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江梅引·忆江梅

岁在壬戌,甫临长至,张总侍御邀饮。suì zài rén [xū,qu],fŭ lín cháng zhì,zhāng zŏng shì yù yāo yĭn。

众宾皆退,独留少款。zhòng bīn jiē tuì,dú liú shăo kuăn。

侍婢歌江梅引,有“念此情、家万里”之句,仆曰:此词殆为我作也。shì bì gē jiāng méi yĭn,yŏu“niàn cĭ qíng、jiā wàn lĭ”zhī jù,pú yuē:cĭ cí dài wèi wŏ zuò yĕ。

又闻本朝使命将至,感慨久之。yòu wén bĕn cháo shĭ mìng jiāng zhì,găn [kăi,kài] jiŭ zhī。

既归,不寝,追和四章,多用古人诗赋,各有一笑字,聊以自宽。jì guī,bù qĭn,zhuī hé sì zhāng,duō yòng gŭ rén shī fù,gè yŏu yī xiào zì,liáo yĭ zì kuān。

如暗香、疏影、相思等语,虽甚奇,经前人用者众,嫌其一律,故辄略之。rú àn xiāng、shū yĭng、xiāng sī dĕng yŭ,suī shèn qí,jīng qián rén yòng zhĕ zhòng,xián qí yī lǜ,gù zhé lüè zhī。

卒押吹字,非风即笛,不可易也。[zú,cù] [yā,yá] chuī zì,fēi fēng jí dí,bù kĕ yì yĕ。

此方无梅花,士人罕有知梅事者,故皆注所出(旧注:阙一首。cĭ fāng wú méi huā,shì rén hăn yŏu zhī méi shì zhĕ,gù jiē zhù suŏ chū(jiù zhù:què yī shŏu。

此录示乡人者,北人谓之四笑江梅引) 天涯除馆忆江梅。cĭ lù shì xiāng rén zhĕ,bĕi rén wèi zhī sì xiào jiāng méi yĭn) tiān yá chú guăn yì jiāng méi。

几枝开。jĭ zhī kāi。

使南来。shĭ nán lái。

还带馀杭、春信到燕台。huán dài yú háng、chūn xìn dào yàn tái。

准拟寒英聊慰远,隔山水,应销落,赴诉谁。zhŭn nĭ hán yīng liáo wèi yuăn,gé shān shuĭ,yīng xiāo luò,fù sù shuí。

空恁遐想笑摘蕊。kōng nèn xiá xiăng xiào zhāi ruĭ。

断回肠,思故里。duàn huí cháng,sī gù lĭ。

漫弹绿绮。màn dàn lǜ qĭ。

引三弄、不觉魂飞。yĭn sān nòng、bù jué hún fēi。

更听胡笳、哀怨泪沾衣。gèng tīng hú jiā、āi yuàn lèi zhān yī。

乱插繁花须异日,待孤讽,怕东风,一夜吹。luàn chā fán huā xū yì rì,dài gū fĕng,pà dōng fēng,yī yè chuī。

赏析

这是一阙不同于一般的咏梅词!作者并不着眼于梅花傲霜斗寒的品性、芬芳高洁的气骨,在他笔下,梅花是故国家乡的象征物。

  作为出使金国被羁押的宋臣,他坚贞不屈,但心中的痛苦又向谁去倾诉?闻说南宋使者将来,听到歌手唱《江梅引》“念此情,家万里”之句,不禁思绪万千,他想问使者江南梅花开几枝?京城临安有何佳音?他想得到故国梅花,但千里捎梅,花朵想必零落,他只能想像自己已回到故乡摘梅花,弹一段《梅花三弄》悠然销魂,听一曲胡笳然泪落。他希望头插梅花,梦想成真,他又怕风吹花谢,一切成空。这层层思绪,词人写来就如抽丝剥茧般真切动人,无怪当时人们“争传写焉”。(《容斋五笔》说它:“每首有一”笑“字,北人谓之《四笑江梅引》,争传写焉。”在当时是起了传播爱国思想作用的。 )

  而在词中,笑和吹堪称句眼。笑写出家中佳人的 美丽纯情,更表现了他的思念;吹字,当沉迷在想象中时,现实又吹破了自己的一切幻想,真是肝肠寸断啊 !

诗人简介

洪皓(1088~1155),字光弼,徽宗政和五年(1115)进士。历台州宁海主簿,秀州录事参军。宋代词人。► 155篇诗文

诗文推荐

外功外行,作福因由。

不如身内真修。

调养真铅真汞,上下交流。

山前金龙嬉戏,大海中、玉虎遨游。

便警动,这无形无影,婴姹绸缪。

走上灵台对舞,更不须启口,恣意歌讴。

烂饮刀圭醉卧,宝藏琼楼。

结成胎仙踊跃,引青鸾、稳驾神舟。

归蓬岛,有金童邀赴瀛洲。

.王凌谓贾充曰:“汝非贾梁道之子耶?

乃欲以国与人。

”由此观之,梁道之忠于魏也久矣。

司马景王既执凌而归,过梁道庙,凌大呼曰:“我亦大魏之忠臣也。

”及司马景王病,见凌与梁道守而杀之。

二人者,可谓忠义之至,精贯于幽明矣,然梁道之灵,独不能已其子充之奸,至使首发成济之事,此又理之不可晓者也。

故予戏作小诗云。

嵇绍似康为有子,郗超叛鉴是无孙。

如今更恨贾梁道,不杀公闾杀子元。

忆著旧山归去乐,松筠岁晚参天。

老来慵似柳三眠。

从教官府冷,甘作地行仙。

青琐紫微追昨梦,扁舟已具犹怜。

有情如酒月如川。

为君忘饮病,更拟索茶煎。

携我好仇。

载我轻车。

南凌长阜。

北厉清渠。

仰落惊鸿。

俯引渊鱼。

盘于游田。

其乐只且。

尘中个个贪名利。

要赛石崇富贵。

争奈前程不讳。

莫也难逃避。

悟来诈做**地。

便是脱家奇计。

炼气全神圆备。

得赴蓬莱位。

万籁声沉沉,虚堂夜寂寂。

不见寒山子,未免空相忆。

休相忆,元来在这裹。

非僧非俗亦非仙。

茅屋两三椽。

白石与清泉。

更谁问、桃源洞天。

一炉宝篆,一瓯春雪,浇灌净三田。

闲想谷神篇。

不觉松枝月圆。

王相,人来徵诗于予,因作此奉寄,时屯田泾阳规书财赋北平移镇入咸秦。

说睿眷,更情亲。

下手见经纶。

道好个、中原老臣。

万屯晓日,一鞭农事,泾水画中春。

陆海尽藏珍。

似只欠、封侯富民。

咄这枯槁形容,平生太煞揭斗。

电光石火之机,两舌一还无口。

直截根源不肯谈,爱引禅徒荒草走。

青青山上松,数里不见今更逢。

不见君,心相忆,此心向君君应识。

为君颜色高且闲,亭亭迥出浮云间。

净瓶里澡洗,古檮下修身。

彼此寸长尺短,何妨忝为切邻。

相见又无事,不来还忆君。

杜鹃啼断月如书,不似寻常空过春。

三守庚申三尸伏,七守庚申七尺灭。

净因大觉琏师,以阎立本画水官遗编礼公。

公既报之以诗,谓某:汝亦作。

某顿首再拜次韵,仍录二诗为一卷以献。

高人岂学画,用笔乃其天。

譬如善游人,一一能操船。

阎子本逢掖,畴昔慕云渊。

丹青偶为戏,染指初尝鼋。

爱之不自已,笔势如风翻。

传闻贞观中,左衽解椎鬟。

南夷羞白雉,佛国贡青莲。

诏令拟王会,别殿写戎蛮。

熊冠金络额,豹袖拥幡aa44。

传入应门内,俯伏脱剑弮。

天姿俨龙凤,杂沓朝鹏鳣。

神功与绝迹,后世两莫扳。

自従李氏亡,群盗窃山川。

长安三日火,至宝随飞烟。

尚有脱身者,漂流出东关。

三官岂容独,得此今已编。

吁嗟至神物,会合当有年。

京城诸权贵,欲取百计难。

赠以玉如意,岂能动高禅。

信应一篇诗,皎若画在前。

懊恼河冰散复生,徂年近已失峥嵘。

身留短舫厌厌睡,目送飞鸿一一轻。

引氵牵低徊疑上坂,打凌辛苦甚攻城。

东风怜我归心速,稍变杨梢百里迎。

大觉无心,九峰饶舌。

较短量长,家私漏洩。

引惹平人入祸门,金刚脑后抽生铁。

司秋纪兑。

奏西音。

激扬钟石。

和瑟琴。

风流福被。

乐愔愔。

人生百岁诚稀少。

此事任谁明晓。

相见但开口笑。

管甚闲悲恼。

四时风月寻常好。

放下心肠便了。

虽是身难恒少。

到底须迟老。

长岭峰前,罗家庄后。

来山去水真明秀。

而今若把道庵修,他年应引神仙凑。

为写新词,聊充赞祝。

福缘善庆从来有。

叔侄暂结有为缘,子孙

前身应是散花仙。

一念堕尘缘。

参透曲中禅。

比一串、摩尼更圆。

林莺巧啭,玉冰飞韵,三昧有谁传。

休惜遏云篇。

早医得、维摩病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