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资湘(即潇湘)

溪行欲尽竹不已,苍雪纷纷化流水。

船尾甫出碧玉湾,船头不见白云起。

艤船斩竹撑竹篙,篙声响应空谷号。

舟底水将石作骨,江边山以石为毛。

滩声渐急篙渐近,知有截溪渔簖近。

渔翁晒网鹭晒翅,一潭竹影涵鱼影。

赏析

作品赏析

原序:楚水入洞庭者三:曰蒸湘,曰资湘,曰沅湘;故有“三湘”之名。洞庭即湘水之尾,故君山曰湘山也。资湘亦名潇湘,今资江发源武冈上游之夫夷水,土人尚曰潇溪,其地曰萧地。见《宝庆府志》。《水经注》不言潇水,而柳宗元别指永州一水为潇,遂以蒸湘为潇湘,而三湘仅存其二矣。予生长三湘,溯洄云水,爰为棹歌三章,以正其失,且寄湖山乡国之思。     

诗人简介

魏源(1794~1857年),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湖南邵阳隆回人,道光二年举人,二十五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总结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 8篇诗文

诗文推荐

已作归心即自宽。

年年端午又今朝。

鬓萧萧。

思摇摇。

应是南风,湘浦正波涛。

千古独醒魂在否,无处问,有谁招。

何人帘幕倚兰皋。

看飞桡。

夺高标。

饶把笙歌,供笑醉陶陶。

孤坐小窗香一篆,弦绿绮,鼓离骚。

要行更行,要住即住。

翻身踏破太虚空,推倒妙峰无影树。

古佛位中留不住,夜来和雨宿寒溪。

八月渡长湖,萧条万象疏。

?一本云潇湘景物疏。

?秋风片帆急,暮蔼?一本作雨?一山孤。

许国心犹在,康时术已?术,一作业。

?虚。

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

即心即佛,狗咬枯骨。

非心非佛,牛溲马浡。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伏惟万福。

六尺湘漪簟冷。

其说谓洪崖者,三皇时有道之士,唐明皇时张氲召见,即其人。

端明洪公舜俞集中有此诗,予不敢信。

今俗画非止一本。

一落风尘即厚颜。

红炉焰里结冰霜,收拾侬家妙有方,舌本要资云水味,鼻端相助蕨薇香。

扫归茅舍閒堆雪,坐照金盘净发光。

去去道人成底事,芳滋许我活枯肠。

大虚无云,清镜无痕。

如意举手,花雨缤纷。

契南岳不传之旨,见灵山未散之人。

妙圆体极,即相非真。

山苍苍,水茫茫。

直下是,非相当。

整天玄戈甲,淬三要锋铓。

举意非他物,回眸即故乡。

好将马祖旧游地,题作渝州选佛场。

即心即佛也揖出,非心非佛也揖出。

地转天回岂等闲,即知此物非他物。

以此显追崇,决定当超越。

次回阴隲保家堂,自然福寿永无双。

薰风南来,凉生殿阁。

诸佛出身,开口即错。

错错,赢得衡梅十七年,驴前马后无归著。

禀火自高明。

毓金挺刚克。

凉燠资成化。

羣芳载厚德。

漓之水浮兮,粗资以汰。

漓之水激兮,顽资以淬。

漓之水清兮,垢资以洒。

漓之水润兮,槁资以溉。

地下若逢秦相国,也应不说到沅湘。

洪蒙既判,惠然红日。

天地开明,即心是佛。

尘沙刹海,遍界发辉。

一丝毫头,昧之不得。

却须直下掀翻,休为知见所执。

受用只此平常,更无玄妙奇特。

若是衲僧门下,难免痛棒三十。

目今且赠四藤,任便东西南北。

回首集云峰,面前青突兀。

无语中有语,名曰死句。

有语中无语,名曰活句。

可谓剜肉作疮,皮穿骨露。

举不顾,即差牙,闪电光中走鸟兔。

片云出岫犹知倦,流水吟湘肯伴牢。

帝戒二俘,同即尔诛。

予惟民无辜,休息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