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满江红(和王昭仪韵)

天上人家,醉王母、蟠桃春色。tiān shàng rén jiā,zuì wáng mŭ、pán táo chūn sè。

被午夜、漏声催箭,晓光侵阙。bèi wŭ yè、lòu shēng cuī jiàn,xiăo guāng qīn què。

花覆千官鸾阁外,香浮九鼎龙楼侧。huā fù qiān guān luán gé wài,xiāng fú jiŭ dĭng lóng lóu cè。

恨黑风、吹雨湿霓裳,歌声歇。hèn hēi fēng、chuī yŭ shī ní [shang,cháng],gē shēng xiē。

人去后,书应绝。rén qù hòu,shū yīng jué。

肠断处,心难说。cháng duàn chù,xīn nán shuō。

更那堪杜宇,满山啼血。gèng nà kān dù yŭ,măn shān tí xuè。

事去空流东汴水,愁来不见西湖月。shì qù kōng liú dōng biàn shuĭ,chóu lái bù jiàn xī hú yuè。

有谁知、海上泣婵娟,菱花缺。yŏu shuí zhī、hăi shàng qì chán juān,líng huā quē。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王昭仪即王清惠,在南宋末入宫为昭仪。她才华过人,和汪元量惺惺相惜,关系甚密。汪元量以琴侍于宫廷,曾“为太室、王昭仪鼓琴奉后酒”。1276 年,二人同随三宫被俘至元大都 。主在途中曾作《 满江红》,传诵一时。汪元量在抵燕之后 ,也作了这首和词。上片主要以追述昔日宫中的繁华生活为主,和王词原作相同。二人身份不同,回忆内容不一。王词中回忆得宠之经历,而汪词中多回忆宴会 。“天上”三句,借西王母瑶池蟠桃大会的盛况,比喻谢后欢宴的逸乐。天上人家,喻指皇宫 。“被午夜”两句,宴会气氛热烈,通宵达旦,一夜在不知不觉中逝去 。“花覆”二句看出场面的豪华。鸾阁外,龙楼房,花围锦簇,香烟缭绕。帝王将相,气派十足 。“恨黑风”两句,战争的血雨腥风急骤降临,豪华顿失。汪词取意于白居易《长恨歌》“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赏羽衣曲”;汪词改用“黑风吹雨”的意象,表达十分含蓄。“人去后”四个三字句,节奏急促,如音节中的快拍,刻画出王清惠北上后的心境:家书断绝,肝肠寸断,谁能与诉。这主要写乡愁 。“心难说”是翻录王词原作“无限事”凭谁说 ”“更那堪”两句,讲家愁国恨。时值苍生涂炭,江山疮痍,形势危艰,令人柔肠寸断,加深了“难说”的深度。杜宇,古代蜀国望帝的姓名 ,相传他死后灵魂化作杜鹃鸟 ,鸣声凄厉。啼声不断,至血出乃止 。“杜鹃啼血”常作为国亡家破痛烈心情的象征。“事去”一联 ,不仅对偶精工,而且内容深广:“东汴水”句指金灭北宋,“西湖月”句指元灭南宋,十四个字将南北宋亡国历史概括无遗。“西湖月”对应“人去后”其中蕴藏浓浓乡愁。汪元量在北地曾有《 幽州月夜酒边赋西湖月》长诗:“月亦伤心不肯明,人亦吞声泪如雨 。”词结尾“有谁知”三句,“有谁知”意为此词无他人知 ,只有己知 。“泣”字和王清惠原词中的“泪沾襟血”遥遥相对 。海上 ,这里指北方边鄙之处 ,不指大海。《汉书·苏武传》说匈奴“ 徙武北海上无人处 ”。北海,今贝加尔湖,匈奴居住最北部。汪元量和王清惠不仅被俘至大都,远达上都 ,乃至居延(在今甘肃)、天山(今祁连山)等极荒僻之地 。 元量《居延》诗有云:“忆昔苏子卿,持节入异域 ”。“海上”喻指苏武当日所处之地。南归后诗《答林石田见访有诗相劳》做“海上人归一寸丹”。婵娟,喻指王清惠。菱花缺,菱花形的铜镜一破为二,原指陈后主之妹乐昌公主与其夫徐德言在乱时破镜重圆的故事 ,汪词引用此典,以镜破喻亲人离散,兼喻国家山河破碎。汪元量这首和词挥洒自如,用语贴切,和王清惠原作相比,意思相近而不雷同,押其韵而不拘常,丝毫不见丝毫的窘迫和束缚 。词中既有对王词的唱和,又倾诉出知己之情 ,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在词中。

诗人简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535篇诗文

诗文推荐

锦帐如云处。

高不知重数。

夜深银烛泪成行,算都把、心期付。

莫待燕飞泥污。

问花花诉。

不知花定有情无,似却怕、新词妒。

新笋成行嫩菊生,故人为作小轩名。

十年敢旌麾意,两部空遗鼓吹声。

世事如尘纷过眼,风光和酒最关情。

曲肱不作南柯梦,槐影阴阴枕簟清。

幼则随群,长而异众,一心法?行持。

书符咒水,治病救灾危。

建德和偷不显,厌华丽、粝食粗衣。

亲曾遇,重阳师父,传授入希夷。

自知功行满,速来访我,径就归期。

便怡然拂袖,应限宜时。

此者彭城了了,马风风、当赋新词。

长生得,携云仙去,跨鹤赴瑶池。

朝止阊阖宫。

暮蔂清都阙。

腾盖隐奔星。

低銮避行月。

九疑纷相从。

虹旌乍升没。

青鸟去复还。

高唐云不歇。

若华有余照。

淹留且晞发。

郁烈香浮雨,团栾绿荫波,近堤千叶乱,知有画船过。

春来久无雨,都作艳阳天。

天公素念民事,其忍秽良田。

鞭起九渊浓睡,散作两间膏泽,生意发天然。

听得老农语,大有是今年。

玉堂深,金阙近,乱云烟。

乾坤放眼无际,何物不鲜妍。

休把圣功收敛,要使人心满慰,万事此为先。

我老归农好,宜买潞河船。

清旦发玄洲。

是暮宿丹丘。

昆山西北映。

流泉东南流。

霓裳拂流电。

云车委轻霰。

峥嵘上不覩。

寥廓下无见。

殷荐乘春,太坛临曙。

八簋盈和,六瑚登御。

嘉稷匪歆,德馨斯饫。

祝嘏无易,灵心有豫。

道閟鹤关,运缠鸠里。

门集大命,俾歆嘉祀。

礼亚六瑚,诚殚二簋。

有诚颙若,神斯戾止。

宛洛佳遨游。

春色满皇州。

结轸青郊路。

回瞰苍江流。

日华川上动。

风光草际浮。

桃李成蹊径。

桑榆荫道周。

东都已俶载。

言归望绿畴。

藓护苔封白玉柯,沍蓦地转阳和。

任枯半树韵尤古,才放一花春已多。

神倩满庭明月写,香随隔水晚风过。

古今真爱梅人少,原祀诗家始祖何。

雪里芳丛,岭头还报东君信。

寿阳妆靓。

姑射冰肌莹。

曲岸横斜,清浅波相应。

风不定。

暗香疏影。

占断花中韵。

波际插翠筠,离离似清籞.游鳞到溪口,入此无逃所。

斜临杨柳津,静下鸬鹚侣。

编此欲何之,终焉富春渚。

鹅湖山下长亭路,明月临关。

明月临关。

几阵西风落叶干。

新词谁解裁冰雪,笔墨生寒。

笔墨生寒。

曾说离愁千万般。

维君兮桂舟,酌余酒兮揽君留。

君何为兮此野,菊菲菲兮蜨下。

韡韡兮煌煌,烂金敷兮袭余堂。

茱萸兮芙蓉,众芳越兮乱五风。

饥咀兮灵芝,君歌乐兮余和之。

日下兮野阴,澹忘归兮中林。

橘栋兮梅宇,纷琼茅兮被南荣。

白羽兮黑翮,邀仙人兮语此文。

余高驰兮世之外,君猋举兮先余至。

襟带兮东方旦,争门兮汶之阳。

大野兮始波,翔鶬鹳兮嘷鴐鹅。

群宿兮迷址,旅食兮殚穗。

霜肃肃兮叶方下,君欲济兮淹回。

水信道兮躞蹀,冠如箕兮带长铗。

里千室兮士一喙,余不善兮纷余谇。

世谓折扬好兮,余白雪而莫知弃。

火布而以为垢兮,胡不浣炎而振之。

彼镆邪而能言兮,工谓余以不祥。

聊逍遥而挫鋭兮,蒙黯黮而益光。

华灯的白乐明金碧。

玳筵剧饮杯余湿。

珠翠隔房栊。

微闻笑语通。

蓬瀛知已近。

青鸟仍传信。

应为整云鬟。

教侬倒玉山。

太华莲峰降岳灵,两川棠树接郊坰.政同兄弟人人乐,曲奏埙篪处处听。

杨叶百穿荣会府,芝泥五色耀天庭。

各抛笔砚夸旄钺,莫遣文星让将星。

非德不尊,非道不明。

爰取斯义,以句吾亭。

亭在山巅,气象巍然。

山从何来,蜿蜿蜒蜒。

我坐亭上,极目一望。

群峰毕朝,尊无与搞。

我抚亭下,万状难写。

一一分明,入我盏斝。

有时携筇,偕二三朋。

莫知我心,独抚孤松。

二妙诗情仆命骚,驱万象入甄陶。

三休亭上频回首,八节滩中稳着篙。

巢幕只应怜乳燕,戴山谁复笑灵鳌。

也知廊庙须公等,宁羡华堂数仞高。

富贵须论命有无,谋身只是半行书,饥肠不羡千钟粟,广厦何如一亩居。

世路茫茫终偃蹇,生涯处处是赢馀。

萧条此道谁为助,掩卷时过长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