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江神子·送元济之归豫章

乱云扰扰水潺潺。

笑溪山。

几时闲。

更觉桃源,人去隔仙凡。

万壑千岩楼外雪,琼作树,玉为栏。

倦游回首且加餐。

短篷寒。

画图间。

见说娇颦,拥髻待君看。

二月东湖湖上路,官柳嫩,野梅残。

译文

[1]桃源:地方名。

[2]万壑千岩:形容峰峦、山谷极多。

[3]娇颦:谓蹙眉含愁的媚态。

[4]拥髻:谓捧持发髻,话旧生哀。

注释

[1]桃源:地方名。

[2]万壑千岩:形容峰峦、山谷极多。

[3]娇颦:谓蹙眉含愁的媚态。

[4]拥髻:谓捧持发髻,话旧生哀。

赏析

作者送元济之归豫章的词有两首。除这首外,还有一首《鹧鸪天》。两相比较,似乎这首词更闲逸,更富有诗情画意。词的上片写送别之景。以“人去隔仙凡”为界,分为前后两部分。前边三句写近景。言阵雨过后,天上乱云飞渡,扰扰攘攘;山涧溪水潺潺,淙淙作响,山下溪中,一派喧闹的景象。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幽闲一点。表现了对尘世纷扰的厌恶,对仙家清静的向往。作者自注说:“桃源乃王氏酒垆,与济之作别处”。“更觉”二句为过渡句。是说以此为界,近处,则尘世喧嚣纷扰;而远处,犹如人间仙境。从结尾三句看,作者送别元济元之的时间在农历二月,乍暖还寒时候,山上积雪未消。故“万壑”三句是说,酒楼之外,千岩万壑,为积雪所覆盖,“琼作树,玉为栏”,和瑶池一般,真乃人间仙境。为下片写“倦游回首”烘托了气氛。词的下片写送别之情。开头一句写殷勤送别之意。“倦游回首”言辞官归里;“且加餐”言心情虽然不好,还是要保重身体,多吃一点。“短篷寒,画图间”,写其归程。言乘坐小船,行进在寒烟之中,真像生活在画中一样,令人陶醉,心旷神怡。“见说”句写其归后家庭生活。言娇妻美妾正拥髻以待,向君倾诉衷肠。前着“见说”二字,化实为虚,虚虚实实,更灵动有趣。末后三句写其归游东湖。既照应词题,点出元济之归去的时间和地点,又描写了柳嫩梅残的初春景色,以景结情,潇洒有致。

诗人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868篇诗文

诗文推荐

江吴宁久次,知己在朝端。

用得乎眉,体全乎鼻。

香象不群,金毛无畏。

明妙吉之初心,入普贤之幻智。

回途放旷知不知,般若光中熟游戏。

澄神玄漠流。

栖心太素域。

弭节欣高视。

俟我大梦觉。

鸟飞于天,鱼跃于渊。

侯其尸之,其然而然。

未能子字民,但欲兄事钱。

盥至于再,洁诚愈孚。

帝用祗处,发咸嘉虞。

胜歌臚叹,会于轩朱。

观厥颙若,受福之符。

海云含雨重,江树带蝉疏。

戴归双彩胜,就赐五辛盘。

潜之伏矣,柞醚既休。

有俶其来,榆柳是求。

灵驾纷羽,尚其安留。

饮我三爵,言言油油。

呼即易,遣即难,互换机锋子细看。

劫石固来犹可坏,沧溟深处立须干。

乌臼老,乌臼老,几何般,与他杓柄太无端。

三髻山侗爱笑。

好弱归之一笑。

不是我如斯,有个内容欣笑。

欣笑。

欣笑。

真乐自然欢笑。

游归云衲破,定起石床瘟。

汉家九陛飞秋霜,公卿会立朝明堂。

王生何人谈老黄,廷辱廷尉理不山。

廷尉跪结袜,有如壮夫出胯下,面无惭色神洋洋。

君不见黄石公进张良,夏侯章诋孟尝,长者之名从此扬。

陟彼崔嵬,岂不怀归。

英英白云,跂予望之。

维有熊氏,以土胜王。

其后皆沿,兹德用庄。

黼黻幅与,裳衣是创。

币之玄纁,对此昭亮。

来顾来享,记成乐备。

灵驭翩翩,云行雨施。

黍稷维声,虚业弃庭。

既钦既武,灵心是承。

顾予耿赏,言从之迈。

申锡无疆,是用大介。

骂他还自骂,嗔他还自嗔。

戒之慎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司历告时,惟孟之春。

爰举时祀,旅于有神。

鼓钟既设,珪帛具陈。

阜蕃蔗物,以福我民。

来何处,去何之。

与二子,何所期。

虎视眈眈,阴飚凄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