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秋夜曲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dīng,zhēng] [dīng,zhēng] lòu shuĭ yè hé cháng,màn màn qīng yún lù yuè guāng。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qiū bī àn chóng tōng xī xiăng,zhēng yī wèi jì mò fēi shuāng。

译文

计时的漏壶在长夜里响起“丁丁”的滴水声,

天幕上轻云在缓慢地移动,月亮时而被遮住,时而又露了出来。

暗处的秋虫一整夜都在鸣叫着,

突然想起还没有给出征作战的丈夫准备寒衣,此时千万不要下霜。

注释

⑴丁丁:拟声词,形容漏水的声音。

⑵何:何其,多么。

⑶漫漫:形容轻云的形状变幻。

⑷暗虫:暗处的秋虫。

⑸通夕:整晚,通宵。

⑹响:鸣叫。

⑺征衣:出征将士之衣,泛指军服。

⑻寄:寄送,寄达。

⑼莫飞霜:千万不要下霜。

赏析

这首七绝诗写闺中人一夜间的情思,开头两句中,分别连用了“丁丁”、“漫漫”两个叠词。前者形容漏水的声音,后者形容轻云的形状变幻。表面上描写秋夜时间之长,实际上是为了暗衬闺中女子思念戍夫的时间之长。篇中的女主人公因丈夫远行,离情萦怀。计时的漏壶在静夜里响起“丁丁”的滴水声,一滴滴、一声声,仿佛都敲打在她心坎上。她听着,数着,心里着急地在想:“夜怎么这么长啊!”她百无聊赖地把目光投向天空,天幕上无边无际的轻云在缓慢地移动,月亮时而被遮住,时而又露了出来。思妇在失眠时的所见所闻,无不引动并加重着她的凄清孤寂的感情,并且写出了秋夜十分漫长、寂静、清冷的特点。

  随着月光的露出,诗人又把笔转到了对秋虫的描写。这第三句中的“逼”字下得极妙,它不仅透露了节气正在变化,深秋即将来临,对秋虫带来了威胁,冷得它们通宵哀鸣,同时也为末句的“莫飞霜”作了铺垫。这里的“暗虫”虽然很难说是对戍夫的一种直接比喻,但它被冷得整夜哀号的声音,却的确使这位少妇感到天气凉了,联想到了远在边塞戍守的丈夫身上衣裳还很单薄,该赶快寄衣服给他了。所以末句才发出了“征衣未寄莫飞霜”的乞求。第四句“征衣未寄莫飞霜”是思妇内心的独白。她既是在向老天爷求告,又是在径直命令上天。无论是求告还是命令,都可以从这天真的出语中窥见她对丈夫的无限深情。

  这首诗采用了画龙点睛的写法。前三句虽然是以情取景,但若没有末一句的点题,读者既无法领会景中之情,也不可能知道全诗主要抒写什么感情,诗中的主人公又是谁。最后一句响起思妇情浓意深的一片心声,才揭开了全诗的主旨:原来诗人在《秋夜曲》中所要弹奏的,不是别的,而是思妇心上的那根悠思绵绵的情弦。

背景

张仲素于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为武宁军从事,在军中亲眼目睹边关战士征夫离人彼此之间思念离别的苦痛之情,心中感慨良多,遂作《秋夜曲》一诗。

诗人简介

张仲素(约769~819)唐代诗人,字绘之。符离(今安徽宿州)人,郡望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为武宁军从事,元和间,任司勋员外郎,又从礼部郎中充任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张仲素擅长乐府诗,善写思妇心情。如"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春闺思》),"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秋闺思》),刻画细腻,委婉动人。其他如《塞下曲》等,语言慷慨,意气昂扬,歌颂了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 32篇诗文

诗文推荐

浮云吐明月,流影玉◇阴。

千里虽共照,安知夜夜心。

单于系颈须长索。

捷书新上油幕。

尽沈边柝也,更底问、悲笳哀角。

衰翁七十迎头了,先自来、声利都薄。

归计犹未托。

又一叶、西风吹落。

人间鬓发随秋换。

天上月明秋又半。

月边仍有女乘鸾,万古与谁期汗漫。

天翁苦被闲人管。

月好却嫌秋夜短。

如何能得夜年长,月也长如今夜

谁将妙笔。

写就素缣三百匹。

天下应无。

此是钱塘江上图。

一般奇绝。

云淡天低秋夜月。

费尽丹青。

只这些儿画不成。

中秋谓无酒,忽有携酒者。

联翩二三客,柴门系嘶马。

膨脝两大瓮,待月列堂下。

空庭碧天天阔,秋色极潇洒。

皓魄初未出,稍觉云暗野。

须臾冰团挂,细字可读写。

琵琶拨旁行,此曲岂和寡。

村伎杂南北,焉有容色冶。

老夫但满饮,不复记杯斝。

嘲诙颇恶剧,罚筹不吾舍。

自从历丧乱,万事付苟且。

应接日纷糅,口耳似聋哑。

久旱百谷死,心望时雨泻。

虽逢芳醑溢,更着纖指把。

丈夫忽有念,外物皆土苴。

客去欲夜半,一笑真醉也。

虎已伏,龙已降,猕猴不复窥六窗。

万籁无声秋夜静,一轮明月照西江。

谁将妙笔。

写就素缣三百匹。

天下应无。

此是钱塘江上图。

一般奇绝。

云淡天低秋夜月。

费尽丹青。

只这些儿画不成。

西风明月临台榭。

准拟中秋夜。

一年等待到而今。

为甚今宵陡顿、却无情。

_娥应怨孤眠苦。

取次为云雨。

素蟾特地暗中圆。

未放清光容易、到仙源。

少年才把笙歌盏。

夏日非长秋夜短。

因他老病不相饶,把好心情都做懒。

故人别后书来劝。

乍可停杯强吃饭。

云何相遇酒边时,却道达人须饮满。

户外井桐飘。

淡月疏星共寂寥。

恐怕霜寒初索被,中宵。

已觉秋声引雁高。

罗带束纤腰。

自剪灯花试彩毫。

收起一封江北信,明朝。

为问江头早晚潮。

逍遥自在。

去去来来无挂碍。

一片灵空。

处处圆明无不通。

无分内外。

莹彻周沙含法界。

遍照无私。

明月高穹秋夜时。

月色四时好,秋光君子知。

南山昨夜雨,为我写清规。

独鹤耸寒骨,高杉韵细飔.仙家缥缈弄,仿佛此中期。

新秋清夜月当空,弭楫驼桥意象雄。

销恨难求贤士酒,扬尘厌共庶人风。

市声暂息更筹永,渔唱频惊客梦中,绀碧琉璃千顷净,顽仙常占水晶宫。

蟾宫仙种,几日飘鸳甃。

密叶绣团栾,似翦出、佳人翠袖。

叶间金粟,蔌蔌糁枝头,黄菊嫩,碧莲披,独对秋容瘦。

浓香馥郁,庭户宜熏透。

十里远随风,又何必、凭阑细嗅。

明犀一点,暗里为谁通,秋夜永,月华寒,无寐听残漏。

月窟秋清桂叶丹。

仙家酿熟水芝残。

香来宝地三千界,露入金茎十二盘。

天澹澹,夜漫漫。

五湖豪客酒肠宽。

醉来独跨苍鸾去,太华峰高玉井

织女分明银汉秋,桂枝梧叶共飕飗.月露满庭人寂寂,霓裳一曲在高楼。

寂虚妙道,混杳冥恍惚,通微清绝。

出化先天明象帝,满目流霞光屑。

浊质消亡,琅函滋益,宝鼎灵砂结。

丹华凝秀,素玄一色澄彻。

精***盈空,清如秋夜,海桂无圆缺。

耀古辉今冲皓*,满满玉壶春雪。

莹日纯精,贞心幽粹,保益真仙悦。

丹书迎诏,上朝三景罗列。

中秋夜,圆转魄,东升慢上露先湿。

起清风,明似雪,薄衣阶下寒泉滴。

随且情,何豁达,五音罢去无踪迹。

星稀斗暗一宽窄,桂华望处谁不惜。

西风半入孤城角。

人生归燕巢幕。

倦翁衰甚也,又不是、官卑禄薄。

收绳卷索今番稳,尽一丘一壑足乐。

还是远空雁落。

报宛句、溪光犹昨。

秋夜静,独自对残灯。

啼笑非非谁识我,坐行梦梦皆缘君,何所慰消沉。

风卷雨,雨复卷侬心。

心似欲随风雨去,茫茫大海任浮沉。

无爱亦无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