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沁园春·斗酒彘肩

寄辛承旨。jì xīn chéng zhĭ。

时承旨招,不赴。shí chéng zhĭ zhāo,bù fù。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dòu jiŭ zhì jiān,fēng yŭ dù jiāng,qĭ bù kuài zāi!

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吾回。bèi xiāng shān jū shì,yuē lín hé jìng,yŭ pō xiān lăo,jià [lè,lēi] wú huí。

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pō wèi xī hú,zhèng rú xī zĭ,nóng [mŏ,mā,mò] dàn zhuāng lín jìng tái。

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èr gōng zhĕ,jiē diào tóu bù gù,zhĭ guăn xián bēi。

白云天竺去来,图画里、峥嵘楼观开。bái yún tiān zhú qù lái,tú huà lĭ、zhēng róng lóu guān kāi。

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ài dōng xī shuāng jiàn,zòng héng shuĭ rào;

两峰南北,高下云堆。liăng fēng nán bĕi,gāo xià yún duī。

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bū yuē bù rán,àn xiāng fú dòng,zhēng sì gū shān xiān [tàn,tān] méi。

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xū qíng qù,făng jià xuān wèi wăn,qiĕ cĭ pái [huái,huí]。

译文

想着你将用整斗酒和猪腿将我款待,在风雨中渡过钱塘江到绍兴与您相会岂能不愉快。可半道中被白居易邀约林逋、苏东坡强拉回来。苏东坡说,西湖如西施,或浓妆或淡妆自照于镜台。林逋、白居易两人都置之不理,只顾畅饮开怀。

白居易说,到天竺山去啊,那里如画卷展开,寺庙巍峨,流光溢彩。可爱的是东西二溪纵横交错,南北二峰高低错落自云霭霭。林逋说,并非如此,梅花的馨香幽幽飘来,怎比得上先到孤山探访香梅之海。待到雨过天晴再访稼轩不迟,我暂且在西湖边徘徊。

注释

①辛承旨:即辛弃疾。因其曾于开禧三年(1207)被任为枢密院都承旨而得名,不过那时刘过已死,“承旨”二字可能是后人加的。

②斗酒彘肩:《史记》载,樊哙见项王,项王赐与斗卮酒(一大斗酒)与彘肩(猪前肘)。

③香山居士:白居易晚年自号香山居士。

④林和靖:林逋,字和靖。

⑤坡仙老:苏轼自号东坡居士,后人称为坡仙。

⑥驾勒吾回:强拉我回来。

⑦“西湖正如西子”二句:苏轼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⑧“天竺去来”六句:白居易在杭州时,很喜爱灵隐天竺(寺)一带的景色。他的《寄韬光禅师》诗: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便是写东西二涧和南北两高峰的。

⑨暗香浮动:林逋《梅花》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⑩孤山先探梅:孤山位于里、外两湖之间的界山,山上种了许多梅花。

赏析

词的上片写他想赴辛弃疾之邀,又不能去。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起势豪放,奠定了全文的基调。这三句用典。使风俗之气变为豪迈阔气。这里的典故,出之于《史记·项羽本纪》。这几句是想像之词,刘过设想在风雨中渡过钱塘江,来到辛弃疾的住所,觉得是一件特别痛快的事情。前三句起笔突兀,似平地而起的高楼,极具气势。

  “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东坡老,驾勒吾回”。就在他要出发之时,却被白居易、林逋、苏轼拉了回来。“驾勒吾回”四字写出了他的无可奈何。接着词人概括三位诗人诗意,说明他不能前去的理由。作者把本不相干的三人集于同一场景进行对话,构思巧妙新奇,“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传杯”,林逋、白居易两人只顾着喝酒,对苏东坡的提议丝毫不感不趣。

  下片开端打破了两片的限制,紧接着上文写白居易的意见。

  “白云天竺去来,图画里、峥嵘楼观开。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自居易在杭州做郡守时,写过不少歌咏杭州的诗句,其中《寄韬光禅师》就有“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之语。这六句也是化用白诗而成,用“爱”字将天竺美景尽情描绘而出,给人以如临其境之感。

  “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词人化用三位诗人描写杭州风景的名句,更为杭州的湖光山色增添了逸兴韵致和文化内涵,再现了孤山寒梅的雅致与芬芳.给人美好的想象。词人笔意纵横。杂糅了涛的特点于词作之中,正是其创新之处,虽然没有正面写杭州之美,但却使我们看到了杭州的旖旎风光。不同时代的诗人跨越了时空的界限.相聚一堂。他们的音容笑貌、言谈口吻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体现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三句顺势而出了,这里“须晴去”的“晴”字,当然与上片的“风雨渡江”遥相呼应,可当作“晴天”讲。但是,从词旨总体揣摩,它似含有“清醒”的意味,其潜台词中似乎是说自己目前正被杭州湖山胜景所迷恋,“徘徊”在“三公”争辩的诱惑之中。那么,赴约之事,且待“我”“清醒”过来,再作理会吧!这样理解,可能更具妙趣。这几句也回应开头,使全词更显得结构严谨,密不可分。

背景

这首词的立意,据《柽史》载:“嘉泰癸亥岁,改之在中都时,辛稼轩弃疾帅越。闻其名,遣介招之。适以事不及行。作书归辂者,因效辛体《沁园春》一词,并缄往,下笔便逼真。”那么,根据此词的小序和《柽史》记载可知,这首词作于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当时辛弃疾担任浙东安抚使,邀请刘过到绍兴府相会,刘过因事无法赴约,便在杭州写了此词以作答复。

诗人简介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457篇诗文

诗文推荐

溪牋未破冰生砚,炉酒新烧雪满天。

幂幂尘埃。

叹自古悠悠,不省沉埋。

利名场上,人我丛中,单认这个形骸。

念本来一点,谁无分、都是仙材。

谩疑猜。

唤千声酩酊,不肯头回。

何日梦中惊觉,管识破从前,白蚁庭槐。

洞天深处,霞友云朋,谈冰咀雪相陪。

对紫芝幽圃,香风里、碧酒倾杯。

信悠哉。

有龙蟠虎绕,沉醉蓬

十月江南风信早,梅枝早D335先春。

田园剩得老来身。

浪言陶处士,犹是晋朝臣。

人道革爻居四九,谁知数在E578B97E。

明年五十志当伸。

低头羞老妇,且结会稽盟。

漫说山东第二州,枣林桑泊负春游。

城西亦有红千叶,人老簪花却自羞。

小桃破萼未胜春,罗绮丛中第一人。

闻道使君归去后,舞衫歌扇总生尘。

(陈有小妓,述古称之。

九十日春,多雨少晴。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三百斤铁枷,数载无人荷。

颺在壁根头,只得冤雠到。

口款分明不可翻,老肩无力也须担。

赤肉凿窍,乾骨裹皮。

自然无我,你道是谁。

双瞳秋点点,两鬓雪丝丝。

筇倚床头不去诸方行脚,口挂壁上欲学古人住持。

渊默有句,真得无师。

崖蜂春採薝蔔华,海鸟梦卧珊瑚枝。

今日雨,明日雨。

春流岸岸深,屋漏无乾处。

鲁公亭上望番城,只有湖水无行路。

惟天丕冒,彪列九神。

财成元化,险惊下民。

有酒斯旨,登牙苾芬。

昭哉降鉴,茀禄来臻。

横空初不跨鹏鳌,位觉胡床步步高。

?器之言尝梦飞,自觉身与所坐床皆起空中。

?一枕昼眠春有梦,扁舟夜渡海无涛。

归来又见颠茶陆,?往在钱塘尝语晦叔,陆羽茶颠,君亦然。

?多病仍逢止酒陶。

?陶渊明有《止酒》诗。

器之少时饮量无敌,今不复饮矣。

?笑说南荒底处所,只今榕叶下亭皋。

鸳鸯鸥鹭,浴乱一池春碧。

忆著旧山归去乐,松筠岁晚参天。

老来慵似柳三眠。

从教官府冷,甘作地行仙。

青琐紫微追昨梦,扁舟已具犹怜。

有情如酒月如川。

为君忘饮病,更拟索茶煎。

农祥晨正,平秩东作。

倬彼大田,庤乃钱镈。

酒醴盈尊,金璆合乐。

期兹万年,充于六幕。

人生功名,在醉梦中,早须掉头。

自南宫一券,尘泥偶脱,前程双毂,日月如流。

蕙帐真盟,菜羹余味,江上归舟谁得留。

谁知道,有邵平瓜圃,何日封侯。

天天又不人由。

奈危世山林也有忧。

况青冈不助,晋家风鹤,黑云直卷,吴分星牛。

分寸残生,万千魔障,他事如今都罢休。

关心处,是离离禾黍,故国宗周。

曲径旁蹊,三百六十,门门不同。

若泥在一身,终须着物,离于形体,又属顽空。

无有兼行,如何下手,两下俱捐理不通。

修真士,若不知玄窍,徒尔劳工。

些儿妙处难穷。

亲见了、方能达本宗。

况听之不闻,搏之不得,观之似有,觅又无踪。

个个见成,人人不识,我把天机泄与公。

玄关窍,与虚无造化,总在当中。

共饭江湖,何须晙斗。

含血喷人,先污其口。

结成不共戴天冤,句句无非是骂门。

殷荐乘春,太坛临曙。

八簋盈和,六瑚登御。

嘉稷匪歆,德馨斯饫。

祝嘏无易,灵心有豫。

二月探供三月酒,今年未得去年钱。

有恨春将晚。

酌兹旨酒,既盈且芬。

式用来歆,衍衍熏熏。

何以宁神,荐有嘉笾。

何以锡民,日惟岂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