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齐天乐(泽国楼偶赋)

湖光只在阑干外,凭虚远迷三楚。hú guāng zhĭ zài lán gān wài,píng xū yuăn mí sān chŭ。

旧柳犹青,平芜自碧,几度朝昏烟雨。jiù liŭ yóu qīng,píng wú zì bì,jĭ dù cháo hūn yān yŭ。

天涯倦旅。tiān yá juàn lǚ。

爱小却游鞭,共挥谈尘。ài xiăo què yóu biān,gòng huī tán chén。

顿觉尘清,宦情高下等风絮。dùn jué chén qīng,huàn qíng gāo xià dĕng fēng xù。

芝山苍翠缥缈,黯然仙梦杳,吟思飞去。zhī shān cāng cuì piāo miăo,àn rán xiān mèng yăo,yín sī fēi qù。

故国楼台,斜阳巷陌,回首白云何处。gù guó lóu tái,xié yáng xiàng mò,huí shŏu bái yún hé chù。

无心访古。wú xīn făng gŭ。

对双塔栖鸦,半汀归鹭。duì shuāng tă qī yā,bàn tīng guī lù。

立尽荷香,月明人笑语。lì jìn hé xiāng,yuè míng rén xiào yŭ。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这首词是作者晚年的游历吴地登泽国楼时所作。以“湖光只在阑干外”起句点明了楼的位置特点,直揭“泽国”二字。接句写登楼远眺,三楚迷漫而不能分辨 。“三楚”之说众说纷纭,似以江陵、吴、彭城较合适。此全句暗用《诗经·鄘风·定之方中》“升彼虚矣,以望楚矣”语(虚同墟),以发怀古之幽情。“旧柳”三句将视线收紧。“柳”之言旧 ,写故地重游,也寓含着故国风景不改的意思;“平芜自碧”,言野草繁芜 ,荒凉一片,不堪寓目;“几度朝昏烟雨”,则借眼前景 ,暗喻政治形势的动荡不安。“天涯”三句表明自己的不幸身世。因天涯旅倦而遇胜楼,逢知已 ,因此能够消愁,故用“爱”领起。“顿觉”两句言己已豁然摒弃了世俗杂尘,把宦情等同于眼前随风飘飞的柳絮。宋亡后允平曾以人才征至北都,不受官被放回,此谓“宦情”疑指此事。歇拍以景状情,至觉警动。过片从远处落笔,由“芝山苍翠缥缈”引出超脱尘世之梦而终至于黯然破灭 。“故国”三句进而抒发亡国的悲痛,慨叹无处托身,将国亡之感与身世浮沉紧密结合起来,读来凄迷哀婉。“故国楼台”,从眼前景物推开去,不一定指一处;丧乱之后,处处存在着一种飘泊沧桑的情感 。承以“斜阳巷陌”,化用刘禹锡《金陵五题》“ 乌衣巷口夕阳斜”和辛弃疾《永遇乐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句意,概述故国山河变化 。“白云”则出《庄子·天地》:“千岁厌世,去而上仙 ;乘彼白云,至于帝乡 。”帝即天帝 。以“白云”代指仙乡,挽合过片之“仙梦”并且用了一个疑问句 ,尤其动人。且《庄子》“乘云”云云是华封人说尧之语,“白云何处”,也隐含着一种怀念故君的意思。故国故君如此,触处皆恨,故接云“无心访古”。鸦栖双塔,鹭归半汀,则又衬托自己羁旅天涯之愁苦忧愁之情。结韵照应起笔,引出荡舟戏莲的热闹场面,“立尽 ”,暗示伫立良久,笔势稍振便戛然而止,给人以“有情却被无情恼”的余韵。此词可谓是西麓集中的高作,代表其词的一般风格。从内容看,反映的是晚年的飘泊流荡生涯,抒写的是低徊幽咽的身世之感和残破河山的亡国之痛,感情真挚,在其集中尤为少见。用词简明畅快,用典则贴切易晓是全词的最大特色 。不过,“故国楼台”数句显得深沉抑郁,而过片又略逞超逸。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卷二云:“西麓词⋯⋯沉郁不及碧山,而时有清超处 ;超逸不及梦窗,而婉雅犹过之。”用“婉雅”来论其风格是最为恰当 。他的词情调委婉低徊,还不时显现出老庄之道的影响,言辞不现激越高昂之态 ,而是曲折婉转 ,激扬的情绪,因而也相应地用“远迷”、“青”、“碧”、“苍翠缥缈”、“斜阳”等晦涩灰暗朦胧的色彩来言情。他甚至还用了“共挥谈麈”。魏晋人清淡最喜持麈尾,后世遂以谈麈沿为名流雅器。这些都是“婉雅”作风。再就结构而言,仍沿习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老路,无奇思巧变可言,只可称得上“平正 ”。因它有一定的爱国内容,所以张炎评论西麓词为“本制平正,亦有佳者”(《词源》卷下)。因为词人一味地追求这种风格 ,因而状景并不开阔,言情并不深挚,造境平凡,布局平淡,显得气格柔弱,拘谨守旧,其瑕疵是相当明显的。但他在宋末婉约诸大家中毕竟自呈一家,独具一格。

诗人简介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357篇诗文

诗文推荐

千里水云归泽国,一帆烟雨挂秋江。

烦暑衣襟,乍凉院宇,梧桐吹下新秋。

望鹊羽、桥成上汉,绿雾初收。

喜见西南月吐,帘尽卷、玉宇珠楼。

银潢晚,应是绛河,已度牵牛。

何妨翠烟深处,佳丽拥缯筵,斗巧嬉游。

是向夕、穿针竞立,香霭飞浮。

别有回廊影里,应钿合、钗股空留。

江天晓,萧萧雨入潮头。

尔家何在潇湘川。

青莎白石长沙边。

昨梦江花照江日。

几枝正发东窗前。

觉来欲往心悠然。

魂随越鸟飞南天。

秦云连山海相接。

桂水横烟不可涉。

送君此去令人愁。

风帆茫茫隔河洲。

春潭琼草绿可折。

西寄长安明月楼。

烟鬟敛翠。

柳下门初闭。

门外一川风细细。

沙上暝禽飞起。

今宵水畔楼边。

风光宛似当年。

月到旧时明处,共谁同倚阑干。

但如王粲赋从军,莫为班姬咏团扇。

谁向瑶台品凤箫。

碧虚浮动桂花秋。

风从帘幕吹香远,人在阑干等月高。

金粟地,蕊珠楼。

佩云襟雾玉逍遥。

仙娥已有玄霜约,便好骑鲸上九霄。

南楼月转银河曙,玉箫又吹梅早。

鹦鹉沙晴,葡萄水暖,一缕燕香清袅。

瑶池春透。

想桃露霏霞,菊波沁晓。

袍锦风流,御仙花带瑞虹绕。

玉关人下未老。

唤矶头黄鹤,岸巾谈笑。

剑拂准清,槊横楚黛,雨洗一川烟草。

印黄似斗。

看半砚蔷薇,满鞍杨柳。

沙路归来,金貂蝉翼小。

世所谓英英、盼盼者。

盼卒,英嫁,而盼之子莹,颇有家风,而曹妓未有显者,黄楼不可胜也。

作南乡子以歌之。

风絮落东邻。

点缀繁枝旋化尘。

关锁玉楼巢燕子,冥冥。

桃李摧残不见春。

流转到如今。

翡翠生儿翠作衿。

花样腰身官样立,婷婷。

困倚阑干一欠伸。

||

酌酒殷勤。

尽更留春。

忍无情、便赋余花落,待花前细把、一春心事,问个人人。

莫似花开还谢,愿芳意、且长新。

倚娇红、待得欢期定,向水沈烟底,金莲影下,睡过佳辰。

醒人眼。

一枝玉雪疏篱晚。

疏篱晚。

精神旷逸,风姿凝远。

幽香零乱无人管。

依依春恨天涯满。

天涯满。

霜城戍角,月楼羌管。

真珠市拥碧扶阑,十万人家着眼看。

独恨登临最高处,举头犹不见长安

张帆欲去仍搔首。

更醉君家酒。

吟诗日日待春风。

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

歌声频为行人咽。

记著尊前雪。

明朝酒醒大江流。

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

绮楼小小穿针女。

秋光点点蛛丝雨。

今夕是何宵。

龙车乌鹊桥。

经年谋一笑。

岂解令人巧。

不用问如何。

人间巧更多。

朝市无遗音,丘园有绝迹,蓬茅晏不开,才开待迎客。

六月三湘风日闲,偶随樵客到禅关。

古之诸侯公侯伯,今之诸侯二千石。

建邦作郡事不同,后车皆当载宾客。

钓鱼吕望朝弃竿,饭牛宁越夜辞轭。

云龙风虎机会偶,赫奕功名垂竹帛。

原尝春陵四公子,珠履三千分鼎食。

冯欢市义薄聚敛,毛遂歃盟却强敌。

梁王兔园礼词人,相如之赋枚乘七。

平津更有翘材馆,大开东阁英彦集。

徒步常何起马周,落河房琯任刘秩。

严郑公延杜子美,郭汾阳遇李太白。

朱门若止藏歌舞,无一措大研文墨。

不知稼穑友朋阙,傥非痴物亦俗物。

临川太守千骑行,谁董琴瑟护书册。

吾子从之大江西,训诱诸郎据师席。

王介甫之学误人国家,陆子静之学杂彼禅佛。

四海公论有如此,读书岂可无拣择。

若夫拟岘台登临而赋诗,不妨寄我清江纸一疋。

满城腊雪净无埃。

触处是花开。

天上琼林珠树,谁知夜半移来。

黄堂荐寿,请君著意,和气潜回。

化作一江春酒,都将注入尊罍。

载籍重修旧额存,从今便可养胚腪。

只愁均赋无良未能,巨室逃杨复放豚。

未央宫阙丹霞住。

十二玉楼挥锦绣。

云开雉扇卷珠帘,烟粉龙香添瑞兽。

瑶觞一举箫韶奏。

环佩千官齐拜首。

南山翠应北华高,共献君王千万岁。

今岁寻芳春已误。

一粒丹砂,不到来禽树。

满意红芳春也妒。

长条簇满珍禽羽。

花道无情应有素。

似惜金尊,一醉珠帘暮。

春自还来花自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