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乌夜啼·石榴

垂杨影里残红。

甚匆匆。

只有榴花、全不怨东风。

暮雨急。

晓鸦湿。

绿玲珑。

比似茜裙初染、一般同。

译文

①不怨东风:言春日百花为东风吹落,石榴入夏而开,故不怨。

②比似:好象,犹如。

③茜裙:用茜草根染成的红裙。

注释

①不怨东风:言春日百花为东风吹落,石榴入夏而开,故不怨。

②比似:好象,犹如。

③茜裙:用茜草根染成的红裙。

诗人简介

刘铉(1394—1458)字宗器,别号假庵,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永乐十七年以善书征入翰林,笔法温媚,推重一时。次年中顺天府举人,授中书舍人,预修三朝实录,历教习庶吉士,景帝立,历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天顺元年进少詹事,卒于官。谨于言行,谥文恭。好学不辍,工诗善文,有《文恭公诗集》。卒年六十五。《名山藏、弇州续稿》其子刘瀚为官,亦能守父训。► 8篇诗文

诗文推荐

长亭急管生愁。

楚天秋。

落日寒鸦飞尽、水悠悠。

红蓼岸。

白苹散。

浴轻鸥。

人在碧云深处、倚高楼。

一弯月挂危楼。

似藏钩。

醉里不知黄叶、报新秋。

征鸿断。

归云乱。

远峰愁。

愁见绿杨凝恨、在江头。

杜门值春初,出门已春莫。

子规日夜啼,为我诉春去。

萋然草弥望,绿暗谿皋路。

百尺游丝高,摇摇引心绪。

归来坐窗底,有句不能吐。

唤取黄来,且尝黑甜味。

阑外彤云已满空。

帘旌不动石榴红。

谁将秋色到楼中。

玛瑙一泓浮翠玉,瓠犀终日凛天风。

炎洲人到广寒宫。

虚堂向壁青灯灭。

觉来惊见横窗月。

起看月平西。

城头乌夜啼。

兰衾羞更入。

欹枕偷声泣。

肠断数残更。

望明天未明。

石榴花发石榴开。

都无一点残红。

夜来风。

底事东君归去、太匆匆。

桃花醉。

梨花泪。

总成空。

断送一年春在、绿阴中。

蕊嫩花房无限好,东风一样春工。

百年欢笑酒樽同。

笙吹雏凤语,裙染石榴红。

且向五云深处住,锦衾绣幌从容。

如何即是出樊笼。

蓬莱人少到,云雨事难穷。

庭树乌,尔何不向别处栖,夜夜夜半当户啼。

家人把烛出洞户,惊栖失群飞落树。

一飞直欲飞上天。

回回不离旧栖处。

未明重绕主人屋,欲下空中黑相触。

风飘雨湿亦不移,君家树头多好枝。

江头三月清明。

柳风轻。

巴峡谁知还是、洛阳城。

春寂寂。

娇滴滴。

笑盈盈。

一段乌丝阑上、记多情。

夏围初结。

绿深深处红千叠。

杜鹃过尽芳菲歇。

只道无春,满意春犹惬。

折来一点如猩血。

透明冠子轻盈帖。

芳心蹙破情忧切。

不管花残,犹自拣双叶。

从宦元知漫浪,还家更觉清真。

兰亭道上多修竹,随处岸纶巾。

泉冽偏宜雪茗,粳香雅称丝莼。

_然一饱西窗下,天地有闲人。

人言我不如公,酒频中。

更把平生湖海、问儿童。

千尺蔓。

云叶乱。

系长松。

却笑一身缠绕、似衰翁。

絮尽柳成空,春去花如扫。

窗外枝枝海石榴,特为幽人好。

密叶过疏篱,薄艳明芳草。

剪得花时却倚阑,楼上人垂手。

世事从来惯见,吾生更欲何之。

镜湖西畔秋千顷,鸥鹭共忘机。

一枕苹风午醉,二升菰米晨炊。

故人莫讶音书绝,钓侣是新知。

柳色津头泫绿,桃花渡口啼红。

一春又负西湖醉,离恨雨声中。

客袂迢迢西塞,余寒翦翦东风。

谁家拂水飞来燕,惆怅小楼东。

绿外深深柳巷,红间曲曲花楼,一春想见贪游台,不道有人愁。

三月东风易老,几宵明月难留。

酴醿白尽窗前也,还肯醉来否。

潇湘雨打船篷。

别离中。

愁见拍天沧水、搅天风。

留不住。

终须去。

莫匆匆。

后夜一尊何处、与谁同。

两年戴武弁,趋侍明光殿。

一朝簪惠文,客事信陵君。

简异当朝执,香非寓直熏。

差肩何记室,携手李将军。

玉镫初回酸枣馆,金钿正舞石榴裙。

忽惊万事随流水,不见双旌逐塞云。

感旧抚心多寂寂,与君相遇头初白。

暂夸五首军中诗,还忆万年枝下客。

昨日留欢今送归,空披秋水映斜晖。

闲吟佳句对孤鹤,惆怅寒霜落叶稀。

深红半面。

一似墙头见。

草树池塘青一片。

独倚阑干几遍。

更谁绛袖朱唇。

火云相对英英。

笑杀牡丹正午,离披不任看承。