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喜迁莺(谢赵晋臣敷文赋芙蓉词见寿,用韵为谢)

暑风凉月。

爱亭亭无数,绿衣持节。

掩冉如羞,参差似妒,拥出芙渠花发。

步衬潘娘堪恨,貌比六郎谁洁。

添白鹭,晚晴时,公子佳人并列。

休说。

搴木末。

当日灵均,恨与君王别。

心阻媒劳,交疏怨极,恩不甚兮轻绝。

千古离骚文字,芳至今犹未歇。

都休问,但千杯快饮,露荷翻叶。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  ①此亦闲居瓢泉之作,具体作年不详。芙蓉:一名芙蕖,即荷花。见寿:祝寿。  咏物抒情。上片咏荷。用“爱”字领起五句正面咏荷文字,“步衬”以下,衬托之笔。下片抒情,化用屈原诗意,不胜同情与赞颂。结韵千杯豪饮,既巧扣咏荷题面,更将自身牢骚不平之气一吐而尽。此词善用事,潘、张以貌美而得宠于君主,屈原则以质洁而见逐于楚王,两相对照,词人用心灼然。  ②“暑风”三句:言荷叶亭亭玉立,如绿衣使者持节鹄立。亭亭:挺拔娇好貌。宋人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节:符节。古代使臣用以证明身分的信物。  ③“掩冉”三句:描绘荷花盛开时姿态万千情状。掩冉如羞:言其如少女含羞,闪隐于绿叶之间。掩冉:遮掩。参差似妒:言其参差错落,似怀妒意而争美赛艳。参差:高下不齐貌。  ④“步衬”两句:以人拟花,言其羞与潘妃为伍,远胜六郎高洁。步衬潘娘:《南史·齐东昏侯记》:“凿金为莲花,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花也。’”貌比六郎:《新唐书·杨再思传》:“张昌宗以姿貌幸,再思每曰:‘人言六郎似莲花,非也;正谓莲花似六郎耳。’其巧谀无耻类如此。”按:唐时张昌宗、张易之以姿容见幸于武后,贵震天下,众人竞相献媚,时人呼张易之五郎,呼张昌宗为六郎。  ⑤“添白鹭”三句:言白鹭飞来与芙蓉为侣,犹如公子佳人并肩比立。按:白鹭通体皆白,一生往来水上,象征纯洁无邪,超尘忘机。谢惠连《白鹭赋》:“表弗缁(黑色,意谓污浊)之素质,挺乐水之奇心。”又,白鹭风度翩翩,仪表俊逸。杜牧《晚晴赋》:“白鹭忽来,似风标之公子。”辛词取杜赋字面而兼含二义。  ⑥“休说”七句:化用屈原《九歌·湘君》诗意:采薛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意谓入水去采陆上长的香草,缘木去摘水中开的芙蓉,哪会有收获。男女双方如果心念不一,只能让做媒的徒劳往返。即便勉强结合,由于爱情不深,也最容易决裂。屈原用此隐喻楚王亲佞远贤,失信于己。稼轩则借以隐寄身世之慨。搴(qiān千):拔取。木末:树梢。灵均:屈原字灵均。心阻媒劳:心有阻隔,徒劳媒使。交疏:交谊疏远。  ⑦“千古”两句:赞美屈原的《离骚》光昭日月,流芳千古。  ⑧“都休问”三句:一切作罢休问,但举杯畅饮。露荷翻叶:殷英童《咏采莲》诗:“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辛词以荷叶喻杯,叶上露珠喻酒,写倾杯豪饮。-----------转自“羲皇上人的博客”----------- 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年间(1200 年),这一年,辛弃疾61 岁 ,第二次被免官在家闲居。他的好友赵晋臣,各不迂,宋朝宗室成员,他曾经担任过直敷文阁学士,所以他又叫敷文,1200 年 ,他也被罢官在家,这年夏天,赵晋臣作了一首芙蓉词给辛弃疾作寿,辛弃疾便以此词答谢。这是一首咏物词,思路很清晰:上片以咏荷为主,下片以抒情为主 ;抒情不离荷花,咏荷为抒情铺垫,和那种纯以状物工巧见长的咏物词有所不同。上片赞赏荷花。首句点明时令,“暑风凉月”,正是荷花盛开的大好时光。以下用一“爱”字带出“亭亭”五句,正面描绘水上莲荷的美好仪态。满地莲叶,耸出水面,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似无数绿衣侍者持节而立。在这一群绿衣持者的簇拥下,千朵荷花,竞相怒放 。她们或时隐时现,如含羞少女,犹抱绿叶半遮面;或参差错落,姿态万千,似各怀妒意而争美赛妍。这是一幅多么令人心醉的水上绿叶红花图啊 !“步衬潘娘堪恨,貌比六郎谁洁?”这两句用事。“六郎”,系指唐张昌宗。张昌宗、张易之都以姿容见幸于武后 ,贵震天下 ,时人号张易之为“五郎”,张昌宗为“六郎 ”。“貌比六郎 ”,则用杨再思语。史称杨再思“为人佞而智。⋯⋯张昌宗以姿貌幸,再思每曰 :‘人言六郎似莲花,非也;正谓莲花似六郎耳。’其巧谀无耻类如此。”(《新唐书·杨再思传》)以清水芙蓉之质,竟为一宠妃作衬托的工具,岂不叫人痛心?以张昌宗辈无耻之尤,岂能与芙蓉相比洁白?所以,词人用“堪恨”、“谁洁”两组词语,一方面表示对潘、张之流的鄙弃,一方面也就突出了荷花的质洁品高。前五句写荷花的姿态美,这两句是写荷花的品格美。潘、张之流既不足道,那么,谁有资格能和芙蓉相提并论呢?唯有白鹭。白鹭浑身皆白,象征着纯洁无邪;一生往来水上,意味着超尘忘机。谢惠连有《白鹭赋 》赞曰 :“表弗缁之素质 ,挺乐水之奇心。”又因它风度翩翩,杜牧《晚晴赋》曰:“白鹭潜来兮,邈风标之公子;窥此美人兮 ,如慕悦其容媚”词中“白鹭”两句兼含二义而以后义为主。傍晚雨晴,有白鹭飞来与芙蓉为侣,犹如公子佳人双双并肩而立。白鹭入图,平添出不少生机与美趣,真是妙笔生花。下片抒情,多半采用楚辞诗句 ,而又一意贯之。“休说”七句本来来自屈原《九歌·湘君》“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和“交不忠兮怨长”等句。原意为到水中去采缘木而生的薜荔 ,到树梢去摘水上开花的芙蓉,岂能成功。男女各怀心思,媒人来回折腾,也是徒劳无功,双方爱之不深 ,必然容易决裂。这是隐喻楚王听信谗言,亲佞远贤,使屈原有志难酬 。“千古”两句采用《离骚 》:“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沫。”意谓屈原之世虽已去远,但其《离骚》却流传千古,至今犹自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词人赞美屈原有荷花那种“出于淤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赞美他精神不朽,流芳百世。同情他君臣异心的不幸遭遇,和赍志以殁的悲剧结局。尤其令人愤慨不已的是,这一切居然自古而然!所以词人在下片一开头就用“休说”一词表现感情上的激愤,结拍又用“都休问”一句承转跌宕:一切都休再提说了吧,“但千杯快饮,露荷翻叶”,唯求对花痛饮,一醉忘忧。殷英童《 咏采莲》诗云:“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这里的“露荷翻叶”,是借喻倾杯式的豪饮。词的结尾很是干净利索,既巧妙地紧扣咏荷题目,又将自身满腹牢骚不平之气一吐而尽。好用事 ,是辛词的一大特色 ,人或讥其“掉书袋”,或褒其“驱使庄、骚、经、史,无一点斧凿痕,笔力甚峭”(楼敬思语。《词林纪事》引),“任古书中理语 、廋语 ,一经运用,便得风流 ”(刘熙载《艺概》)。就这首词的用事来说,颇见特色。不仅多而奇,而且一意贯串,寄托遥深。上片用“步衬潘娘”、“貌比六郎”两个典故,下片大量运用楚辞入词,都是用得贴切而意深。潘张因为长得俊美而受君王宠爱,屈原却因品质高洁而被楚王流放 ,世上哪有这等道理!是以细读“堪恨 ”、“谁洁”、“休说”、“休问”诸句,但觉其中激荡着一股愤郁不平之气。辛弃疾生平以复国自许 ,文韬武略,集于一身,不想两次被免落职,赋闲田园,正所谓报国有志,请缨无门。因此,当他握笔作词时,常常借古人之酒 ,浇自己胸中之块垒,这也正是辛词好用事的缘故吧。

诗人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868篇诗文

诗文推荐

半夜客船钟,渔火愁眠省。

不见老寒山,泪湿吴云冷。

幽鸟啼霜月影斜,野桥枫叶翻红锦。

击碎重关,枯山未泯。

养家苦,火坑深。

万尘埋没不能禁。

遇风仙,物外寻。

修行好,炼阳阴。

净清能见水中金。

现光辉,罩宝岑。

更憔悴、羞人见。

心不自心始是心,眼不见眼始是眼。

堂堂无影迹,历历绝思惟。

明满环中,兔怀夜月。

翠横海上,犀晕秋山。

直须及尽玄微,始解承当底事。

冠盖盛西京,当年相府荣。

曾陪鹿鸣宴,◇识洛阳生。

共叹长沙◇,空存许劭评。

堪嗟桃李树,何日见阴成。

归来三见梅花,年年借此花为寿。

八窗轩槛,月边竹畔,数枝开又。

姑射肌肤,广平风度,对人依旧。

把离骚读遍,椒兰荃蕙,奚敢及、众芳首。

幸与岁寒为友。

任天公、雪霜愁。

香名一点,西湖东_,逊逋会有。

金鼎家毡,玉堂椽笔,傥来斯受。

且巡檐、管领先春,林外事、付卮酒。

无言屈指也。

算年年底事,长为旅也。

凄惶受尽也。

把良辰美景,总成虚也。

自嗟叹也。

这情怀、如何诉也。

谩愁明怕暗,单栖独宿,怎生禁也。

闲也。

有时临镜,渐觉形容,日销减也。

光阴换也。

空辜负、少年也。

念仙源深处,暖香小院,赢得群花怨也。

是亏他见了,多教骂几句也。

红蘤风尽,团枝泣露光。

叶深惊乍见,实小贵先尝。

点缀怜余萼,飘零惜旧香。

不须悲了物,县城喜手中觞。

一点灵明潜启悟。

天上人间,不见行藏处。

四海八荒惟独步。

不空不有谁能睹。

瞬目扬眉全体露。

混混茫茫,法界超然去。

万劫轮回遭一遇。

细雨晓莺春晚,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

罗幕翠帘初卷,镜中花一枝。

肠断塞门消息,雁来稀。

娉婷标格神仙样。

几日珮环离海上。

小春只隔一旬期,菊蕊包香犹未放。

霞觞满酌摇红浪。

慢引新声云际响。

玉颜长与姓相宜,寿数三回排第行。

三白先春慰客情,瑶林照耀夜窗明。

浅斟低痴儿女,那得工夫问雪声。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

目前一机,万化千变。

甚处见得,西风一阵来,落叶两三片。

面孔风埃,身心冷灰。

鲸饮海乾而珊瑚露,龟藏泥暖而芙蓉开。

向去却来,其间变态也掣电轰雷。

宣传吾真,吾为宣说。

眨上眉毛,大巧若拙。

山秋而癯,水秋而净。

得丘壑偃蹇之姿,赋猿鸟超摇之性。

离微彻见根,动静该听莹。

提来万法上看,更没一丝头剩。

阳复之望,惟公诞辰。

何以贶之,秉国之钧。

井无水,荒龙倚。

不知如,巴马子。

仰天夜见黄姑星,水底喽喽话红鬼,长绳卷起天河水。

井中人,不殉死,宫人斜在雷塘趾。

绣鞅玉钚游。

灯晃帘疏笑却收。

久立香车催欲上,还留。

更且檀唇点杏油。

花遍六么球。

面旋回风带雪流。

春入腰肢金缕细,轻柔。

种柳应须柳柳州。

我尊我亲,承天之祉。

寿名兼美,家国咸喜。

公傅秉礼,实册有糨。

惟千万祀,令闻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