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
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
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
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
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
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
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
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
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
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
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
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
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米芾写中秋赏月,却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撇开月亮,先写自己晚来的秋意感受。“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古人有秋夜捣衣,远寄征人的习俗,砧上捣衣之声表明气候转寒了。墙边蟋蟀鸣叫,亦是触发人们秋思的。李贺《秋来》诗云:“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米芾这两句着重写自己的直觉,他是先听到急促的砧声而后感到飒飒秋风之来临,因此,才觉得仿佛是砧声送来了秋风。同样,他是先听到蟋蟀悲鸣,而后才意识到时令已届高秋了。
接着米芾说:“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秋”,表现出他的旷逸豪宕的襟怀。他这句抝折刚健之笔使文气为之一振。因为砧声和蟋蟀等秋声,毕竟要给人带来一种凄凉的秋意,而倔强的词人不愿受其困扰。所以,接着他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了。可是“凄凉兴况”偏不那么容易收拾,酒后反而心里加倍感到不胜其幽僻孤独。才说“不学宋玉解悲愁”,强作精神,是一扬,这里“倍觉不胜幽”,却是一跌,如此一来,作者闻秋声而引起的内心感情上的波澜起伏,就充分表露了出来。
“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就在这个时候,一轮明月出来了。月到中秋分外明,此时,明月以它皎洁的光辉,把宇宙幻化为一个银色的世界,也把作者从低沉压抑的情绪中解救出来,于是词笔又一振。至此,词人才托出一轮中秋月点明题意。“多情”二字是在词人的感情几经折腾之后说出的,极其真切自然,使人感到明月的确多情。在反复渲染中秋节令的秋意,从反面为出月铺垫,以“自有”二字转折,使一轮明月千呼万唤始出来,用笔颇为奇妙。
下片写赏月时自己在月光下“横玉笛”、“倒金瓯”、“倚栏干”乃至“醉困不知醒”的情景。“怅襟怀”的“怅”字承接上下片,巧妙过渡,既照应上片“不胜幽”的“凄凉兴况”,又启下片的赏月遣怀。“横玉笛,韵悠悠”,玉笛声本富有优美情韵的,而在大放光明的中秋月下吹奏,那更是妙不可言,可是词人马上想到要借此清时良夜,痛痛快快大饮一场。“遍倚栏干十二”,说明他赏月时间之长,赏览兴致之高,于是他不由神与物游,生发出对宇宙对人生的遐想。
“宇宙若浮萍。宇宙如此之大,作者却视之若浮萍,不只见出他心胸神思飘逸,更是物我合一之际内心的真实感受,读来令人心弛神往。境界如此之美,兴致自然更高,于是词人不觉豪饮大醉。结句“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不再写赏月饮酒之后的种种,以不结之语收束了全词,给人留下巨大的想象余地。这首词自东坡著名的同题词之后,能独树一帜,勇于创新,确有其独特的妙处:赏月不写月华,偏道个人“对景”之感,清景之中见出清趣,颇值用心玩味。
岁岁为公寿,著语不能新。
自公持节北去,我亦有遐征。
坐我碧瑶洞府,被我石楠嘉荫,冰柱向人清。
待屈西风指,王事有期程。
我尝闻,由汉水,达河津。
痴牛呆女会处,应有泛槎人。
便向汉川东畔,直透银河左界,去上白云京。
袖有传婿研,我欲丐余芬。
_露浸秋色,零雨濯湖弦。
做成特地风月,管领老_仙。
雁落村间_影,鱼识桥边柱杖,虑澹境长偏。
只恐未免耳,惊搅日高眠。
龙握节,貂插案,鹿衔_。
于公元只余事,所乐不存焉。
手植蓝田种子,无数阶庭成树,郁郁紫生烟。
富贵姑勿道,借问此何缘。
日毂金钲赤,雪窦水晶寒。
支机石下翻浪,喷薄出层关。
半夜雌龙惊走,明日灵蛇张甲,蜚上石盘桓。
多谢山君护,未放醉翁闲。
安得醉,风__,露珊珊。
翠云老子,邀我瑶佩驾红鸾。
一勺流觞何有,万石横缸如注,虹气饮溪乾。
忽梦坐银井,长啸俯清湍。
落日澹芳草,烟际一鸥浮。
西湖好处,君去千里为谁留。
坐想敬亭山下,竹映一溪寒水,飞盖共追游。
况有尊前客,相对两诗流。
笑谈间,风满座,气横秋。
平生壮志,长啸起舞看吴钩。
红白山花开谢,半醉半醒时节,春去子规愁。
梦绕水西寺,回首谢公楼。
相遇会心友,目击契金兰。
登天游雾莫逆,鸡黍不相干。
常记岩岩亭下,俯瞰茫茫沧海,挥尘笑谈间。
霞卷镇阳北,云隐鹤山颜。
岁华迁,人事革,忽盟寒。
芒鞋藜杖犹在,唯忆扣玄关。
但愿心圆如月,表里虚凝澄澈,密密运枢环。
一点迥无别,千里共同看。
文采汉机轴,人物晋风流。
丈夫有此,便可谈笑觅封侯。
试问湘南水石,今古阅人多矣,曾见此公不。
名姓出天上,声誉塞南州。
斩楼兰,擒颉利,志须酬。
青衫何事,犹在楚尾与吴头。
闻道长安灞水,尽是三槐风月,好奉板舆游。
此曲为君寿,为我唤歌喉。
昨梦鹤山去,风景逐时新。
藕花拍满栏槛,松竹被池频。
尽日兄酥弟酪,触处言鲭义_,相对只翁卿。
梦觉帝乡远,有酒为谁倾。
忽飞来,天外句,梦中人。
自怜何事,强把麋鹿里朝绅。
坐看九衢车马,鞭策长安日月,檐阁太玄经。
只说来时节,金气已高明。
五行不到处,一气未生前。
清光赫赫,无何乡里独超然。
日月岂能照鉴,天地不能包裹,晃朗妙无边。
赖有竹涧水,却向世人传。
杳兮冥,恍兮惚,湛兮然。
这些消息,浑身是口也难诠。
截断千差歧路,屏除万般机巧,缆住钓鱼船。
往事都休问,静坐一炉烟。
犹记端门外,鞭袖五更寒。
一声天上钟柝,金锁掣重关。
君向紫宸上阁,我侍玉皇香案,都号舍人班。
梦觉帝乡远,相对两苍颜。
玉围腰,金系肘,绣笼鞯。
乡人衮衮严近,五马度荆山。
收拾五湖气度,卷束蟠胸兵甲,春意满人间。
天锡公纯嘏,气象自平宽。
轩昂仙侣,风度似吾侪。
凡鸟辈,虽累百,总与台。
敢偕偕。
何处风丝客,昧平昔,恣*突,形迹异,天壤隔,剧相排。
老眼浑如无见,云霄远,未便时乖。
笑蛛蝥肆螫,自丧亦多哉。
我出尘埃。
浩无涯。
有旁观者,同气类,公好恶,挺身来。
行不义,宜自*,坐虺颓。
任奸回。
万事如翻手,吾方此,外形骸。
来汝鹤,吾有语,汝无哀。
谁遣乘轩*赫,令此辈、眼不能开。
付恩仇一笑,漫且啄莓苔。
休面三槐。
已是三堪乐,更是百无忧。
山朋溪友呼酒,互劝复争酬。
钓水肥鲜鳊鳜,采树甘鲜梨栗,罢稏一齐收。
树底飞罢盖,溪上放轻舟。
笑鸱夷,名已谢,利还谋。
蜗蝇些小头角,何事被渠钩。
春际鹭翻蝶舞,秋际猿啼鹤唳,物我共悠悠。
倚棹明当发,归梦落三洲。
万事几时足,日月自西东。
无穷宇宙,人是一粟太仓中。
一葛一裘经岁,一钵一瓶终日,老子旧家风。
更著一杯酒,梦觉大槐宫。
记当年,哧腐鼠,叹冥鸿。
衣冠神武门外,惊倒几儿童。
休说须弥芥子,看取鹍鹏斥鷃,小大若为同。
君欲论齐物,须访一枝翁。
清夜月当午,轩户踏层冰。
楼高百尺,缥缈天阙敞云扃。
万里风摇玉树,吹我衣裾零乱,寒入骨毛轻。
径欲乘之去,高兴送青冥。
神仙说,功名事,两难成。
苇汀筠岫深处,端可寄馀龄。
身外营营姑置,对景掀髯一笑,引手接飞萤。
且尽杯中物,日出事还生。
江影浮空阔,江水拍天流。
山藏地秘,伟观须是伟人收。
闻道烟斜雨暗,还留月底风边,墨客一凝眸。
阑槛随指顾,江海还生秋。
绣帘卷,开绮宴,翠香浮。
邹枚宾从俱咏,韵闲出嘉谋。
点点群山吴楚,历历三州灯火,潮落没沙鸥。
老子会心处,应已付南楼。
天地锺奇秀,山泽有儒仙。
词锋前驱万马,三度奏捷菊花天。
信是文场敏手,如把枭卢对掷,高叱便回旋。
一点英雄气,四顾浩无边。
长羡君,先我著,祖生鞭。
今朝尊酒持劝,岂特颂长年。
要入兰宫妙选,共向集英殿里,玉陛听胪传。
姓字标黄甲,香墨照人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