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猗与那与!yī yŭ nà yŭ!

置我鞉鼓。zhì wŏ táo gŭ。

奏鼓简简,衎我烈祖。zòu gŭ jiăn jiăn,kàn wŏ liè zŭ。

汤孙奏假,绥我思成。tāng sūn zòu jiă,suí wŏ sī chéng。

鞉鼓渊渊,嘒嘒管声。táo gŭ yuān yuān,huì huì guăn shēng。

既和且平,依我磬声。jì hé qiĕ píng,yī wŏ qìng shēng。

于赫汤孙!yú hè tāng sūn!

穆穆厥声。mù mù jué shēng。

庸鼓有斁,万舞有奕。yōng gŭ yŏu [yì,dù],wàn wŭ yŏu yì。

我有嘉客,亦不夷怿。wŏ yŏu jiā kè,yì bù yí yì。

自古在昔,先民有作。zì gŭ zài xī,xiān mín yŏu zuò。

温恭朝夕,执事有恪,顾予烝尝,汤孙之将。wēn gōng cháo xī,zhí shì yŏu [kè,què],gù [yŭ,yú] zhēng cháng,tāng sūn zhī jiāng。

译文

好盛美啊好繁富,在我堂上放立鼓。

敲起鼓来响咚咚,令我祖宗多欢愉。

商汤之孙正祭祀,赐我成功祈先祖。

打起立鼓蓬蓬响,吹奏管乐声呜呜。

曲调和谐音清平,磬声节乐有起伏。

商汤之孙真显赫,音乐和美又庄肃。

钟鼓洪亮一齐鸣,场面盛大看万舞。

我有助祭好宾客,无不欢欣在一处。

在那遥远的古代,先民行止有法度。

早晚温文又恭敬,祭神祈福见诚笃。

敬请先祖纳祭品,商汤子孙天佑助。

注释

⑴猗(ē)与那(nuó)与:犹“婀欤娜欤”,形容乐队美盛之貌。与,同“欤”,叹词。 

⑵置:植,竖立。鞉(táo)鼓:一种立鼓。

⑶简简:象声词,鼓声。

⑷衎(kàn):欢乐。烈祖:有功烈的祖先。

⑸汤孙:商汤之孙。奏假:祭享。假,“格”的假借。

⑹绥:赠予,赐予。思:语助词。成:成功。

⑺渊渊:象声词,鼓声。

⑻嘒(huì)嘒:象声词,吹管的乐声。管:一种竹制吹奏乐器。

⑼磬:一种玉制打击乐器。

⑽於(wū):叹词。赫:显赫。

⑾穆穆:和美庄肃。

⑿庸:同“镛”,大钟。有斁(yì):即“斁斁”,乐声盛大貌。

⒀万舞:舞名。有奕:即“奕奕”,舞蹈场面盛大之貌。

⒁亦不夷怿(yì):意为不亦夷怿,即不是很快乐吗。夷怿,怡悦。

⒂作:指行止。

⒃执事:行事。有恪(kè):即“恪恪”,恭敬诚笃貌。

⒄顾:光顾。烝尝:冬祭为烝,秋祭为尝。

⒅将:佑助。

赏析

《那》是《商颂》的第一篇,同《商颂》中的其他几篇一样,都是殷商后代祭祀先祖的颂歌。关于其成诗年代,有两种说法。一说认为成于商代,另一说则认为成于东周宋时。后一说以《史记》的记载最有代表性,其《宋微子世家》云:“襄公之时,修行仁义,欲为盟主,其大夫正考父美之,故追道契、汤、高宗、殷所以兴,作《商颂》。”他的说法反映的是齐、鲁、韩三家诗的观点。而《毛诗序》云:“《那》,祀成汤也。微子至于戴公,其间礼乐废坏,有正考甫者,得《商颂》十二篇于周之大师,以《那》为首。”认为正考父只是得到殷商亡佚的十二篇颂诗,作了一番整理工作而已,后经孔子删定为今存的五篇。汉代商诗说、宋诗说两说并存,宋诗说占上风。其后欧阳修《诗本义》、朱熹《诗集传》等宋学名著均取商诗说。清代有代表性的《诗经》学著作,如姚际恒《诗经通论》、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陈奂《诗毛氏传疏》、方玉润《诗经原始》等都主商诗说,但近代今文经学家魏源、皮锡瑞、王先谦都持宋诗说。至王国维作《说商颂》,引殷墟甲骨卜辞为证,说明《商颂》非商代作品之后,宋诗说几成定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又有一批新的成果,商诗说重新得到重视。张松如先生《商颂研究》中也是持商诗说:“细详(《那》)诗义,似是一组祭歌的序曲,所谓《商颂》十二,以《那》为首。诗中设有专祀成汤的内容,却描述了商时祭祀的情形和场面,大约是祭祀包括成汤在内的烈祖时的迎神曲。”

  与《颂》诗中的大多数篇章不同,《那》主要表现的是祭祀祖先时的音乐舞蹈活动,以乐舞的盛大来表示对先祖的尊崇,以此求取祖先之神的庇护佑助。郑觐文《中国音乐史》云:“《那》祀成汤,按此为祭祀用乐之始。”先秦诗史,基本上是音乐文学史,而今天从音乐文学史的研究角度看,可以说《那》具有比其他《诗经》作品更重要的意义,因为此诗不但本身就是配合乐舞的歌辞,而且其文字内容恰恰又是描写这些乐舞情景的。诗中所叙述的作为祭祀仪式的乐舞,按照先奏鼓乐,再奏管乐,再击磬节乐,再钟鼓齐鸣,高唱颂歌跳起万舞这样的顺序进行;最后,主祭者献祭而礼成。按《礼记·郊特牲》云:“殷人尚声,臭味未成,涤荡其声,乐三阕,然后出迎牲。声音之号,所以诰告于天地之间也。”此诗的描写,与《礼记》的记载是相吻合的。

  诗首句便用两嗟叹之词,下文又有相当多的描绘乐声的叠字词“简简”、“渊渊”、“嘒嘒”、“穆穆”,加上作用类似叠字词的其他几个形容词“有斁”、“有奕”、“有恪”,使其在语言音节上也很有乐感,这当是此篇成功的关键。虽然它不像后世的诗歌在起承转合的内部结构上那么讲究安排照应,但是其一气浑成的体势,仍使它具有相当的审美价值。孙鑛说:“商尚质,然构文却工甚,如此篇何等工妙!其工处正如大辂。”(陈子展《诗经直解》引)他所谓的“工妙”,读者应当从诗的整体上去理解,这样才能正确把握其艺术性;所谓“大辂”,应是一辆完整的车子,而不是零碎的一辕一轴。

  六经皆史,从以诗证史的视角说,此诗是研究音乐舞蹈史的好资料。诗中出现的乐器有四种:鞉鼓、管、磐、镛,分属中国古代乐器八音分类法的革、竹、石、金四大类,出现的舞蹈有一种:万舞。《诗经》各篇对鼓声的摹仿是极其生动的,可以使读者从中初步领略原始音乐的力度、节奏和音色。如《小雅·伐木》的“坎坎伐鼓”,《小雅·鼓钟》的“鼓钟将将”、“鼓钟喈喈”,《大雅·灵台》的“鼍鼓逢逢”,《周颂·执竞》的“钟鼓喤喤”,《周颂·有駜》的“鼓咽咽”,此篇的“奏鼓简简”、“鞉鼓渊渊”,这些摹声的双音叠字词,前一字发重音,后一字读轻声,通过强——弱次序体现了鼓声的力度,又通过乐音时值的组织体现了长短的节奏。从传世实物和考古发掘看,鼓有铜面和兽皮面两大种类,“逢逢”、“简简”、“渊渊”应是对兽皮鼓声的摹仿,“将将”、“喈喈”、“喤喤”则应是对金属鼓声或钟鼓合声的摹仿,它们形象地再现了或深沉或明亮的不同音色。从这一点上说,《诗经》中描绘乐声的叠字词是唐代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类描写的滥觞。《那》一诗中所用之鼓为鞉鼓,据文献记载,鞉鼓有两种类型,一种大型的竖立设置,名为楹或立鼓;一种小型的类似今日之拨浪鼓,较晚起。《那》中之鞉鼓当为立鼓,按《释名·释乐器》云:“鞉,导也,所以导乐作也。”可知其作用是在祭祀歌舞开始时兴乐起舞。而祭祀时跳的万舞,又见于《邶风·简兮》、《鲁颂·閟宫》。从《简兮)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万舞包括武舞(男舞)和文舞(女舞)两部分,男舞者孔武有力,手执驭马的绳索,女舞者容光焕发,手执排箫和雉鸟羽翎。笔者以为万舞是一种具有生殖崇拜内涵的舞蹈。按“万(万)”与“虿”字相通,《说文解字》释“虿”为毒虫,又称“蚳”,是一种有毒的蛙,则“万舞”一名当关联于蛙的崇拜。而据现代学者研究,蛙在上古信仰中是孕育和繁殖力的象征。此诗所描写的万舞是在鼓声中进行的,中国西南地区出土的古代铜鼓上铸的正是青蛙的形象,这些塑像常呈雌雄交媾状或母蛙负子状以表现生殖崇拜内涵,并且《简兮》所描述的“左手执籥,右手秉翟”的万舞形象也常见于铜鼓腰部的界格上,这些都是万舞的原始信仰意义的明证。

诗人简介

诗文推荐

情刀无断。

割尽相思肉。

说后说应难尽,除非是、写成轴。

贴儿烦付祝。

休对傍人读。

恐怕那懑知后,和它也泪瀑漱。

一更里,瞥看参罗万象列。

搜出那坐正昙,内中位貌偏别。

向北方也,玉花结。

银素将来细得热。

把乌龟牢缠绁。

然后四只脚,狞狞子一齐打折。

害风儿,怎生说。

发长带雪,骨瘦横山。

身心冷淡,云月高閒。

三条篾束兮道情自槁,五叶华开兮春信那悭。

一年十二月,此月乃当尽。

一月三十日,此日方起头。

此日即是寻常日,那裹是起头处。

此月即是寻常月,那裹是尽头处。

中岁远游踰剑阁,青衫误入征西幙。

南沮水边秋射虎,大散关头夜闻角。

画策虽工不见用,悲吒那复从军乐。

鸣呼!

人生难料老更穷,麦野桑村白发翁。

纷纷世上如落花,东风即入东邻家,要亦余事吾何嗟。

斯人故国之乔木,枝叶胡然亦流落。

吾生已晚讲闻熟,见欲堕泪那忍读。

古来道德功名上,传世不曾缘物重。

君不见人间秦汉,子子孙孙永宝用。

把雪冰心,钧韶手,飞上青云时早。

红尘难染著,十年前曾坐,凤池鳌岛。

晕锦锵环,重金压带,相去能争多少。

从容何心问,到如今都领,绣春花草。

算耐处光阴,淡中滋味,世人那晓。

笺天新有稿。

要归去、盘礴山阴道。

便整顿、随琴霜鹤,带石秋兰,约松乔、倚风清啸。

争奈俞音杳。

明月棹、又还停了。

但珍重、经纶料。

时来须做,休管急流人笑。

功名尽迟尽好。

今朝九月初一,败叶凋零满室。

钵盂高挂悬崖,拄杖依前靠壁。

几许溪山风月,且无遮个消息。

诸祖不解提掷,久参那辨端的。

云黯黯兮胡汉何分,风萧萧兮鼻孔突出。

自是捕盗无功,只管抱脏叫屈。

捉得也,捉得也,在什么处?

晚风吹动不楼春,归来一径花狼藉。

不改延洪祚,因成揖让朝。

讴歌同戴启,遏密共思尧。

雨露施恩广,梯航会葬遥。

号弓那独切,曾感昔年招。

前春文祖庙,大舜嗣尧登。

及此逾年感,还因是月崩。

寿缘追孝促,业在继明兴。

俭诏同今古,山川绕灞陵。

七月悲风起,凄凉万国人。

羽仪经巷内,輼fm转城闉。

暝色依陵早,秋声入辂新。

自嗟同草木,不识永贞春。

无限江山无限愁。

两岸斜阳,人上扁舟。

阑干吹浪不多时,酒在离尊,情满沧洲。

早是霜华两鬓秋。

目送飞鸿,那更难留。

问君尺素几时来,莫道长江,不解西流。

窗绡深隐护芳尘。

翠眉颦。

越精神。

几雨几晴,做得这些春。

切莫近前轻著语,题品错,怕渠嗔。

碧壶谁贮玉粼粼。

醉香茵。

晚风频。

吹得酒痕,如洗一番新。

只恨谪仙浑懒却,辜负那,倚阑人。

雪峰发九重圣箭,谁敢当锋。

三圣跃透网金麟,应无杂食。

要明那畔事,须是这边人。

三家村裹,闹市丛中。

妙应无私,临机有准。

不是冤家不与邻。

平明捧诏未央宫,全晋山河九曲东。

官著绣衣惊曼倩,文传锦里压扬雄。

红旌照日邻天上,玉剑横秋入塞中。

每下银台南畔路,风尘那复旧时同

铜斗承糟醉张口,口和渔阳拍铜斗。

去年抛却青竹竿,女嬃婵媛呼我还。

我初不解世中语,淡面那久王侯间。

未须头出千人上,要有廖君黄子赏。

竹林清风前日生,豫章冥冥云拥城。

二人不来草木长,带铗陆离谁与荣。

步行夺马从此起,谈笑封侯谁氏子。

平生不识笳鼓悲,虚读君诗舍然喜。

君不见大贤远抱与俗难,何须酒盘柔指鸣哀弹。

二人高韵已寥廓,黄鹄之飞那得攀。

绳桥可度见可喜,家贫马骨高三山。

德山棒,临济喝,拗曲作直。

云门饼,赵州茶,特地周遮。

威音那畔,毫发不差,山中是处有黄花。

身是韩康伯,名惭许子将。

居然屯泽闭,何得巽风颺。

忆昔求诗甚,端成刻烛忙。

出喉真自苦,舞手或成狂。

杨柳偏歌雨,蒲萄肯博凉。

群儿哀齿旧,诸武让颜行。

禹穴鱼对陈,天门虎豹章。

阴符空独佩,秘论未应亡。

是筑扬雄宅,谁窥扬雄宅,谁窥宋玉墙。

乡英殊磊磊,俗物自茫茫。

祓厉三精剑,宁神百蕴香。

诺交那复社,取醉莫论场。

高节看徐穉,妍词伏仲长。

泥蟠虽汩汰,韝掣会飞扬。

列屋多齐赵,华榱间璧珰。

从渠夸富艳,试与校代昂。

丘喙徒三尺,公才可百常。

素交风雨尽,雪涕鲁灵光。

蠢动含灵天赋与,逍遥性分元均。

莫生异见乱吾真。

只今中有主,浑与化为人。

那更徽词清彻底,轻埃欲染无因。

惟应得此便凝神。

百魔咸息战,六道永停轮。

一卮那惜醉,引剑坐生风。

怒发冠冲绿,忧颜镜损红。

莫轻秦黩武,旧耻汉和戎。

慷慨今贤守。

燕然拟勒功。

炎精孕秀储气详,荔枝结实魁群芳。

我有犹子客南服,千里眷念情不忘。

星驰走寄一千颗,伏暑火炽劳取将。

筠篮初开气芬溢,稍觉四座浮清香。

骊珠璨烂光夺目,琱盘饤饾罗满堂。

先庙未献不敢嗅,色味虽鲜那敢赏。

少须祀毕分送似,宾友拉至纷攫攘。

降囊初剥拆霞缕,玉脸旋堂绽流天浆。

手持奈此水晶粒,地积更诧云锦裳。

海乡因记少日好,绕树食{左口右稻去禾}高价偿。

婆娑碧绿拥平野,丹苞縠皱晖朝阳。

初惊星火争燿熠,久讶彩凤争翱翔。

薰风吹开碧云叶,绿水宛类翻頳鲂。

只今老大将底用,食此感激意故长。

君不见方红陈紫列绀缃,三十二品裁中郎。

丁香核小味甘洁,何似钗头十八娘。

天生美实限南北,长安路远价愈强。

只今生食享至味,不数家渍监蒸方。

又不见宣靖文物全盛时,贡输不减开先唐。

輶车从横绣衣使,海内骚动封纸黄。

妙品人家那可得,置以走辙加浮航。

似闻供上祗纤悉,往往尽入公侯王。

骊山往事不古监,艮岳驯致烽烟狂。

祗今故老尚能说,空使悲愤萦肝肠。

书生不负医国手,赋成何日奏明光。

不如且唤呈姬辈,笑擘轻红入醉乡。

鲁壁峄碑远莫睹,艰哉河流讯鼗鼓。

披荒摸搭不厌多,繙阅端能助稽古。

向来四壁风雨秋,谁遣彯缨群玉府。

终年肮脏甘谪堕,采采蒿菁不盈筥。

岂无蠹简供咀味,竟恨白石费烹煮。

有来剥啄契襟期,明诚无乃同而祖。

千金凑买不知惜,倾囊要我细摩抚。

评书已愧老萧翁,作歌况拟昌黎愈。

临池强自学点{黑南},效颦宁容避讥侮。

隶画聊从祖逖窥,篆体那与阳冰侣。

拜嘉深恐伤廉甚,赠诗想更用心苦。

担夫争道大娘舞,精思神悟失寒暑。

铦锋未易画锥沙,拱璧暗投等黄土。

羊枣共嗜能几何,圆规宁免龃方矩。

岷峨之阳一茅宇,门无杂宾况市贾。

圆书悔不偕载行,瞻伫崇朝不能俯。

遥怜兵火暗跌荡,守护童仆何不武。

辱君珍赠补阙亡,金薤龙梭粲可数。

我不能舍我灵龟观朵颐,炊烟不动睡味恰与破衲宜。

殷盘周鼎愧君古人以相期,瓠呺然间字无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