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秋夜曲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dīng,zhēng] [dīng,zhēng] lòu shuĭ yè hé cháng,màn màn qīng yún lù yuè guāng。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qiū bī àn chóng tōng xī xiăng,zhēng yī wèi jì mò fēi shuāng。

译文

计时的漏壶在长夜里响起“丁丁”的滴水声,

天幕上轻云在缓慢地移动,月亮时而被遮住,时而又露了出来。

暗处的秋虫一整夜都在鸣叫着,

突然想起还没有给出征作战的丈夫准备寒衣,此时千万不要下霜。

注释

⑴丁丁:拟声词,形容漏水的声音。

⑵何:何其,多么。

⑶漫漫:形容轻云的形状变幻。

⑷暗虫:暗处的秋虫。

⑸通夕:整晚,通宵。

⑹响:鸣叫。

⑺征衣:出征将士之衣,泛指军服。

⑻寄:寄送,寄达。

⑼莫飞霜:千万不要下霜。

赏析

这首七绝诗写闺中人一夜间的情思,开头两句中,分别连用了“丁丁”、“漫漫”两个叠词。前者形容漏水的声音,后者形容轻云的形状变幻。表面上描写秋夜时间之长,实际上是为了暗衬闺中女子思念戍夫的时间之长。篇中的女主人公因丈夫远行,离情萦怀。计时的漏壶在静夜里响起“丁丁”的滴水声,一滴滴、一声声,仿佛都敲打在她心坎上。她听着,数着,心里着急地在想:“夜怎么这么长啊!”她百无聊赖地把目光投向天空,天幕上无边无际的轻云在缓慢地移动,月亮时而被遮住,时而又露了出来。思妇在失眠时的所见所闻,无不引动并加重着她的凄清孤寂的感情,并且写出了秋夜十分漫长、寂静、清冷的特点。

  随着月光的露出,诗人又把笔转到了对秋虫的描写。这第三句中的“逼”字下得极妙,它不仅透露了节气正在变化,深秋即将来临,对秋虫带来了威胁,冷得它们通宵哀鸣,同时也为末句的“莫飞霜”作了铺垫。这里的“暗虫”虽然很难说是对戍夫的一种直接比喻,但它被冷得整夜哀号的声音,却的确使这位少妇感到天气凉了,联想到了远在边塞戍守的丈夫身上衣裳还很单薄,该赶快寄衣服给他了。所以末句才发出了“征衣未寄莫飞霜”的乞求。第四句“征衣未寄莫飞霜”是思妇内心的独白。她既是在向老天爷求告,又是在径直命令上天。无论是求告还是命令,都可以从这天真的出语中窥见她对丈夫的无限深情。

  这首诗采用了画龙点睛的写法。前三句虽然是以情取景,但若没有末一句的点题,读者既无法领会景中之情,也不可能知道全诗主要抒写什么感情,诗中的主人公又是谁。最后一句响起思妇情浓意深的一片心声,才揭开了全诗的主旨:原来诗人在《秋夜曲》中所要弹奏的,不是别的,而是思妇心上的那根悠思绵绵的情弦。

背景

张仲素于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为武宁军从事,在军中亲眼目睹边关战士征夫离人彼此之间思念离别的苦痛之情,心中感慨良多,遂作《秋夜曲》一诗。

诗人简介

张仲素(约769~819)唐代诗人,字绘之。符离(今安徽宿州)人,郡望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为武宁军从事,元和间,任司勋员外郎,又从礼部郎中充任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张仲素擅长乐府诗,善写思妇心情。如"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春闺思》),"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秋闺思》),刻画细腻,委婉动人。其他如《塞下曲》等,语言慷慨,意气昂扬,歌颂了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 32篇诗文

诗文推荐

秋夜雨点滴,梧桐乱人语。

几行寒雁起沙汀,万里渔舟泊烟渚。

不嫌天上云遮月。

雨来正是双绝。

雷公驱电母,尽收卷、十分袢热。

三更又报初秋了,少待他、西风凄冽。

灵司话头莫说。

且唱饮、刘郎一阕。

庭空雨鸣骄,天寒雁啼苦。

青灯淡吐光,白发悄无语。

几年不与联床吟,君方客吴我犹楚。

惆怅中秋不见月,太阴垂云兔藏窟。

我欲上天扫玄云,桂露团团渍冰阙。

中天放出千里光,层楼翠阁遥相望。

一盃盃重相劝,今年赏汝中秋愿。

上天高高末由到,玄云愈浓不可扫。

空庭蜡炬落寒花,宫裘想舞秋风老。

逍遥自在。

去去来来无挂碍。

一片灵空。

处处圆明无不通。

无分内外。

莹彻周沙含法界。

遍照无私。

明月高穹秋夜时。

少年才把笙歌盏。

夏日非长秋夜短。

因他老病不相饶,把好心情都做懒。

故人别后书来劝。

乍可停杯强吃饭。

云何相遇酒边时,却道达人须饮满。

织女分明银汉秋,桂枝梧叶共飕飗.月露满庭人寂寂,霓裳一曲在高楼。

月窟秋清桂叶丹。

仙家酿熟水芝残。

香来宝地三千界,露入金茎十二盘。

天澹澹,夜漫漫。

五湖豪客酒肠宽。

醉来独跨苍鸾去,太华峰高玉井

秋夜乘槎,客星容到天孙渚。

眼波微注。

将谓牵牛渡。

见了还非,重理霓裳舞。

都无误。

几年一遇。

莫讶周郎顾。

秋夜银蟾,一天万里光如洗。

清风细。

拂拭乾坤,冰莹无纤翳。

星光沉,全露圆明体。

白麾底。

晃我神游,亲诣攀青桂。

月色四时好,秋光君子知。

南山昨夜雨,为我写清规。

独鹤耸寒骨,高杉韵细飔.仙家缥缈弄,仿佛此中期。

有虞夫人哭虞后,淑女何事又伤离。

竹上泪迹生不尽,寄哀云和五十丝。

云和经奏钧天曲,乍听宝琴遥嗣续。

三湘测测流急绿,秋夜露寒蜀帝飞。

枫林月斜楚臣宿,更疑川宫日黄昏。

暗携女手殷勤言,环佩玲珑有无间。

终疑既远双悄悄,苍梧旧云岂难召,老猿心寒不可啸。

目眄眄兮意蹉跎,魂腾腾兮惊秋波。

曲一尽兮忆再奏,众弦不声且如何。

谁将妙笔。

写就素缣三百匹。

天下应无。

此是钱塘江上图。

一般奇绝。

云淡天低秋夜月。

费尽丹青。

只这些儿画不成。

中秋夜,圆转魄,东升慢上露先湿。

起清风,明似雪,薄衣阶下寒泉滴。

随且情,何豁达,五音罢去无踪迹。

星稀斗暗一宽窄,桂华望处谁不惜。

燃香郁金屋。

吹管凤凰台。

春朝迎雨去。

秋夜隔河来。

听歌云即断。

闻琴鹤倒回。

春窗刻凤下。

寒壁画花开。

定取流霞气。

时添承露杯。

单于系颈须长索。

捷书新上油幕。

尽沈边柝也,更底问、悲笳哀角。

衰翁七十迎头了,先自来、声利都薄。

归计犹未托。

又一叶、西风吹落。

泬寥空色远。

叶黄凄序变。

洞浦落遵鸿。

长飚送巢燕。

千秋流夕景。

百籁含宵啭。

峻雉聆金柝。

曾台切银箭。

吴翁里第还巾角。

不妨天地席幕。

家僮归报道,快酿酒、休教_薄。

相逢聚散应搔首,且趁时、一笑为乐。

人世大都_落。

更莫问、是非今昨。

万石家声夸第一,清材更美姿容。

笑谭落落与谁同。

烟分丹篆碧,香泛小槽红。

||准拟中秋圆月好,暮云忽翳晴空。

共将清致敌西风。

举头连玉兔,乘兴沃金钟。

凭谁妙笔。

横扫素缣三百尺。

天下应无。

此是钱塘湖上图。

一般奇绝。

云淡天高秋夜月。

费尽丹青。

只这些儿画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