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酷相思·月挂霜林寒欲坠

月挂霜林寒欲坠。yuè guà shuāng lín hán yù zhuì。

正门外、催人起。zhèng mén wài、cuī rén qĭ。

奈离别、如今真个是。nài lí bié、rú jīn zhēn gè shì。

欲住也、留无计。yù zhù yĕ、liú wú jì。

欲去也、来无计。yù qù yĕ、lái wú jì。

马上离魂衣上泪。mă shàng lí hún yī shàng lèi。

各自个、供憔悴。gè zì gè、gòng qiáo cuì。

问江路梅花开也未。wèn jiāng lù méi huā kāi yĕ wèi。

春到也、须频寄。chūn dào yĕ、xū pín jì。

人到也、须频寄。rén dào yĕ、xū pín jì。

译文

①奈:奈何。

注释

①奈:奈何。

赏析

这首词,是程垓词的代表作之一。在宋金元词苑中,该词牌仅此一篇,程垓的词虽传诵正文,又曾选入《花草粹编》,但因其是一种“僻调”,形式奥妙,写作难度大,不易效仿,所以后人继承这种词风的很少。

  上片写离情之苦,侧重抒写离别时欲留不得、欲去不舍的矛盾痛苦的心情。起调“月挂霜林寒欲坠”,是这首词仅有的一句景语,创造了一种将明未明、寒气袭人的环境气氛。这本来应是梦乡甜蜜的时刻。可是,这里却正是门外催人启程的时候。“奈离别如今真个是”乃“奈如今真个是离别”的倒装语,意思是对这种即将离别的现实真是无可奈何。这种倒装,既符合词律的要求,又显得新颖脱俗,突出强调了对离别的无可奈何。这种无何奈何、无计可施的心情,通过下边两句更得以深刻表现:“欲住也、留无计;欲去也、来无计”两句感情炽热,缠绵悱恻,均直笔抒写,略无掩饰。想不去却找不到留下来的借口;还未去先想着重来,又想不出重来的办法。铁定地要分别了,又很难再见,当此时怎不黯然神伤,两句写尽天下离人情怀。

  下片写别后相思之深。这层感情,词人用“离魂”、“憔悴”作过一般表达之后,接着用折梅频寄加以深化。“问江路”三句,化用南朝民歌“折梅寄江北”和陆凯寄范晔“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诗意,而表情达意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是歇拍二句,以“春到”、“人到”复沓盘桓,又叠用“须频寄”,超神入化,写尽双方感情之深,两地相思之苦。

  这首词中,写景色的语言不多,较多地叙述离别的感情,语言朴实,不事夸张,却能于娓娓叙述之中,表达出缠绵悱恻的感情,自具一种感人的力量。这样的艺术效果,与词人所使用的词调的特殊形式、特殊笔法密切相关。其一,此词上下片同格,在总体上形成一种回环复沓的格调;上片的结拍与下片的歇拍皆用叠韵,且句法结构相同,于是在上下片中又各自形成了回环复沓的格调。这样,回环之中有回环,复沓之中又复沓,反复歌咏,自有一种回环往复音韵天成的韵致。其二,词中多逗。全词十句六逗,而且全是三字逗,音节短促,极造成哽哽咽咽如泣如诉的情调。其三,词中还多用“也”字以舒缓语气。全词十句之中,有五句用语气词“也”,再配上多逗的特点,从而形成曼声低语长吁短叹的语气。词中的虚字向称难用,既不可不用,又不可多用,同一首词中,虚字用至二、三处,已是不好,故为词家所忌。而这首词中,仅“也”字就多达五处,其他如“正”、“奈”、“个”等,也属词中虚字,但读起来却并不觉其多,反觉姿态生动,抑郁婉转,韵圆气足。其关键在于,凡虚处皆有感情实之,故虚中有实,不觉其虚。凡此种种形式,皆是由“酷相思”这种特定内容所决定的,内容和形式在程垓的这首词中做到了相当完美的统一。所以全词句句本色,而其感情力量却不是专事矫柔造作者所能望其项背的。

诗人简介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293篇诗文

诗文推荐

一窍虚通,八面玲珑。

无象无私春入律,不留不碍月行空。

清净宝目功德臂,遍身何似通身是。

现前手眼显全机,大用纵横何讳忌。

深秋云物冷,经雨斗添寒。

尽日缘情坐,霜叶易燋右乾。

春入江梅破晚寒。

冻枝惊鹊语声乾。

离愁满抱人谁问,病耳初闻心也宽。

风细细,露珊珊。

可堪驿使道漫漫。

斜梢待得人来後,簪向乌云仔细看。

粤以今日,劝相干郊。

乃作此诗,以懋尔劳。

臞然如竹。

自是天仙福。

小小画堂锦样,听人唱、鹤飞曲。

橙橘黄又绿。

蟹到新篘熟。

便做月三十斛,饮不尽、菊潭菊。

尘洒衣裾客路长。

霜林已晚,秋蕊犹香。

别离触处是悲凉。

梦里青楼,不忍思量。

天宇沈沈落日黄。

云遮望眼,山割愁肠。

满怀珠玉泪浪浪。

欲倩西风,吹到兰房。

稠塘旧是花千树。

曾泛入、溪深误。

前度刘郎重唤渡。

漫山寂寂,年时花下,往往无寻处。

一年一度相思苦。

恨不抛人过江去。

及至来时春未暮。

兔葵燕麦,冷风斜雨,长恨稠塘路。

耿耿秋情欲动,早喷入霜桥笛孔。

快倚西风作三弄。

短狐悲,瘦猿愁,啼破冢。

碧落银盘冻,照不了,秦关楚陇。

无数蛰吟古砖缝。

料今宵,靠屏风,无好梦。

一阵清霜,千峰寒色,里许是谁看转侧。

家风克绍绍非功,抚背忽惊儿脱白。

林麓幽幽气象闲,三年肄留萃衣冠。

自从引翼无求地。

朝止阊阖宫。

暮蔂清都阙。

腾盖隐奔星。

低銮避行月。

九疑纷相从。

虹旌乍升没。

青鸟去复还。

高唐云不歇。

若华有余照。

淹留且晞发。

默有心传,休将相观。

烟巢鹤梦,月窟蟾寒。

静里万缘藏鼻孔,笑中百事见眉端。

而今须发点半白,向道丛林历百难。

寒中舞,拾得笑,丰干一曲无羌调。

啰啰哩,哩哩啰,近日秋林落叶多。

扉映琉璃,窗摇云母,水堂新甃云湾。

际天波面,玉镜宝奁宽。

栏外青山几垒,瑶烟敛、影落千鬟。

寒汀晚,芦花飞雪,风定白鸥闲。

尘寰。

何处有,方壶圆峤,弱水波翻。

问何如藜杖,此地跻攀。

种竹今逾万个,风枝静、日报平安。

他年事,苍云屯处,千亩看栖鸾。

亡牛刃游,罔象珠得。

沙漠漠而鸥寒,天苍苍而雁没。

缺月挂檐牙。

年年四月初八日,水沉汤浴黄金佛。

今年大阬当此时,真珠水洗白玉儿。

吾家英杰相间起,胄出关西老夫颞。

公家宣和中大夫,大江之西推名儒。

六十年来谁继渠,愿儿长成读祖书,再起门户光乡闾。

水天云黑白,霜野树青红。

右远浦归帆。

江横秋烟白,日落寒沙浅。

鸿雁万里来,翩翩下平远。

欲堕更低飞,斜行两三转。

五更里,朦胧定。

心养浩月一轮镜。

照破贪嗔病。

这回须要鬼神惊。

只要真清为真静。

功满朝上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