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王冕好学

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

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

或牵牛来责蹊田者。

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

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

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

乡里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选自《元史·王冕传》

译文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地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有人牵着牛来责骂他们家的牛践踏田地,踩坏了庄稼。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事情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借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大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安阳的韩性听说以后对此感到很惊讶,收他做弟子,后来他成了大学问家。韩性死后,他的门人像侍奉韩性一样的侍奉王冕。那时王冕的父亲已死,王冕便将母亲带入越城供养。时间久了,母亲想念故乡,王冕就买了头白牛驾着母亲,自己穿戴着古式的帽子衣服跟随在车子后面,乡里的小孩都聚集在道两旁笑,王冕也笑。

注释

(1)牧:放牧。
(2)陇:田埂。

(3)窃:偷偷地,暗中。

(4)辄:总是(常常)、就。

(5)或:有人;有的人

(6)蹊田:践踏田地,指踩坏了庄稼

(7)挞:鞭打。

(8)曷:通“何”,为什么。

(9)去:古义—离开,离去。今义:到。。。。。。去。

(10)潜:暗暗地、悄悄地。

(11)执策:拿着书卷。

(12)旦:早晨,天亮。

(13)狞恶可怖:狰狞凶恶,令人害怕。

(14)恬:心神安适。

(15)异:(意动)

(16)一词多义(之)

①父怒,垯之:他。

②执策应长明灯读之:无实义。

(17)“被”通“披”:穿戴

(18)亦:也

诗人简介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74篇诗文

诗文推荐

名缰相引,别离登州。

远来积石时秋。

司判美任,止是一载因由。

才到瓜期相逼,岂都无、行色忧愁。

叹往复,是八千馀里,毕竟何求。

好学渊明解职,效海蟾纳印,慷慨云游。

相继神翁决裂,物外真修。

保养先天之物,运自然、火锻丹丘。

功行满,驾祥云,趋赴瀛洲。

生身便在乱离间,遇柳寻花作麽看。

老去转谙无是事,本来何处有多般。

长怜蠛蠓能随暖,独笑梧桐不耐寒。

覆载我徒争会得,大鹏飞尚未知宽。

云泉日日长松寺,丝管年年细柳营。

静躁殊途知自识,荣枯一贯亦何争。

道傍病树人从老,溪上新苔我独行。

若见净名居士语,逍遥全不让庄生。

莫言天道终难定,须信人心尽自轻。

宣室三千虽有恨,成周八百岂无情。

柏缘执性长时瘦,梅为多知两番生。

不是不同明主意,懒将唇舌与齐烹。

不论轩冕及渔樵,性与情违渐渐遥。

季子祸从怜富贵,颜生道在乐箪瓢。

清闲自可齐三寿,忿恨还须戒一朝。

好学尧民偎舜日,短裁孤竹理云韶。

春风春雨一何频,望极空江觉损神。

莺有来由重入谷,柳无情绪强依人。

汉庭谒者休言事,鲁国诸生莫问津。

赖是水乡樗栎贱,满炉红焰且相亲。

三十年来要自观,履春冰恐未为难。

自于南国同埋剑,谁向东门便挂冠。

早是人情飞絮薄,可堪时令太行寒。

多惭幸住匡山下,偷得秾岚坐卧看。

畹兰未必因香折,湖象多应为齿焚。

兼济直饶同巨楫,自由何似学孤云。

秋深栎菌樵来得,木末山鼯梦断闻。

闲凭竹轩游子过,替他愁见日西曛。

何事深山啸复歌,短弓长剑不如他。

且图青史垂名稳,从道前贤自滞多。

gt鷃敢辞栖短棘,凤凰犹解怯高罗。

人生若得逢尧舜,便是巢由亦易过。

太玄太易小窗明,古义寻来醉复醒。

西伯纵逢头已白,步兵如在眼应青。

寒猿断后云为槛,宿鸟惊时月满庭。

此景得闲闲去得,人间无事不曾经。

壮气虽同德不同,项王何似王江东。

乡歌寂寂荒丘月,渔艇年年古渡风。

难世斯人犹不达,此时吾道岂能通。

吟君十首山中作,方觉多端总是空。

解后皇华并辔游。

追随世好学风流。

儿童拍手拦街笑,只是酸寒魏梓州。

千炬烛,数声讴。

不知白了几人头。

惺忪两眼看来惯,且得人心乐便休。

贤哉颜子,好学独称。

既竭吾才,欲罢不能。

不贰不迁,庶乎亚圣。

一箪一瓢,不幸短命。

王郎写梅如写神,天机到手惊绝伦。

自言临池得家法,开缣散作江南春。

酒酣豪叫呼霜,宝泓倒饮隃糜薰。

龙跳虎卧意捷出,纵横错漠迷芳尘。

繁花不消千树雪,古苔蚀尽樛枝铁。

缟衣绰约佩珰明,夜夜贞心照寒月。

嗟予落魄西湖澒,梦魂几度入梨云。

东风吹香趁流水,断桥愁送波沄沄。

一杯不到孤山土,忽见王郎已千古。

还君此图歌莫哀,原草青青隔烟雨。

来汝沆,吾语汝。

蓬莱乡,仙者寓,汝行岂为求仙故。

宝陀山,佛者住,汝今岂为礼佛去。

吾闻滃洲好学舍,兵后弦歌尚存鲁。

巨鳌拄牢苍璧岛,长鲸截断红尘路。

黄公高节懔犹在,茹侯英标俨如睹。

芷翁器业国有传,逸少词章家有谱。

扶桑日出长精神,沧溟际天豁襟宇。

潮水生落见乘除,风涛澎湃尝敛阻。

耳目所接皆为学,身心所会当约取。

旦气清明方见性,人生涉历终知趣。

规模要放面前阔,议论要到心平处。

雪霜之际有阳春,波浪之中有砥柱。

畏友当如父师敬,平交当以兄弟处。

我虽自馁耄何及,汝方年壮力须努。

亦欲长教在我傍,深恐独学为汝误。

不然何以资一出,幸犹近只寸半渡。

驾言曰仕实从游,自昔成人出辛苦。

着汝意气勉自强,味载言语谨勿负。

东云在望道路开,西风吹送衣裳舞。

消受宫墙饭几盂,胜举家庭禄三釜。

岁月箭过归有期,却把本色初心娱父母。

天门开,佚荡荡,风烟销尽日月光,负图龙马荣河上。

此时谁不幕弹冠,仗剑宁愁行路难。

吴江桃李迎锦缆,长安杨柳拂银鞍。

君家高门百年旧,近者诗名遍江右。

好学常过司马门,时时酌我洲中酒。

我病吴山岁载徂,何能把盏临前除。

赠君长鞭还四顾,王良伯坰今何如。

六载远相忆,一日似三秋。

别后雪添蓬鬓,着述遣穷愁。

几度欲寻安道,溪上片帆飞去,兴尽复回舟。

明月出东海,隐约见琼楼。

唤龙伯,击鼍鼓,舞阳侯。

何时杯酒,重歌芦叶旧汀洲。

多谢寄来双鲤,白雪阳春数曲,为我和巴讴。

什袭付儿辈,好学制弓裘。

昌谷五月稻,细青满平水。

遥峦相压叠,颓绿愁堕地。

光洁无秋思,凉旷吹浮媚。

竹香满凄寂,粉节涂生翠。

草发垂恨鬓,光露泣幽泪。

层围烂洞曲,芳径老红醉。

攒虫锼古柳,蝉子鸣高邃。

大带委黄葛,紫蒲交狭涘。

石钱差复藉,厚叶皆蟠腻。

汰沙好平白,立马印青字。

晚鳞自遨游,瘦鹄暝单跱.嘹嘹湿蛄声,咽源惊溅起。

纡缓玉真路,神娥蕙花里。

苔絮萦涧砾,山实垂赪紫。

小柏俨重扇,肥松突丹髓。

鸣流走响韵,垄秋拖光穟.莺唱闵女歌,瀑悬楚练帔。

风露满笑眼,骈岩杂舒坠。

乱条迸石岭,细颈喧岛毖。

日脚扫昏翳,新云启华閟.谧谧厌夏光,商风道清气。

高眠服玉容,烧桂祀天几。

雾衣夜披拂,眠坛梦真粹。

待驾栖鸾老,故宫椒壁圮。

鸿珑数铃响,羁臣发凉思。

阴藤束朱键,龙帐著魈魅。

碧锦帖花檉,香衾事残贵。

歌尘蠹木在,舞彩长云似。

珍壤割绣段,里俗祖风义。

邻凶不相杵,疫病无邪祀。

鲐皮识仁惠,丱角知靦耻。

县省司刑官,户乏诟租吏。

竹薮添堕简,石矶引钩饵。

溪湾转水带,芭蕉倾蜀纸。

岑光晃縠襟,孤景拂繁事。

泉尊陶宰酒,月眉谢郎妓。

丁丁幽钟远,矫矫单飞至。

霞巘殷嵯峨,危溜听争次。

淡蛾流平碧,薄月眇阴悴。

凉光入涧岸,廓尽山中意。

渔童下宵网,霜禽竦烟翅。

潭镜滑蛟涎,浮珠噞鱼戏。

风桐瑶匣瑟,萤星锦城使。

柳缀长缥带,篁掉短笛吹。

石根缘绿藓,芦笋抽丹渍。

漂旋弄天影,古桧拏云臂。

愁月薇帐红,罥云香蔓刺。

芒麦平百井,闲乘列千肆。

刺促成纪人,好学鸱夷子。

买田且乞墨竹次其韵酒中真复有何好,孟生虽贤未闻道。

醉时万虑一扫空,醒后纷纷如宿草。

十年揩洗见真妄,石女无儿焦谷槁。

此身何异贮酒瓶,满辄予人空自倒。

武昌痛饮岂吾意,性不违人遭客恼。

君家长松十亩阴,借我一庵聊洗心。

我田方寸耕不尽,何用百顷糜千金。

枕书熟睡呼不起,好学怜君工杂拟。

且将墨竹换新诗,润色何须待东里。

舟行道里日夜殊,佳士恨不久与俱。

峡山行尽见平楚,舍舡登岸身无虞。

念君治所自有处,不复放纵如吾徒。

忆昨相见巴子国,谒我江上颜何娱。

求文得卷读不已,有似骏马行且且。

自言好学老未厌,方册几许鲁作鱼。

古书今文遍天下,架上未有耿不愉。

示我近所集,漫如游通衢。

通衢众所入,癃残诡怪杂沓不辩可叹吁。

文人大约可数者,不过皆在众所誉。

此外何足爱,刓破无四隅。

况予固鲁钝,老苍处群雏。

入赵抱五弦,客齐不吹竽。

山林自窜久不出,回视众俊惊锟鋙。

岂意误见取,骐骥参羸驽。

将观驰骋斗雄健,无乃独不堪长途。

凄风腊月客荆楚,千里适魏劳奔趋。

将行纷乱若无思,强说鄙意惭区区。

冷淡家风,清闲门户,有谁着意搜求。

元初灵识,刚被火宅囚。

贪恋时间恩爱,终不道、前有程头。

常省悟,好学我辈,一割万缘休。

优游。

何可似,鹰离笼罩,鱼脱纶竿,信飘飘,浑如解缆孤舟。

随分饥餐渴饮,饱来后、鼓腹歌讴。

无萦绊,功成归去,高步访瀛洲。

解后皇华并辔游。

追随世好学风流。

儿童拍手拦街笑,只是酸寒魏梓州。

千炬烛,数声讴。

不知白了几人头。

惺忪两眼看来惯,且得人心乐便休。

人生八十,自儿时祝愿,这般年数。

滴露研朱轻点笔,个个眉心丹字。

萱草丛边,梅花香里,真有人如此。

红颜青鬓,儿时依旧相似。

堪笑生子愚痴,投身枳棘,欲了官中事。

万叠关山遥望眼,遐瞬白云飞处。

膝下称觞,门前问寝,幸有嵩谟子。

更望此去,十分好学彭祖。

尝为刑司经历官,好学不倦。

与人交有终始回首竹林游,山阴陈迹。

洒落襟期记畴昔。

论文把酒,醉尽清泉白石。

几年江海上、空相忆。

邂逅淇南,羁愁都释。

两鬓怜君更如漆。

幽怀重叙,不待小*红滴。

新诗随*唾、骊珠湿。

紫阳佳山水,帝室雄垣藩。

桑枯若云屯,梨枣如星环。

迩来十载,有失汉诏宽。

坐令陇亩上,面作百摺酸。

侯来自江西,与物破险囏。

处处春风村,家家秋月湾。

矧侯老儒术,渊源起波澜。

文盟后韩孟,诗社前张樊。

贱子昔好学,何理不仰鑽。

风雷绕肠胃,日月悬肺肝。

宇宙在掌握,鬼神露毫端。

身由疾恶病,家以论事殚。

天门守九虎,归卧牛衣间。

誓欲灭此贼,使天回正观。

豫子欲趋赵,聂生方入韩。

匕首忽电掣,铁椎已雷鑽。

世无伯牙手,锺子每长叹。

世无子期耳,伯牙泪空弹。

人生乐相知,相知良亦难。

不知起胡越,相知风岁寒。

自侯之来矣,顾言识孔鸾。

秋风动心气,朔云资虐奸。

及此春日舒,扶病犹蹒跚。

怪仆来胡迟,为仆留城关。

见侯亦胡为,明珠倾月团。

见仆亦何为,伸此蛟龙蟠。

龟老壳愈坚,鹤老顶益丹。

自恨身已老,徒重钝与顽。

终忆玉川子,干谒非所安。

山不养伯龄,伯龄不厌山。

君昔少年日,起家官帝城。

诸公盛称许,往往动得名。

夷途一步趋,可到公与卿。

永怀松柏坚,高谢桃李荣。

谥斋乃曰渐,毫发无妄行。

惟时尹夫子,犹躬南山耕。

是公妙言语,一字与不轻。

铭能为君述,君志益以明。

蹉跎才几何,白发殆数茎。

低回尚前衔,牢落方南征。

潇湘清绝地,屈贾放逐情。

感今重恻古,慨叹识此生。

究竟渐之义,顾未忘蘖萌。

彼哉少年事,老矣夫何营。

彻之易以寓,俯梦仰辄惊。

何止宦为客,身悟浮云更。

南轩子张子,好学如玄成。

奋然吐长句,真觉万户轻。

尹张志则异,与君尽同盟。

见君极空洞,不比小器盈。

嗣宗绝臧否,白眼常若瞠。

司马万事好,是中差自宏。

看君接物际,二士盖熟评。

君今家山居,扁榜犹在桁。

傍陈漆园书,立参舆倚衡。

因兹大有得,居穷亦如亨,嗟我道学晚,颇困尘网缨。

性又多忤物,举足逢沟阬。

誓将过君斋,指南问初程。

但恐持寸莛,莫致洪钟鸣。

功名利达,任纷纷奔竞。

纵使得来也侥幸。

老眼看多时,钟鼎山林,须信道、造物安排有命。

人生行乐耳,对月临风,一咏一觞且乘兴。

五十五年春,南北东西,自笑萍踪久无定。

好学取、渊明赋归来,但种柳栽花,便成三径。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

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

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客难东方朔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

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

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

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

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

意者尚有遗行邪?

同胞之徒,无所容居,其故何也?

”东方先生喟然长息,仰而应之曰:“是故非子之所能备。

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

夫苏秦、张仪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擒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故说得行焉。

身处尊位,珍宝充内,外有仓麋,泽及后世,子孙长享。

今则不然:圣帝德流,天下震慑,诸侯宾服,连四海之外以为带,安于覆盂;

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运之掌,贤与不肖何以异哉?

遵天之道,顺地之理,物无不得其所;

故绥之则安,动之则苦;

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

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渊之下;

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

虽欲尽节效情,安知前后?

夫天地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

悉力慕之,困于衣食,或失门户。

使苏秦、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

传曰:‘天下无害,虽有圣人,无所施才;

上下和同,虽有贤者,无所立功。

’故曰:时异事异。

“虽然,安可以不务修身乎哉!

《诗》曰:‘鼓钟于宫,声闻于外。

’‘鹤鸣九皋,声闻于天’。

苟能修身,何患不荣!

太公体行仁义,七十有二,乃设用于文武,得信厥说。

封于齐,七百岁而不绝。

此士所以日夜孳孳,修学敏行,而不敢怠也。

譬若鹡鸰,飞且鸣矣。

传曰:‘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

君子道其常,小人计其功。

”诗云:‘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冕而前旒,所以蔽明;

黈纩充耳,所以塞聪。

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

枉而直之,使自得之;

优而柔之,使自求之;

揆而度之,使自索之。

盖圣人之教化如此,欲其自得之;

自得之,则敏且广矣。

“今世之处士,时虽不用,块然无徒,廓然独居;

上观许山,下察接舆;

计同范蠡,忠合子胥;

天下和平,与义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宜也。

子何疑于予哉?

若大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郦食其之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

所欲必得,功若丘山;

海内定,国家安;

是遇其时者也,子又何怪之邪?

语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筵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犹是观之,譬由鼱鼩之袭狗,孤豚之咋虎,至则靡耳,何功之有?

今以下愚而非处士,虽欲勿困,固不得已,此适足以明其不知权变,而终惑于大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