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渡易水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bìng dāo zuó yè xiá zhōng míng,yàn zhào bēi gē zuì bù píng;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yì shuĭ chán yuán yún căo bì,kĕ lián wú chù sòng jīng qīng!

译文

昨天夜里,并刀在匣子发出愤懑、郁结的声音,燕赵这一带自古多义士,慷慨悲歌,意气难平。

易水慢慢地流着,天青草绿,河山依旧,可惜到哪里再去找荆轲那样的壮士,来为他送行呢?

注释

易水:源出河北首易县西,东流至定兴县西南与拒马河汇合。古时是燕国南部的一条大河。

并刀: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产的刀,以锋利著名,后常以之指快刀。指宝刀、宝剑。

匣中鸣:古人形容壮士复仇心切,常说刀剑在匣子里发也叫声。

燕赵:战国时的两个诸侯国,分别在今河北省和山西省地区。古时燕赵出过不少侠客义士,干出了很多悲壮的事情。韩愈《送董邵南序》:“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潺潺:河水缓缓流动的样子。

荆卿:即荆轲,战国时卫国人。被燕太子拜做上卿。太子丹了去秦国行刺秦王,并亲自送他渡过易水,行刺未成被杀。事见《史记·刺客列传》。

赏析

明末的诗人,生逢异族入侵之时,面临国破家亡的严重威胁,凡有点民族感情的,都该有志可抒,有情可表。然而,怎样下笔成诗,如何抒情达意,却也有高下之分。  

  怀古诗不同于咏史诗那样歌咏史实或以诗论史,而是重在抒写诗人由古人古事所触发的思想感情,即所谓“言近旨远”。此诗前二句托物言志,以并刀夜鸣写出报国的志向,后二句即景抒倩,从眼中所见易水实景,引出对国事的无限隐忧。全诗运思深沉,情怀激荡,苍凉悲壮,可入司空图《诗品》所言“悲概”一类。  

  言志二句:“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志由物显,报国的急切愿望由并刀夜鸣来展现,虽壮怀激烈,但不是架空高论,粗犷叫器。

  并州即今山西太原,战刀以锋利著称于世,人们称为“并刀”。它真的“昨夜”铿然有声作“匣中鸣”么?诗人一开章暗用了一个典故:相传楚国剑工铸成的干将、莫邪雌雄双剑,将要杀敌饮血时常作匣中鸣;《刀剑录》也说,乌孤宝刀“有敌至,必鸣”。近代鉴湖女侠秋瑾也用过这个典故,“昨夜龙泉壁上鸣”。这不明明是借身边佩刀来表达抗敌救国的强烈愿望?“燕赵”是春秋时期的两个诸侯国,包括河北、山西一带地区。诗题中代大文学家韩愈说:“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这里曾出现过荆轲、高渐离这些英雄豪侠!诗人说“悲歌最不平”,意思是:他们热血刚肠,疾恶如仇,面对强敌,敢于拔剑而起,还不是因为心头块垒难平?

  《经世编序》里说,陈子龙“自幼读书,不好章句,喜论当世之故”。年轻时与夏允彝等缔结“畿社”,企图匡救时弊。公元1637年(崇祯十年)中进士,如今正当而立之年,风华正茂。抗敌御侮的决心,匡时济世的夙愿,交织成巨大的精神原动力。今天途经“燕赵”旧地,枨触起荆轲的往事,怎能不使他沸腾起一腔热血,急于投入战斗,效命疆场呢?

  抒情二句:“易水潺潺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情因景生,忧世忧时之情由所见易水景象引出。诗人借易水兴感,显然是为了说明那些统治者醉生梦死,意志消沉,一味宴安享乐,早就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可怜”一词,仿佛是为荆卿惋惜,其实,不正是为了抒发那种知音难觅、报国无门的愤懑吗?在荆轲活着的年代,对强敌的怒火,可以“指冠”,可以“嗔目”;诗人陈子龙却只能用“可怜”来表达英雄失路的悲哀,这,不正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么?

  诗人出语犹如悲叹,又绝非无病呻吟,庸人自扰。崇祯以来,后金已先后于1629年(崇祯二年)、1634年(崇祯七年)、1636年(崇祯九年)三次入关犯境,进逼北京郊区,诗人《辽事杂诗》之一的 “十载三逢敌骑来”即指此国难。时刻关心着国家民族命运的陈子龙,已经预感到不久将会有国破家亡的惨祸了,“可怜”二字下得正好。

  昏庸腐朽的明王朝的覆灭,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根本不值得为它唱挽歌;可是,诗人为之倡导的大敌当前,敢于英勇赴死的荆轲式英雄主义精神非常值得后来者珍视。

背景

公元1640年(明思宗崇祯十三年),诗人母丧服满,这时,建州女真族统治者已改国号“清”,对明王朝虎视眈眈,窥伺已久;国内义军风起云涌,威逼京城。内忧外患,交并而至。陈子龙由家乡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赴京途中过易水的时候,有感于八百多年前荆轲的慷慨悲歌,从容为国牺牲,激情难已,感慨系之,于是援笔写下了这首七绝。

诗人简介

陈子龙(1608—1647)明末官员、文学家。初名介,字卧子、懋中、人中,号大樽、海士、轶符等。汉族,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殉国。他是明末重要作家,诗歌成就较高,诗风或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或典雅华丽;或合二种风格于一体。擅长七律、七言歌行、七绝,被公认为“明诗殿军”。陈子龙亦工词,为婉约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被后代众多著名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 14篇诗文

诗文推荐

沙畔路。

记得旧时行处。

蔼蔼疏烟迷远树。

野航横不渡。

竹里疏花梅吐。

照眼一川鸥鹭。

家在清江江上住。

水流愁不去。

今朝八月二十五,记得洞山离杳渡。

韶石山头打不回,追至如今无相据。

问佛便答麻三斤,何似庭前柏树子。

苍鹰搦卧兔,猫儿捉老鼠。

金风玉露。

喜鹊桥成牛女渡。

天宇沈沈。

一夕佳期两意深。

琼签报曙。

忍使飚轮容易去。

明日如今。

想见君心似我心。

开旗展阵入梁邦,未睹天颜早已降。

纵有神通难转款,翩翩一苇渡长江。

未离西乾,恶声已布。

面壁九年,一场败露骨。

咦,不知赚却多少儿孙,直至如今钉椿摇橹。

八月渡长湖,萧条万象疏。

?一本云潇湘景物疏。

?秋风片帆急,暮蔼?一本作雨?一山孤。

许国心犹在,康时术已?术,一作业。

?虚。

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

阳城淀,高阳关,边书告急夕五至,皇帝亲至岢岚山。

殿前寇相一斗胆,楚蜀谋臣谋可斩。

阳光抱珥已开光,床机一发中挞揽。

雄谋独断众勿摇,孤注一掷先成枭。

跋河不渡势不止,贾勇况有高嫖姚。

千羊万犬锐若隼,望见龙光气俱尽。

万岁声呼天可汗,擎天一柱惟付准。

飞龙使,修载书,鬼母尚执关南图。

君不见汉家玉帛赐单于,何尝割地分边隅。

却怜艺祖岁帛二十万,不博黑子一万蕃枯颅。

海色琉璃照我肝,何疑飞电掣晴岩。

山留画鷁风从怒,珠炯翔龙夜亦衔。

莲社经徒能能摘句,玉川茶兴自开缄。

从来筏喻今饶益,杯渡须知鄙铁帆。

稠塘旧是花千树。

曾泛入、溪深误。

前度刘郎重唤渡。

漫山寂寂,年时花下,往往无寻处。

一年一度相思苦。

恨不抛人过江去。

及至来时春未暮。

兔葵燕麦,冷风斜雨,长恨稠塘路。

苍髯右极皴皮肤,夭矫枝干中半枯。

有如老人自离立,亭亭不用儿孙扶。

六朝兵戈日相逼,晚向陈堕生道侧。

不知何计脱锋铓,三十六中居上策,临春结绮迷仙处,晋王只用陈船渡,车书从此稍通当,无乃培根偶坚固。

百年已长复百年,邑人说自曾高传。

即此儿孙作父祖,只应相对犹依然。

桃叶桃根即零落,独何长年应澹泊。

老人果解复婴儿,分我一丸童子药。

幸遇风仙别东州。

无萦系,纵云游。

得真欢乐恣情讴。

这尘缘,一旦休。

仿效田单用火牛。

驾金木,倒颠流。

大丹光显不持修。

在迷津,作渡

上士垂暮年,不受烦恼攻。

欲修沙门果,坐怪须发空。

言有摩尼珠,自照迷妄踪。

当来滞碍心,如以巨物舂。

妻子昔所爱,今断如溃痈。

欲作大医王,遍救瘖与聋。

长安坐寂寞,饥腹听午钟。

行归洗耳恭听黄尘,誓将归青松。

一蠡渡长淮,东望迦叶峰。

我走名利场,未可谈从容。

软语感屡发,为我清心胸。

上士无住著,此别何由逢。

水竹云山拱画图,因怀唤渡想东都。

雨遗晴蝀衔西照,风遏春船入里湖,阑曲只供游子凭,林间今有隐人无。

扑落非他,安排不多。

盖覆自在,隐显包罗。

抬头失却旧时路,牛篙便上虽人渡。

转易作难,拔贫成富千人万恁魔去。

自家未达莫来看,解者从生真是汉。

世涂烦恼一齐休,修取菩提心不乱。

大觉因明凡圣同,苦空圆满光不散。

含识缘中晓了难,爱河须渡达彼岸。

我见人见众生见,菩萨行持终不惮。

离贪嗔,绝情欲,定相安然无反覆。

从头法归镇长开,郁郁黄花生翠竹。

天高地广遍周游,十方妙色能照烛。

七宝山高三界中,拨去浮云沈水渌。

离他一念是因缘,珍重贤圣皆知足。

茜雾红云捧建章。

鸣珂星使渡银潢。

亲将圣主如丝语,传与陪都振鹭行。

香袅袅,佩锵锵。

升平歌管趁飞觞。

明时玉帐恩相续,清夜钧天梦更长。

四海文章伯。

自雪堂人老,有谁当得。

馀子纷纷何足数,除是壶中仙客。

况夺得、秋光清彻。

笔下诗成愁鬼魅,更千军、侍帐看飞檄。

须信道,万人杰。

胸襟浩荡乾坤窄。

向楼东吟笑,壮心谁识。

直渡黄河擒颉虏,吐尽平生奇策。

终不负、雄姿英发。

闻说九重飞紫诏,想鸣珂、日晚朝天阙。

鸿鹄举,楚天阔。

独漉独漉,驱车折轴。

不畏折轴,但畏车覆。

芃芃者莸,生彼中衢。

虽有兰蕙,当门则锄。

同行窃金,相顾道左。

我实不知,彼则畏我。

食荼知苦,食梅知酸。

狐裘之敝,可以御寒。

有虎斑斑,伏于林下。

我欲射虎,愧无劲弩。

肃彼北风,渡彼中流。

岂不怀忧,与子同舟。

八月二十五,洞山离查渡。

咄哉老云门,多却末后句。

桃花浪暖禹门高,霹雳一声烧尾去。

一苇江头老白眉,而今问讯慰相思。

风静夜,月明时,满眼寒光下钓丝。

卜占遵火兆,诅拆谨归诚,渡笮苍猱捷,旋碉墨蚁轻。

养生茶作命,据险石为城。

纵去擒来事,无人是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