈忆。

吾自爱,山泉激。

尽月明夜半,杜鹃声急。

人事略如春梦过,年光不啻惊弦发。

怕醒来、失口问诸公,今何日。

苞枿矣i,惟恨之蟠。

弥巴蔽荆,负南极以安。

曰我旧梁氏,缉绥艰难。

江汉之阻,都邑固以完。

圣人作,神武用。

有臣勇智,奋不以众。

投迹死地,谋猷纵。

化敌为家,虑则中。

浩浩海裔,不威而同。

系缧降王。

定厥功。

澶漫万里,宣唐风。

蛮夷九译,咸来从。

凯旋金奏,象形容。

震赫万国,罔不龚。

魁望西来职秘丘,年家托好叙绸缪。

身为僚友两三月,公肃皇华百八州。

列纬载班清剧耀,高风遽耀,高风遽勇急中流。

讣闻落晚呼天咽,涕泗交颐重所忧。

风引舟来,恰趁得、东楼嘉集。

正满眼、轻红重碧,照筵浮席。

更是姓黄人作守,重新墨妙亭遗迹。

对暮天、疏雨话乡情,更筹急。

嗟世眼,迷朱碧。

矜气势,才呼吸。

彼蔡章安在,千年黄笔。

腐鼠那能鹓凤吓,怒蜩未信冥鹏翼。

与史君、酌酒酹兴亡,浇今昔。

皎月流辉,影澄寒水。

万有齐彰,太虚廓尔,禅版曾酬上上机,当锋未荐西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