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东坡引

玉纤弹旧怨。yù xiān dàn jiù yuàn。

还敲绣屏面。huán qiāo xiù píng miàn。

清歌目送西风雁。qīng gē mù sòng xī fēng yàn。

雁行吹字断。yàn xíng chuī zì duàn。

雁行吹字断。yàn xíng chuī zì duàn。

夜深拜月,琐窗西畔。yè shēn bài yuè,suŏ chuāng xī pàn。

但桂影、空阶满。dàn guì yĭng、kōng jiē măn。

翠帏自掩无人见。cuì wéi zì yăn wú rén jiàn。

罗衣宽一半。luó yī kuān yī bàn。

罗衣宽一半。luó yī kuān yī bàn。

诗人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868篇诗文

诗文推荐

外功外行,作福因由。

不如身内真修。

调养真铅真汞,上下交流。

山前金龙嬉戏,大海中、玉虎遨游。

便警动,这无形无影,婴姹绸缪。

走上灵台对舞,更不须启口,恣意歌讴。

烂饮刀圭醉卧,宝藏琼楼。

结成胎仙踊跃,引青鸾、稳驾神舟。

归蓬岛,有金童邀赴瀛洲。

娉婷标格神仙样。

几日珮环离海上。

小春只隔一旬期,菊蕊包香犹未放。

霞觞满酌摇红浪。

慢引新声云际响。

玉颜长与姓相宜,寿数三回排第行。

军无媒,中道回。

诗成春草梦池塘。

相忆托玄香。

常记饮仙房。

笑一举、曾蒙十觞。

百年行止,几番离合,吾老且吾乡。

聊与领群芳。

渐开到、江头野棠。

六月长江无暑气。

怒涛漱壑侵沙觜。

飐飐轻舟随浪起。

何不畏。

从来惯作风波计。

别溆藕花舒锦绮。

采莲三五谁家子。

问我买鱼相调戏。

飘芰制。

笑声咭咭花香里。

[太簇为徽]三时不害,四方顺成。

酬功报始,以我齐明。

引颂土鼓,乐此嘉平。

降祥幅员,惠于函生。

寒光凌乱六花纤。

巧穿帘。

不鸣檐。

十里黄垆,遥望辨青帘。

玉树参差何处觅,吟雪曲,捻霜髯。

坐来令我看无厌。

拟名盐。

试尝甜。

飞入深潭,应照老蛟潜。

三白频占来岁稔,良可喜,更何嫌。

睡里搜寻,眠中做作。

目*认正恒欢乐。

想成三宝自神灵,结成九转真丹药。

攒聚祥云,往来碧落。

后随前引唯鸾鹤。

白光万道绕园生,红光

相看情未足。

离觞已催促。

停歌欲语眉先蹙。

何期归太速。

如今去也,无计追逐。

怎忍听、阳关曲。

扁舟后夜滩头宿。

愁随烟树簇。

愁随烟树簇。

萌生触发。

岁在春。

咸池始奏。

德尚仁。

惉懘以息。

和且均。

佞人如(左虫右犀)。

逢人借问春归处。

遥指芜城烟树。

收尽柳梢残雨。

月闯西南户。

游丝不解留伊住。

漫惹闲愁无数。

燕子为谁来去。

似说江头路。

栗子味招全道子,芋头滋味引回头。

名人吃并无忧。

四三通十二,个个下重楼。

*得过时冰是水,水中雨点浮沤。

一来一去几时休。

若教同我愿。

管取得真修。

君如梁上燕。

妾如手中扇。

团团青影双双伴。

秋来肠欲断。

秋来肠欲断。

黄昏泪眼。

青山隔岸。

但咫尺、如天远。

病来只谢傍人劝。

龙华三曾愿。

龙华三曾愿。

风急断虹收。

孤鹜摇摇下荻洲。

醉帽尽从吹落去,飕飕。

幸有黄花插满头。

君唱我当酬。

千里湖山照眼秋。

不见故人思故国,休休。

一阕清歌听解愁。

一生孤苦窃诗名,沉醉风两眼青。

黄犊不曾知稼穡,引渠吟得瘦竛竮。

从古将军自有真。

引杯看剑坐生春。

扰扰介鳞何足扫。

谈笑。

纶巾羽扇典刑新。

试问天山何日定。

伫听。

雅歌长啸静烟尘。

解道汾阳是人杰。

见说。

如今也有谪仙人。

天遥来雁小,江阔去帆孤。

南陌游人回首去,东林道者杖藜归。

萄藤洞庭头,引叶漾盈摇。

皎洁钩高挂,玲珑影落寮。

阴烟压幽屋,濛密梦冥苗。

清秋青且翠,冬到冻都凋。

青丝纟乍引木兰船,名遂身归拜庆年。

落日澄江乌榜外,秋风疏柳白门前。

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连。

别后依依寒食里,共君携手在东田。

檀板一声莺起速。

山影穿疏木。

人在翠阴中,欲觅残春,春在屏风曲。

劝君对客杯须覆。

灯照瀛洲绿。

西去玉堂深,魄冷魂清,独引金莲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