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祝英台近

代对,意甚美矣。dài duì,yì shèn mĕi yĭ。

翌日,为赋此词褒之也水纵横,山远近。yì rì,wèi fù cĭ cí bāo zhī yĕ shuĭ zòng héng,shān yuăn jìn。

拄杖占千顷。zhŭ zhàng zhān qiān qĭng。

老眼羞将,水底看山影。lăo yăn xiū jiāng,shuĭ dĭ kàn shān yĭng。

度教水动山摇,吾生堪笑,似此个、青山无定。dù jiāo shuĭ dòng shān yáo,wú shēng kān xiào,sì cĭ gè、qīng shān wú dìng。

一瓢饮。yī piáo yĭn。

人问翁爱飞泉,来寻个中静。rén wèn wēng ài fēi quán,lái xún gè zhōng jìng。

绕屋声喧,怎做静中境。rào wū shēng xuān,zĕn zuò jìng zhōng jìng。

我眠君且归休,维摩方丈,待天女、散花时问。wŏ mián jūn qiĕ guī xiū,wéi mó fāng zhàng,dài tiān nǚ、sàn huā shí wèn。

赏析

作品赏析

原序:与客饮瓢泉,客以泉声喧静为问。余醉,未及答。或者以“蝉噪林逾静”代对,意甚美矣。翌日为赋此词以褒之--------------------------------------------【注释】  ①大约作于庆元元年(1195),时稼轩二次罢居信州带湖。是年瓢泉新居初成。饮瓢泉:在瓢泉饮酒。客以泉声喧静为问:客人问泉声喧闹还是幽静?蝉噪林逾静:梁代诗人王藉《入若耶溪》诗中的一句,与下句“鸟鸣山更幽”合成一联,有动中见静的意境。翌(yì意)日:第二天。褒:夸奖,赞扬。  抒发山水之乐,动静之趣,一篇艺术小品。山本静,水为动;山影入水,而水动山摇;则静中有动,动中见静,动静莫辨。妙在自喻身世飘摇,出处无常。下片主客问答,问既巧,答亦妙。菩萨尘断心净,故花不沾身;我辈惟有心静,方能化动为静,动中取静,此亦嘲客不知进退之禅机。  ②“水纵横”三句:拄杖游遍瓢泉的重山叠水。  ③“老眼”两句:老眼怕光,只有欣赏水上的青山倒影。  ④“试教”三句:水波荡而山影摇,笑自己一生恰如山影飘摇无定。试教:有试看的意思。此个:这个,即下文的水中山影。  ⑤一瓢饮:语出《论语·雍也》,谓一瓢清水,是孔子赞扬颜回安贫乐道的话。此借指一瓢酒,即题序之“饮瓢泉”。  ⑥“人问”四句:你来瓢泉求静,而泉声喧嚣,何以致静。按:此即题序的“客以泉声喧静为问”。个中:此中。  ⑦“我眠”句:《宋书·陶潜传》说:无论贵贱来访,陶潜只要有酒,就取出共饮。他若先醉,就对客说:“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⑧“维摩”两句:用维摩讲经、天女散花的佛经故事作答。据《维摩诘经》载:维摩讲佛经时,有一天仙女向听讲者抛洒天花。花洒到诸菩萨身上不沾自落,而落到大弟子身上则沾而不坠。这说明大弟子的尘根尚未彻底除尽。维摩:即维摩诘,佛教中的先哲,与释迦牟尼(俗称如来佛)同时人,善讲大乘教义。方丈:佛寺长老及住持说法之处。后即用为对寺院长老及住持的代称。-----------转自“羲皇上人的博客”-----------

诗人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868篇诗文

诗文推荐

酒醒。

梦才觉,小阁香炭成煤,洞户银蟾移影。

人寂静。

夜永清寒,翠瓦霜凝。

疏帘风动,漏声隐隐,飘来转愁听。

怎向心绪,近日厌厌长似病。

凤楼咫尺,佳期杳无定。

展转无眠,粲枕冰冷。

香虬烟断,是谁与把重衾整。

绛英琼粒傲霜前,冷落池台亦自妍。

秋近草虫乱,夜遥霜月低。

社近记穿黄增子,雨前趱摘紫枪旗。

出郭西湖近。

去腊陈三劄,兹秋奉九筵。

群英俱有赋,孤迹敢无篇。

宗祀新隆礼,宸衷上格天。

虚明融寂寞,大化合敷宣。

近骇边烽急,前惊内寇连。

鬼神虽然佑,刑政谨将然。

咸谓公私杂,希聆宰相贤。

积深千万弊,任止二三年苟且姑循旧,嗟咨亦屡传。

旱蝗难熟视,殍殣惨相联。

寒后裘方索,薪间火已然。

冕旒几咫尺,轩陛隔天渊。

善颂无谀语,愚衷有至虔。

是处移花是处开。

古今兴废几池台。

背人翠羽偷鱼去,抱蕊黄须趁蝶来。

掀老瓮,拨新醅。

客来且尽两三杯。

日高盘馔供何晚,市远鱼鲑买未回。

东堂西畔有池塘。

使君扉几明窗。

日西人吏散东廊。

蒲苇送轻凉。

翠管细通岩溜,小峰重叠山光。

近池催置琵琶床。

衣带水风香。

临济一喝,德山一棒。

霹雳电光,宁容近傍。

风雪惊初霁,水乡增暮寒。

树杪堕飞羽,檐牙挂琅玕。

才喜门堆巷积,可惜迤逦销残。

渐看低竹翩翻。

清池涨微澜。

步屐晴正好,宴席晚方欢。

梅花耐冷,亭亭来入冰盘。

对前山横素,愁云变色,放杯同觅高处看。

东泉千年流不休,西泉千年秘不流。

临海令君一念作,猿鸟未知泉已觉。

殿脚西头苍石根,向来元无泉眼痕。

一朝擘崖迸膏乳,却与东泉作宾主。

令君已升金掌中,白鹤古祠烟雨蒙。

父老思君难弃得,登亭饮泉三叹息,祝君公台寿千百!

疏梅风韵。

不许游蜂飞蝶近。

要识芳容。

除向瑶台月下逢。

尊前一见。

换尽平生桃李眼。

却笑襄王。

楚梦无踪空断肠。

回眸已觉三山近,满壁潜惊五月寒。

昨夜报春来,的皪岭梅开雪。

携手玉人同赏,比看谁奇绝。

阑干倚遍忆多情,怕角声呜咽。

与折一枝斜戴,衬鬓云梳月。

井梧叶叶秋风晚。

东篱点点金钱满。

开急为重阳。

日烘深院香。

幽姿无众草。

莫恨生非早。

嚼蕊傍池台。

寿公桑落杯。

黄鹂占高枝,蝴蝶恋芳草,达人能岸胡,儿女被春恼。

和风吹衣裳,白日照怀抱。

天地为我园,众目一何小。

东皇行仲月,南极现朱鸟。

虞帝被袗衣,周五在灵沼。

天飞既览德,於{左牛台刃}亦知道。

感此弥恨长,冉冉以空老。

红蓓珠圆,素蕤玉净,南荒已报春还。

便迤逦,云开五岭,雪霁群蛮。

喜见东君信息,应不管、潘鬓新班。

凭谁寄,心萦秋水,目断春山。

长记小桥斜渡,潇洒处,苇篱茅舍三间。

肯伴我、风光赏遍,月影疑残。

好为调羹结子,玉弦冷、金鼎空闲。

北枝畔,谁念嶰律犹寒。

柯同庭橘劲,色近御衣深。

毅斋大老除机关报绶,名节尤偏无所尊。

曾是胪传第一唱,却留衣付外诸孙。

挹挼柳汗初承渥,称泛霞觞共拜恩。

尚记吾家多夙契,何当握手得重论。

小小腰身相称。

更著人心性。

一声歌起绣帘阴,都遏住、行云影。

闻道玉郎家近。

被春风勾引。

从今莫怪一东看,自压尽、人间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