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水调歌头·中秋

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

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

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

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

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

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

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赏析

米芾写中秋赏月,却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撇开月亮,先写自己晚来的秋意感受。“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古人有秋夜捣衣,远寄征人的习俗,砧上捣衣之声表明气候转寒了。墙边蟋蟀鸣叫,亦是触发人们秋思的。李贺《秋来》诗云:“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米芾这两句着重写自己的直觉,他是先听到急促的砧声而后感到飒飒秋风之来临,因此,才觉得仿佛是砧声送来了秋风。同样,他是先听到蟋蟀悲鸣,而后才意识到时令已届高秋了。

  接着米芾说:“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秋”,表现出他的旷逸豪宕的襟怀。他这句抝折刚健之笔使文气为之一振。因为砧声和蟋蟀等秋声,毕竟要给人带来一种凄凉的秋意,而倔强的词人不愿受其困扰。所以,接着他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了。可是“凄凉兴况”偏不那么容易收拾,酒后反而心里加倍感到不胜其幽僻孤独。才说“不学宋玉解悲愁”,强作精神,是一扬,这里“倍觉不胜幽”,却是一跌,如此一来,作者闻秋声而引起的内心感情上的波澜起伏,就充分表露了出来。

  “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就在这个时候,一轮明月出来了。月到中秋分外明,此时,明月以它皎洁的光辉,把宇宙幻化为一个银色的世界,也把作者从低沉压抑的情绪中解救出来,于是词笔又一振。至此,词人才托出一轮中秋月点明题意。“多情”二字是在词人的感情几经折腾之后说出的,极其真切自然,使人感到明月的确多情。在反复渲染中秋节令的秋意,从反面为出月铺垫,以“自有”二字转折,使一轮明月千呼万唤始出来,用笔颇为奇妙。

  下片写赏月时自己在月光下“横玉笛”、“倒金瓯”、“倚栏干”乃至“醉困不知醒”的情景。“怅襟怀”的“怅”字承接上下片,巧妙过渡,既照应上片“不胜幽”的“凄凉兴况”,又启下片的赏月遣怀。“横玉笛,韵悠悠”,玉笛声本富有优美情韵的,而在大放光明的中秋月下吹奏,那更是妙不可言,可是词人马上想到要借此清时良夜,痛痛快快大饮一场。“遍倚栏干十二”,说明他赏月时间之长,赏览兴致之高,于是他不由神与物游,生发出对宇宙对人生的遐想。

  “宇宙若浮萍。宇宙如此之大,作者却视之若浮萍,不只见出他心胸神思飘逸,更是物我合一之际内心的真实感受,读来令人心弛神往。境界如此之美,兴致自然更高,于是词人不觉豪饮大醉。结句“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不再写赏月饮酒之后的种种,以不结之语收束了全词,给人留下巨大的想象余地。这首词自东坡著名的同题词之后,能独树一帜,勇于创新,确有其独特的妙处:赏月不写月华,偏道个人“对景”之感,清景之中见出清趣,颇值用心玩味。

诗人简介

米芾(1051-1107),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22篇诗文

诗文推荐

西风吹得闲云去,飞出烂银盘。

桐阴淡淡,荷香冉冉,桂影团团。

鸿都人远,霓裳露冷,鹤羽天宽。

文生何处,琼台夜永,谁驾青鸾。

桂香浮绿酒。

持杯邀月,何愁佳友。

欲写秋光,钝笔近来如帚。

空对珠宫贝阙,恍夜色、明于晴昼。

休忆旧。

人情节意,年年同否。

浪走紫陌红尘,笑底用腰间,印金悬斗。

鹭约鸥盟,江上怪余应久。

便有*云好手,向此夕、何妨深袖。

沉醉后。

忘却镜中白首。

应三元,先五日,庆生申。

羽觞随曲水,佳气溢双清。

真贤瑞世,恰与真圣日同生。

出侍红云一朵,出按皇华六辔,特地福吾闽。

底是长生箓,八郡咏歌声。

奏天子,倾义廪,济饥民。

南州指使,青州公案一般仁。

却恐紫泥有诏,社稷重臣事业,非晚观岩宸。

来岁这般节,宣劝玉堂人。

燧D044勋业,何敢望西平。

观当日,清大憝,震天声。

绩其凝。

追配汾阳郭,临淮李,扫妖孽,植颠仆,复疆宇,洗膻腥。

堪叹中原久矣,长淮隔、胡骑纵横。

问何时,风驱电扫,重见文明。

宾雁宵鸣。

梦初惊。

念吾君复古,修攘两尽,早晚功成。

岁云暮,冰腹壮,雪花零。

怅神京。

谁信汉家陵阙,呵护有神兵。

罄寰海,重回首,镇关情。

想见皇华咨度,望淮北、心曲摇旌。

愿变夷用夏,荆狄是惩膺。

补弊支倾。

八蛮朝凤阙,四境绝狼烟。

太平无事,超烘聚哨效梨园。

笛弄崑崙上品,筛动云阳妙选,画鼓可人怜。

乱撒真珠迸,点滴雨声喧。

韵堪听,声不俗,驻云轩。

谐音节奏,分明花里遇神仙。

到处朝山拜岳,长是争筹赌赛,四海把名传。

幸遇知音听,一曲赞尧天。

八月十五中秋节,人皆竞赏天边月。

心月孤圆自不知,不涉圆亏光影灭。

马师父子错商量,拂袖便行犹未彻。

诸人还见心月麽,急著眼看,重重金屑。

冬至子之半,玉管罅微阳。

壶中别有天地,转觉日增长。

一样金章紫服,一样朱颜绿发,翁季俨相望。

翁是修何行,未已且方将。

玉生烟,兰竞秀,彩成行,翁无他智,只把一念答苍苍。

今日列城桃李,他日八荒雨露,都是乃翁庄。

要数义方训,不说窦家郎。

瑞溢飞猿峤,秀毓凤凰山。

腊馀六日春到,人间世庆生贤。

宴罢中秋恰四朝。

金炉因甚把香烧。

若非金母生今日,应是麻姑降此宵。

歌窈窕,舞娇娆。

迭将寿酒酌金蕉。

椿龄柏算何须祝,名列仙班亦孔昭。

半世惯歧路,不怕唱阳关。

朝来印绶解去,今夕枕初安。

莫是散场优孟,又似下棚傀儡,脱了戏衫还。

老去事多忘,公莫笑师丹。

笔端化,胸中锦,两消残。

江湖水草空旷,何必养天闲。

久苦诸君共事,更尽一杯别酒,风露夜深寒。

回首行乐地,明日隔云山。

王母庆生辰,方过中秋五日。

子舍文场鏖战,想功名来逼。

看看喜德捷音传,果信名登桂籍。

行拜君恩爵赏,寿萱堂永锡。

堪怪两外府,使传载朝缨。

虽云身在江表,都号汉公卿。

莫是才堪世用,莫是有人吹送,中外尔联荣。

天运自消息,龙蠖不关情。

更寻思,谁得失,孰亏成。

潜鱼要向深渺,犹恐太分明。

且愿时清无事,长把书生阁束,归践对床盟。

强似抗尘俗,岁岁上陪京。

一年十二月,月月有月半。

何独喜中秋。

一时争赏玩。

人人尽道十分圆,我道依前缺一半。

高氏八千石,驺哄溢街坊。

庸夫俗子,夸道锦绣里家乡。

谁识书生心事,各要济时行已,肯顾利名场。

用我吾所欲,不用亦何伤。

汉嘉守,凡阅历,几麾幢。

便教入从出节,都是分之常。

但愿国安人寿,更只专城也好,不用较强梁。

准拟耆英会,倚杖看人忙。

君看郭西景,浑不减孤山。

飞楼突兀百尺、轮奂侈前观。

绝唱新词寡和,堕泪旧碑无恙,往事付惊澜。

不见辽鹤返,惟对水鸥间。

又何必,珠翠盛,管弦欢。

唾壶尘尾潇酒,领客上高寒。

丞相功存宗庙,祭酒义兼家国,世事尚相关。

风月寓意耳。

莫作晋人看。

明月满河洲。

星河带月流。

料素娥、独倚琼楼。

竟是何年何药误,魂梦冷、不禁秋。

少日梦龙头。

知君犹梦不。

算虚名、不了闲愁。

便有鹄袍三万辈,应不是、旧京游。

荷背翻黄,蕉心滴翠,雨洗庭院无尘。

断云缺处,矫首望冰轮。

迤逦天垂四幕,星杓淡、河汉横银。

笙歌散,风帘自上,寒水满楼明。

刘郎方得计,钗摇绣户,枕并华裀。

笑狂客无眠,坐听钟鲸。

明月中秋一梦,临鸳甃、三绕殷勤。

清光里,持杯对影,风月两兼并。

碾就一轮玉,扫尽四边尘。

白乎不涅不磷,千古此丰神。

领略常娥体态,寂寞谪仙材调,四海岂无人。

安得金丹诀,长驻玉颜春。

镜圆明,冰样洁,水来清。

良宵难值如许,何惜且留宾。

拟唤桓伊三弄,影转画檐西畔,钟鼓趣残更。

肺腑尽霜雪,麹蘖不能醺。

宇宙一大物,掌握付诸人。

人心不满方守,_北浩无垠。

或者寒蝉自比,不尔秃犀贻笑,龊龊竟何成。

胡不引贤者,相与共弥纶。

未如何,尝试使,问苍旻。

四时迭起代谢,有屈岂无伸。

昨夜伶伦声里,一气排阴直上,阳德与时新。

道长自今日,持此庆生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