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采桑子·西楼月下当时见

西楼月下当时见,泪粉偷匀。xī lóu yuè xià dāng shí jiàn,lèi fĕn tōu yún。

歌罢还颦。gē bà huán pín。

恨隔炉烟看未真。hèn gé lú yān kàn wèi zhēn。

别来楼外垂杨缕,几换青春。bié lái lóu wài chuí yáng lǚ,jĭ huàn qīng chūn。

倦客红尘。juàn kè hóng chén。

长记楼中粉泪人。cháng jì lóu zhōng fĕn lèi rén。

赏析

上片忆当年西楼月下初见,泪粉而偷匀,歌罢而还颦,细腻地描绘出歌女的处境、神态和心情。起首两句写一次夜间的宴集,词人在月下与她相见—— 她正偷偷地抹干珠泪,重整铅华。“泪粉偷匀”,初次见面的印象是最深刻的,也许是终生不忘的,何况那是一位正在流泪的姑娘!“匀”,谓匀粉,把脸上的粉搽匀。“偷匀”二字,中含几许辛酸。“歌罢还颦”,她匀脸后还要继续唱歌,唱完了歌却又皱着眉头,郁郁不乐,那神态可惜隔着袅袅的炉烟,未能看得真切。“看未真”三字,意味深长。其实,淡薄的香烟,不能阻隔人的视线,词人所“恨”的只是坐处与她隔开,未得亲近,尤其是无法知道她为什么流泪悲伤。上片着力在“泪”字与“颦”字。歌女的凄凉身世,痛苦心情,词人对她的同情和爱慕,都在这里表达出来了。如俞陛云所说的:“不过回忆从前,而能手写之,便觉当时凄怨之神,宛呈纸上。”(《宋词选释》)

  下片写别后相思,楼外柳、楼中人对举,全从倦客写去。过片两句,言自从分别过后,想那楼外垂杨,又该几度在春天更换枝叶。“垂杨”,在旧体诗词中,往往有着各种特殊的象征意义。古来有折杨柳赠别的习俗,因而见到杨柳便使人联想到别离;杨花柳絮,飘飏无定,又使人联想到身世的飘泊无依。“几换青春”,犹言过了几个春天。欧阳修《朝中措》词:“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青春。”青春,指春季,春季草木由枯而绿,故云青春。在词中说青春几回更换,语意双关,亦暗示人的年华渐老。“倦客红尘”,犹言红尘中之倦客,词人自谓。上与“别来”“几度青春”相应,飘零岁久,故云“倦客”;下连“长记楼中粉泪人”。“红尘”对照“楼中”,“倦客”对照“粉泪人”。“楼中粉泪人”。

诗人简介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 ,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 287篇诗文

诗文推荐

狨掷寒条马见惊。

山舍春深,生涯日贫。

桃芬烂漫,不见灵云。

水边遥见久停桡。

君不见奇章平生石解颜,有得甲乙劳镌刊。

又不见卫公平泉严作戒,要与山岳争完安。

衽席杯盘易沈溺,可无雅好嬉过日。

生须玩物不流物,负山暇问谁有力。

此石摈弃岁几周,几人摩挱动诗愁。

不妨野鸟印爪迹,曾是画鷁明方舟。

奇嗜岂必真无取,尤物未可轻粪土。

二公真情不激诡,静对孱颜堪乐死。

揆予肮脏如石顽,一跌叵复能朝天。

石默不言诗为宣,正用吟玩忘吾年。

云峰咫尺。

竹静芭蕉静。

鹤绕苍苔行又立。

不见高堂素壁。

簿书*骑匆匆。

暂时留住衰翁。

一片归心难画,野亭绣水秋风。

有水不栽莲。

当时号令君听取,白战无须带步叉。

掌上香罗六寸弓。

拥容胡旋一盘中。

目成心许两匆匆。

别夜可怜长共月,当时曾约换追风。

草生金埒画堂空。

野烟出炉上,山花落镜中。

(《庐山》。

见《诗式》)

三门佛殿,一见便见。

踢倒净瓶,撼动门扇。

水中咸味,色里胶青。

决定是有,不见其形。

见其形,失却山前一村人眼睛。

第七个没尾巴,不落群队独露爪牙。

拟心凑泊终难见,须信莲开火里花。

春尚浅。

谁把玉英裁翦。

尽道梅梢开未遍。

卷帘花满院。

楼上酒融歌暖。

楼下水平烟远。

却似涌金门外见。

絮飞波影乱。

玉烟浮动。

银阙三山连海冻。

翠袖阑干。

不怕楼高酒力寒。

双松冻折。

忽忆衰翁容易别。

想见鸥边。

压损年时小钓船。

书载五云,绣添一线。

剥尽群阴,天心复见。

惟有龟毛拂,今古无迁变。

松根石上笑谈空。

切忌随他语脉转。

古桧吟风,寒鸦布陈。

不落见闻,几人错认。

不错认人,道士擎拳,阇梨问讯。

自愁雨破西岭出,只看水缘南涧生。

青天忽从树杪见,白日渐向谷中明。

豳公涤场不可失,陶令负禾须自行。

归时小榼掐搊亦满,固有阿连相伴倾。

一见便见,一得永得。

四边界至,故是分明。

一寸笔头,万钧之力。

三十年异苗翻茂,千万古口流伟勣。

单于不向南牧马,席萁遍满天山下。

(《咏席萁帘》)却公不易胜,莫著外家欺。

(见《事文类聚》)锦江诗弟子,时寄五花笺。

(以下见《海录碎事》)花烧落第眼,雨破到家程。

一朝金凤庭前下,当是虚皇诏沈曦。

宣城四面水茫茫,草盖江城竹夹墙。

闻见随时入品题。

鹰使司漏,马使警偷。

臧者守杼,获者运牛。

彼此职废,空抱主忧。

君不见薛恭尹赏各有所,两地一易俱称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