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扬州慢·淮左名都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chún xī bĭng shēn zhì rì,[yŭ,yú] guò wéi yáng。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yè xuĕ chū jì,[jì,qí] mài mí wàng。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rù qí chéng,zé sì gù xiāo tiáo,

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hán shuĭ zì bì,mù sè jiàn qĭ,shù jiăo bēi yín。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yú huái chuàng rán,găn [kăi,kài] jīn xī,yīn zì dù cĭ qū。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qiān yán lăo rén yĭ wèi yŏu“shŭ lí”zhī bēi yĕ。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huái zuŏ míng dōu,zhú xī jiā chù,jiĕ ān shăo zhù chū chéng。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guò chūn fēng shí lĭ。jìn jì mài qīng qīng。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zì hú mă kuī jiāng qù hòu,fèi chí qiáo mù,yóu yàn yán bīng。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jiàn huáng hūn,qīng jiăo chuī hán。dōu zài kōng chéng。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dù láng jùn shăng,suàn ér jīn、chóng dào xū jīng。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zòng dòu kòu cí gōng,qīng lóu mèng hăo,nán fù shēn qíng。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èr shí sì qiáo réng zài,bō xīn dàng、lĕng yuè wú shēng。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niàn qiáo biān hóng yào,nián nián zhī wèi shuí shēng。

译文

淳熙年丙申月冬至这天,我经过扬州。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麦子。进入扬州,一片萧条,河水碧绿凄冷,天色渐晚,城中响起凄凉的号角。我内心悲凉,感慨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于是自创了这支曲子。千岩老人认为这首词有《黍离》的悲凉意蕴。

扬州自古是淮南东路的名城,这里有著名游览胜地竹西亭,初到扬州我解鞍下马作停留。当年那春风十里繁华街道,如今却是荞麦青青孤单可怜。自从金兵侵犯长江流域以后,连荒废的池苑和古老的大树,都厌恶再提起那场可恶的战争。临近黄昏凄清的号角已吹响,回荡在这座凄凉残破的空城。

杜牧曾以优美的诗句把你赞赏,今若重来定会为你残破而惊。纵使有豆蔻芳华的精工词采,纵有歌咏青楼一梦绝妙才能,也难抒写此刻深沉悲怆感情。二十四桥依然完好毫无损伤,桥下波心荡漾一弯冷月寂寞。想那桥边红芍年年花叶繁荣,不知年年有谁欣赏为谁而生?

注释

⑴扬州慢:词牌名,又名《郎州慢》,上下阕,九十八字,平韵。此调为姜夔自度曲,后人多用以抒发怀古之思。

⑵淳熙丙申:淳熙三年(1176)。至日:冬至。

⑶维扬:即扬州(今属江苏)。

⑷荠麦:荠菜和野生的麦。弥望:满眼。

⑸戍角:军营中发出的号角声。

⑹千岩老人:南宋诗人萧德藻,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姜夔曾跟他学诗,又是他的侄女婿。黍离:《诗经·王风》篇名。据说周平王东迁后,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见宗庙毁坏,尽为禾黍,彷徨不忍离去,就做了此诗。后以“黍离”表示故国之思。

⑺淮左名都:指扬州。宋朝的行政区设有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扬州是淮南东路的首府,故称淮左名都。左,古人方位名,面朝南时,东为左,西为右。名都,著名的都会。

⑼解(xiè)鞍少驻初程:少驻,稍作停留;初程,初段行程。

⑽春风十里:杜牧《赠别》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里用以借指扬州。

⑾胡马窥江:指金兵侵略长江流域地区,洗劫扬州。这里应指第二次洗劫扬州。

⑿废池乔木:废毁的池台。乔木:残存的古树。二者都是乱后余物,表明城中荒芜,人烟萧条。

⒀渐:向,到。清角:凄清的号角声。

⒁杜郎:即杜牧。唐文宗大和七年到九年,杜牧在扬州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俊赏:俊逸清赏。钟嵘《诗品序》:“近彭城刘士章,俊赏才士。”

⒂豆蔻:形容少女美艳。豆蔻词工: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⒃青楼:妓院。青楼梦好:杜牧《遣怀》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⒄二十四桥:扬州城内古桥,即吴家砖桥,也叫红药桥。

⒅红药:红芍药花,是扬州繁华时期的名花。

赏析

尽管姜夔一生以游士终老,但白石词并不仅仅是游士生涯的反映,展现在他笔下的是折射出多种光色的情感世界。诚然,由于生活道路和审美情趣的制约,较之辛词,姜词的题材较为狭窄,对现实的反映也略显淡漠。但他并不是一位不问时事的世外野老。姜夔身历高、孝、光、宁四朝,其青壮年正当宋金媾和之际,朝廷内外,文恬武嬉,将恢复大计置于度外。姜夔也曾因此而痛心疾首,深致慨叹。淳熙二年,他客游扬州时便有感于这座历史名城的凋敝和荒凉,而自度此曲,抒写黍离之悲。在作年可考的姜夔词中,这是最早的一首。上片由“名都”、“佳处”起笔,却以“空城”作结,其今昔盛衰之感昭然若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虚处传神,城池荒芜、人烟稀少、屋宇倾颓的凄凉情景不言自明,这与杜甫的“城春草木深”(《春望》)用笔相若。“春风十里”,并非实指一路春风拂面,而是化用杜牧诗意,使作者联想当年楼阁参差、珠帘掩映的盛况,反照今日的衰败景象。“胡马窥江”二句写金兵的劫掠虽然早已成为过去,而“废池乔木”犹以谈论战事为厌,可知当年带来的战祸兵燹有多么酷烈!陈廷焯《白雨齐词话》认为:“‘犹厌言兵’四字,包括无限伤乱语,他人累千百言,亦无此韵味。”姜词以韵味胜,其佳处即在于淡语不淡,其中的韵味反倒是某些浓至之语所不及的。“清角”二句,不仅益增寂凄,而且包含几多曲折:下有同仇敌忾之心,而上无抗金北伐之意,这样,清泠的号角声便只能徒然震响在兵燹之余的空城。词的下片,作者进一步 从怀古中展开联想:晚唐诗人杜牧的扬州诗历来脍炙人中,但如果他重临此地,必定再也吟不出深情缱绻的诗句,因为眼下只有一弯冷月、一泓寒水与他倘佯过的二十四桥相伴;桥边的芍药花虽然风姿依旧,却是无主自开,不免落寞。尤其“二十四桥”二句,愈工致,愈惨淡,可谓动魄惊心。萧德藻认为此词“有黍离之悲”,的确深中肯綮。

背景

此词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时作者二十余岁。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南侵,江淮军败,中外震骇。完颜亮不久在瓜州为其臣下所杀。根据此前小序所说,淳熙三年,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的哀思。

诗人简介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330篇诗文

诗文推荐

堪叹世间迷误,转转增隆,怎得*难。

被他同等,一例相赞。

每每攒头聚复散。

总做作、百端缭乱。

这鬼使暗里、常常把你细算。

待临头,看痴汉。

越骋惺惺,伶俐高强,欺慢无惮。

大遇尤、罔圣昧神厮玩。

此则看看业限贯。

怎生躲避,也难逃窜。

见追贴、个个添烦恼,共拚尽阴司断。

公邻烟水,我弊嵩峰。

天涯杳隔难通。

悟理非遥,目前不二清风。

宝月孤高洞鉴,印千潭、普照玄洞。

无彼我,混华元仙景,一体真空。

如此知心志友,更何须贡马,驿路尘红。

念某形疲,不须远远相躬。

稽首同流勿罪,施宽慈、意莫忡悦。

开青眼,用神光体入,不动之宗。

杜鹃声渐老,过花信、几番风。

爱翠幄笼晴,文梭飏暖,阑槛青红。

新妆步摇未稳,捧心娇、乍入馆娃宫。

消得金壶万朵,护风帘幄重重。

匆匆。

少小忆相逢。

诗鬓已成翁。

且持杯秉烛,天香院落,同赏芳秾。

花应怕春去早,尽迟迟、待取绿阴浓。

拚却花前醉也,梦随蝴蝶西东。

妾有琵琶谱。

抱金槽、慢捻轻抛,柳梢莺妒。

羽调六么弹遍了,花底灵犀暗度。

奈敲断、玉钗纤股。

低画屏深朱户掩,卷西风、满地吹尘土。

芳事往,蝶空诉。

天天把妾芳心误。

小楼东、隐约谁家,凤箫鼍鼓。

泪点染衫双袖翠,修竹凄其又暮。

背灯影、萧条情互。

捐佩洲前裙步步,渺无边、一片相思苦。

春去也,乱红舞。

拙与时乖勿误谋。

可能骑鹤更扬州。

翘英似子宁终困,玉帛何时来蹇修。

出帘仍有钿筝随,见罢翻令恨识迟。

微收皓腕缠红袖,深遏朱弦低翠眉。

忽然高张应繁节,玉指回旋若飞雪。

凤箫韶管寂不喧,绣幕纱窗俨秋月。

有时轻弄和郎歌,慢处声迟情更多。

已愁红脸能佯醉,又恐朱门难再过,昭阳伴里最聪明,出到人间才长成。

遥知禁曲难翻处,犹是君王说小名。

声慑燕然,势压横山,镇西名重榆塞。

干霄百雉朱阑下,极目长河如带。

玉垒凉生过雨,帘卷晴岚凝黛。

有城头、钟鼓连云,殷春雷天外。

长啸。

畴昔驰边骑。

听陇底鸣笳,风搴双旆。

霜髯飞将曾百战,欲掳名王朝帝。

锦带吴钩未解,谁识凭栏深意。

空沙场,牧马萧萧晚无际。

心虽相许,事未曾谐。

紫菊黄花风露寒。

平沙戏马雨新干。

且看欲尽花经眼,休说弹冠与挂冠。

甘酒病,废朝餐。

何人得似醉中欢。

十年一觉扬州梦,为报时人洗眼看。

有客打碑来荐福,无人骑鹤上扬州。

乱花丛里曾携手,穷艳景,迷欢赏。

到如今谁把,雕鞍锁定,阻游人来往。

好梦随春远,从前事、不堪思想。

念香闺正杳,佳欢未偶,难留恋、空惆怅。

永夜婵娟未满,叹玉楼、几时重上。

那堪万里,却寻归路,指阳关孤唱。

苦恨东流水,桃源路、欲回双桨。

仗何人,细与丁宁问呵,我如今怎向。

凌云气节,贯日精忠,艰难未许心灰。

芳酒一尊,对君聊为君开。

要识治安非晚,乐得贤、新赋台来。

愁似雪,喜青天万里,晓霁春回。

须信赤绳系足,朱衣点额终在,休叹淹徊。

梅实槐花,看看便是相催。

座上觥筹交错,玉山峙、莫遣停杯。

濡须好,傥他时富贵,犹冀重来。

云迷越岫,枫冷吴江,天香忽到人寰。

满额涂黄,别更一种施丹。

天教素秋独步,笑同时、霜菊秋兰。

最好处,向水阶月地,把酒相看。

应有骚人雅韵,将胆瓶筠管,簇向屏山。

野店云房,争待结屋中间。

无奈猖狂老子,架巢卧、风露清闲。

待早晚,约_娥、同住广寒。

一夏逡巡已过半,往往精勤成懒慢。

幸然底事十分现成,因甚到夜打叠不办。

君不见赵州末上见南泉,何似雪峰参老观。

宴阙倚栏郊外,乍别芳姿,醉登长陌。

渐觉联绵离绪,淡薄秋色。

宝马频嘶,寒蝉晚、正伤行客。

念少年踪迹。

风流声价,泪珠偷滴。

从前与、酒朋花侣,镇赏画楼瑶席。

今夜里、清风明月,水村山驿。

往事悠悠似梦,新愁苒苒如织。

断肠望极。

重逢何处,暮云凝碧。

应仙举。

便下手、先除色欲。

好玉洁冰清大丈夫。

更休任、泥拖水漉。

一失人身难再复。

莫等闲、把前程失误。

今略诉。

长生久视,五件堪为凭据。

听取。

第一要、涤除念虑。

第二要、忘贪戒酒肉。

第三要、济贫拔苦。

第四要、常行慈善。

第五要、精神保护。

依此五件,功成行满,得赴

指罘罳晓月,动凉信、又催归。

正玉涨松波,花穿画舫,无限红衣。

青丝。

傍桥浅系,问笛中、谁奏鹤南飞。

西子冰销冷处,素娥宝镜圆时。

清奇。

好借秋光,临水色、写瑶卮。

向醉中织就,天孙云锦,一杼新诗。

依稀。

数声禁漏,又东华、尘染帽檐缁。

争似西风小队,便乘鲈脍秋肥。

喜箧天庠正妙龄,同时行辈半先登。

如今缠喜红心中。

当日几成变脚升。

冀北群空看走马,溟南路阔快抟鹏。

归来新敞渠渠厦,笑我生涯冷似冰。

万仞浮屠已合尖,出门一笑谢虀监。

钓鳌沧海六连上,骑鹤扬州二得兼。

识应何仙符旧兆,梦魁余榜合新占。

破荒吾邑须君辈,更看花从锦上添。

樱桃谢了梨花发,红白相催。

燕子归来。

几处风帘绣户开。

人生乐事知多少,且酌金杯。

管咽弦哀。

慢引萧娘舞袖回。

问天何事,雪垂垂欲下,又还晴却。

春到梅梢香逗也,尽有心情行乐。

剡曲舟回,灞桥诗在,一笑人如昨。

此情分付,暮天寒月残角。

谁道飞梦江南,群山如画,一一琼瑶琢。

中有玉田三万顷,云是幼舆丘壑。

招我归来,和春醉去,休跨扬州鹤。

万花曾约,酒醒当有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