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相和歌辞。贾客词

贾客灯下起,犹言发已迟。[jiă,gŭ] kè dēng xià qĭ,yóu yán fà yĭ chí。

高山有疾路,暗行终不疑。gāo shān yŏu jí lù,àn xíng zhōng bù yí。

寇盗伏其路,猛兽来相追。kòu dào fú qí lù,mĕng shòu lái xiāng zhuī。

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岐。jīn yù sì sàn qù,kōng náng wĕi lù qí。

扬州有大宅,白骨无地归。yáng zhōu yŏu dà zhái,bái gŭ wú dì guī。

少妇当此日,对镜弄花枝。shăo fù dāng cĭ rì,duì jìng nòng huā zhī。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  刘驾在唐代诗人中是被称为能“以古诗鸣于时”的(见《唐诗别裁》卷四)。诗的第一段,通过“起”、“言”、“行”等动作,写商人为了谋利,天不亮就起来赶路。从“暗行”照应“灯下起”,口口声声“发已迟”到“终不疑”,都可看出诗人炼句是颇费斟酌的。  第二段承接上面,写贾客“暗行”引出的后果。“猛兽来相追”,既写出寇盗的凶残,又自然地引出商人可悲的下场:“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歧”。这里不写贾客性命如何,却只说了钱财被抢光。其实写钱就是侧写人,而且是更深刻地刻画了人。  最后的一段,诗人运用了点睛之笔:“扬州有大宅,白骨无地归。”古人认为客死异乡是很可悲的,一般只有穷困潦倒的人才会遭此不幸。“扬州”是当时极为繁华的城市,死者家住扬州,有朱门大宅,竟落到如此下场,就令人惊愕了。仅此两句,已使诗的意境更为深邃了。谁料诗人笔锋一转,出语惊人:“少妇当此日,对镜弄花枝。”这一方尸骨已抛弃在荒山僻野,那一方尚对着镜子梳妆打扮,等待贾客归来。“当此日”三个字把两种相反的现象连接到一起形成对照,就更显得贾客的下场可悲可叹,少妇的命运可悲可怜。诗人这种抒发感想的方法很值得借鉴,这远比直来直去地发一番议论要强得多。这四句诗仿佛在讲客观事实,并不带丝毫主观的色彩。诗人通过几个很妥贴的意象来表现,以唤起读者的进一步思索和联想。这种技巧,在唐诗中是常见的。  (宛新彬)

诗人简介

刘驾,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司南,江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与曹邺友善,俱工古风。邺先及第,不忍先归,待于长安。大中六年,(公元八五二年)亦中第,乃同归越中。时国家承平,献乐府十章,帝甚悦。累历达官,终国子博士。其诗敢于抨击统治阶级的腐化昏庸,能够反映民间疾苦。辛文房称其“诗多比兴含蓄,体无定规,兴尽即止,为时所宗。”(《唐才子传》卷七)其诗较有社会内容,如《反贾客乐》反映农民疾苦,《有感》抨击边将腐化,《弃妇》表现对被遗弃妇女的同情,都是晚唐较好的作品。《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事迹见其《唐乐府十首序)) 、《唐摭言》卷四...► 71篇诗文

诗文推荐

客向愁中都老尽,只留平楚伴销凝。

使君领客未经旬,更以蝤蛑作小春。

有客打碑来荐福,无人骑鹤上扬州。

天真雅丽。

容态温柔心性慧。

响亮歌喉。

遏住行云翠不收。

妙词佳曲。

啭出新声能断续。

重客多情。

满劝金卮玉手擎。

六月三湘风日闲,偶随樵客到禅关。

寄语高人来问法,莫辞门外立齐腰。

再来戴公宅,客过孝王家。

帝居在震。

龙德司春。

开元布泽。

含和尚仁。

羣居既散。

岁云阳止。

饬农分地。

民粒惟始。

雕梁绣栱。

丹楹玉墀。

灵威以降。

百福来绥。

清尊白发。

曾是登临年少客。

不似当年。

人与黄花两并妍。

来愁去恨。

十载相看情不尽。

莫更思量。

梦破春回枉断肠。

倚花傍月,花底歌声彻。

最好月筛花影,花月浸、香奇绝。

双溪秋月洁。

桂棹何时发。

客里明朝送客,多少事、且休说。

卒客无卒主人。

帝图草创,皇业初开。

功高佐命,业赞云雷。

八音斯奏,三献毕陈。

宝祚惟永,晖光日新。

憭栗之秋,骚人所悲。

彼僧何为,乃写以辞。

绝艺出尘,亦寄焉耳。

云烟苍茫,在此幅纸。

归鹤悠悠度海迟,间来野寺看僧棋,乡心荔子薰风国。

客路槐花细雨时。

天地一身愁自语,江湖诸老澹相知。

乌丝醉后淋漓墨。

片月娟娟照砚池。

玄武门前人蹀血,虬须天子谏凶孽。

谁开贞观太平功,夺朔将军三寸铁。

三寸铁,鄂国公,将军真有回无功。

呜呼,海池一语开天听,手敕亲颁宫府定。

人知房杜掌经纶,谁识将军善词命?

善词命,万古之无谁与并?

黄子侬故人,危子侬门生。

向来同登漱玉亭,银河洗面醉不醒。

四年二子不见面,过眼光阴掣飞电。

今晨忽得问政碑,黄子作堂危子词。

危子笔力乃尔进,黄子佳政不须问。

寄言二子各努力,古人也是人作得。

瑶池会罢朝元客,缟素仙棠问道装。

尽日行方到,何年独此林。

客归惟鹤伴,人少似师心。

坐石落松子,禅床摇竹阴。

山灵怕惊定,不遣夜猿吟。

知古斋主精校

送千里蟾宫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