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崔氏东山草堂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ài rŭ yù shān căo táng jìng,gāo qiū shuăng qì xiāng xiān xīn。

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yŏu shí zì fà zhōng qìng xiăng,luò rì gèng jiàn yú qiáo rén。

盘剥白鸦谷口栗,饭煮青泥坊底芹。pán [bō,bāo] bái yā gŭ kŏu lì,fàn zhŭ qīng ní [fāng,fáng] dĭ qín。

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hé wèi xī zhuāng wáng [jĭ,gĕi] shì,chái mén kōng bì suŏ sōng [yún,jūn]。

赏析

作品赏析

【顾注】王维晚年,得宋之间蓝田别墅,在张通儒囚禁之后。肃宗还京,维为太子中允,复拜给事中。此当是乾元元年作。【邵注】东山即蓝田山,又名玉山,在长安蓝田县东南,《杜臆》:王维辋川庄在蓝田,必与崔庄东西相近。草堂在东山,可称东庄,则辋川固可称为西庄矣。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①。有时自发钟磐响②,落日更见渔樵人③。盘剥白鸦谷口栗④,饭煮青泥坊底芹⑤。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  (此借崔氏草堂以讽王给事也。首句记草堂,次句记秋候。三四堂外闻见之景,仍含静意。五六堂中食物之佳,仍含秋意。末慨西庄。以见仕者之不如隐也。朱瀚曰:草堂之静,延秋气之爽,故曰相鲜新。次联,即“衡门之下,可以栖迟”也。三联,即“泌之洋洋,可以乐饥”也。【朱鹤龄注】公《赠王维》诗:“穷愁应有作,试诵《白头吟》。”维之再仕,必非得意,故以柴门空锁,讽其归老蓝田欤。) ①梁释惠令诗:“泬寥秋气爽。”【綖注】杜牧诗“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即秋气相鲜之意。郭璞诗:“容色更相鲜。”②《蜀都赋》:“庭和钟磐,堂抚琴瑟。”江淹诗:“石室有幽响。”王维《辋川》诗有云“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则知钟磐渔樵,即蓝田山中景物。③《宋·武帝纪》:“樵渔山泽。”孔鱼诗:“兰泽侣渔樵。”【朱注】白鸦谷、青泥坊,皆地名。④《长安志》:白鸦谷,在蓝田县东南二十里,其地宜栗。又:青泥城,在蓝田县南七里。《水经注》:泥水历晓柳城南,魏置青泥军于城内,俗亦谓之青泥城。考《晋中兴书》:桓温伐符健,遣京兆太守薛珍击青芹城,破之。即其处。⑤【邵注】饭煮芹,杂米为饭也。《记》:坊以畜水,亦以障水。《说文》:防,即堤也。张綖注:维《辋川别业》诗云:“积雨空林烟火迟,蒸梨炊黍怕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鸳,阴阴夏木转黄鸥。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此即给事咏西庄者。前六句之意,盖亦识此趣矣。末乃谓海鸥何事相疑,尚似机心未忘,无怪乎公之怪叹给事也。  王嗣奭曰:蓝田诗悲壮,东山诗则浑成,不烦绳削,自有萧散之致,各见其妙。然前诗人犹可学,此诗人不能到。 -----------仇兆鳌 《杜诗详注》-----------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281篇诗文

诗文推荐

偶脱尘中一梦阑,欲穷幽事遍寻山,静怜人境鸡虫扰,老惬僧窗枕簟闲。

十里秋香随屐齿,四更山月上帘颜。

登临物色催诗兴,未信天於我辈悭。

墅里山前,一棚傀儡。

个东个西,或进或退。

打东山鼓乐,断送及时。

著杨岐戏衫,编排合制。

虽由行主线牵抽,妙舞三台谁不会。

谁不会,喝彩一声,鸦飞鹊喙。

踞胡床,握法尾,默默自问,谁家之子。

宁可并吃五{左豆右斗}醋,不敢说著东山下左边底。

华发一衰翁,世事眼中看彻。

只为年来薄宦,负东山高节。

冥冥神理到无凭,此外更何说。

安得百壶春酒,埽羁愁如雪。

十载江湖,一朝簪组,宠荣曷称衰容。

圣恩不许。

归卧旧庐中。

慨念东山伴侣,烟霞外、久阔仙踪。

今何幸,相逢故里,谈笑一尊同。

吾州,真幸会,湖边贺监,海上黄公。

胜渭川遗老,绛县仙翁。

纵饮何辞烂醉,脸霞转、一笑生红。

从今后,婆娑化国,千岁乐皇风。

如今田野谩抛春。

红雨掩衡门。

懒读诗书,欠伸扶杖,几案任生尘。

从教便向东山老,谁知是个中人。

莫怪年来,倦寻城市,嫌我性情真。

百元能,得人憎。

火是钓鳖,日裹藏冰。

养子不曾教,绳上更安绳。

谷孤古东山正脉,乌户呼真本川僧。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梵语华言译不成,玉几重新添注解。

安义炳然,无人邻解。

赖有同风知,点头道奇怪。

彷彷佛佛,一似东山瓦鼓歌。

腔调宛同,声无高下。

彭八剌拶,未在未在。

大智洞明,十方虚彻。

玄枢妙转,千圣迷踪。

直饶透箐眼明,截流机峻。

须知更有向上一路在,这里见得彻去,方知东山五祖老冻脓。

逼汉敞岩,缘云结飞阁。

东山草树曛,致足登临乐。

嵩洛云烟,间生真相耆英裔。

要知鲐背。

难老中和气。

报道玉堂,已草调元制。

华夷喜。

绣裳貂珥。

便向东山起。

华胥月色。

万水千山同一白。

南北相望。

独醉香山旧草堂。

淮岑妙境。

十载醺酣犹未醒。

一腹便便。

也读春秋也爱眠。

印山先生罗天文,一卷周雅遗子孙。

一门三世六七人,月中桂枝斫到根。

近来书种将绝却,两度秋天虚一鹗。

今年有孙康鼎来,问天还我北斗魁。

印山草木也驩喜,印山风云有生气。

君不见普州衣钵付仇香,仇香衣钵付此郎。

年未三十笔力强,百斛龙鼎一笔扛。

殿前春风更努力,莫放别人居第一。

一出五六月,往返三千里。

信脚踢得着,信手提得起。

不曾轻示人,深藏怀袖里。

归来普主请大众做个入门欢,是什么浙东山浙西水。

油幕新开,骍旄前导,暂归梓里舂容。

致身槐府,功在鼎彝中。

慨想东山故侣,烟霞外,久阔仙踪。

今何幸,相逢吐握,谈笑一尊同。

德星,占瑞处,旌麾五马,衮绣三公。

对渭川遗老,绛县仙翁。

厚意杯传绀玉,那堪更,篚实囊红。

拼沉醉,今宵盛事,复见古人风。

下马东山路。

恍临风、周情孔思,悠然千古。

寂寞东家丘何在,缥缈危亭小鲁。

试重上、岩岩高处。

更忆公归西悲日,正__、陌上多零雨。

嗟费却,几章句。

谢安雅志还成趣。

记风流、中年怀抱长携歌舞。

政尔良难君臣事,晚听秦筝声苦。

快满眼、松篁千亩。

把似渠垂功名泪,算何如、且作溪山主。

双白鸟,又飞去。

隐去看看白发新,草堂资尽箧生尘。

五陵亦间相识,只把黄金笑卖春。

师之道兮不可得而称,师之德兮不可得而述。

师之行兮不可得而闻,师之业兮不可得而见。

道德行来,闻见称述,世人昭昭然若其。

荷佛祖慧命於将仆之际,转凡夫於贤圣之域。

是谓之东山老人,吾不得而知焉。

碧草已满地,柳与梅争春。

谢公自有东山妓,金屏笑坐如花人。

今日非昨日,明日还复来。

白发对绿酒,强歌心已摧。

君不见梁王池上月,昔照梁王樽酒中。

梁王已去明月在,黄鹂愁醉啼春风。

分明感激眼前事,莫惜醉卧桃园东。

采菊上东山,山高路非远。

江湖乍辽夐,城郭亦在眼。

昼日市井喧,闰年禾稼晚。

开尊会佳客,长啸临绝巘.戏鹤唳且闲,断云轻不卷。

乡心各万里,醉话时一展。

乔木列遥天,残阳贯平坂。

徒忧征车重,自笑谋虑浅。

却顾郡斋中,寄傲与君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