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酹江月

玉虹遥挂,望青山隐隐,一眉如抹。yù hóng yáo guà,wàng qīng shān yĭn yĭn,yī méi rú [mŏ,mā,mò]。

忽觉天风吹海立,好似春霆初发。hū jué tiān fēng chuī hăi lì,hăo sì chūn tíng chū fà。

白马凌空,琼鳌驾水,日夜朝天阙。bái mă líng kōng,qióng áo jià shuĭ,rì yè cháo tiān què。

飞龙舞凤,郁葱环拱吴越。fēi lóng wŭ fèng,yù cōng huán gŏng wú yuè。

此景天下应无,东南形胜,伟观真奇绝。cĭ jĭng tiān xià yīng wú,dōng nán xíng shèng,wĕi guān zhēn qí jué。

好是吴儿飞彩帜,蹴起一江秋雪。hăo shì wú ér fēi căi zhì,cù qĭ yī jiāng qiū xuĕ。

黄屋天临,水犀云拥,看击中流楫。huáng wū tiān lín,shuĭ xī yún yōng,kàn jī zhōng liú jí。

晚来波静,海门飞上明月。wăn lái bō jìng,hăi mén fēi shàng míng yuè。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这是一首应制词 。如同试帖诗“赋得体”那样,“应制体”主要是应皇帝之命而作,内容基本上是为皇上,权臣歌功颂德,没有新意可言,因而得不到人们的好评。古来应制诗词盈千累万,能流传下来并为人们所传诵的实是寥若晨星 。吴琚这首“观潮应制”可以算是个特例。据周密《武林旧事》卷七载:淳熙十年(1183)八月十八日,宋孝宗与太上皇(高宗)往浙江亭观潮。太上皇喜见颜色,曰:“钱塘形胜,东南所无。”孝宗起奏曰:“钱塘江湖,亦天下所无有也。”太上皇宣谕侍宴官,令各赋《酹江月》一曲,至晚进呈。太上皇以吴琚为第一。吴氏此作,在结构和内容上虽仍有应制体的习套,但不至于庸俗。上片描写钱塘涌潮到来时的奇观,真是奇肆壮丽;下片描述弄潮和观潮的情景,亦有声有色,其中还隐寓恢复中原之志,不愧为上乘之作。一起三句,先写环境气氛。涌潮到来之前,江面开阔平静,远望对岸隐隐的青山,如同一抹眉黛。“玉虹”,即白虹 ,天上的白气。“青山”,当指临安府对岸西兴、萧山一带的丘陵。三句写宁静的气氛,以作烘托。“忽觉”二句,写海潮初起的声势。“天风吹海立” ,语本苏轼《有美堂暴雨》诗:“天外黑风吹海立”。“春霆”,春雷 。古人常以雷霆之声比喻潮声。枚乘《七发》描写广陵潮来的情景 :“横奔似雷行,⋯⋯声如雷鼓 。”吴词好在“初发”二字,写潮声自远而近,如春雷隐隐。“白马凌空,琼鳌驾水”,两句形容潮头波涛汹涌之状。枚乘《七发》:“其少进也,浩浩氵岂氵岂,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 。”“琼鳌”,玉鳌。鳌是传说中海上的大龟。《列子·汤问》载,天帝使巨鳌举首承戴海上神山,后世因用“鳌戴”、“鳌忭”为感恩戴德、欢呼雀跃之词。本词谓潮水如白马琼鳌,“日夜朝天阕”,当有歌颂天恩圣德之意。虽然如此,亦写出钱塘江潮雄阔的气象,不失为名句。周密《武林旧事》有一段观潮的描写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可作此词注解。“飞龙舞凤,郁葱环拱吴越。”上片收句,笔势一转,不再描写江潮 ,用意更深一层,可见章法之妙。“飞龙”,“舞凤”,喻钱塘山势 。杭州形胜,左江右湖,四山环拱,素有东南第一州之誉。天龙山、凤凰山盘踞东南,凤凰山在五代吴越时为国治,南宋时是皇帝的大内禁苑所在,皇城北起凤山门,西迄万松岭,郁郁葱葱,气象万千 。“飞龙”二语,承上启下,引出后段感想,笔法气势,连成一贯。“此景”三句,大笔概括。“此景”,既是江潮之景,也是整个钱塘形胜。把太上皇和孝宗的对话用入词中,有如己出。“应制”如此,可算是得体了。“好是吴儿飞彩帜 ,蹴起一江秋雪”,由单纯写景转入描写人物活动 。《武林旧事》卷三:“观潮”载:“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泝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唐宋时钱塘观潮,每有善泅少年,以彩旗系于竹竿上 ,执之舞于潮头 ,称为“弄潮”,以博取观潮者的好感。“蹴起”句,形象生动。与辛弃疾《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词“蹴踏浪花舞”意同而用语更胜。以“秋雪”喻浪花,亦新警。“黄屋天临,水犀云拥,”写皇帝出行观潮的盛况。“黄屋”,帝王车盖,以黄缯为盖里,故名。“水犀”,指水军 。《国语》载吴王夫差有“衣水犀之甲”的水军,故称。《武林旧事》对这次观潮也有详细的描述:“进早膳讫,御辇担儿及内人车马,并出候潮门。⋯⋯先是澉浦金山都统司水军五千人抵江下,⋯⋯管军官于江面分布五阵,乘骑弄旗,标枪舞刀 ,如履平地,点放五色烟炮满江。”宋孝宗在即位之初 ,任用主战派将领张浚,发动抗金战争,隆兴元年(1163)败于符离,即与金重订和约。尽管如此,比起一意乞和的高宗来 ,孝宗还是不忘恢复、希望有所作为的。“看击中流楫”,暗用祖逖之典。《晋书·祖逖传》载,祖逖率部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 :“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本词用此 ,也表示恢复中原的远大抱负。末二语以景语作结,余味无穷。怒潮过后,海宴无波,飞上一轮明月。意境壮阔静美,与上文描写恰成对照。首尾呼应,写景中寓有歌颂盛世太平之意,亦可见作者的独具一格。

诗人简介

吴琚(约公元1189年前后在世)南宋书法家,字居父,号云壑,汴(今河南开封)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末前后在世。主要活动于孝宗、光宗和宁宗三朝。太宁郡王、卫王吴益之子,宋高宗吴皇后之侄。性寡嗜,日临古帖以自娱。习吏事。乾道九年(1173)以恩荫授临安通判。其后历尚书郎,镇安军节度使。复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宁宗时,知鄂州,再知庆元府。尝使金,金人重其信义。位至少师,判建康府兼保守,世称“吴七郡王”。卒,谥忠惠。► 11篇诗文

诗文推荐

不在瞻星礼月,何须诵戒看经。

今朝与汝付叮咛。

生死须凭性命。

道启遍知无上,神通法界圆明。

不劳作用自功成。

志在无为清净。

曾与回翁把手,自宜老子如龙。

怀胎不敢问春冬。

等待鞭鸾笞凤。

昨夜又迟黄石,今朝重叩鸿濛。

碧桃花下醉相逢。

说尽鹏游蝶梦。

物物般般认认。

常常战战兢兢。

心心念念恐沉沉。

得得来来损损。

日日清清净净。

时时湛湛澄澄。

惺惺洒洒这灵灵。

灿灿辉辉永永。

本自无生无灭,强将生灭区分。

只如罪福亦何根。

妙体何曾增损。

我有一轮明镜,从来只为蒙分。

今朝磨莹照乾坤。

万象超然难隐。

灵江月,中岩月。

交影松萝,断猿啼切。

声色纯正真见一边,骑声盖色天然别,别别,明觉掀眉,长庚吐舌。

狂踪怪迹。

谁料年老,天涯为客。

帆展霜风,船随江月,山寒波碧。

如今著处添愁,怎忍看、参西雁北。

洛浦莺花,伊川云水,何时归得。

一片冰霜气概,几多锦绣文章。

鹏抟相踵桂枝香。

盛事争夸歆向。

岁岁蓂敷九叶,喜催一线迎长。

柏松祝算奉霞觞。

事业非熊吕望。

心坐胜如打坐,心灰自没心猿。

形如槁木自安然。

物外般般怎染。

养气勿劳呼吸,颐神全在抽添。

云房深处永绵绵。

产个胎仙出现。

华冑眼青气脉,仙风斑白须眉。

儿孙玉雪满庭帏。

家庆人间难比。

浮世事等云过,平生心有天知,举杯相约小看时,岁岁梅花里醉。

膝下红金不暖,窗前绛蜡犹然。

夜深城麓走风烟。

的砾还飘雪霰。

海上正迷蝶梦,山阴未棹溪船。

愿骑白凤玉为鞭。

西赴瑶池芳宴。

论行藏。

盍在凌烟阁上。

”因次其韵妙墨龙蛇飞动,新词雪月交光。

论文齿颊带冰霜。

凤阁从来宫样。

寿菊丛开三径,清姿高压群芳。

折花聊尔问行藏。

曾见横飞直上。

千缕柳丝犹嫩,一星榆火初明。

载将新意寿幽人。

红袖持杯劝尽。

老鹤自偏野性,沙鸥难比轻身。

殷勤多谢祝长春。

一笑东风夜静。

之际,可令歌以酹我否何地无溪祗欠人。

有翁年八十,住其滨。

直钩元不事丝缗。

优游尔,聊以遂吾身。

陶令赋归辰。

未尝轻出入,犯风尘。

江洲太守独情亲。

庐山醉,谁主复谁宾。

天上灵椿未老,月中丹桂初花。

充闾佳庆尽堪夸。

圣善元来姓贾。

广座平分玉果,绛颅剩拂丹砂。

从今人说细侯家。

自有青衫竹马。

住想修行布施,果报不离天人。

恰如仰箭射浮云。

坠落只缘力尽。

争似无为实相,还须返朴归淳。

境忘情性任天真。

以证无生法忍。

翡翠枝头晚萼,婵娟月里飘香。

春兰秋蕙作寻常。

不与夭桃朋党。

笑见深红浅白,从教蝶舞蜂忙。

风流标致道家妆。

潇洒得来别样。

真火本来无候,休拘日月时年。

试思混沌未分前。

招甚时年证验。

跳出五行外面,丝毫不染尘缘。

方知这个妙中玄。

一粒宝珠出现。

鱼带淞江月盈缶,隽处依稀开蟹斗。

酒饮清光滑辣,肉餐软美香甜。

世间迷误总无厌。

个个临头路险。

独我悟来口远,唯余省后心嫌。

十分戒行愈精严。

没分*都赴点。

貌先生姓古。

中不讲之乎。

壬妙处用功夫。

道是他省悟。

亦玄门得趣。

飞玉兔金乌。

君相伴化顽愚。

意如同数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