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疏影·咏荷叶

碧圆自洁。

向浅洲远渚,亭亭清绝。

犹有遗簪,不展秋心,能卷几多炎热。

鸳鸯密语同倾盖,且莫与、浣纱人说。

恐怨歌、忽断花风,碎却翠云千叠。

回首当年汉舞,怕飞去、谩皱留仙裙折。

恋恋青衫,犹染枯香,还叹鬓丝飘雪。

盘心清露如铅水,又一夜、西风吹折。

喜静看、匹练秋光,倒泻半湖明月。

译文

碧绿的圆荷天生净洁,向着清浅的沙洲,遥远的水边,它亭亭摇曳,清姿妙绝。还有水面刚刚冒出的卷得纤细的荷叶像美人坠落的玉簪,抱着一片素洁的心田,能将多少炎热卷掩?两片伞盖状的荷叶像成双鸳鸯一见如故亲密私语,且不要,向浣纱的美女说起。只恐怕花风忽然吹断哀怨的歌吟,将荷丛搅碎像千叠翠云。

回首当年汉宫里起舞翩翩,天子怕大风吹走舞袖飘扬的赵飞燕,叫人胡乱扯皱了舞裙,自此带皱折的“留仙裙”就在后世流传。叫我恋恋不舍的青衫,还沾染着枯荷的余香,还叹息着鬓丝如白雪飘散。绿盘心中盈聚着清晶露珠,像金铜仙人的清泪点点,又是一夜西风将它吹断。我喜欢观看,明月洒下澄净的飞光,如白色的匹练,倒泻入半个湖面。

注释

①碧圆:指荷叶。

②遗簪:指刚出水面尚未展开的嫩荷叶。未展叶之荷叶芽尖,似绿簪。

③倾盖:二车相邻,车盖相交接,表示一见如故。

④怨歌:喻秋声。

⑤花风: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

⑥汉舞:指汉赵飞燕掌中起舞。

⑦翠云千叠:指荷叶堆叠如云的样子。

⑧留仙初褶(zhě):此指荷叶多皱褶,灯多褶裙。《赵后外传》:“后歌归风送远之曲,帝以文犀箸击玉瓯。酒酣风起,后扬袖曰:‘仙乎仙乎,去故而就新。’帝令左右持其裙,久之,风止,裙为之皱。后曰:‘帝恩我,使我仙去不得。’他日宫姝或襞裙为皱,号‘留仙裙’。”

⑨盘心清露如铅水:喻荷叶带水。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上阕写荷叶神态,下阕叹自己已发如雪白,不同心生怅惘,但又幸有如荷叶的心灵,能够欣赏流泻如练的月光。结尾三句写荷池整体画面,相融相汇,空明宏丽。

  本篇为咏荷抒怀之作。全词咏物而不滞于物,字面上处处写荷叶,但又时时能感受到作者对人生的感叹。全词色彩鲜明,清丽流畅,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情绪。通过咏叹荷叶的高洁自持,取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隐寓着词人洁身自好的情志。上片妙笔描绘荷叶之芳姿,富有情趣。重点写荷叶之形,开头三句写开放的荷亭亭玉立向远处铺展的情景。“犹有遗簪”三句写刚出水面之嫩叶卷曲未伸展的情景,上下兼顾。“鸳鸯密语”以下写荷叶给自然界带来的欢欣及对荷叶的怜惜之情。下片作者赋予荷叶以深刻内涵,其思之珍贵在于用暗寓回首往昔盛事,表现对故国繁华的眷恋之情。“恋恋青衫”五句抒年岁已老而一事无成之慨叹。末几句见荷叶被秋风所折却依旧生活在清净圣洁的环境之中的情形,暗寓自己高洁自守,表白终老林泉的心迹。全篇写景如绘,物我交融,情蕴深永。

背景

这首词约作于南宋覆灭,作者隐居浙江之时。

诗人简介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308篇诗文

诗文推荐

曲水流觞,赏心乐事良辰。

兰蕙光风,转头天气还新。

明眸皓齿,看江头、有女如云。

折花归去,绮罗陌上芳尘。

能几多春。

试听啼鸟殷勤。

览物兴怀,向来哀乐纷纷。

且题醉墨,似兰亭、列序时人。

后之览者,又将有感斯文。

庾岭春归,溪格早知。

雪破寒英,一点半点,月横疏影,三枝两枝。

未放高楼吹笛,且听茆舍吟诗。

十分潇洒,一段清奇。

将谓黄梅消息绝,暗香犹有好风吹。

郁郁苍髯千岁姿,肯来杯酒作儿嬉。

流芳不待龟巢叶,(唐人以荷叶为酒杯,谓之碧筒酒。

)扫白聊烦鹤踏枝。

醉里便成欹雪舞,醒时与作啸风辞。

马军走送非无意,玉帐人闲合有诗。

玉婴初有排云分。

向晚色、娟娟静。

秋入风枝清不尽。

月和粉露,徘徊孤映,独夜扶疏影。

子猷风调全相称。

是彼此、无凡韵。

玉勒前头花柳近。

水边石上,冷依烟雨,时有幽人问。

凡桂一枝芳,陡觉秋容静。

月里人间总一般,共此扶疏影。

枕畔忽闻香,夜半还思省。

争奈_娥不嫁人,寂寞孤衾冷。

双溪月。

清光偏照双荷叶。

双荷叶。

红心未偶,绿衣偷结。

背风迎雨流珠滑。

轻舟短棹先秋折。

先秋折。

烟鬟未上,玉杯微缺。

晓窗明,庭外寒梅向残月。

吴溪庾岭,一枝偷把阳和泄。

冰姿素艳,自然天赋,品格真殊常别。

奈北人、不识南枝,唤作腊前杏先发。

奇绝。

照溪临水,素禽飞下,玉羽琼芳斗清洁。

懊恨春来何晚,伤心邻妇争先折。

多情立马,待得黄昏,疏影斜斜微酸结。

恨马融、一声羌笛起处,纷纷落如雪。

梅粉初娇拟嫩腮。

一枝春信腊前开。

玉英珠颗傍妆台。

明月泛将疏影去,暗香疑是那人来。

消魂独自立空阶。

月移疏影上窗纱。

清江一曲君应见。

昨夜潮头浅。

不争落落斗奇奇。

看取水边寒蕊、雪边枝。

日斜疏影还敧倒。

沙上娇鶄老。

只今何处有新诗。

好在小春十月、醉翁辞。

璧月光中玉漏清。

小梅疏影水边明。

似梅人醉月西倾。

梅欲黄时朝暮雨,月重圆处短长亭。

旧愁新恨若为情。

一夜越溪秋水满。

荷花开过溪南岸。

贪采嫩香星眼慢。

疏回眄。

郎船不觉来自畔。

罢采金英收玉腕。

回身急打船头转。

荷叶又浓波又浅。

无方便。

教人只得抬娇面。

溪源新腊后。

见数朵江梅,剪裁初就。

晕酥砌玉芳英嫩,故把春心轻漏。

前村昨夜,想弄月、黄昏时候。

孤岸峭,疏影横斜,浓香暗沾襟袖。

尊前赋与多材,问岭外风光,故人知否。

寿阳谩斗。

终不似,照水一枝清瘦。

风娇雨秀。

好乱插、繁花盈首。

须信道,羌管无情,看看又奏。

夜寒闲倚西楼月。

消尽江南雪。

东风明日木兰船。

想见阳关声彻、雁连天。

斜斜洲渚溶溶水。

端负青春醉。

平安小字几时回。

空有暗香疏影、陇头梅。

千峰翠玉。

送孤云伴我,罗窗清宿。

拂晓凭虚,春碧生寒,衣单瘦倚筇竹。

东风不解吹愁醒,但芳草、溪城南北。

认雾鬟,遥锁修颦,眉妩为谁愁独。

江上轻鸥似识,背昭亭两两,飞破晴渌。

一片苍烟,隔断家山,梦绕石窗萝屋。

相看不厌朝还暮,算几度、赤阑干曲。

待倩诗、收拾归来,写作卧游屏幅。

清香浮动到黄昏,向水边、疏影梅开尽。

溪边畔,轻蕊,有如浅杏。

一枝喜得东君信。

风吹只怕霜侵损。

更新来、插向多情鬓。

寿阳妆鉴,雪肌玉莹。

岭头别後微添粉。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

红妆翠盖木兰舟。

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

一尊白酒寄离愁。

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冷落人间昼掩门。

泠泠残粉縠成纹。

几枝疏影溪边见,一拂清香马上闻。

冰作质,月为魂。

萧萧细雨入黄昏。

人间暂识东风信,梦绕江南云水村。

春色如愁,行云带雨才归。

春意长闲,游丝尽日低飞。

闲愁几许,更晚风、特地吹衣。

小窗人静,棋声似解重围。

光景难携。

任他鶗鴂XX芳菲。

细数从前,不应诗酒皆非。

知音弦断,笑渊明、空抚余徽。

停杯对影,待邀明月相依。

村左小溪傍。

粉黛宜芳。

寒添潇洒冷添霜。

清瘦几枝堪入画,竹映苔墙。

疏影浸横塘。

月暗浮香。

当时曾伴寿阳妆。

不似东君先倚栏,泄漏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