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táng shàng móu chén zūn zŭ,biān tóu jiāng shì gān gē。

天时地利与人和。tiān shí dì lì yŭ rén hé。

燕可伐欤曰可。yàn kĕ fá yú yuē kĕ。

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jīn rì lóu tái dĭng nài,míng nián dài lì shān hé。

大家齐唱大风歌。dà jiā qí chàng dà fēng gē。

不日四方来贺。bù rì sì fāng lái hè。

译文

尊俎:酒器,代指宴席。刘向《新序》说:“夫不出于尊俎之间,而知千里之外,其晏子之谓也。”

燕可伐欤曰可:《孟子·公孙丑下》沈同以其私问:“燕可伐欤?”孟子曰:“可。”“燕”借指会心。

楼台:指相府。

鼎鼐:炊器;古时把宰相治国比作鼎鼐调味,古以之代相位。

大风歌:汉高祖扫平四海,统一天下之后,以家乡少年一百二十人伴倡,齐声高唱大风歌。

注释

尊俎:酒器,代指宴席。刘向《新序》说:“夫不出于尊俎之间,而知千里之外,其晏子之谓也。”

燕可伐欤曰可:《孟子·公孙丑下》沈同以其私问:“燕可伐欤?”孟子曰:“可。”“燕”借指会心。

楼台:指相府。

鼎鼐:炊器;古时把宰相治国比作鼎鼐调味,古以之代相位。

大风歌:汉高祖扫平四海,统一天下之后,以家乡少年一百二十人伴倡,齐声高唱大风歌。

赏析

上半阕写有利于北伐的大好形势,说堂上有善谋的贤臣,边疆有能战的将士,天时、地利与人和都对南宋王朝有利,因而伐金是切实可行的。对自己力量的自豪和肯定,是向当地朝野普遍存在的自卑、畏敌情绪的挑战。进入下半阕,由全国形势说到韩侂胄本人:先写今日治国,次写明年胜利。句中那胜利在握的豪情和壮志,不要说在当时存在巨大的鼓舞力量,即使现在去读,也给人增添信心和勇气。

  刘过词学辛弃疾。黄说刘过:“多壮语,盖学稼轩也。”(《花庵词选》),以此篇而论,在艺术上就有以下两点颇有辛词精神:第一、大量使用前人成句和典故,增强了词篇的表现力。比如,此词上片“天时地利与人和”化用《孟子·公孙丑下》:“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因而该句在说明天时、地利、人和都有利的同时,还有着强调人和的作用,这样,一方面使得它与前两句联系起来,另一方面也符合向韩侂胄祝寿的主题。其次,“‘燕可伐欤?’曰:‘可’”用《孟子·公孙丑下》:“沈同以其私问曰:‘燕可伐欤?’孟子曰:‘可。’”由于用了“圣人”之言,并把侂胄伐金和历史上的伐燕联系起来,既使语气铿锵有力,又巧妙地完成了向下片的过渡。下片中的“带砺山河”用《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中“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厉,通砺,磨刀石),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原典的意思是:即使黄河变得像带子那么窄了,泰山变得像磨刀石那么小了(意思永远不可能),诸侯的封国也将安然无恙,勋臣之富贵将永远传给子孙后代。使用这个典故,把韩侂胄暗中比作汉高祖的开国重臣,预祝他明年建立不世之功,却不露阿谀之态,深得寿词之三昧。“大家齐唱《大风歌》”用《史记·高祖本纪》:“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市,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饮。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刘过的“大家齐唱《大风歌》”,容易想起“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歌词,而这类歌词,对于山河破碎的国家,对于大批背井离乡的人民,对于求功心切的韩侂胄,无疑都是一种鼓舞。第二、语言流利、洒脱,具有辛词酣畅淋漓的情味。

  这种风格的形成,是和以下几种语言材料的使用分不开的:一、口语和熟语,如“大家齐唱”、“四方来贺”、“谋臣尊俎”、“将士干戈”;二、散文成句,如“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欤?’曰:‘可’”;三、常用典故,如所用《孟子》两则与《史记》两则。这些词语由于为人们所耳熟能详,因而读来亲切明快,一气呵成。

背景

公元1204年(宋宁宗嘉泰四年)韩侂胄定议伐金,其用心是为建功固宠。当时南宋国用未足,军备松弛,人心未集,不久韩侂胄就挥师北上,结果大败而归。故这次北伐本身意义不大,但在主和派长期把持朝政,抗战派军民长期受压制之后,还是确实起到了振奋民心的作用,因此,受到朝中抗战派人士和全国军民的响应。刘过的这首词即是当年为祝贺韩侂胄生日而写的,词中表达了爱国军民企盼北伐胜利的共同心声。

诗人简介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457篇诗文

诗文推荐

天上飞鸟,问谁遣、东生西没。

明镜里、朝为青鬓,暮为华发。

弱水蓬莱三万里,梦魂不到金银阙。

更几人、能有谢家山,飞仙骨。

山鸟,林花发。

玉杯冷,秋云滑。

彭殇共一醉,不争毫末。

鞭石何年沧海过,三山只是尊中物。

暂放教、老子据胡床,邀明月。

曾与回翁把手,自宜老子如龙。

怀胎不敢问春冬。

等待鞭鸾笞凤。

昨夜又迟黄石,今朝重叩鸿濛。

碧桃花下醉相逢。

说尽鹏游蝶梦。

狂踪怪迹。

谁料年老,天涯为客。

帆展霜风,船随江月,山寒波碧。

如今著处添愁,怎忍看、参西雁北。

洛浦莺花,伊川云水,何时归得。

币玉肃陈,笙簧具举。

桂醑浮觞,瑶羞溢俎。

礼有三献,式和且序。

神有醉止,庆流环宇。

漠漠平沙初落雁。

黄花浊酒情何限。

红日渐低秋渐晚。

听客劝。

金荷莫诉真珠满。

坐上少年差气岸。

题诗落帽从来惯。

戏马龙山当日燕。

真奇观。

尊前未觉风流远。

家山好,好处是秋来。

绿橘黄橙随市有,岩花篱菊逐时开。

管领付尊罍。

新筑就,别馆共闲台。

摇手出离名利窟,掉头摆脱簿书堆。

只在念头灰。

皇矣烈祖,次于僖祖。

燕贻凭厚,德远而隆。

尊昭缀穆,全食惟岂。

孝孙奠爵,福嘏来同。

黄流在中,惟声香祀。

于荐于神,爰祗厥事。

礼从多备,以进为文。

尊斝三献,昭示孔勤。

圣明太上,天子有尊。

玉坐高拱,慈颜睟温。

震禁嘉承,朝弁昈分。

盛礼缛典,邃古未闻。

君莫厌江乡,也有茂林修竹。

竹外有些亭榭,置酒尊棋局。

棋神酒圣各成欢,欢长更烧烛。

寄语故人鹏鷃,任倾金围玉。

饮量平常发兴偏。

留连光景惜欢缘。

悲慨慷人争和,醉墨淋漓自笑颠。

麟阁画,祖生鞭。

拍浮多负酒家钱。

老来事事消磨尽,只有尊前似少年

尊酒年年乐事多。

古铜犹得几摩挲。

他时人物君须记,玉笋班中李泰和。

烦翠袖,把金荷。

功名余事且高歌。

新来学得长生诀,写就黄庭不换鹅。

羽旗云车,飘飘自天。

猗欤南箕,歆嘉升烟。

牲饩粢盛,俎簋铏笾。

维神戾止,从空泠然。

白头逢国士,青眼酒尊开。

备礼用乐,崇亲致尊。

诚通慈降,敬彻爱存。

献怀称寿,啐感承恩。

皇帝孝德,子孙千亿。

大包天域,长亘不极。

传与东坡尊舅。

欲作栏干护佑。

心性慢些儿,先著他人机构。

虚谬。

虚谬。

这段姻缘生受。

妄想不须强灭,真如何必希求。

本源自性佛齐修。

迷悟岂拘先后。

悟则刹那成佛,迷则万劫沦流。

若能一念契真修。

灭尽恒沙罪垢。

笑中声远。

走向曲房花树畔。

拥在尊前。

顿觉春温却夜寒。

愿酬心满。

只得教伊频劝盏。

缓唱何妨。

贴体衫儿扑扑香。

玉帐传心如镜,青龙绕指成轮。

尘中多少白头人。

干里寻壬难认。

世事说来都了,鬼神见也须瞋。

迷槎问我是何津。

向道先生昼困。

簋豆蘑牲,铏笾实馈。

其俎孔庶,吉蠲为饎。

惟德过声,以忱以贵。

神既估享,祉贶来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