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与友人书(节选)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

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

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译文

  人做学问,如果不是天天进步,那就是在天天退步。如果没有学伴,见解就会片面浅显,难以学成。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会染上某些习气而自己没有察觉。如果不幸处于穷乡僻壤,没有坐马车的盘缠,也仍要广泛的猎取学问并详细考究。要(将自己的思想)与古人的思想相合,以便知道学问的正确与否,这样一来,(才)差不多能掌握学问的十分之五六。如果又不岀门去,又不去读书,则是如面壁(不问世事)一般,对学问一无所知,即使是有子羔、原宪那样的贤能,对国家还是没有用处的。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连孔子这样的圣人,也仍须努力地学习,现在的人难道不该以此勉励自己吗?

注释

(1)孤陋:片面、浅陋。

(2)觉:自觉。
(3)域:地方。
(4)资:盘缠。

(5)审:详细。审问:详细考究。

(6)稽:探究,考察。

(7)庶几:差不多。

(8)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

(9)邑:地方,

(10)丘:孔丘,即孔子。

(11)以:动词,和“如”“若”相同。

(12)勉:勤勉,努力。

(13)为学;做学问

(14 )方:地方

(15)穷僻之域:贫困偏僻的地方

(16)犹当:还应当

(17)济:有利
(18)丘:孔子。

赏析

顾炎武是我国十七世纪的一位杰出的爱国活动家和具有进步思想的启蒙学者,博学强记,耿介绝俗,以著作《日知录》驰名于世。

  抗清失败后,顾炎武奔走南北,眼界大开,对人生的认识也更加殷实、深刻了。针对当时知识分子崇尚“游谈无根”的理学情况,《与友人书》以“为学”为话题,发抒了独具个性的治学观。

  文章的结构呈放射状。作者从为学者与自我、现实的学友、书本(实际上仍是人——古代作者或书中古人)、历史的“学友”(文中提到了孔子,实际上是指对提升学者的学养有帮助的一切古人)的关系切入,精到地阐述了这四组关系中的心灵互动的重要性。他要求为学者做到博学审问(广泛涉猎,详细考究)、稽(与别人心灵契合)、求其是非之所在(实际上指学会辨析,学会批判),使别人的东西化为自己的东西,从而拓展自己的知识疆域。作者强调为学不是始于学习,终于学习,而应该联系实际,学有所用,即“有济于天下”。为学应该贯穿人生的始终,不进则退。这是为学者必须谨记的一条法则,圣人也不例外。

  文中提倡的是一种注重“广博、渊深、实用”三位一体的治学观,辨证而深刻,实在而灵活。这不仅对当时的学人具有警策的作用,对现代的人们如何打造书香人生,创建学习型社会,也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的。

诗人简介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顾炎武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 17篇诗文

诗文推荐

寿觞庭户,正柳明桃炫。

拟斫江鱼鲙银线。

被春风吹入,花锦城中,惟有梦,时到轻轩翠_。

归来春已过,桃柳成阴,但喜庭闱镇强健。

更得故人书,遗我瑰词,应重记、去年相见。

望白鹤朱霞杳难攀,谩芳草如烟,青青河畔。

旧恨新愁无际。

近水远山都是。

西北有高楼,正为行藏独倚。

留滞。

留滞。

家在吴头楚尾。

画饼充餐必也虚。

刻舟求剑决然无。

痴心密数人遗契,妄念重寻兔守株。

先圣迹,古人书。

*糠难作夜光珠。

万缘拂尽方知道,妙处那能说与

久不上春台。

直待将身跨九垓。

懒向人间深有谓,氛埃。

难趁邪风伤圣胎。

水槛映山斋。

赏遍从容首自回。

长谢故人书曲意,徽哉。

赢得腰琴拂袂来。

要知西掖承平事,记取刘郎种竹初。

旧德终呼名字外,后生谁续笑谈余。

(昔李公择种竹馆中,戏语同舍,后人指此竹,必云李文正手植。

贡父笑曰:文正不独系笔,亦知种竹耶?

时有笔工李文正。

)成阴障日行当见,取笋供庖计已疏。

白首林间望天上,平安时报故人书。

(李卫公北都童子寺竹,寺僧日报平安。

愁云暖日愁无边,荔枝园下客舣船。

呜呼宴安毒於鸩,燎原戒之爝火燃。

杨家妖女去复入,开元治乱翻覆间。

绿云一楼天上去,食自不旨寝不安。

长生昵语月皎皎,沉香醉梦春酣酣。

羯鼓数垢花破萼,霓裳一曲天开颜。

薰风殿开苦嫌执,骊山聊辔来游盘。

汗绡红透心渴烦,荔枝不来惨不欢。

飞尘一骑关山晓,奔腾那知血溅道。

一朝羽檄渔阳来,决策西狩殊匆草。

百年宗社弃若遗,何计奈渠春风貌。

雨铎琅珰惊昨梦,云栈崎岖回马首。

凄凉故驿疾扬鞭,岁月转眼弩落弦。

张后李父自一时,西内荒阶满苔钱。

金鉴难忘曲江相,浯颂长怜聱叟元。

涪陵荔枝不须辨故物,紫金鲈骨何幸还陵园。

冰壶冷浸玉芙蕖,三伏炎蒸一点无。

净洗砚池瀦墨渖。

乘凉要答故人书。

寿觞庭户,正柳明桃炫。

拟斫江鱼脍银线。

被春风吹入,花锦城中、惟有梦,时到轻轩翠幰。

归来春已过,桃柳成阴,但喜庭闱镇强健。

更得故人书,遗我瑰词,应重记、去年相见。

望白鹤朱霞杳难攀,谩芳草如烟,青青河畔。

雷萌山中草。

云煦江上花。

流烟漾璇景。

轻风泛凌霞。

我有幽兰念。

衔意瞩里斜。

友人殊未还。

独慰檐前华。

我虽券内士,常思方外游。

未见夫铁脚,况逢钁头。

癯然只树老,隐此阴崖幽。

修竹不知夏,青松不知秋。

甚欲效柳子,冉溪买西丘。

又欲追白傅,香山寻石楼。

忽开化人书,书中有鸣球。

其鸣疑飞泉,清绝或可侔。

乃是寄我诗,恨我昔莫留。

观者勿疵瑕,谓以声音求。

句法传丛林,五言如汤休。

予读古人书,遂识古人面。

不是识古人,邪正心自见。

贵义轻财求俗誉,一钱与人便骄倨。

昨朝为火今为冰,此道非君独抚膺。

领得乌纱帽,全胜白接z5.山人不照镜,稚子道相宜。

拂剑整装,光射紫霄,斗牛色寒。

大丈夫不作,儿曹离别,何须更唱,三叠阳关锦还乡,油幢佐幕,谁道青天行路难。

从今去,听声名焰焰,飞动岷山。

征途少饮加餐。

要做取功名久远看。

卷长风吹醒,剑关云气,更须砥柱,三峡惊湍。

闻道槐庭,已登安石,此去须弹贡禹冠。

明年里,踏梅花有分,相见长安。

空山冥冥云雾窗,春风好梦攲残缸。

朝来果得故人书,微凸而么犀锷双。

贵人争买百璎珞,此心儿女久已降。

坐观市井起攘袂,念之使我心纷庞。

领君此意九鼎重,我呻吟有力安能扛。

何时来施三昧手,慰我渴梦思长江。

山留盘瓠迹,洞有秦人书。

一部周官,学间渊源,山齐得来。

最雄姿直气,不涂脂粉,仙风道骨,不涴尘埃。

万里青云,相期阔步,底事向天门折翼回。

君知否,这白衣御史,卿相胚胎。

时人休用惊猜。

机会到功名节节催。

看蒲质易凋,何如松茂,菊花已老,须是梅开。

万事何难,时来得做,且信天工次第排。

从今去,愿径游璧水,直上兰台。

绣罗裙上双鸳带。

年年长系春心在。

梅子别时青。

如今浑已成。

美人书幅幅。

中有连环玉。

不是只催归。

要情无断时。

灯花太喜酒樽空,客路真成印雪鸿。

出寒曲中迷灞滻,筹边图裹认维松,汗鞮虱胄心犹壮,篷矢桑弧鬓已翁。

东望只知归计是,轻舠苕霅采夫容。

试数阶蓂有几,昨朝看到今朝。

南薰早动舜琴谣。

端为熊_梦兆。

学粹昔人经制,文高古乐箫韶。

天风从此上扶摇。

回首不劳耕钓。

董节妇,姓袁氏,江西吉安之永丰人也。

年二十而夫死,以姑在,不从死,许身以节,事其姑良孝。

正德中,闽寇寇永丰,妇及姑被执,妇固万死不可辱矣,又持其姑哀泣请死,求贼生之。

会夫之兄董凤求贼生其母,亦哀泣请死。

贼义之,皆得生去。

同执者金生亲见之云。

余友人胡涍为县永丰,胡则胡节妇子也。

故诵节妇事甚详。

节妇有遗腹子,已殇。

殇子名行仁,节妇孙矣。

妇今年八十有六,行仁走千里来吴会,乞赠言为大母寿。

吾知寿非大母心也,赋《董节妇》。

然胡永丰又曰:“有刘某妻罗氏者,骂贼投井而死。

”盖同时矣。

闽酋昔寇永丰县,董家袁妇遭兵乱。

不惟全节全其姑,万刃交前颜不变。

夫之母,宁独死。

夫之兄,又请死。

岂曰妇人惭,孝子悲,辞鬼神,慑烈气,金石开。

妇求生姑子生母,一时争死天所哀。

至情感贼贼敛手,谁其见之金秀才。

董节妇,节孝两难及。

二十守寡逾八十,寒江冻雪孤筠立。

有孙千里来乞文,告余往事青袍湿。

骂贼投井死亦奇,当时更有刘家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