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尉迟杯(大石离恨)

隋堤路。suí dī lù。

渐日晚、密霭生深树。jiàn rì wăn、mì ăi shēng shēn shù。

阴阴淡月笼沙,还宿河桥深处。yīn yīn dàn yuè lŏng shā,huán sù hé qiáo shēn chù。

无情画舸,都不管、烟波隔南浦。wú qíng huà gĕ,dōu bù guăn、yān bō gé nán pŭ。

等行人、醉拥重衾,载将离恨归去。dĕng xíng rén、zuì yōng [zhòng,chóng] qīn,zài jiāng lí hèn guī qù。

因念旧客京华,长偎傍、疏林小槛欢聚。yīn niàn jiù kè jīng huá,cháng wēi bàng、shū lín xiăo kăn huān jù。

冶叶倡条俱相识,仍惯见、珠歌翠舞。yĕ yè [chàng,chāng] tiáo jù xiāng shí,réng guàn jiàn、zhū gē cuì wŭ。

如今向、渔村水驿,夜如岁、焚香独自语。rú jīn xiàng、yú cūn shuĭ yì,yè rú suì、fén xiāng dú zì yŭ。

有何人、念我无憀,梦魂凝想鸳侣。yŏu hé rén、niàn wŏ wú liáo,mèng hún níng xiăng yuān lǚ。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此词乃作者宦旅途中所作,抒写词人在隋堤之畔。客身之中的一段离情别恨。词之上片写离开汴京时的情景,下片一起抒怀,追忆京华岁月。“ 隋堤路 ”,是指宋之汴京至淮河一段的水路,因为是隋炀帝所开大运河的一段 ,故名 。“渐日晚,密霭生深树 ”,写徘徊汴堤而未曾登船之际,但见日色渐渐向晚,浓重的暮霭正从茂密的树林中弥漫开来。接下来二句,化用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诗意,写出主人公独自怅望江天,孤寝船上的情景。“无情画舸,都不管、烟波隔前浦。等行人、醉拥重衾 ,载将离恨归去 。”这几句写分手时的情景,用的就是借物达意手法。这词写饯别情景是从郑仲贤《送别 》诗脱化出来的 。王氏所谓“诗意出侧面”,是指诗情借物宣泄,迁怨于物。有情人偏遇着这无情的画舸,它全然不管恋人们难分难舍,将行人连同离恨都载走了 。这里迁怨画舸,就是侧写。物本无情,视为有情,以责怪于物来表达自己的离情别恨,是借物达意的一种方式;离恨、离愁是一种感情,都是虚的,然而诗人们却常常化虚为实,将愁恨说成是有形体有重量的东西。这里船载离恨,就是化虚为实。“因思旧客京华,长偎傍疏林,小槛欢聚。冶叶倡条俱相识,仍惯见 、珠歌翠舞。”这是写昔日京华相聚的欢乐场面 。“冶叶 ”句化用李商隐《燕台诗》“ 冶叶倡条遍相识”。所谓“冶叶倡条”,乃指歌妓。词中主人公的恋人,也是歌妓一流人物。所以他同歌妓们厮混得很熟,常在一起,观赏她们歌舞。这欢乐的回忆 ,与“渔村水驿,夜如岁、焚香独自语”,恰成鲜明对比。人在由聚而散之际,回想欢乐聚会,必添愁情离怀。回忆对比,是很能触发情感的。周邦彦这首词,除用回忆对比外,还有一种对比,就是梦境和现实对比 。“有何人、念我无聊,梦魂凝想鸳侣”,这个结尾,词评家多以为写得拙直、率意。周济《宋四家词选 》说“ 一结拙甚 ”。谭献《谭评词辨》说“ 收处率甚 ”。这个收尾是不够含蓄的 ,但是感情还是十分朴实浓烈的。这里用了眼前实境和梦中虚境相对照 ,现实是舟中独处,梦中却是鸳侣和谐。“鸳侣”一词已近于抽象化,形象不够丰满。但还是足以补出离情别恨的。此词以宦游途中水驿之夜的情景为中心而将追忆念想层层展开。全词由景及情,由今及昔,写眼前景采用白描手法,叙写追思往事时用借物达意。反衬对比手法,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结句直抒性情而不借景烘托,可谓大巧若拙,别具魅力。

诗人简介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386篇诗文

诗文推荐

仙翁眼力信非凡,到处偏工鉴别山。

消得好乌巢屋上,旋移空翠入窗间。

平生万卷端能合,从此三杯不等閒。

莫讶倏来犹属意,野有相日用实相关。

半饷西风暖换凉,岩花月魄衬云裳。

一杯旋擘翠橙香。

旧_不妨排日醉,新_尚可去时尝。

无何乡里是吾乡。

留得菖蒲酒一杯。

与公今日寿筵开。

灵山排闼送青来。

须信南州高士后,持荷持节照苏台。

瑞云深处是三台。

三月暖风,开却好花无限了,当年丛下落纷纷。

最愁人。

长安多少利名身。

若有一杯香桂酒,莫辞花下醉芳茵。

且留春。

遇酒当歌酒满斟。

一觞一咏乐天真。

三杯五盏陶情性,对月临风自赏心。

环列处,总佳宾。

歌声缭亮遏行云。

春风满座知音者,一曲教君侧耳听。

行尽坛前石崖路,忽见一曲清泠,酒行到我不辞醉,安用了了分愚贤。

翠杓银锅飨夜游。

万灯初上月当楼。

溶溶琥碧流匙滑,璨璨蠙珠著面浮。

香入手,暖生瓯。

依然京国旧风流。

翠娥且放杯行缓,甘味虽浓欲少留。

庾家南楼天下无,李家南楼何似渠。

玉蔘碧山罗带水,眼界风烟且千里。

何须横陈鹦鹉洲,月桂栏干西角头。

謪仙子孙五凤手,安得长江化作一杯酒。

衰年寝食僧斋似,甚欲持杯解入关。

桂魄元非月蛾靳,韭葅终笑庾郎悭。

不成小醉穿灯市,又作相逢嘲饭山。

思澁贻山妇怪,羡渠飞雉落黄间。

千缕柳丝犹嫩,一星榆火初明。

载将新意寿幽人。

红袖持杯劝尽。

老鹤自偏野性,沙鸥难比轻身。

殷勤多谢祝长春。

一笑东风夜静。

断送一生惟有,破除万事无过。

远山横黛蘸秋波。

不饮旁人笑我。

花病等闲瘦弱,春愁没处遮拦。

杯行到手莫留残。

不道月斜人散。

碧天无际,乍雨清烟霭,风开云月。

人在南楼,剧谈胜咏,拥碧油旌节。

银阙腾辉,冰轮驾彩,颢气资高洁。

大星不见,更容萤火明灭。

须烦翠杓琼杯,华笺象管,与我酬清绝。

谁使琵琶声到耳,轻赋荻花枫叶。

露脚斜飞,河阴低转,香篆环三杰。

莫辞终日,舞腰重看回雪。

年年团扇怨秋风。

愁绝宝杯空。

山下卧龙丰度,台前戏马英雄。

而今休矣,花残人似,人老花同。

莫怪东篱韵减,只今丹桂香浓。

西湖烟尽水溶溶。

一笑与谁同。

多谢湖边霜菊,伴人三见秋风。

两高南北,天教看尽,吴越西东。

趁取老来犹健,登临莫放杯空。

玉奁收起新妆了。

鬓畔斜枝红袅袅。

浅颦轻笑百般宜,试著春衫犹更好。

裁金簇翠天机巧。

不称野人簪破帽。

满头聊插片时狂,顿减十年尘土貌。

从古将军自有真。

引杯看剑坐生春。

扰扰介鳞何足扫。

谈笑。

纶巾羽扇典刑新。

试问天山何日定。

伫听。

雅歌长啸静烟尘。

解道汾阳是人杰。

见说。

如今也有谪仙人。

暗尘四敛。

楼观迥出,高映孤馆。

清漏将短。

厌闻夜久,签声动书幔。

桂华又满。

闲步露草,偏爱幽远。

花气清婉。

望中迤逦,城阴度河岸。

倦客最萧索,醉倚斜桥穿柳线。

还似汴堤,虹梁横水面。

看浪飐春灯,舟下如箭。

此行重见。

叹故友难逢,羁思空乱。

两眉愁、向谁舒展。

春台路古,想店月潭云,鸡鸣关候。

巾车尔久。

记湘累降日,留词劝酒。

不是行边,待与持杯论斗。

算吾寿。

已待得河清,万古晴昼。

京国事转手。

漫宫粉堆黄,髻妆啼旧。

瑶池在否。

自刘郎去后,宴期重负。

解事天公,道是全无又有。

浯溪友。

笑浯溪、至今聱叟。

曾共君侯历聘来。

去年今日踏莓苔。

旌扬宅里疏疏磬。

挂屩枫前草草杯。

呼煮酒,摘青梅。

今年官事莫徘徊。

移家径入蓝田县,急急船头打鼓催。

一百二十年,两番甲子。

前番风霜饱谙矣。

今番甲子,一似腊尽春至。

程程有好在,应惭愧。

莫道官贫,胜如无底。

随分杯筵称家计。

从今数去,尚有五十八生朝里。

待儿官大,做奢遮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