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菩萨蛮

哀筝一弄湘江曲。āi zhēng yī nòng xiāng jiāng qū。

声声写尽湘波绿。shēng shēng xiĕ jìn xiāng bō lǜ。

纤指十三弦。xiān zhĭ shí sān xián。

细将幽恨传。xì jiāng yōu hèn [chuán,zhuàn]。

当筵秋水慢。dāng yán qiū shuĭ màn。

玉柱斜飞雁。yù zhù xié fēi yàn。

弹到断肠时。dàn dào duàn cháng shí。

春山眉黛低。chūn shān méi dài dī。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此词借写弹筝来表现当筵演奏的歌妓心中的幽恨。词的上片暗写湘灵鼓瑟的典故,点出“幽恨 ”;下片并未具体展开写幽恨 ,只写弄筝的情态 ,而幽恨自见。黄蓼园谓此词“末句意浓而韵远,妙在能蕴藉”。起笔一句先写弹奏 。筝称之为“哀筝”,感情色彩极为明显 。“一弄”,奏一曲。曲为“湘江曲”,内容亦当与舜及二妃一类悲剧故事有关,由此可见酒筵气氛和弹筝者的心情。“写尽湘波绿”,湘水以清澈著称 ,“绿”为湘水及其周围原野的色调。但绿在色彩分类上属冷色 ,则又暗示乐曲给予人心理上的感受。“写”,指弹奏,而又不同于一般的“弹”或“奏”;似乎弹筝者的演奏 ,像文人的用笔,虽然没有文词,但却用筝声“写”出了动人的音乐形象。上片歇拍两句,让人想到弹筝者幽恨甚深,非细弹不足以尽情传达,而能将幽恨“细传 ”,又足见其人有很高的技艺。从“纤指”二句的语气看,词人对弹筝者所倾诉的幽恨是抱有同情的,而所传之幽恨即是双方所共有的。词之上片,着重从演奏的内容情调方面写弹者。下片转写弹者的情态 。“当筵秋水慢”,“秋水”代指清澈的眼波 。“慢”,形容凝神 ,指筝女全神贯注。“玉柱斜飞雁”,筝上一根根弦柱排列,犹如一排飞雁。飞雁在古诗词中,常与离愁别恨相连,同时湘江以南有著名的回雁峰。因此,这里虽是说弦柱似斜飞之雁,但可以想见所奏的湘江曲亦当与飞雁有联系,写筝柱之形,其实末离开弹筝者所传的幽恨 。“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春山,指像山一样弯弯隆起的双眉 ,是承上文“秋水”而来的 ,用的是卓文君“眉色如望远山 ”(《西京杂记》)的典故。女子凝神细弹,表情一般应是从容沉静的,但随着乐曲进入断肠境界,筝女敛眉垂目,凄凉和悲哀的情绪还是明显地流露了出来。这首词以回荡飘忽的笔势,刻画一位哀艳动人的弹筝艺妓——小莲哀艳动人的形象。全词以“哀筝一弄湘江曲“摹然开篇,又以“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骤然收笔,中间不平铺直叙而抓住最富有表现力的动作、神态来写,极具艺术感染力。

诗人简介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 ,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 287篇诗文

诗文推荐

淡烟疏雨东篱晓。

菊团凄露真珠小。

青蕊抱寒枝。

因谁特故迟。

曾是骚人盼。

羞做茱萸伴。

揉破郁金黄。

与君些子香。

含章檐下眉如月。

融酥和粉描疏雪。

桃杏莫争春。

凌风台畔人。

如今千万树。

零乱孤村雨。

和雨滴瑶觞。

归来肌骨香。

吟风敲遍阑干曲。

极目澄江千顷绿。

长笛下扁舟。

一声人倚楼。

床头醅正发。

帐底人如雪。

月色夜来看。

可堪霜信寒。

惜花不似东庵惜。

近来恰得真消息。

玉雪两三枝。

暗藏和靖诗。

看花谁可约。

定与花斟酌。

后阁盛筵开。

老夫来不来。

除去菩萨,扶立生铁。

花飞零乱随风舞。

花梢犹带虚檐雨。

帘幕映黄昏。

江天日暮云。

有人楼上望。

生怕褰虚幌。

冷落对炉薰。

一春常怨春。

七月八月,或凉或热。

景色凄清,蝉声呜咽。

观音菩萨将钱买胡饼,放下手却是馒头,韶阳老人得一橛。

千说万说,不如亲见。

把手共行,略通一线。

打破漆桶,何曾见面。

何耨多罗三藐三菩萨,也是灵验。

蒋山恁麽做颂,驴年也未梦见。

衔蝉惯恼平头奴,遥取鱼肉丰其肤。

胡为掉尾懒相乳,化作青士形已枯。

不许卞璞登氍毹。

犹能攫怒气翻鼎无,踞视穿墉疑欲图。

涎流泼泼穿长蒲,夫人一笑呼与娱。

摩挲初欲论梦事,有底眈眈而睢盱。

偶从蛮藤落吴会,试拈支头当陶瓦,乡县志过青草湖。

老夫得此良自称,熟睡不管痴儿呼。

我也无端到住山,忙忙业识不曾闲。

白云拂尽到枯叶,恐碍采樵人往还。

寒松瑟瑟,幽鸟关关。

家私花擘尽,谁道语音蛮。

风回仙驭云开扇。

更阑月堕星河转。

枕上梦魂惊。

晓檐疏雨零。

相逢虽草草。

长共天难老。

终不羡人间。

人间日似年。

故人心尚如天远。

故心人更何由见。

肠断楚江头。

泪和江水流。

江流空滚滚。

泪尽情无尽。

不怨薄情人。

人情逐处新。

井梧叶叶秋风晚。

东篱点点金钱满。

开急为重阳。

日烘深院香。

幽姿无众草。

莫恨生非早。

嚼蕊傍池台。

寿公桑落杯。

入魔王队,住邪见林。

修菩萨行,现夜叉心。

舌头托地有谁识,鼻孔辽天无处寻。

甘林玉蕊生香雾。

游蜂争采清晨露。

芳意著人浓。

微烘曲室中。

春来瀛海外。

沈水迎风碎。

好事富余熏。

频分几缕云。

晚云烘日枝南北。

一杯未尽梅花曲。

城郭小春回。

暗香开未开。

留连吾欲醉。

醉眼红尘外。

多少老心情。

景清人亦清。

玉笙不受朱唇暖。

离声凄咽胸填满。

遗恨几千秋。

恩留人不留。

他年京国酒。

泫泪攀枯柳。

莫唱短因缘。

长安远似天。

地形吞蜀尽,江势抱蛮回。

天威乱糁琼蕤密。

一光吞尽千山碧。

梅与雪争妍。

孤香风暗传。

玉骨从来瘦。

不奈春僝僽。

羌管一声残。

水乡生暮寒。

三司笑面靴纹皱。

*官憔悴非诗瘦。

红袖写乌丝。

谁曾梦见之。

淮盐真是白。

染得须成雪。

何处有神仙。

能教白复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