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苏堤清明即事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译文

春光明媚、和风徐徐的西子湖畔,游人如织。

到了傍晚,踏青游湖人们已散,笙歌已歇,但西湖却万树流莺,鸣声婉转,春色依旧。

把佳节清明的西湖,描绘得确如人间天堂,美不胜收。

注释

①苏堤,元佑间苏轼官杭州刺束时建于西湖。

②梨花风,古代认为从小寒至Ⅱ谷雨有二十四番应花期而来的风。梨花风为第十七番花信风。梨花风后不久即是清明。

④笙歌,乐声、歌声。

④属,归于。

⑤按,古人极重清明节,有“朝朝清明,夜夜元宵”之说。该诗意境与周密《曲游春》词“沸十里、乱弦丛笛。看画船,尽入西泠,闲却半湖春色”相似。

⑥即事,歌咏眼前景物

⑦梨花风,梨花为第十七番花信风。

⑧吴惟信,字仲孚,霅川(今浙江吴兴)人。南宋后期诗人。

赏析

这首诗对大好春光和游春乐境并未作具体渲染,只是用“梨花”、“笙歌”等稍作点染,此诗的构思之绝,就体现在作者不由正面入手,而是借游人的纵情、黄莺的恣意,从侧面措意,促人去展开联想。游子寻春,不但“半出城”,而且“朝而往,暮而归”,痛玩了整整一天,足见西湖胜景令人目不暇接,节日气氛使人流连忘返。再看“流莺”,当人们“笙歌鼎沸,鼓吹喧天”之时,它的世界被人类“强占”。现在,“游人去而禽鸟乐也”,被压抑了一天的黄莺,又受了游人情绪的感染,当它重成了绿林的主人,怎能不欣喜若狂?不难想象,黄莺匿迹,是因人喧场面的热烈;而它的再现,正说明宜人秀色的魅力。这样,诗人叙节日情景,状清明景色,不是直接绘描,而是就有情之人和无情之莺的快乐,由侧面实现自己的创作目的。

  前两句写西湖春景和游春的热闹场面。后两句说日暮人散以后,景色更加幽美,那些爱赶热闹的人既然不知道欣赏,只好让给飞回来的黄莺享受去了。 反映了清明时节郊游踏青的乐趣:“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江南三月正是“梨花万朵白如雪”的季节,青年人结伴出城,踏青寻春,笙笛呜咽,歌声袅袅,微风拂面,杨柳依依,真是“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诗人简介

吴惟信,字仲孚,霅川(今浙江吴兴)人。南宋后期诗人。► 1篇诗文

诗文推荐

烟漠漠。

醉里看春都错。

过了清明迟一著。

牡丹重约摸。

晓日渐明檐角。

天与芳辰难却。

驻得韶华元有药。

桃源谁共约。

旋作池来分剡曲,略教花处似苏堤。

百花丛里试新妆。

不许巫山枉断肠。

牡丹风扬曲声长。

寒食清明间节序,绮窗朱户少年场。

燕泥香润落空梁。

连日湖亭风色好,今朝赏遍东城。

主人留客过清明。

小桃如欲语,杨柳更多情。

为爱暮云芳草句,一杯聊听新声。

水流花落叹浮生。

故园春更晚,时节已啼莺。

莺带春来,鹃唤春归,春总不知。

恨杨花多事,杏花无赖,半随残梦,半惹晴丝。

立尽碧云,寒江欲暮,怕过清明燕子时。

春且住,待新篘熟了,却问行期。

问春春竟何之。

看紫态红情难语离。

想芳韶犹剩,牡丹知处,也须些个,付与荼コ。

唤取聘婷,劝教春醉,不道五更花漏迟。

愁一饷,笑车轮生角,早已天涯。

潋滟长波迎鹢首。

雨淡烟轻,过了清明候。

岸草汀花浑似旧。

行人只是添清瘦。

沈水香消罗袂透。

双舻声中,午梦初惊后。

枕上懵腾犹病酒。

卷帘数尽长堤柳。

燕掠晴丝袅袅,鱼吹水叶粼粼。

禁街微雨洒香尘。

寒食清明相近。

漫著宫罗试暖,闲呼社酒酬春。

晚风帘幕悄无人。

二十四番花讯。

三春正美。

是霁景融和,韶华如绮。

夹岸香红,登墙粉白,开遍故园桃李。

画舸绣帘高卷,锦毂朱轩低倚。

对此际,向池台好处,争倾绿蚁。

醉里。

须醒悟,些子芳菲,造物都谩你。

一瞬光阴,霎时蜂蝶,还付落花流水。

我有大丹九转,真个长春不死。

待得了,把高歌清赏,随缘而已。

魏紫姚黄欲占春。

不教桃杏见清明。

残红吹尽恰才晴。

芳草池塘新涨绿。

官桥杨柳半拖青。

秋千院落管弦声。

淑景斗清明。

和风拂面轻。

小杯盘、同集郊_。

著个_儿不肯上,须索要、大家行。

行步渐轻盈。

行行笑语频。

凤鞋儿、微褪些根。

忽地倚人陪笑道,真个是、脚儿疼。

灰暖香融销永昼。

蒲萄架上春藤秀。

曲角栏干群雀斗。

清明后。

风梳万缕亭前柳。

日照钗梁光欲溜。

循阶竹粉沾衣袖。

拂拂面红如著酒。

沈吟久。

昨宵正是来时候。

画出清明二月天。

山城三月只萧然。

闲门日日枕书眠。

川下杏花浑欲雪,山中杨柳不成烟。

春风回首又明年。

花趁清明争展。

白白红红满院。

莫怪泪痕多,爱底不能得见。

凝恋。

凝恋。

门外雨飞帘卷。

涓选休成,祖考是享。

夙夜专精,求诸惚恍。

洋洋在上,惟神之仰。

鬯矣清明,应之如乡。

插遍门前杨柳。

又是清明时候。

岁月不饶人,鬓影星星知否。

知否。

知否。

且尽一杯春酒。

[太簇为徽]巍巍堂堂,其道如天。

清明之象,应物而然。

时维上丁,备物荐诚。

维亲祷典,乐谐中声。

殷勤举白。

昨夜东风犹有雪。

莫恨春迟。

曾见梅花第一枝。

阴晴未决。

早晚清明新火活。

梦绕秦楼,欲趁归潮上客舟。

走马探花花发未。

人与化工俱不易。

千回来绕百回看,蜂作婢。

莺为使。

谷雨清明空屈指。

白发卢郎情未已。

一夜翦刀收玉蕊。

尊前还对断肠红,人有泪。

花无意。

明日酒醒应满地。

寒食清明春事好,公家霁月光风。

年时犹记雨声中。

州侯陈乐舞,法从酒杯同。

坐上王杨虽自散,酴醿依旧香浓。

待将诗易寿无穷。

鸢飞鱼跃矣,风虎更云龙。

担头看尽百花春。

春事只三分。

不似莺莺燕燕,相将红杏芳园。

名缰易绊,征尘难浣,极目销魂。

明日清明到也,柳条插向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