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

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何食?

愿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译文

城南城北都有战争,有许多人在战斗中死亡,尸体不埋葬乌鸦来啄食。

请为我对乌鸦说:“在吃我们外乡的战士之前请为我们悲鸣几声!

战死在野外没人会为我们埋葬,这些尸体哪能从你们的口逃掉呢?”

清澈透明的河水在不停地流淌着,茂密的蒲苇草显得更加葱郁。

勇敢的骑兵战士在战斗中牺牲,但早已疲惫的马仍在战士身旁徘徊。

在桥梁上筑直了营垒工事,南北两岸的人民如何交往?

连禾黍都不能收获你吃什么?就是想成为忠臣保卫国家都无法实现啊!

怀念你们这些忠诚的好战士,你们实在令人怀念:

咱们早晨还一同出去打仗,可晚上你们却未能一同回来。

注释

①郭:外城。野死:战死荒野。

②客:指战死者,死者多为外乡人故称之为“客”。豪:通“号”,号哭。

③激激:清澈的样子。冥冥:深暗的样子。

④枭骑:勇健的骑兵战士。驽(nú)马:劣马,此诗中指疲惫的马。

赏析

此诗属汉《铙歌十八曲》之一,这首民歌是为在战场上的阵亡者而作,作者借助战士之口描写战争的残酷,反对并诅咒战争,道出人民只是战争的牺牲品。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开头三句,一下子就把读者的思路带进了一场激烈的战争之中。城南、郭北,互文见义,是说城南城北,到处都在进行战争,到处都有流血和死亡。战争过后,大地上横七竖八,躺满了尸体,成群的乌鸦,“呀呀”地叫着,争啄着这些无人掩埋的战士。面对这样的惨状,谁都不能不惊心动魄。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清人陈本礼《汉诗统笺》说这几句的意思是:“客固不惜一己殪之尸,但我为国捐躯,首虽离兮心不惩,耿耿孤忠,豪气未泯,乌其少缓我须臾之食焉。”这种解释,似乎是把这首诗歌理解成了为忠心耿耿报效朝廷而战死的将士所唱的赞歌,恐怕与诗歌的原旨不相合。这里,“豪”当同“嚎”,是大声哭叫的意思。“且为客豪”,是诗人请求乌鸦在啄食之前,先为这些惨死的战士大声恸哭。“严杀尽兮弃原野”(《楚辞·国殇》)。诗人意思是:死难战士的尸体得不到埋葬,那腐烂的肉体,难道还能逃离啄食的命运吗?你们何不先为他们恸哭一番呢?

  “水深激激,薄苇冥冥”两句,通过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战场荒凉悲惨的气氛。清凉的河水流淌着,茫茫的蒲苇瑟瑟着,似乎在向人们哭诉着战争的灾难。“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突然,一声战马的长嘶,引起了诗人的注意:它身受重伤,已经不中用了,但仍然徘徊在死去的勇士身旁,悲鸣着不肯离去。表面上,是对战场上的景物作客观叙写,但这些景物,却是经过诗人严格挑选了的典型画面,无一不寄托着诗人深沉的感情在内。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这里,不只是对眼前战场的情景进行描述,而是把眼光移向了整个社会:战争不仅驻把无数的兵士推向了死亡的深渊,而且破坏了整个社会生产,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诗人愤怒地质问:在桥梁上筑直了营垒工事,南北两岸的人民如何交往?劳动生产怎么能够正常进行?没有收成,君王你将吃什么?将士们饥乏无力,如何去打仗?

  最后四句,诗人抒发了对死难士卒的哀悼之情。“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意谓:怀念你们这些战死疆场的人!你们实在令人怀念!“子”和“良臣”在这里是同位语,指那些牺牲了的战士。诗人饱含感情,用一个“诚”字,倾吐了自己内心的悲痛。“朝行出攻,暮不夜归。”两句是说:早晨发起攻击之时,你们个个都还是那样生龙活虎,怎么到了夜晚,却见不到归来的身影子呢?语句极其沉痛,引起人莫大的悲哀。结尾两句同开头勇士战死遥相呼应,使全诗充满了浓重的悲剧气氛。

  这首歌辞中死人居然说话了,这是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的例证。

诗人简介

诗文推荐

桓将军,军城南。

牛将军,军城北。

他军只有八千人,卒急临洮攻未得。

五杂组,旗亭客。

往复还,城南陌。

不得已,天涯谪。

墙头红杏粉光匀。

宋东邻。

见郎频。

肠断城南消息未全真。

拾得杨花双泪落,江水阔、年年燕语新。

见说金娘埋恨处,蒺藜沙草不知春。

离魂一只鸳鸯去,寂寞谁亲。

唯有因风委露托清尘。

月下哀歌宫殿古,暮云合

吴兴号水晶宫,荷花盛丽。

陈简斋云:「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荷花相送到青墩。

」亦可见矣。

丁末之夏,予游千岩,数往来红香中,自度此曲,以无射宫歌之。

簟枕邀凉,琴书换日,睡馀无力。

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

墙头换酒,谁问讯城南诗客。

岑寂,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

虹梁水陌,鱼浪吹香,红衣半狼藉。

维舟试望,故国眇天北。

可惜渚边沙外,不共美人游历。

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

东城南陌路岐斜。

芳草遍藏遮。

黄鹂自是来晚,莫恨海棠花。

惊雪絮,满天涯。

送春赊。

问春莫是,忆著东君,自去还家。

汉江南北何萦纡,千山万山肩相扶。

中间伟然一丈夫,岘山之楚鹿门苏。

我行一舍到苏岭,忆与许子同奔趋。

楚山只在城南隅,一月不到何其迂。

远求白傅近舍湜,人情未怪瑟与竽。

梯飚自到绝径处,命名君定是昌黎徒。

相当伐山开道时,野鸟惊去穷猿呼。

独携千古两耆旧,卧龙凤雏与之俱。

下看海内无所见,泪落汉水心长吁。

我虽不得从公舆,诵公之诗读公书。

挂之高堂心目舒,便是居士游山图。

昔时桐乡汉九卿,家在淮南天一柱。

石麒麟冷一千年,子孙不敢去坟墓。

我之曾高主宗盟,昭穆亦与公家叙。

不容妄继酂侯萧,何尝敢掘城南杜。

深山大泽堑劫灰,甲第名园走狐兔。

飘零直见似人喜,何况乃与吾宗遇。

为善本求乡里称,浩叹正坐儒冠误。

出参留守入坐曹,抑亦为此微禄故。

潜山山高潜水深,眼前谁作藩篱护。

心随大信小信潮,梦绕长亭短亭路。

生涯旧欠钱一囊,归半夜或有经五库。

今子新从彭泽来,归去来兮几时云。

一杯且遣客枕安,百尺竿头同进步。

千峰翠玉。

送孤云伴我,罗窗清宿。

拂晓凭虚,春碧生寒,衣单瘦倚筇竹。

东风不解吹愁醒,但芳草、溪城南北。

认雾鬟,遥锁修颦,眉妩为谁愁独。

江上轻鸥似识,背昭亭两两,飞破晴渌。

一片苍烟,隔断家山,梦绕石窗萝屋。

相看不厌朝还暮,算几度、赤阑干曲。

待倩诗、收拾归来,写作卧游屏幅。

北城南埭。

玉水方流汇。

青樾里,红尘外。

万桃春不老,双竹寒相对。

回首处,满城明月曾同载。

分散西园盖。

消减东阳带。

人事改,花源在。

神仙虽可学,功行无过醉。

新酒好,就船况有鱼堪买。

荷花香里藕丝风。

人在水晶宫。

天上桥成喜鹊,云边帆认归鸿。

去天尺五城南杜,趣对柘袍红。

若问安边长策,莫须浪说和戎。

秦鞭断江江逆流,八公草木皆为仇。

山头鹤唳争回首,城南老氐带箭走。

雄兵百万如倒山,三十年来一翻手。

君不见扪虱翁,遗言莫遣西师东。

妇人孺子徒为忠,燕山饥鹰思弄风,归来但哭阳平公。

道无可成,法无可说。

黄面瞿昙,重重败缺。

家丑岂容外泄,刚被儿孙告讦。

图形画影与人看,乳窦门风添暖热。

彷彷佛佛,一似阆州城南锦屏山,子细看来,却是鹿苑啣花,竺峰积雪。

添得时人眼中屑。

昨日出城南,战阵如云屯。

兵刃欲相接,杀气方腾掀。

黄尘塞天地,日月为之昏。

壮士仗忠义,不忘丧其元。

奋然为前驱,誓报明主恩。

卒伍皆贾勇,翕合无异言。

唯欲纾祸难,岂辞职属橐鞬。

元戎既启行,旌旆交缤繙。

谓当奏凯还,受爵效屏藩。

众寡力不侔,傍复乏外援。

战久俄败衂,靡闻钲鼓喧。

军中纪律严,致死无敢奔。

全理由同陷没,千万无一存。

肢体膏草莽,血流成川源。

国虽加恤典,莫能返其魂。

白骨蔽四野,鬼哭多烦冤。

怀哉唐虞君,大德罔亏骞。

垂衣成至治,万国皆晏然。

齐威虽霸主,亦赖仲父贤。

九合不以兵,仲尼所称传。

兵乃不祥器,圣贤尝戒旃。

人苟服其仁,斯亦何用焉。

战地何昏昏。

战士如群蚁。

气重日轮红。

血染蓬蒿紫。

乌乌衔人肉。

食闷飞不起。

昨日城上人。

今日城下鬼。

旗色如罗星。

鼙声殊未已。

妾家夫与儿。

俱在鼙声里。

翼翼王人。

言告惟慕。

公舆驾言。

乃眷斯顾。

华旗飞藻。

鸣鸾振路。

騑騑驷牡。

嘘天载步。

事似棼丝拨不开,秋随脱叶暗相催。

城南绿野宜幽步,水北红尘漫作堆。

赤枣青瓜报丰熟,黄鸡白酒劝徘徊。

此中真有醇风在,一亩何年劚草莱?

身是人间一老樵,城南烟水寄迢迢。

寻人偶到金家?,取米时经杜浦桥。

小市孤村鸡喔喔,断山幽谷雨萧萧。

吾曹自养无能尔,楚客应无隐可招。

城南载酒行歌路。

冶叶倡条无数。

一朵鞓红凝露。

最是关心处。

莺声无赖催春去。

那更兼旬风雨。

试问岁华何许。

芳草连天暮。

桃蹊柳曲闲踪迹。

俱曾是、大堤客。

解春衣、贳酒城南陌。

频醉卧、胡姬侧。

鬓点吴霜嗟早白。

更谁念、玉溪消息。

他日水云身,相望处、无南北。

金相隔休教错。

年间怎生作。

前头说甚惺惺,辰下重安手脚。

被蟾光晷运交,平时从根摸索。

事有神功,清强气跃。

下於予寻倚托。

文上没丹药。

天知命惟高,中谈谈中别著。

公决要觅清凉,兆府城南登阁。

各得其宜,昼欢暮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